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68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福布斯:未来五年,免疫细胞疗法等五项技术会成为改变医疗行业的“实力派”

2016-04-11

  最近,福布斯发表了一篇分析文章,对未来五年的医疗领域的技术趋势进行了展望。虽然这个预测乐观得有点没道理,不过这五大技术本身确实具有颠覆医疗健康行业的潜力。   免疫疗法:潜力巨大   免疫疗法的优点是通过免疫系统关于肿瘤和癌症的治疗方式的转变体现的。它发展了新的领域,使患者的生存期限和存活率有了提高...

新技术首次将数码照片存入DNA 信息保存数个世纪

2016-04-11

  英媒称,“数字宇宙”规模预计将在2020年达到44万亿GB(1GB为10亿字节),这已经超出了我们现有的存储能力。   英国《每日邮报》网站4月8日报道,为了填补这一空间短缺,研究人员日前研发出一种把数字信息存储在脱氧核糖核酸(DNA)内部的技术。   尽管此前尝试过这一设想,但研究人员现在对图片文件的数据...

线粒体替换技术,引领疾病预防新模式

2016-04-08

  遗传性线粒体疾病具有多种症状与严重程度,绝大多数的遗传性线粒体疾病具有发育迟缓、癫痫、疲劳、肌肉无力、视力丧失与心脏功能不全等症状,在某些情况下导致患者过早死亡。   大多数线粒体疾病以常染色体隐性的方式通过母系遗传。早先对这类疾病的治疗局限于诸如癫痫、心脏病与糖尿病等症状层面。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正寻求在技术上更具挑战性的线粒体替换技术(MRT)来防止病态...

争议不断的“网红”CRISPR技术研究进展

2016-04-08

  CRISPR-Cas9原本是细菌在漫长的进化史中演化出的重要防御机制。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与内切酶Cas9的组合,可以在引导RNA的指引下,靶标并切割入侵者的遗传物质。 2012年研究者们利用这一特点,将CRISPR系统发展成了强大的基因组编辑工具。现在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系统的应用延伸到了基因敲除、删除、染色体重排、RNA编辑、全基因组筛选等众...

未来五年,这五项技术会成为改变医疗行业的“实力派”

2016-04-06

最近,福布斯发表了一篇分析文章,对未来五年的医疗领域的技术趋势进行了展望。虽然奇点糕认为这个预测乐观得有点没道理,不过这五大技术本身确实具有颠覆医疗健康行业的潜力。 人工智能智能辅助诊断大行其道 人工智能(AI)能够通过机器或者软件描绘、模仿人脑功能。AI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记忆在程序中的医疗知识进行分析,以此来帮助医生改...

基因技术阻断遗传性乳腺癌发病

2016-04-05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乳腺癌家族史是乳腺癌发病风险因素的重要预测因子,危险度与血缘关系的亲密程度、家系中患病人数等有关。对于家族遗传性乳腺癌病人,若能尽早预防其后代发病,则可以大大降低家族遗传性乳腺癌的发病。   2015年起,国妇婴掌上医院开始对乳腺癌致病相关基因序列进行检测,通过高通量测序平台分析确定病因,并利用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

交大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华测艾普实验检测平台,和锐IBD体外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华测艾普)分中心成立揭牌仪式

2016-03-31

  2016年3月30日,上海华测艾普医学检验所与上海交通大学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就中国炎症性肠病(IBD)诊治项目达成长期合作关系,并决定将诊治中心设立于华测艾普实验室,命名为“上海交通大学炎症性肠病诊治中心-华测艾普实验检测平台”。 同时,苏州和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与华测艾普亦达成合作,成立“和锐IBD体外诊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分中心”...

创新技术带来无限探索灵感

2016-03-30

  Fluidigm旗下产品以微流控芯片技术为核心,关注单细胞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研究,为科学家的研究工作提供了全新的实验技术平台;在这一完整平台上,您可以更加全面地研究细胞异质性、肿瘤的发展、免疫系统的功能等复杂的生命体系;可以更加深入地探索以往未知的地方,发现新的成果,为基础科研、临床研究、疾病治疗提供更广泛的空间和扎实的技术基础。 ...

干货!一文读懂液态活检研究进展及技术平台

2016-03-30

  液态活检(liquid biopsy)   液态活检这一概念最早在1974年由Sorrells等提出。液态活检主要检测对象包括: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DNA(ctDNA)以及肿瘤外泌体(exosome)等,它们来源于肿瘤组织,存在于血液,可以提示肿瘤发展进程及抗药性等信息,指导个体化精准治疗。与现有肿瘤检测方法相比,液态活检无侵入性、可频繁多次检测及快速...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开启五大门派

2016-03-30

  分子学家对CRISPR带来的潜在新技术掀起新一轮探索。图片来源:Ryan Snook   只要出现一篇关于CRISPR-Cas9的报道,Addgene的员工就会立刻找到它。这家非营利公司是论文作者经常储存研究中使用的分子工具的地方,也是其他科学家立即获取这些分子工具的地方,还是一些科学家可以即刻得到相关试剂的地方。“一篇热门论文...

单细胞分析技术在转化医学领域的应用

2016-03-29

  细胞具有天然的异质性   异质性是细胞的天然特性之一,看似相同的一群细胞,其内部有可能存在本质的差别。这种异质性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除了各细胞所处微环境的差异以外,更多的是细胞内在活动的一种表现;通常,细胞的异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基因水平,基因组本身就存在多态性,各种突变、重组会引起不同细胞间基因组序列上的差异;此...

单细胞技术新突破:在单细胞水平实现蛋白与RNA的同时检测

2016-03-29

  单细胞分析技术有很广的范畴,包括进行核酸水平检测的各种单细胞测序及PCR技术,还有进行蛋白水平检测的质谱流式等等。迥异的检测技术手段使我们很难同时对单细胞的核酸和蛋白进行高通量的检测。2015年底,随着《Nature methods》一篇文章的发表,这种情况成为了历史。   引发这一技术突破的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Garry Nolan实验室,他们成功的将...

质谱流式技术在TIL研究中的应用

2016-03-29

  免疫细胞经常会出现在肿瘤组织中。它们也被称为肿瘤浸润性白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eukocyte)。这些细胞组成复杂、多变,在肿瘤发生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已经成为了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   由于免疫细胞的异质性,需要对其进行单细胞分析才能获得真实、全面的信息。单细胞测序技术解决了单细胞的大规模核酸检测问题,使科学家可以从基因和转录水平深入研究异质性的免疫...

专访Dana-farber流式中心负责人John Daley

2016-03-29

  现任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流式实验中心负责人的John Daley,从1979年开始接触流式细胞技术至今,已经有36年之久,对这项技术和其发展历史了如指掌。   即便如此,当他第一次接触到质谱流式技术(CyTOF- cytometry by time-of-flight)的瞬间,便被深深地迷住了。“这太令人难以置信了,很难想象有...

Nature子刊:新型CRISPR大片段基因敲入技术

2016-03-28

  由日本大阪大学医学研究生院实验动物科学研究所副教授Tomoji Mashimo,及日本信息与系统研究组织国立遗传学研究所小鼠基因组学资源实验室助理教授Kazuto Yoshimi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开发出了两种基因改造新技术:lsODN(long single-stranded oligodeoxynucleotide)和2H2OP(two-hit tw...

创新ctDNA高通量测序技术让临床不再“盲人摸象”

2016-03-28

  安可济(AccuraGen)公司联合创始人兼科研总监赵奇志(Grace Zhao)博士   在3月6日-11日举行的旧金山分子医学三方会议(The Molecular Medicine Tri-Conference)上,安可济(AccuraGen)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兼科研总监赵奇志(Grace Zhao)博士首次发表了安可济独创的...

基因技术突破引爆全球跨界创业潮

2016-03-25

  近年来,基因测序在全球掀起了一场革命,重塑着疾病筛查与预防、癌症治疗、医药研发、医疗保险等医疗领域版图,对提升公共卫生水平、公民福祉而言意义重大。受信息技术推动,基因遗传数据的解读与利用迸发出新的活力,引发医药与IT巨头跨界联手布局,国内也出现了基因产业链的创业浪潮。但受制于技术和管理的局限,基因技术在研发、应用方面遇到重重阻力。业内专家建议我国应加大基...

Wes全自动蛋白印迹技术助力微量蛋白样品的检测

2016-03-24

  科学家经常通过蛋白质的表达及修饰情况来揭示对应样品的生理或病理状态。Western Blot是进行蛋白检测的最经典技术。核酸检测对样品量的要求极低,因为DNA或RNA具备体外扩增的性质。而蛋白质检测只能受限于能够获得的原始样品量。传统Western Blot每个泳道所需的蛋白总量达10-100 μg,对于常规样品影响尚在其次,但对于诸如原代细胞和干细胞...

诺奖热身:CRISPR-CAS技术挺进加拿大盖尔德纳奖

2016-03-24

  加拿大盖尔德纳奖素有“小诺贝尔奖”之称,至今313名获奖者中已经有80名后来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加拿大盖尔德纳奖于1959年由加拿大盖尔德纳基金会创设,主要奖励在世界医学领域有重大发现和贡献的科学家。加拿大盖尔德纳国际奖每年评出五名获奖者、加拿大盖尔德纳全球健康奖和加拿大盖尔德纳怀特曼奖则各评出一名。   2016年加拿...

重大突破:CRISPR技术成功移除T细胞HIV整合基因

2016-03-23

  近期,美国天普大学的研究人员成功使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移除了正常生长状态下人类T细胞基因组中的HIV整合基因并将研究结果(Elimination of HIV-1 Genomes from Human T-lymphoid Cells by CRISPR/Cas9 Gene Editing)发表在了最新的知名刊物Scientific Reports上。   该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