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68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ew Technology---活动T细胞的可视化技术

2016-06-17

  近日,Salk研究所的科学家称他们能够对攻击外来病原体的T细胞表面的重要受体的聚集进行成像并可视化。该项研究于2016年6月14日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IF=9.423),标题为超高分辨率成像揭示淋巴结内T细胞受体的纳米和微米尺度的空间分布(“Superresolution Imaging Reveals Nanometer- and Micrometer-Scale Spati...

【地方政策快讯】重大疾病生物治疗关键共性技术(干细胞、免疫细胞)入选2016年《重庆市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

2016-06-17

节选: 12. 重大疾病生物治疗关键共性技术 主要技术内容: 针对恶性肿瘤和免疫等人类重大疾病,建立基于干细胞和免疫细胞水平的治疗方案,研发新型细胞治疗产品。突破干细胞、免疫效应细胞与树突状细胞治疗产品规模化生产技术,初步构建重大疾病生物治疗关键技术体系。   关于印发《重庆市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发展指南(2016年)》的通知 发布时...

基因测序里还有哪些技术“劫”?

2016-06-15

  日前,一些从事医疗投资和基因组医学研究的学者在艾瑞咨询主办的“基因测序赛道扫描沙龙”上探讨产业发展上的技术“劫”,希望明晰产业发展“路线图”。   2016年3月,在科技部发布的重点专项申报指南的相关通知中,将“精准医学研究”列为2016年优先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支持以基因测序为基础的精准医疗行业。  &e...

细胞免疫治疗技术入选上海市2016年度生物医药领域产学研医合作项目

2016-06-14

  上海市2016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生物医药领域产学研医合作项目指南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科技发展规划,推进上海生物医药领域科技进步,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特发布本指南。   一、征集范围   专题1:特异性细胞免疫治疗技术的...

赛默飞与cytonome达成协议,共同开发流式细胞技术

2016-06-14

  赛默飞与cytonome达成协议,共同开发流式细胞技术   纽约(GenomeWeb) - 赛默飞宣布与Cytonome/ ST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开发流式细胞技术。Cytonome/ ST是一家总部位于波士顿的细胞分化公司   根据该协议条款,赛默飞将是这种新技术的独家分销商,而协议的财务及其他条款则尚未披露。 ...

CRISPR技术将数据永久储存在活体细胞中

2016-06-13

  哈佛大学的科学家们利用CRISPR基因编辑工具,已研发出一种能永久将数据储存在活体细胞中的技术。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被刻在这些微生物中的信息能够传递给微生物的下一代。   CRISPR/Cas9是一种神奇的万能工具。这种几年前才出现的、廉价且容易使用的分子编辑系统有着多方面用途,包括基因工程、RNA编辑、疾病建模和对抗HIV等逆转录病毒。现在,它还能够将不起眼的微生物变成...

MIT评选了2016十大技术突破,基因相关技术占了三项

2016-06-13

  MIT评选了2016十大技术突破, 麻省理工一共列出了10项他们认为最有望成功的,在过去的一年里取得(或即将取得)里程碑式新发展的技术。其中与基因相关的技术占了三项,分别是:   免疫工程技术突破:杀伤性T细胞能够消灭癌症·   上榜原因:能够通过工程免疫系统治疗癌症、多发性硬化症以及艾滋病毒。基因工程免疫细胞能够用来挽回癌症患者的生命,而这才只是刚刚开始。一到两年内,...

未来十年最热10大生物技术专业

2016-06-07

  美国马萨诸塞州生物制药集团MassBio教育基金会最新的工作报告显示了生物技术行业就业的大好前景,MassBio教育基金会预计本行业就业岗位在三年内会以6.7%的速度增长。   对于不同的岗位而言,流行病学专业将新增619个岗位,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岗位新增408个。销售代表、批发和生产专员、技术和科学产品专员共增加224个新岗位。...

安诺基因Hi-C让所有基因组组装到染色体水平

2016-06-06

     目前有大量物种的基因组信息未被公布,即使已发布的基因组中,仅有26.6%的植物、12%的动物和15.4%的真菌基因组完成了染色体水平的组装;大多数基因组处于scaffold水平,这些物种需要用遗传图谱等技术将基因组组装提升至染色体水平,其中一些物种的群体构建具有很大难度,限制了基于遗传连锁图谱挂载scaffolds的可行性、精度和准确...

中源协和终止收购“魏则西事件”中的细胞免疫技术公司

2016-06-03

  6月2日晚间,因“魏则西事件”而停牌的A股上市公司中源协和(600645)发出多则公告,宣布终止非公开发行股票,并放弃收购上海柯莱逊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柯莱逊”)。同时,公司还会继续停牌。   中源协和在公告中强调,终止非公开发行股票事项是综合考虑免疫细胞行业政策做出的决定。该事项终止不会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与持续稳定发展造成...

广东省卫计委发文规范干细胞治疗技术 脐血合法合规,应当鼓励支持

2016-05-30

  28日,由广东省脐血库主办的广东省第四届脐血采集质量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在会上,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脐血应用不应因魏则西事件而受到限制,脐血是法律规定中合法合规的,应当鼓励和支持。   前段时间,受魏则西事件的影响,有关干细胞的应用备受社会关注。“魏则西事件暴露出来的问题多多少少是对相关干细胞治疗的监管不力,”广东省卫生...

CAR-T疗法面临的九个技术难题!

2016-05-30

  CAR-T疗法是当下最先进的肿瘤治疗技术之一,是结合了细胞疗法和免疫疗法的基因疗法。基于其临床试验的成功,该领域已是医药研发热门领域,也是投资热点。   CAR-T技术原理:   首先获得患者的T细胞,若干天培养后,通过病毒等载体将体外重组的识别肿瘤相关抗原的单链抗体基因和相关的信号转导基因导入患者自身T细...

强生CTC检测系统停产称已出售 存技术瓶颈

2016-05-30

  美国强生公司(以下简称“强生”)进入了多事之秋。   近期,进入中国百余家一线及省会城市主流医院和科研机构后,CellSearch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系统(以下简称“CellSearch”)自2016年初开始停止销售,2015年年底生产即已告停。这意味着强生为“肿瘤患者的科学算命”宣告失败。   公开信息显示,Ce...

CRISPR最新研究进展:突破神经元研究技术屏障

2016-05-27

  马克斯·普朗克佛罗里达理工学院(MPFI)神经科学部主任Ryohei Yasuda博士和他的同事们目前正在研究人脑细胞各种代谢与信号指标在我们学习与记忆形成过程中的变化。该科研究团队的一个主要研究目标是探究人脑中不同蛋白质的行为以及这些蛋白行为对单个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目前,由于目的DNA结构可视化进程进度缓慢,Yasuda团队在遗传领域的研究受到...

【快讯】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刘谦:下一步,制定并下发医疗新技术临床研究管理办法

2016-05-26

  医药卫生科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十二五”期间,我国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取得了很多成绩,“十三五”期间,我国医药卫生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是什么?未来将怎么促进医药卫生科技成果转化?日前,记者采访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刘谦,他详细解答了这方面的问题。   记者:“十二五”期间我国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取得了哪些重要进展?“十三五”期间我国医药卫生科技创...

蓝驰乔继英:基因检测,找到最顶级的技术,坑也不会少

2016-05-25

  Kelly的本科和研究生都在清华,本科化学,博士生物,曾在博奥生物创始人程京院士处做研究生;从业经历中,她曾在有葛兰素史克研发中心做新药研发、罗氏诊断做市场销售的经历,也有多年的投资经历;目前她在蓝驰创投任投资总监,对移动医疗健康领域颇有研究,前不久的一篇《2016年,移动医疗的投资机会》的演讲在行业内得到广泛传播,并深受认可。 &emsp...

三亲胚胎或有技术漏洞 突变线粒体将引发疾病

2016-05-24

  一种旨在防止母亲通过线粒体将有害基因传递给后代的基因治疗技术可能并不总是有效。   “一父两母”人工授精技术旨在避免线粒体遗传病,但诞生的婴儿拥有三个人的遗传物质。美国《细胞—干细胞》杂志日前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这种技术存在一种潜在风险,可能无法避免线粒体遗传病。   线粒体是细胞产生能量的结构,是独立于细胞核...

加强国际合作 造福人类健康,暨2016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高峰论坛盛大开幕

2016-05-23

  5月21日,2016干细胞技术临床转化高峰论坛、国际精准医疗健康论坛、山东省脐带血采集及临床应用研讨峰会、山东省产科高峰论坛在山东济南顺利召开,来自国际及国内的妇产科、血液科、内分泌及风湿免疫科、检验科专家代表近千人参加了此次大会。   据了解,本次大会召开的目的是为深化干细胞基础研究,探索发展干细胞及再生医学临床治疗新技术,提高难治性疾病治...

袁志杰:基因技术发展背景下的不知情权研究

2016-05-23

  摘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人体基因检测技术发展迅速,人类已经能够对很多不可治愈的疾病提前做出预测,由此给被检测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和生理损害。有鉴于此,继患者的知情权之后,西方学术界又提出了不知情权,即基因受测者对于自身基因信息不知情的权利。该权利主要通过受测者本人在测试前明确的意思表示来体现,并以医生进行全面的咨询告知为前提,被称为知情的不知情权。近二十年来,多国立法...

IDG熊晓鸽:所有互联网医疗创业投资中,最看好基因技术发展

2016-05-20

  根据IDG资本创始合伙人熊晓鸽提供的数据,2013年我国医疗健康产业规模接近2万亿元,预计到2017年左右,总体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医疗健康产业正吸引越来越多目光。   钛媒体微信公开课“钛坦白”医疗健康专场持续三天的分享刚刚结束,5月19日,新京报“寻找中国创客”五月论坛同样围绕“健康创业的为与不为”进行了探讨。 &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