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网企业会员
2024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中医药多组学前沿技术应用高峰论坛
转化医学网直播间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63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MIT:助力器官移植,新技术让死亡心脏重新“复活”

1970-01-01

据MITTechnologyReview网站报道,移植外科医生开始使用一种能够使心脏“复活”的设备;这种设备能够延长心脏在体外持续的时间,从而使一些原本不具备捐赠资格的人的心脏恢复跳动。 在美国,每年约有2400例心脏移植手术,这个数据20年来没有发生太大变化。通常,心脏移植只依靠来自脑死亡但身体健康的捐赠者。然而,在至少15个案例中,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外科医生说,他...

能把伤口细菌吸出来的新型绷带技术

1970-01-01

绷带是阻隔伤口和外界环境的重要屏障,它们可以防止细菌进入身体而引发感染。然而,对于那些已经进入伤口的细菌又怎么办呢?澳大利亚斯威本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能将细菌从伤口“吸出”的绷带,能在取下绷带的同时将细菌一并去除。目前,这项技术还未进行人体测试,只在皮肤模型上进行研究。研究涉及的细菌包括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这两种细菌都能够引起慢性伤口感染。 绷带由高分...

2014年学术十大事件(科学技术篇)

2015-09-16

  一、中科院高质量科学论文超越哈佛        在全球排名第一根据自然出版集团最新发布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中国科研机构对全球科学的贡献近年来显著增加,这种增加不仅是体现在数量上,而且体现在质量上。目前,中国在国际上发表的高质量科学论文数位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欧盟,占全球14%以上...

新技术可无创诊断细胞癌变程度

2015-09-15

  美国哈佛大学的科学家在最新研究中利用受激拉曼散射(SRS)显微镜技术,在无需荧光标记的情况下,观察到活体皮肤癌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分子动力活动机理。新技术是一种不用着色的非标记技术,可在不干扰细胞正常进程的条件下了解细胞癌变程度。   现有方法中的DNA检测技术需要对其进行荧光标记,病理诊断也要对活检组织染色,这些方法均有可能改变细...

Stem Cell Rep:新技术可控基因表达 调节干细胞

1970-01-01

最近,来自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者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其可以在不改变细胞基因组的前提下帮助激活基因的表达,而这一方法的应用就包括直接进行干细胞的分化研究,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StemCellReports上。 当前干细胞研究中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开发出可以调节细胞分化的方法,细胞的分化过程基于细胞中的基因是否处于激活或失活的状态,因此研究人员正在寻找多种方法来控制基因的...

3D打印人造血管技术获重大突破 可打印仅20微米厚血管

2015-09-14

  德国弗朗霍夫激光技术研究所研究人员成功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人造血管,这一技术突破有望广泛应用在治愈皮肤创伤、人工皮肤再造和人造器官等医学领域。   重大事故受伤、大面积烧伤或肿瘤切除的病人经常需要对创面皮肤进行再造,目前的医疗技术只能对皮肤表层厚度(真皮和表皮)不超过200微米进行人工再造,而对包括皮下组织的几毫米厚完整皮肤系统还...

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PCR技术项目投入有多少

2015-09-14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8月1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其中面上项目16709项、重点项目624项、创新研究群体项目38项、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00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6155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2829项、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136项、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105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自由...

PNAS:高大上新技术让你看到细胞分裂全过程

1970-01-01

一个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小组近日在国际学术期刊PNAS上发表文章,他们利用延时拍摄的受激拉曼散射显微镜技术观察到了体内细胞分裂过程中DNA的动态变化,并且这种技术不需要对DNA进行荧光标记。 为了深入了解癌症等疾病发生过程中细胞内各种生物过程所发生的变化,就需要在不干扰细胞生命活动的情况下对细胞内部进行细致观察。通常情况下,如果想要对染色体活动进行观察就需要对...

Illumina同Asuragen合作开发新型的伴随诊断技术

2015-09-10

  Asuragen公司今天表示将同Illumina合作共同开发新型的伴随诊断技术。   基于这项合作协议,Asuragen将利用其Quantidex的新一代测序产品平台和Illumina的MiSeq Dx设备,来为其生物技术和制药领域伙伴开发定制化的伴随诊断技术;目前Asuragen已经向美国FDA递交了510(k)文件。   Asuragen表示,这种新型的Quanti...

美国研究人员发明植入脂肪技术 或能起到减肥效果

1970-01-01

说起减肥和脂肪的关系,许多人想到的都会是抽脂减肥,但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却发明了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新方法:植入脂肪来减肥。 人体内存在棕色和白色两种脂肪。平时大家所痛恨的是白色脂肪,它是导致肥胖的罪魁祸首,所谓抽脂减肥就是抽取白色脂肪。而棕色脂肪的功能是促进白色脂肪分解并释放热量,实际上是帮助减肥的,只不过人体内棕色脂肪含量不高。 美国加...

北大谢晓亮、黄岩谊教授PNAS开发单细胞测序新技术

2015-09-08

  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基于乳液的扩增方法来抑制扩增偏移检测单细胞拷贝数变异(CNV),同时以高精确度检测单核苷酸变异(SNV)。这一方法能够与各种扩增实验方案包括广泛使用的多重置换扩增(MDA)相兼容。这一重要的成果发布在9月4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北京大学的谢晓亮(X. Sunney Xie) 教授及黄岩谊(Yanyi ...

研究称一种病毒感染可预示头颈癌风险 或推动新型筛检技术

2015-09-07

  人乳头瘤病毒(HPV)被广泛认为是引发宫颈癌和生殖器癌的“罪魁祸首”,但它与头颈癌的关系却不为人熟知。欧盟委员会资助的一个研究小组2日宣布,他们发现了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导致头颈癌的早期生物标记物。   头颈癌是口腔、鼻、鼻窦、唾液腺及淋巴等头颈部组织器官患癌的总称。数据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头颈癌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研究人员表示,对于...

DNA芯片技术和RNA测序,有啥不一样?

2015-09-07

日本推理小说家东野圭吾的作品《白金数据》中描述了这样一个未来世界:日本政府秘密建立名为“白金数据”的数据库。该库搜集了全国人民的DNA数据,通过对犯罪分子留在现场的毛发、体液等证物进行比对,警方可以高效、快速、准确锁定真凶。借助“白金数据”的帮助,一个检举率100%、冤案率0%的理想法制社会构建完成。技术的发展可以改变人类的生活,小说的情节虽然是虚构的,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

中外科学家:纳米技术为治疗癌症带来新曙光

2015-09-07

  中外科学家表示,纳米技术将为治疗癌症等疾病,改善人类健康带来新曙光,并将为信息技术、资源、环境、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副主任赵宇亮于近日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上说,纳米生物技术和纳米药物是最近十年来纳米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生命过程本身是在纳米尺度上发生的一系列生物化学或物理化学过程,...

在自己家做实验:生物黑客试水基因编辑技术

2015-09-07

  虽然没有经过系统的正规科学研究训练,Johan Sosa仍对一个发展了十多年的功能强大的分子生物学工具十分着迷。   Sosa已经能使用基因编辑工具CRISPR——这个工具面世刚3年,从而在试管实验中对目标DNA进行编辑。他希望用这个技术对酵母基因进行编辑,随后再继续对模式植物拟南芥进行基因改造。   鉴于CR...

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团队在临床上使用外显子测序技术

2015-09-05

  这项结果,他们近日发表在了《Frontiers in Pediatrics》上,而他们额度结果也将接受其他临床实验室提供的针对稀有疾病的外显子测序的检验,这将会为这种检测的有效性增添新的证据。   在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针对前四十例案例检测的经验。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的分子遗传实验室主任Kejian Zhang表示,实验室现在已经评估了130名左右的患者,并且看到了大约30%的诊断...

创新显像技术,护士再也不会找不到血管了!

2015-09-02

  据外媒报道,有些人的血管特别难找,每次进医院就要担心护士遍寻不着下针之处,只能不断在手臂上测试来、测试去,造成医病双方很大的心理压力。   医疗公司 Christie Medical Holdings 所研发的医疗器材 VeinViewer 就是为了解决这个困扰,以新的显像技术浮出病人的血管位置,并建议最适当的下针处。 ...

“类器官”技术能“搭建”人体组织模型

2015-09-02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制造“类器官”(Organoid)的新技术,能把人类细胞作为生物“积木”,搭建出更精确的人体组织微模型。这些微型组织可用于筛选药物,研究组织结构特征对器官生长或癌变的影响,还有助于将来培养出完整的人体器官。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月31日报道,“类器官”技术也被称为“DNA编程的细胞组装”(DPAC),能让研究人员设计...

美国利用DNA检测技术预防食物中毒

2015-09-02

  美国科学家使用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技术,辨认食物内导致中毒的细菌,以更早地发现这些细菌,从而能阻止大规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市面上的食品琳琅满目,让人食指大开。不过,随着食物中毒事件上升,公众渐渐对食品安全有所顾虑。为应对食物中毒情况,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专家,在进行有害细菌的DNA解码试验计划,以便通过DNA...

美国全面改革生物技术产品监管体系

2015-09-01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主任   日前,美国多部门联合签发主题为“实现生物技术产品监管体系现代化”的备忘录,要求对生物技术产品具有管辖权的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美国农业部(USDA)三家政府机构更新《生物技术产品监管协调框架》,并制定长期战略,确保监管系统对新兴生物技术产品发展作好应对。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