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77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上海交大团队在基因编辑机制方面取得颠覆性突破

2018-07-23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比较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吴强教授课题组在国际著名期刊Molecular Cell《分子细胞》上在线发表了题为“Precise and Predictable CRISPR Chromosomal Rearrangements Reveal Principles of Cas9-mediated Nucleotide Insertion《精准且可预测的CRISP...

《Nature》子刊重磅揭秘帕金森发病机制!这种蛋白是关键!

2018-06-14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我国65岁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约是1.7%。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为散发病例,仅有不到10%的患者有家族史。 多年来,科学家们已经知道帕金森氏病与脑细胞内α-突触核蛋白质的积聚有关。但是,这些蛋白质团块如何导致神经元死亡是一个谜。 蛋白...

《科学》:肠道微生物竟然成为肝脏肿瘤发展的帮凶!科学家发现微生物代谢产物特异性调节肝脏肿瘤免疫的机制 | 科学大发现

2018-06-12

随着肠道微生物研究的崛起,研究人员逐渐确立了它们与多种疾病间的关系,癌症就是其中的“大户”。大量研究表明,一些肠道微生物可以促进癌症的发生、帮助癌细胞转移、导致化疗耐药和影响免疫治疗的效果,可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研究涉及的癌种也不局限于肠癌,还包括白血病、胰腺癌和黑色素瘤等等。 这个名单还在持续扩大,在最近的《科学》杂志上,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Tim...

担心细胞治疗的安全问题?Nature子刊两连发,重磅揭秘CAR-T疗法毒性控制机制!

2018-05-31

近年来,CAR-T疗法经改良后已在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上呈现显著的疗效,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景的肿瘤治疗方式之一。正如所有的技术一样,CAR-T技术的进步也需经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而毒性反应已成为其发展道路上的拦路石,不克服则难以前行,这也成为该领域的机遇,谁能率先拔得头筹,就能抢占先机。 目前,CAR-T疗...

《Cell》子刊:白血病无需骨髓移植就能治愈?核心机制被发现!

2018-05-30

全世界每年有大量的人死于白血病,仅仅依靠骨髓移植来治疗白血病,效果却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大部分白血病,特别是急性髓系白血病及慢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都直接或间接与造血干细胞异常相关,它在机体的整个生命过程中维持造血功能。临床上进行骨髓移植时,HSC(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大多会衰老,这不仅会...

JCI重磅!溶瘤病毒治疗肿瘤的耐药机制被发现!居然是PD-L1!成也它败也它~

2018-05-28

近日,J Clin Invest杂志在线发表的一篇名为“PD-L1 in tumor microenvironment mediates resistance to oncolytic immunotherapy”的文章,该文章指出,肿瘤微环境中的PD-L1介导了对溶瘤性免疫疗法的抗性,诠释了溶瘤病毒疗法的耐...

MD安德森癌症中心:心情差会影响癌细胞的耐药性,机制已被探明.未来临床治疗方案或有改善

2018-05-28

我们常说,心情好对于疾病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一直相信心情好带来的身体精神状态的良好,对于很多疾病的恢复或者控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癌症。 如今,心情、精神等因素对于癌症病人的预后所产生的至关重要的影响,已经被实验所证实了。 来自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Monique B. Nilsson团队发现,压力激素不仅会促进癌细胞的生长,...

一篇22分的综述告诉你PDL1的多层次调控机制!

2018-05-14

对大家来说,即使你不是做肿瘤免疫研究的,对于PDL1和PD1这两个名字也肯定不陌生了,就像P53作一样,PDL1-PD1在肿瘤免疫的临床和科研层面都是非常火的,靶向PDL1-PD1信号轴抗体的临床试验已经有1000多项,并被批准用于治疗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肾癌、霍奇金氏淋巴瘤、头颈部鳞癌等等。 研究PDL1-PD1免疫检...

Immunity:清华医学院董晨又双叒叕同期两篇论文,分别揭示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和银屑病发病新机制

2018-05-14

2018年4月19日,最新一期的国际免疫学顶尖杂志Immunity同时刊发了清华大学医学院董晨课题组的两篇研究论文。有意思的是,这是董晨实验室过去15年中继2003、2008、2010 和2015年之后, 第五次在同期Immunity发表两篇无关联论文,这在国际免疫学界绝无仅有, 成为佳话。 2018中国微循环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中国转化医学大会邀请函(欢迎点击...

糖尿病肠道门控机制被发现!吃货们赶快“管住嘴,迈开腿”

2018-05-10

 在最近的一篇Science文章中,Thaiss等人揭示了肥胖和肠屏障功能障碍的密切关系,他们发现肠通透性功能失调与高血糖的产生的相关性。 “代谢综合征”或糖尿病前期会对患者心脏代谢产生长远损伤。尽管代谢综合症标志性特征包括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和血脂异常,但Thaiss等人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肠道通透性增加和全身暴露于...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迎来新曙光,华中科技大学等Nature子刊发文,揭示其发病新机制

2018-05-07

iNature:2018年5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王建枝课题组与同济大学叶克强课题组等人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EBPβ regulates delta-secretase expression and mediates pathogenesis in mouse models of Alzheimer’s disease”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

我院丁琛研究员课题组合作研究 揭示小鼠肝脏昼夜节律调控机制

2018-05-07

近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人类表型组研究院丁琛研究员课题组和军事科学院贺福初院士课题组、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秦钧教授课题组合作利用多维组学手段,揭示了转录因子在小鼠肝脏昼夜节律中的核心调控作用,构建了以转录因子为核心的多维度昼夜节律调控网络,填补了昼夜节律研究在蛋白质组层面的空白,为了解肝脏昼夜节律功能转换机制,节律相关疾病的防诊治研究提供了依据。研究成果以《小鼠肝脏昼夜节律中蛋白组...

肠道菌群致脂肪肝核心机制被发现!调整菌群更有益健康

2018-04-30

该研究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可以通过代谢物参与宿主受体进而影响肝脏的炎症反应。那么,逆转脂肪肝是否先调整肠道菌群呢?少吃油腻食物,多运动才能保持健康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西方国家最流行的慢性肝病,其发病率与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它涵盖了从简单脂肪变性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一系列疾病,其特征...

Cell丨曹雪涛组阐明新型长非编码RNA介导固有免疫的反馈调节机制——徐平龙、侯法建点评

2018-04-28

宿主的固有免疫系统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感应入侵病原体激活免疫应答从而达到清除病原体的目的。针对于RNA病毒的入侵,RIG-I(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I)受体识别胞质病毒RNA并产生I型干扰素(type I interferons ,IFNs)及细胞因子【1,2】...

Cell丨曹雪涛组阐明新型长非编码RNA介导固有免疫的反馈调节机制——徐平龙、侯法建点评

2018-04-27

宿主的固有免疫系统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感应入侵病原体激活免疫应答从而达到清除病原体的目的。针对于RNA病毒的入侵,RIG-I(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I)受体识别胞质病毒RNA并产生I型干扰素(type I interferons ,IFNs)及细胞因子【1,2】...

中国科学家揭示名贵中药材天麻与蜜环菌的共生机制

2018-04-26

天麻(Gastrodia elata)作为一种名贵中药材,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天麻的人工栽培一度被认为是世界性难题,上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徐锦堂先生利用蜜环菌首次伴栽天麻成功,结束了天麻不能人工栽培的历史。为此,陕西药农自发集资为徐锦堂先生雕塑,赞誉他为“天麻之父”。半个世纪过去了,天麻的生产正面临着品种改良、技术更新、品质提升等一系列新问题,迫切需要从生物...

《Cell》重磅!曹雪涛团队发现晚期癌症恶化的新机制

2018-04-23

中国微循环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将于2018年7月20日在陕西华阴(华山)举行,会议同期将举行转化成果交流会,现征集现场展示生物医学科研项目,经过函审挑选20个项目进入现场,免注册费,并邀请投资方进行评审,对接。现场评出前3名,每名奖励一定数额现金。有意报名参加者请联系微信7644488。有意参与投资的也请联系微信7644488。 目前认为,癌症是一种发生于...

丁琛/秦钧/贺福初合作团队利用多维组学手段揭示小鼠肝脏昼夜节律调控机制——专家点评

2018-04-20

所谓昼夜节律,是指生物体为了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而进化出的一套适应性生理系统。它广泛影响着生物体的生理状态与行为活动【1】。前期针对哺乳动物多个组织器官的转录组研究也指出,有超过半数的基因转录受到昼夜节律的调控【2】。昼夜节律影响着几乎所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变化,节律紊乱则与众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分子机制上,目前普遍认为昼夜节律的调控核心是基于转录因子控制的以转录-翻译为基础的多...

重磅!《Nature》揭示癌症转移关键机制!

2018-01-22

癌症转移如何发生一直是癌症生物学的中心奥秘之一。《Nature》杂志1月17日发表的研究结果似乎部分解决了这个谜团。作者追踪了由染色体不稳定性导致的复杂事件链 (这是一种广泛的癌细胞特征,其中每当这些细胞分裂时DNA被错误地复制,从而形成DNA细胞不相等的子细胞)。研究人员利用乳腺癌和肺癌模型发现,染色体不稳定性导致驱动转移的细胞发生变化。 “研究显示,染色体不稳定...

神奇!肠道菌群调节血压新机制竟是从肾脏中“异常”感受器诞生......

2018-01-04

维持血压的平衡是一个复杂的构成,它由多种不同的机制共同控制。在前面我们发现:高盐饮食、高血压和肠道菌群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1篇Science、2篇Nature:肠道菌群一日3篇重磅研究,都说了啥? 而在最近,研究人员发现了肠道菌群和高血压之间还有这另外的联系:这种联系说出来你可能难以置信,因为这一次,这个联系是“嗅”出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