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316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研究表明吃快餐会令人抑郁:降低情绪控制能力
新研究表明,快餐令人抑郁,而且降低人们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而戒掉快餐则可以改善情绪。 据英国《独立报》网站6月23日报道,6月发表在《健康心理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探究了反式脂肪(通常存在于快餐和蛋糕中)和情绪管理之间的关系。 美国州立圣迭戈大学研究基金会的科学家利用了不到5000人——1699名男性...
研究称海星或助人类实现"长生不老"愿望
人类过去一直想寻找长生不老的秘方,其实答案可能就藏在海星之中。瑞典有科学家近日发现,以自我复制形式繁殖的海星,其染色体末端的端粒较一般透过交配繁殖的海星长,有助减缓衰老。专家称,这发现或是长生不老的秘密,将来希望可应用在人类身上。 据香港《东方日报》6月24日报道,来自哥德堡大学的研究员,早前比较来自地中海及大西洋、以不同方式...
【免费】深圳精准医学暨中国第五届结节性硬化症研究与应用大会报名通知
深圳精准医学暨中国第五届结节性硬化症研究与应用大会 2015年8月22~23日在深圳精准医学研究院~罗湖医院召开。22日为研究大会,23日为病友大会,其间有国内外专家义诊。 受邀讲者 杨焕明院士:华大基因理事长, 罗智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 David Franz 教授: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结节性硬化症中心主任, John Bissler 教授:美国...
大型研究发现多个胰腺癌风险基因
在一项被认为迄今为止最大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中,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人类基因组中的四个区域如果发生变化,可能会增加胰腺癌的风险。 研究人员说,新发现的基因变异位于人类染色体上的不同位置,包括位置17q25.1,可能使癌症风险增加38%;位置7p13,可能使癌症风险增加12%;位置3q29可能使癌症风险增加16%。位置2p1...
双胞胎研究揭示10个真相:社交能力取决于基因
双胞胎对于科学家来说是一个非常宝贵的研究领域。因为他们有很多共同的基因,观察他们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基因和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据西班牙《趣味》月刊4月号报道,比如最新的研究表明,基因在选择伴侣方面并非决定性因素,再比如吸烟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苍老。研究双胞胎使科学家发现以下10个事实。 1.寻找伴侣的标准与基因无关 常有人说男人在寻找人生伴侣时总会选择与自己...
加安省将在未来5年投资2500万加元支持干细胞研究
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近日在多伦多宣布,该省将在未来5年投资2500万加元(1加元大约5元人民币)支持开发癌症、多发性硬化症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新疗法。 通过研究如何替代和再生被慢性疾病损害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再生医学已成为革命性的医疗健康手段。随着新技术带来的创新诊断方式、工具和产品,再生医学也将迎来重大的商业机会。 &e...
2015上半年国内外干细胞研究成果大荟萃
干细胞研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任岁月变迁,亘古不变。2015年国内外诸多新研究,为干细胞应用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2015上半年国内外干细胞研究成果盘点: 成果一:重编程干细胞或能预防辐射后癌变 简要:据美国科罗拉多大学(UC)癌症中心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叫做“程序性平常化”的保护程序就...
研究显示擅长撒谎的孩子记忆力好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6月20日报道,研究人员发现,出色的撒谎者能够为自己的谎言自圆其说而不被戳穿。 设菲尔德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员、心理学家埃琳娜·霍伊卡说:“虽然家长通常不会为孩子撒谎而自豪,但他们至少可以欣慰地发现,如果孩子撒谎撒得圆满,那说明孩子正变得善于思考并具有良好的记忆力。” 研究人员安排了一次测验。他们在卡片背面写上答案,诱惑114个六七岁的孩...
Nature综述:如何用CRISPR进行癌症研究
CRISPR/Cas9系统可以很容易地改写多种生物的基因组,这一技术很快如风暴一般席卷了整个基因组工程领域。可想而知,以CRISPR/Cas9为基础的各种应用也将为癌症遗传学领域带来一场变革。麻省理工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Tyler Jacks就是这方面的先行者,他去年连发两篇Nature文章向人们展示了CRISPR?Cas9快速建立癌症模型的强大实力。 ...
美研究显示一种成像技术可助更安全有效切除脑瘤
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一项新研究显示,一种被称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成像技术可实时、准确地鉴别出脑癌患者脑中的肿瘤组织,外科医生可以借此更加安全、有效地切除脑瘤。这项成果6月17日发表在美国《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负责研究的李兴德教授告诉新华社记者:“在脑瘤开颅手术中,如何把病变组织尽量切除同时尽最大可能保留健康组织,对医生而言是一大难题。切除不干净,就容易复...
同济大学王启刚教授团队取得多功能纳米生物探针研究重要进展
纳米凝胶,即纳米尺寸的凝胶,是高分子通过化学/物理交联形成的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纳米颗粒,广泛应用于在药物传输、生物成像应用中。有机-无机纳米杂化凝胶既有凝胶体系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特点,又能结合无机纳米材料的功能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最近,同济大学化学系王启刚教授团队在多功能纳米凝胶基生物探针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其最新研究成果...
中山大学Nature子刊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研究人员证实,G蛋白偶联受体(GPCRs)重要调节蛋白β-Arrestin1通过炎症介导的Akt信号推动了肝细胞癌变。这些研究成果发布在6月16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吴斌(Bin Wu)教授和陈规划(Guihua Chen)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
Cell、Science同日发布艾滋病研究重大突破
由来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TSRI)、国际艾滋病疫苗行动组织(IAVI)和洛克菲勒大学的科学家们领导的一项新研究,在小鼠中证实TSRI设计的一种候选实验疫苗可以刺激免疫系统的活性――这是阻止HIV感染的必要条件。研究结果可为开发出一种有效的艾滋病疫苗提供一些关键的信息。 这项研究显示出研究人员在致力开发抗HIV疫苗方面向前跨进了一大步,到现在...
中国科大合作研究揭示引起自身性免疫疾病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大合作研究揭示引起自身性免疫疾病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金帆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Gerard Wong合作,研究发现了导致自身性免疫疾病中,免疫系统如何被外源或内源分子激活的统一分子机制。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6月8日的《自然・材料》上。 当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出现紊乱,如不能正确识别、区分病原组织和健康组织...
国内首家肺癌精准医学中心在沪成立
今天(18日),国内首家“肺癌精准医学研究中心”项目在上海市胸科医院启动揭牌。该项目由该院和上海市张江转化医学研发中心共同联合建设,聚焦中国肺癌精准诊治研究发展,未来将联合国内15家以上三甲医院建立国内最先进的、真正属于“中国人”的肺癌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5年内,10000例以上肺癌患者将获得肺癌精准化治疗。 精准医学是考...
CellMetab:新研究发现胆固醇转运调控关键分子或与女性不孕有关
不管是由身体合成还是通过食物消化,胆固醇都在细胞内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胆固醇还是合成类固醇和激素的重要原料,其中包括那些刺激青春期进行和促进怀孕过程的激素。最近一项研究发现一种能够调节胆固醇向激素方向合成的调节因子,在与生殖有关的组织中(如卵巢)发挥重要调节作用,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上。 领导该项研究的来自华...
研究发现对疼痛感知起关键作用的基因
在线发表于《自然―遗传学》上的一项研究公布一个对疼痛感知能力起到重要作用的基因。由该基因产生的蛋白或许会成为开发疼痛缓解医疗新方法的一个潜在目标。 先天性疼痛感知缺乏(CIP)是一种罕见病,患者通常无法感受生理疼痛。其致病因素有多种且各有不同,从分子水平上弄清CIP的病因变化或有助于开发慢性疼痛的治疗手段...
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检测血液中癌症生物标记的新方法
据最新一期《自然・化学》杂志报道,加拿大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检测人体血液中癌症生物标记物的新方法:利用肽核酸钳及纳米微电子芯片检测游离核酸。 核酸可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通常位于细胞内,但有时也能在循环血液中找到。癌症患者的血液中往往有更多的这种脱离细胞的核酸,其中一小部分游离核酸中就包含着与某些癌症相关的突变。 ...
癌症研究的重要技术突破
最近,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德国健康与环境中心Christina Scheel博士带领的研究小组,开发出一种试验分析方法,通过培养的人乳腺上皮细胞重建乳腺的三维组织结构。为了这个目的,研究人员使用了一种透明的凝胶,细胞在凝胶中分裂和扩散,类似于青春期的乳腺发育。具体来说,细胞分裂并产生空心管,这些空心管形成一个分支网络,并终止于葡萄状结构。相关研究结果发...
研究细胞迁移更简单、更便宜的方法
细胞迁移在许多生理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癌细胞的侵袭和散播。细胞会采用一些迁移策略来应对不同的环境刺激,例如基质刚度、细胞外基质的分子组成或可溶分子(如生长因子或细胞因子)浓度的时空变化。通常情况下,细胞迁移包括细胞突起(cell protrusions)的产生,即胞体外质膜的延伸,细胞突起是细胞迁移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已有研究表明,不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