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
转化医学圆桌π第一期“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合如何构建精准医学未来”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315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子刊:癌症研究的突破性技术

1970-01-01

   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微流控芯片,可以捕捉罕见的循环肿瘤细胞(CTC)群,这会对“癌症如何扩散”产生新的重要认识。这项工作是由美国国家生物医学成像和生物工程研究所(NIBIB,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部分)资助。 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从实体瘤中脱离出来并进入癌症患者血液循环的细胞。单个CTC是极为罕见的,通常10亿个细胞中只有不到1...

苏州纳米所基于特异性结合多肽的肺癌干细胞研究获进展

1970-01-01

肿瘤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无限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是肿瘤起始、生长、复发、转移、耐药性产生的根源。肿瘤干细胞的研究对肿瘤的早期诊断、有效治疗、预后监测具有革命性的指导意义。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中科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员朱毅敏课题组以筛选肺癌干细胞特异性结合多肽为基础,建立了一种不依赖于分子标志物的肺癌干细胞检测...

科学家纳米记忆技术研究获进展 助研发大脑仿真

1970-01-01

近日,澳大利亚科研人员研制纳米记忆技术取得重要进展,这对大脑仿真技术的成功研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RMIT)的科研人员表示,纳米记忆技术的原理与生物大脑的记忆有相似之处,而且此装置厚度仅有头发丝的1/10000,可以模仿大脑神经系统的工作原理。 首席研究员奈里(Hussein Nili)博士表示,要建立人工神经元网络...

清华陈晔光Nature子刊发表干细胞研究新发现

1970-01-01

   来自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研究人员证实,非平滑肌肌球蛋白(NMII)重链Myh9可通过限制Lgr5+干细胞介导结肠炎诱导的肠上皮细胞损伤。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表在5月13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领导这项研究的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陈晔光(Ye-Guang Chen)教授,自2002...

华大基因宏基因组研究获颠覆性发现

1970-01-01

   婴儿的微生物组需要在成长过程中慢慢成熟。科学家们对98名一岁以内的瑞典婴儿进行了肠道菌群分析。他们发现,即使引入了固体食物,非母乳婴儿的微生物组仍旧比母乳婴儿更接近成人。这项研究发表在五月十三日的Cell Host & Microbe杂志上。 “我们一直以为引入固体食物是改变婴儿肠道菌群的关键因素,但这项研究表明推动...

曹务春、贺福初、高福Nature携手发表基因组研究重大成果

1970-01-01

   由来自中国的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对2014年秋天在塞拉利昂收集的一些埃博拉病毒分离株进行了基因组序列分析,追踪了埃博拉疫情后期阶段这一病毒的多样性和进化。埃博拉的疫情是在去年的春天首次发现在西非国家几内亚多地集中爆发,后逐渐蔓延到邻国。 在5月13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研究人员报告称对去年秋天在塞拉利昂5个地区收集的...

母系基因研究揭示自闭症风险新线索

1970-01-01

近日,一项研究对2377名自闭症儿童及其父母和未患病的兄弟姐妹进行了遗传分析,为自闭症的遗传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这项研究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genetics。 过去几年里,科学家们在发现自闭症风险基因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特别是发现了一些新出现的基因突变,对于自闭症发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这些新突变只在患病儿童中出现,而不存在于其父母身上,...

朱涛: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的新靶点及新策略的研究

1970-01-01

朱教授现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长期从事肿瘤分子病理及分子靶向治疗的研究,发表SCI论文近60篇,篇均影响因子>5,论文他引总数超过2000次,H-index=24,朱教授此会议视频已上传至行云学院以供交流学习。 肿瘤干细胞是肿瘤组织中存在的极小部分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产生异质性肿瘤细胞的细胞,是肿瘤起源...

Concordia进行光动力抗癌疗法多种适应症临床研究

1970-01-01

癌症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健康难题之一。时至今日,科学家仍然难以找到一种有效的办法治疗这类疾病。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肿瘤细胞是由患者机体健康细胞癌变而来,目前的抗癌疗法很难将其与健康组织细胞区分开来。而这也促使众多科学家纷纷研究新疗法以应对这一问题。 最近,来自加拿大的生物医药公司Concordia Healthcare就开始推动光动力抗癌疗法的研究。公司开发的这一疗法是...

同济大学首席科学家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1970-01-01

   细胞极性和JNK(c-Jun N-terminal kinase)活性对于组织内稳态的维持至关重要,细胞极性和JNK异常在癌症发展中很常见。虽然人们已经建立了细胞极性丢失与JNK激活之间的关联,但还不清楚细胞极性异常如何引发JNK介导的细胞迁移和肿瘤侵袭。 日前,同济大学的研究团队揭示了细胞极性丢失诱导细胞侵袭的重要分子机制。这一成果发表...

FDA批准Neuroderm新型帕金森药物输送系统进一步临床研究

1970-01-01

帕金森症一直是困扰许多老年人的重大健康问题,而随着世界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帕金森症药物研发领域也日趋火爆。尽管目前还没有能够彻底治疗这种疾病的药物,但是levodopa、carbidopa等药物已经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帕金森症患者的健康状况。 最近,FDA宣布批准Neuroderm公司开发的帕金森症输送系统进行进一步的临床研究。这也意味着公司开发的适用于中度帕金森患者...

《Science》发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新发现:干细胞衰老

1970-01-01

   Science杂志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动态光学成像中心汤富酬实验室、中科院生物物理所刘光慧实验室、以及Salk研究所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实验室在干细胞衰老机理方面的一项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该研究结合多能干细胞定向分化技术、基因组靶向编辑技术、以及表观遗传组分析技术首次揭示了异染色质的高级结构失序(disorganizatio...

最新研究:麻疹疫苗能够预防其它致命性疾病

2015-05-11

  研究人员早就了解,麻疹会抑制免疫系统,但是他们普遍认为,这种效应在麻疹消去后最多持续几个月。然而,在发展中国家儿童中的研究发现,大多数情况下,麻疹疫苗能够在长达五年的时间中降低总体死亡率,这表明其能够预防其他的疾病。   对此,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麻疹疫苗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免疫系统,从而使其对其他疾病的防御力增强。但是在猴子中麻疹复发的工作却支持了另一种假说。2012年,荷兰鹿特丹的Rik d...

Cell发表衰老研究重要成果

1970-01-01

   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过程,伴随着有毒蛋白质聚集物在细胞中数量递增。科学家们将它们视作是阿尔茨海默氏症、亨廷顿氏病和帕金森病等各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因。然而目前对于这些有毒蛋白质聚集物的确切作用仍知之甚少。 现在由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MPIB)的F.-Ulrich Hartl带领的一个协作研究小组,利用微小的秀丽隐杆线虫作为模式生物...

李国红研究组:表观遗传因子CENP-A介导着丝粒功能机制

1970-01-01

     着丝粒是染色质上一段结构与功能高度特化的区域,在细胞分裂期指导动粒的组装,并在纺锤体的牵拉下实现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CENP-A是组蛋白H3在着丝粒区的变体,是着丝粒区建立和发挥功能的关键性的表观遗传因子。CENP-A通过招募下游CCAN蛋白家族发挥其功能。CENP-N是CCAN蛋白家族中最重要的成员之一,处在CCAN蛋白家族中...

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Cell子刊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1970-01-01

   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高度敏感的NAD+/NADH检测探针,可基于细胞代谢对抗癌药物进行高通量筛查。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发布在5月5日的《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杨弋(Yi Yang)。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为利用合成生物技术控制与监测细胞内分子过程;蛋白质...

港大研究:居住地 PM2.5 浓度较高,死亡率愈高

1970-01-01

中新社香港 4 月 25 日电 环境污染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近年备受各地关注。25 日,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发表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居住地空气中的微细悬浮粒子 (直径 2.5 微米或以下的粒子,简称 PM2.5) 浓度较高,死亡率便愈高。 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黄浙明博士早前率领研究团队,进行了亚洲首个有关长期暴露于 PM2.5 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研究。 ...

研究发现大脑思考会加快肿瘤细胞生长

1970-01-01

今日科学家发现了某些显得有点恐怖事情:人类大脑思想的单纯行为能够导致部分恶性脑肿瘤传播生长的更快,而且这种现象在高级别胶质瘤患者上表现更加明显。当这些肿瘤占据了80%的大脑或者证实恶性脑瘤存在,就目前的医疗水平很难康复和治疗。在新发现中大脑的活跃程度将会对这些肿瘤的增长产生影响,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为将来的治疗和研发提供宝贵资源。 斯坦福大学科研专家Michelle Mon...

新乡医学院实现省工程研究中心零突破

2015-04-30

          近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干细胞医学研究及转化河南省工程实验室等26个省产业集聚区产学研共建工程研发创新平台的批复》(豫发改高技[2015]385号),新乡医学院作为承担单位,联合共建单位河南省华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新乡市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申报的“河南省干细胞与生物治疗工程研究中心”获正式批准...

谷歌旗下Calico 继续与巴克合作老龄化研究

2015-04-29

       谷歌旗下的隐形生物技术公司Calico将在巴克(Buck)研究所内建立研究机构,在制定出最新的一系列的交易开展合作新一代疗法后,他们将研究加利福尼州诺瓦托市的老龄化问题。   对于坐落在旧金山南部的Calico公司,这笔交易给了生物技术公司一个为新项目“从基本生物学到年龄相关疾病的潜在疗法”提供基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