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网企业会员
2024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如何申请你的第一个国自然基金项目
中医药多组学前沿技术应用高峰论坛
转化医学网直播间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4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科普:22q11微缺失综合征

2014-09-30

  22q11微缺失综合征(22q11 Deletion Syndrome, 22q11 DS)是由人类染色体22q11.21-22q11.23区域杂合性缺失引起的一类临床症候群,是迄今为止少数已明确病因的先天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占活产儿的1/ 6000 -1/ 4000。国外22q11 DS的流行病学研究及其发病率调查,明确了22q11 DS是一种较常见的...

医生著书话科普再掀高潮 《子宫情事》引热议

2014-09-29

  导读:最近,微信圈里正在盛传一本医学科普书的出版消息。仔细阅读发现,“夺人眼球”的焦点,不是因为郎景和院士与作家冯唐的推荐,而是它的书名—《子宫情事》,作者—男妇科医生。   仅仅是为了“夺人眼球”吗?还是另有隐情?   作为一名妇产科男医生,我经常会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当妇产科医生?非正...

【科普】癌症可以治愈吗?

2014-09-22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28岁本该是个充满活力的年纪,但对于刚刚工作的Coco来说,却只能在病房里以泪洗面。两年前,Coco被确诊为乳腺癌,虽然经历了手术切除和放疗化疗,但最终肿瘤细胞还是发生了淋巴转移、骨转移,生命危在旦夕。每讲到这个故事,癌症专家们都备感焦急,他们希望借助媒体向广大年轻人发出呼吁,年轻已不再有癌症豁免权了。 &...

科普:晚期艾滋病患者为何易患痴呆症

2014-09-09

  自上世纪90年代引入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以来,艾滋病患者的寿命已大幅提高。但很多病人会在晚期患上痴呆症,这一现象一直困扰着医学界。德国研究人员近日发现了原因。   德国波鸿大学等机构日前发表研究公报称,他们发现受HIV病毒(即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细胞会刺激大脑内部特殊的免疫细胞,而这些免疫细胞会释放有害物质导致神经元受损。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发具有针对性的艾滋病长期疗法。...

转基因是好是坏:7年转基因的技术牛人来科普

2014-04-18

作为一名生物工作者,在实验室七年的时间里几乎天天和“转基因”打交道,对我个人而言,转基因只是个技术,无所谓好坏。就好比一把菜刀,可以切菜也可以杀人——完全取决于使用目的。所以面对网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闹得沸沸扬扬的挺转反转,说实话我挺难理解的。而在看了很多人参与这个话题发表的一些言论后,我就更难理解了:为什么那么多人连基因和转基因是什么都说不清楚就来参...

基因科普:你的孤独 基因懂

2013-11-23

就在21世纪的头几年,基恩·罗宾逊观察蜜蜂体内基因表达的迅速变化之时,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位研究者——斯蒂夫·科尔(Steve Cole)引起了他的注意。科尔在UCLA的博士后研究方向是免疫及癌症遗传学,在那之后,他成为了第一批把完整基因组的基因表达研究引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者之一。他意识到,基因对外来信息不间断的实时反应正是生活的许多变化作用于...

医学科普--分子诊断临床应用

2012-12-09

分子诊断的概念   分子诊断学是以分子生物学理论为基础,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来研究人体内源性或外源性生物大分子和大分子体系的存在、结构和表达调控的变化,为疾病的预防、预测、诊断、治疗和转归提供信息。   以往对疾病的实验室诊断是基于疾病的表型改变,如对糖尿病的诊断,要检测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是否已升高到一定的浓度。分子诊断主要以引起疾病的基因为检查对象,属于病因学诊断,对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