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8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吃草莓就能抗衰老?越来越多证据表明天然化合物的精神影响
近日,索尔克(Salk)生物研究院科学家研究发现存在于草莓中的天然化合物抗氧化剂非瑟酮(fisetin)能够减少诸如阿尔兹海默症等老化相关炎症和疾病的发生,对应文章发表于最新上线的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杂志。 文章的主要作者,Salk科学家Pamela Maher表示,“目前已经有大量的保健品制造商将非瑟...
2万人研究!揭秘精神病的遗传机制,男女有差异!
不久之前,诸如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等精神方面的综合症患者常常会因相关知识的缺乏而无所适从,陷入恐惧与绝望之中。幸运的是,现在精神医学和分子医学的进步已经能够使广大精神科临床医生准确快速地诊断PTSD症状,使用各种形式的治疗干预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精神状况。然而,导致PTSD等疾病的潜在生物学机制目前还仍然是学术界所面临的一大难题。难以捉摸。 (注:PTSD指...
惊人!那些让你患上精神病的基因竟然还控制着你的交际能力!
通过对数千人进行基因组筛查,一个由来自马克斯普朗克心理语言学研究所,布里斯托大学,Broad研究所和iPSYCH联盟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科学团队最新研究为学界对基因互作在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领域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见解。同时,该研究创造性地发现了基因对于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沟通能力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 研究人员对人们儿童期到青春期这段时间内精神障碍风险与社会交际能力水平之间的遗传重叠进行...
性格终究由基因决定?新研究发现精神病更青睐这几种性格
人类的不同个性究竟是取决于于先天的遗传还是后天的培养?在历年历代的生物学家与心理学家圈子中,这个问题所引发的争论从未平息,对立观点的支持者们长期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然而就是在最近,一项新的发现或许会让大部分的心理学家跌掉眼镜,来自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的研究团队通过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确定了人类基因组中的与人格特质显着相关的五个新的基因区域,并进一步揭示了人格特质基因与...
发现隐藏在DNA折叠中的精神分裂症秘密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众所周知的难以理解和治疗的疾病。使用3-D染色体作图的新研究帮助科学家获得关于这种破坏性疾病背后的遗传机制的新见识。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妄想,幻觉和其他显着认知困难为特征的致残性疾病。 影响全世界近1%的人口,估计有超过5000万人患有精神分裂症。 由于精神分裂症的具体原因并不是很清楚,所以目前的药物治疗只是帮助减轻症状,但不能治愈疾病。 ...
精神分裂症是免疫系统紊乱造成的吗?
通过对精神分裂症的大规模的基因数据研究,研究者们逐渐发现了免疫系统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之前,精神分裂症曾被一度怀疑为是一种像多发性硬化症,克罗恩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这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来自多伦多大学的Jennie Pouget博士和兰彻斯特大学的Jo Knight博士组成研究团队通过论证发现,这几种疾病存在着很大的区别。 ...
《欢乐颂》安迪的精神病遗传概率有多大?
近期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中,女主角安迪虽然是高学历的海归,但身世却令人唏嘘:她的亲生母亲和外婆都有家族遗传性的精神病,因此安迪极有可能会患上精神病。安迪认为自己精神疾病发病率是46.3%,真的是这样吗?北京回龙观医院心身医学科病区主任边云说,从电视剧中透露的各种信息来看,安迪的患病率肯定低于46%,但应该高于10%,“介于两者之间”。 发病年龄越早预后越差 精...
山西医科大学在精神分裂症调控紊乱机制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危害极大的重性精神疾病,其发病机理迄今未明,既往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是基因变异和/或调控障碍的结果。转录因子、微小RNA(miRNA)和长非编码RNA(lncRNA)是重要的基因调控因子。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和基于系统生物学角度的共表达网络分析方法的不断完善,从多组学角度出发,联合转录因子(TF)和调节性非编码RNA的互作调控网络来解析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机制成...
自闭症与精神分裂症可能都与同一个基因Shank3有关
人们都知道,精神疾病有着强烈的遗传成分,但是,解开导致疾病的基因网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科学家已经发现了数百个在精神疾病(如自闭症)中发生突变的基因,但每个病人通常只有这些变化中的少数几个。 更为复杂的是,这些基因中的一些,可能导致一种以上的疾病。其中一个这样的基因,称为Shank3,与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都有关联。 &emsp...
精神病院股要在香港上市 天天爆满毛利高达40%
有市场人士认为,此次温州康宁医院的上市集资金额不高,且具有非常稀缺性,如果港股市场持续复苏,在可供散户认购的公开发售部分可能会遭到一轮哄抢。 毛利率高达40% 温州康宁医院是一家私家精神专科医疗集团,其主要收入来自于治疗和一般医疗服务,截至2015年6月30日止的6个月,这一部分收入达到了1.1...
英国神经科学研究称欧米伽-3脂肪酸或有助预防精神疾病
本周英国《自然・通讯》期刊12日公开的一项神经科学研究显示,对于罹患精神分裂症风险较高的年轻人来说,用欧米伽-3(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进行12周的干预,可以长期有效地降低其发病风险,并具有降低发展为其他精神类疾病风险的效果。 精神分裂症通常在青春期或者成年早期表现出来,大多数受影响的人会逐渐发展出多种显著的临床信号和症状。已经建立的称为“超高危险性”的...
科学家最近发现验血或成为诊断精神分裂症新方法
验血或为诊断精神分裂症新方法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美国乔治亚摄政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血液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增多,可能是患精神分裂症的标志。这表明验血可能成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新方法,有望显著降低诊断成本。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度精神病,涉及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目前诊断早期精神分裂症的...
科学家最近发现验血或成为诊断精神分裂症新方法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和美国乔治亚摄政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发现,血液中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增多,可能是患精神分裂症的标志。这表明验血可能成为诊断精神分裂症的新方法,有望显著降低诊断成本。 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度精神病,涉及感觉、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障碍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目前诊断早期精神分裂症的方法,主要是使...
67岁哈佛高材生因精神分裂沦为街头流浪汉
今年67岁的阿尔弗雷德·博斯特尔或许是美国华盛顿特区拥有最耀眼学历的流浪汉了。这位1979年毕业于哈佛法学院的高材生,与美国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约翰·罗伯茨是同班同学,如今却无家可归,只能在华盛顿街头流浪。美国《华盛顿邮报》13日讲述了博斯特尔令人唏嘘的故事。 流浪汉 法庭遭遇同窗法官 &emsp...
催乳素、抗精神病药、乳腺癌有无相关性?
证据显示,精神分裂症女性患者罹患乳腺癌的风险很可能高于一般人群(效应值= 1.25, P<0.05),越来越多的实验及流行病学证据也提示催乳素(PRL)与乳腺致癌之间的相关性。然而,一项6月26日在线发表于《斯堪的纳维亚精神病学学报》的回顾研究显示,相比于PRL,其他危险因素或许更值得关注。 该研究由比利时鲁汶大学精神病学中心...
什么?艺术天才与精神病人或有DNA上相似
“天才与疯子比邻”这句话终于有了科学的诠释——据8日在线发表在英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称,一项超过15万人参与的研究表明:艺术创造能力和精神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和躁郁症,有着相同的基因基础。 一向有说法是“天才与疯子一线之隔”,或是“没有疯子的头脑就成不了天才”,很多历史例子显示,天才,尤其是在艺术创作方面天赋异禀之人,似乎经常和精神类疾病有着...
清华大学团队研发精神健康卫士“懂你”——人类寿命有望延长15%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进步,人们开始注意个人生理卫生,人的寿命比100年前延长了50%,各种身体监测的设备应运而生,然而心理健康领域的监测设备依然匮乏。最近10-20年来,很多富有的人因为压力过大,负面情绪过高而英年早逝。有关专家研究发现,长期处于负面情绪将导致人的寿命至少缩短15%。 其实心灵上的创伤也是需要治愈的,这是非常简单...
华人女院士Nature子刊发布miRNA研究重要发现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Picower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造成脑功能故障,导致精神分裂症发病的一个主要遗传调控因子。相关研究结果发布在5月25日的《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Picower学习与记忆研究所所长、神经科学教授蔡理慧(Li-Huei Tsai)。...
Nat Neurosci:科学家发现精神分裂症疗法的新靶点
近日,一篇发表于国际杂志Nature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主要的遗传调节子,其或可帮助解释引发精神分裂症的错误大脑功能;相关研究或可帮助开发治疗因突触异常而引发的精神分裂症和其它疾病的新型策略提供一定的帮助。 信使RNA(mRNA)可以将DNA的遗传信息翻译成为...
一年注射4次!FDA批准强生全球首个3月一次长效精神分裂症药物InvegaTrinza
近日,强生(JNJ)新药监管方面收获重磅消息,该公司研发的长效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Invega Trinza(棕榈酸帕潘立酮缓释注射剂,每3个月肌内注射一次)获得美国FDA批准,该药每3个月注射一次,一年只需注射4次,用于精神分裂症成人患者的治疗。Invega Trinza通过FDA的优先审查程序批准,是全球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一年用药仅4次的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强生已计划在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