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91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靶向生物分解纳米粒子可有效消除炎症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3月19日(北京时间)报道,来自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BWH)、哥伦比亚大学医疗中心等研究人员,共同开发出一种不到100纳米的微小纳米粒子,能装载并释放一种促消炎的肽类药。通过小鼠实验证明,这些纳米粒子具有强力促分解效果,能选择性地进驻受伤组织部位,以可控方式在一段时间内缓慢释放出治疗药物。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3月18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
Nature子刊:基于纳米孔的新甲基化检测技术
Mayo诊所与Illinois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出了一种检测甲基化DNA的新单分子检测技术,这种技术以固态的纳米孔为基础。文章发表在Nature旗下的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 表观遗传学修饰可以不改变基因编码,而影响基因的开启或关闭。甲基化是表观遗传学修饰的一个重要途径,细胞通过给DNA链添加甲基来调控基因表达。真核生物...
纳米“霰弹枪”可消除血栓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paper.sciencenet.cn/upload/paper/images/2012/7/201279110101960.jpg" alt="" /></p> <div align="...
Small:金纳米棒借助免疫细胞靶向乳腺癌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bioon.com/biology/UploadFiles/201208/2012082023222506.jpg" alt="" width="312" height="227" border=&quo...
Small:开发出用纳米粒收集和再利用细胞生物酶类的新技术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em>Small</em>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克莱姆森大学的研究者在保证酶类生物活性的同时,成功地收集并且再利用了一些酶类。这些酶类是有机体产生的球蛋白类,可以增加机体生化反应的比例。 研究者Stephen表示,我们发现了简单而又强大的方法来收集吸引一些特殊的酶类,并且将其集中起来用于再利用。这些酶类在收集到之后仍然保持着其生物活性。 ...
Sci Transl Med:新的纳米粒子缩小小鼠体内肿瘤大小
通过癌症细胞的基因组测序,科学家们发现肿瘤细胞突变,删除或复制的大部分基因。这是个数据宝库,有助寻求新的药物靶标,但要想及时测试这些基因几乎是不可能的。 为了帮助加快这一进程,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了RNA纳米粒子,该技术能有助快速筛选新的药物靶标。在他们的第一项老鼠研究中,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和Broad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现,靶向ID4的纳米粒子可以缩小卵巢肿瘤。Sa...
Nature Commun.:首次人工合成出模拟钾离子通道的纳米管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bioon.com/biology/UploadFiles/201207/2012072009001946.jpg" alt="" width="260" height="226" border=&quo...
Nano Lett.:是银离子而不是纳米颗粒杀死细菌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bioon.com/biology/UploadFiles/201207/2012072222471636.gif" alt="" width="185" height="185" border=&quo...
Angew Chem:首次发现DNA遗传密码能够决定金纳米颗粒结构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bioon.com/biology/UploadFiles/201208/2012081009013718.jpg" alt="" width="459" height="280" border=&quo...
Adv Mater:纳米颗粒形状在基因疗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西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如何控制能够在全身运送DNA的纳米颗粒的形状,并且证实这些载体的形状可能在治疗癌症和其他疾病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结果于2012年10月12日在线刊登在<em>Advanced Materials</em>期刊上。<!--more--> 这项研究也是非常有价值的,这是因为这种基因治疗技术并不使用一种...
ACS Nano:开发出快速检测疾病发生的DNA纳米探针技术
许多犯罪分子作案都会留下线索,类似地,人类的许多疾病,比如癌症,也会留在某些遗传线索。用于检测疾病发病中相关DNA的工具,如miRNAs,其由于花费高检测速度慢,逐渐变得并不适用。近日,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者发明出了一种新型方法可以更加快速地检测出相关的人类疾病。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em>ACS Nano</em>上。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