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641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TM期刊 |放射组学CTM期刊 |放射组学对I-III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对I-III期结肠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结直肠癌(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CRC患者一旦出现转移,预后极差。因此目前急需找到对预后有评估价值的指标,从而帮医生筛选出适于接受强力治疗的CRC患者。 2020年4月30日,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蔡国祥教授团队的最新成果 “ Prognostic an...
“精准医学时代的临床组学与大数据研究”网络研讨会,大咖云集|SCIEX携手中科新生命举办
精准医学是利用高通量组学技术、分子影像学、大数据分析平台对大规模人群队列进行整合分析,制定精准预防和治疗的方案,从而实现促进健康、增加疗效、降低负作用、降低费用的目标。其中,基于微观尺度的临床代谢组、脂质组和蛋白质组学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研究热点。 SCIEX中国与中科新生命强强联手,精心策划“精准医学时代的临床组学与大数据研究网络研讨会”,围绕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应...
【我的2019】美国临床多组学公司Complete Omics Inc.创始人王磬:下一代人类疾病诊断和健康监控
本期作者:王磬于200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获得分子生物学硕士学位;5年前毕业于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获得药理学博士学位;博士求学期间,于约翰霍普金斯布隆博格公共卫生学院获得生物统计硕士学位。师从世界肿瘤学界泰斗Bert Vogelstein教授,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2019年初,他辞去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肿瘤学系的教职,创办Complete Omics公司,获得天使轮数百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公...
【免费】第一届临床脂质组学及质谱技术前沿论坛暨脂质组学实验技能培训班
引言 多组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开启和推动了精准医疗时代,其中基于质谱的脂质组学分析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疾病研究和临床检验的各个方面,随之而来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将该流程标准化并推广到实际临床大队列研究中,真正解决临床问题。 论坛及培训班简介 脂类化合物是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一类生物物质,脂质组学则是对脂质分子种属及其生物功能进行全面描述的一门新...
2019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生物技术峰会暨第五届中国药物基因组学学术大会圆满闭幕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思想,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和新模式,破解实现技术突破、产品制造、市场模式、产业发展的瓶颈,推动精准医学、生物前沿技术在临床、医药和人类健康的研究、应用和实践。10月31日-11月1日,2019科技成果直通车(陕西站)西安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生物技术峰会暨第五届中国药物基因组学学术大会在西安隆重举行。 ...
第三届国际表观基因组学研讨会在上海金山隆重开幕!
会议邀请了 25 名国内外表观基因组学研究的重量级嘉宾,近 300 名研究者参加本次盛会,共同探讨交流表观遗传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大会开幕式由于文强教授主持。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教授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卢洪洲教授代表主办方——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对来自世界各地的参会者表示热...
让癌症治疗更精准---从癌症蛋白基因组学说起
据神刊杂志CA(影响因子:245)发布的2018年全球癌症统计报告[1],2018年全球范围内预计有1819万癌症新发病例和960万癌症死亡病例。整体而言,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类型(占整体的11.6%),也是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癌症总死亡数的18.4%)。对于发病率,女性乳腺癌(女性11.6%)、结直肠癌(10.2%)、前列腺癌(7.1%)是占比靠前的癌症。对于死亡率,结直肠癌...
Cell重磅!樊嘉/周虎/高大明团队携手至本揭秘肝癌多维蛋白组学最新成果!
2019年10月3日,国际顶尖期刊《cell》(SCI影响因子 36.216)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团队、中科院药物所周虎研究员团队、中科院生化与细胞所高大明研究员团队、美国“登月计划”临床蛋白质组肿瘤分析协作组(Clinical Proteomic Tumor Analysis Consortium, CPTAC)与至本医疗科技合作的关于中国乙肝病毒阳性的肝细...
《转》访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田捷教授:影像组学新技术和光学多模融合分子影像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业内专家、大佬、知名企业智慧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本次我们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主任——田捷教授,为我们带来分子影像技术领域的相关知识。聆听大咖观点! 几天前的一个晚上,我与田教授约好电话访谈,八点整电话铃声响起,接起电话,还未来...
与数十位国际大咖面对面!第六届国际三维基因组学研讨会将于10月在北京召开
在基因组学发展中,以“人类基因组计划”和“人类基因组DNA元件百科全书计划”为代表的大规模研究项目,对人类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发现了大量的未知基因,尤其是非编码基因,而且发现了超过几十万个不同的基因调控元件。这些基因和调控元件都在三维的细胞核内完成它们的功能。研究表明,细胞核的三维空间结构对基因的表达和调控有着重要的影响。现在,新一代DNA测序技术和染色质交互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
揭开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面纱——如何通过代谢组学发现新的生物标志物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慢性的、让人逐渐疲乏无力的自体免疫疾病,临床上表现为随意肌的受累。如果不加以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症状会加重甚至导致死亡。目前,对于重症肌无力还没有发现较稳定的生物标志物。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诊断方法和生物标志物来提高重症肌无力的诊断和治疗。 近日,阿尔伯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独特的生物标志...
第三届国际表观基因组学研讨会嘉宾报告题目公布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表观遗传学已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生命科学研究的前沿。为促进表观遗传学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进程,由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上海人类学学会主办的第三届国际表观基因组学研讨会 (The 3rd International Epigenomics Conference) 将于 2019 年 1...
《转》访清华大学药学院胡泽平教授:代谢组学与代谢流分析技术
本次我们邀请到了清华大学药学院胡泽平研究员,为大家带来代谢组学领域的相关知识。聆听大咖观点! 代谢组能让我们全面理解一个生物系统,它能为研究者提供许多功能性信息。请您介绍一下,目前代谢组学主要研究手段有哪些?该领域目前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情况如何? 胡教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基础,代谢紊乱已被证明与糖尿病、肿瘤、炎症等诸多疾病密切相关。代谢组学是代谢研究的重要...
干货满满!第三届中华跨组学精准医学人才培训精彩落幕
2019年7月14日,为期2天的第三届中华跨组学精准医学人才培训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圆满落幕。本次培训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华大基因学院、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基因检测技术分会联合主办,中华精准医学中心承办。来自中山医院和华大基因的多位知名专家,联手奉献了两天的知识盛筵。全国各地近百名医生和科研工作者参加了培训。 临床跨组学...
《转》访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谢鹭教授:用蛋白质组学破译癌症密码
近日,在2019中德肿瘤液体活检及精准治疗双边论坛上,上海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谢鹭教授做了关于“多组学数据整合技术鉴定代谢生物标志物”的精彩报告。早在本世纪初,谢鹭教授就已投身蛋白质组学领域,从2007年起,她开始参与了北京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贺福初院士主导下的各类蛋白质组学领域研究课题,主要承担蛋白质质谱数据的生物信息学解读和分析工作。在会后的访谈中,谢鹭教授向我们道出...
2019生命组学技术与转化前沿论坛——分子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新趋势
随着人类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及基因检测的技术进步,全球分子诊断市场快速增长,分子诊断新技术及其在临床上的最新应用得到飞速发展。临床诊疗已经进入精准医疗时代,分子诊断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日益明显。2019中国国际实验室规划、建设与管理大会(labtech China Congress)同期论坛“2019生命组学技术与转化前沿论坛——分子诊断技术与临床应用新趋势”应运而生,将于2019年11月6-...
诚聘英才 | 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
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在“双一流”建设的支持下,正式成立于2018年6月,为北京大学医学部直属二级单位。黄超兰教授担任中心主任。中心的发展战略基于临床医学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临床医学,创新技术和基础学科的交叉,开展协同创新研究和研发,攻克医学重大难题。中心是集研发、学术交流、科技成果转化等为一体的研究中心,目标成为国内乃至国际领先的精准医疗研究组织。在“健康中国”的国策之下,...
代谢组学 | 肿瘤治疗之靶向葡萄糖代谢
能量代谢重编程是肿瘤的十大特征之一,其中葡萄糖代谢异常是肿瘤代谢最突出的特征。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肿瘤细胞依然倾向于进行糖酵解,将葡萄糖代谢为乳酸。肿瘤细胞有氧糖酵解能力是正常细胞的20 ~ 30倍,为肿瘤代谢提供 大量能量和中间产物。因此,靶向糖酵解等异常环节的代谢酶是抗肿瘤治疗的重点。一些研究显示,抑制肿瘤细胞糖酵解途径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甚至可以起...
精品培训 │ 第三届中华跨组学精准医学人才培训
临床跨组学是一门结合分子多组学和临床表观学的新兴学科,对进一步了解疾病的分子机制,病人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有重要意义。在疾病研究领域中,跨组学研究是一个明确的发展趋势。 随着组学数量的迅速增加,各学科知识的不断更新,需要相关医生和科学工作者进行定期的培训和交流,来不断的完善知识储备,尽可能多的获取跨组学信息,结合多学科、多组学知识来解释疾病发生机制,做到...
病原宏基因组学推进感染精准医学|首届华南抗感染MDT高峰论坛专题报告
微远基因首席执行官李永军图1:微远基因首席执行官李永军做专题报告 据报道,2018年全国下呼吸道感染、脓毒血症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达1200万以上,而培养、PCR等传统病原学诊断方法在敏感性、特异性、检测范围等方面与临床迫切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李永军引用陈民钧教授在《医学参考报》微生物与感染频道的专家寄语,展望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会在感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