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344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贝伐珠单抗获中国食药监局批准用于联合化疗非小细胞肺癌
7月7日,罗氏宣布其抗肿瘤药物安维汀®(通用名:贝伐珠单抗)已通过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将用于晚期转移性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 。安维汀®的获批上市,不仅为中国肺癌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选择,同时,也将开辟中国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全新格局。作为全球首款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药物,安维汀®在120多个国家地区获批用于多个实体肿瘤的治疗,为数以百万计...
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研究中心鳞状细胞癌新进展
来自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研究中心的Mark Kris教授介绍了鳞状细胞肺癌的治疗进展,包括近期FDA批准的两项新药及鳞状细胞肺癌的治疗推荐。我叫Mark Kris,来自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研究中心。今天我会讨论一个主题,以前我们谈论的不多,但是它的时代已经来临,它就是鳞状细胞肺癌。 Mark...
ST传媒“变身”南华生物,涉足干细胞“咸鱼翻身”
6月30日,南华生物发布公告称,公司因经营发展需要投资设立的全资子公司“湖南博爱康民干细胞组织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博爱康民)已完成子公司的工商注册登记并领取了营业执照。 博爱康民的经营范围包括生物资源、干细胞和免疫细胞存储及生物转化医学技术服务等。为了开拓在干细胞存储业务保险领域的合作,博爱康民与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长沙市分公司签署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
张素春教授Cell stem cell:用CRISPR构建诱导性基因敲除人类干细胞系
来自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新策略来快速构建诱导性基因敲除(iKO)人类多能干细胞(hPSC)系。相关研究论文发布在7月2日的《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上。 威斯康星大学的张素春(Su-Chun Zhang)教授及助理研究员Yuejun Chen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张素春教授...
破解癌细胞多药耐药性 药物设计提供新思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梁高林教授课题组与生命科学学院张华凤教授课题组合作,发现一种“智能”克服肿瘤多药耐药的新方法,并在小鼠体内验证了其优异的抗多药耐药效果。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近日在线发表了该研究成果。 肿瘤的多药耐药性是指肿瘤细胞长期接触某一化疗药物而产生的不仅对此种化疗药物耐药性,而且可对其他结构...
科学家揭示癌细胞如何诱拐免疫细胞来为自己服务
癌细胞往往会尽其所能得到它们所想要的,癌细胞的表面包被着保护性的“外壳”,这些“外壳”材料可以通过诱导新的血管生成来攻击癌细胞的生长。癌细胞为了达到它们的目的,会以释放信使分子作为诱导剂来给免疫细胞设陷阱,进而促进肿瘤生长;在癌症发生位点,被诱骗的免疫细胞会释放生长激素来促进肿瘤中血管的生长,从而保护癌细胞免于损伤。 近日,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EMBO Journa...
干细胞基因疗法或可有效消除HIV的感染
近日,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伊莱北极再生医学中心的研究者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工具,或有望帮助机体免疫系统来抵御HIV的感染,这种新型工具或可促进干细胞的再生能力来产生抵御病毒的持续性免疫力。 该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Molecular Therapy上;Scott Kitchen教授指出,我们希望这种方法在未来某一天可以使得HIV阳性个体减少甚至停止当前HIV药物的服用,...
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有关工作的通知及解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求,根据《国务院关于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决定》(国发〔2015〕27号),我委决定取消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目前我委正在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原则和“公开、透明、可监督”的方针,修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为保证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
法国院士解读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再造人类健康
随着再生医学研究的进展,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将在传统治疗技术方法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展现分子、细胞、组织和器官不同层次生物高科技修复工程的划时代医疗水准,造福无数需要帮助的病人。 韩忠朝 法国技术科学院院士、法国医学科学院院士、中国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时至今日,...
PNAS:新型癌症药物筛选芯片平台助力个体化治疗
尽管癌症干细胞(CSC)已成为一个很有前途的研究对象,但是它们很稀少,而分离起来也相当复杂,这使得它们难以应用于药物筛选。最近,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有望克服这一障碍,在微型芯片平台上实现药物筛选。这一成果于近日在线发表在《美国科学院学报》(PNAS)上。 传统的药物筛选需要大量的细胞,这就为那些涉及到稀有细...
手术或活检可能使肿瘤恶化?
最近,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科学家,在研究癌症手术或活检创伤后的身体炎症反应时发现,这些手术程序可能导致生长信号被传递到任何剩余的癌症或癌前细胞,这可能会对疾病进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组织损伤一直都被认为可引发各种癌症的发展。到现在为止,癌症手术、活检收集或溃疡后的局部伤口,对疾病进展有何影响,我们还知之甚少。这项研究,是由英国布里...
强强联手之活化自体淋巴细胞疗法落户中国
近日,随着北京龙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日本Lymphotec公司签约,双方将围绕癌症患者的活化自体淋巴细胞疗法预防术后复发效果进行共同研究,这标志着活化自体淋巴细胞疗法将正式落户中国。 “活化自体淋巴细胞疗法”简称“关根法”,为Lymphotec公司现任董事长关根晖彬博士早年开发的疗法。此疗法是使变弱的免疫力恢复正常水平,提高与癌细胞战斗的能力,是一种免疫细胞疗法的癌...
ACSNano:双重装备促使纳米颗粒精准狙杀癌症干细胞
近日,来自俄亥俄州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表面涂有寡聚糖并且填充临床化疗药物的纳米颗粒或可有效靶向杀灭癌症干细胞,相关研究发表于国际杂志ACS Nano上。 癌症干细胞样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同时在肿瘤中微量存在,这些癌症干细胞对化疗和放疗高度耐受,而且其被认为在肿瘤复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实验室和动物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涂有壳聚糖并且装载化疗药物多柔...
研究发现中国的剧毒植物或可用来杀死癌细胞
一项新的研究称,中国本土有一种致命的药草被发现含有或许比现有一些药物能更有效杀死癌细胞的化合物。 中国科学家在云南研究期间,从断肠草中发现9种新的化合物。断肠草是中国本土毒性最强的植物。研究小组称,其中两种化合物即便微剂量都可杀死白血病、肝癌、肺癌、乳腺癌和结肠癌的癌细胞。他们的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的《天然产物杂志》,该期刊...
Nature子刊:卵细胞为何不能优雅的老去?
卵细胞的染色体数不正确,往往会导致流产或使胎儿患上遗传疾病(比如唐氏综合症)。女性年龄越大,卵细胞就越容易出现这种异常。日本RIKEN的科学家们通过新成像技术,找到了导致这种问题的原因。这项研究发表在六月三十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研究人员发现,在大龄女性的卵细胞成熟过程中,配对染色体往往在错误的时间分离,导致...
Stemcellreports:科学家发现胚胎干细胞向血管细胞分化的开关分子
近日,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发现了驱动胚胎干细胞向内皮细胞成熟分化的一条分子机制,内皮细胞是可以形成血管的一类细胞,通过这一机制了解该分化过程对于帮助科学家们有效地将干细胞诱导为内皮细胞用于组织修复具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tem cell reports上。 这项研究发现了两个能够调节胚胎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所需特定基因表达的关键酶...
你老了,或不是因为年龄!看看科学怎么说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匹兹堡大学健康科学学院和护理学院的研究者发现:无论实足年龄的大小,生活在犯罪率高、噪音大和破坏公物行为多的地区的人们,在生理年龄上要老上十多岁。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学者的协助下,研究团队选取了参加“荷兰抑郁和焦虑研究”项目中2902名荷兰人的数据资料,测量了他们白血球细胞的端粒长度。通过询问他们所遭遇到的各种生活障碍和对犯罪、噪音等干扰因素的担忧,...
转化医学网云直播:郑迪教授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ctDNA生物标记物检测研究进展》
直播嘉宾:郑迪教授 直播内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ctDNA生物标记物检测研究进展》 时间:2015年7月2日 17:30-18:15 嘉宾介绍: 上海市抗癌协会胸部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和美国临床肿瘤学会会员。 学术及临床经历:1992年华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6年制本科毕业,1997年华西医科大学呼吸...
Cancer cell:切断癌细胞的代谢能量供应线
在发表于《癌细胞》(Cancer Cell)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圣路易斯大学药理学与生理学教授Thomas Burris博士,第一次发现了一种方法可通过靶向Warburg效应来阻止癌细胞生长。Warburg效应是科学家们一直渴望能够利用的一个癌细胞代谢特征。 不同于近年的个体化治疗将焦点放在与不同类型的癌症相关的特异遗传突变...
Nature子刊颠覆性发现:男女痛觉完全不同
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之间可能存在根本的痛觉差异。 科学家们首次发现,雄性小鼠和雌性小鼠用不同的细胞处理痛觉。这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理解痛觉机制,帮助人们开发更好的药物治疗慢性痛,还会影响人们用小鼠进行基础生物医学研究的方式。 慢性痛是当今社会相当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