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8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激光+细菌”让癌症无影踪 47所欧洲医院正在测试
12月20日,英国BBC网站报道了一种前列腺癌革命性疗法——利用激光以及深海细菌制成的药物来消除肿瘤,不仅不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并且能让肿瘤消失不再有痕迹。目前这种疗法已在47所欧洲医院进行测试,已进入三期临床试验,相关结果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 触发杀死,不产生明显副作用 共有413名患者加入了该试验。新疗法使用了一种药物,这种药物由深海底黑暗处的细...
Nature子刊揭示基因改变肠道细菌,肥胖治疗或有新希望
国家卫生研究院最新研究发现,倘若剔除小鼠体内的dusp6基因,将可改变体内肠道菌相,可达到抑制肥胖的效果,约可减少2成的体重及体脂肪,人体内也有dusp6基因,目前已掌握培养出具有抑制肥胖效果的肠道菌相的关键方法,正进一步筛选菌株进行测试,预计在1至2年内可以完成效果验证,约2至3年可应用在益生菌上。 国家卫生研究院免疫医学研究中心助研究员高承源率领其研究团队,发现宿主调...
食肉细菌或能对抗超级病菌
一种自然存在的食肉性细菌能与免疫系统合作清除斑马鱼体内多重耐药菌志贺氏杆菌。研究人员近日将相关成果发表于《当代生物学》期刊。这是噬菌蛭弧菌首次成功被用于抗菌治疗,标志着人们向战胜耐药菌或超级细菌迈出了重要一步。 志贺氏杆菌感染能引发腹泻,每年造成1.6亿病例,其中超过100万人死亡。而且,该病菌的耐药性愈加严重。于是,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诺丁汉大学的研究团队,决定用蛭弧...
Nature子刊:想知道肠道细菌在你体内做什么?试试这个方法
数以百计的不同细菌类型生活在我们人类肠道中,帮助我们消化食物。这些细菌的代谢过程不仅对我们的健康非常重要,而且由于它们本身也十分复杂,因此会带来许多出乎人意料的影响。 想知道它们在我们体内做什么吗?在这一方面,来自卢森堡大学系统生物医学中心 (LCSB)的研究人员走出了重要的一步:他们在计算机上模拟了人类肠道细菌群落,也就是微生物组的复杂性。研究人员收集了773种菌株代...
无糖饮料,这种糖替换真的有用吗?肠道细菌来搅局
这听起来像一种健康的转变,但有时喝无糖软饮料的人会增重更多并且患上诸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这一直令营养学家不解,但如今在小鼠身上开展的试验表明,在某些情形下,这部分是由于人工甜味剂——阿巴斯甜在作祟。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应用生理学、营养学及新陈代谢》杂志。 不含卡路里的人工甜味剂是糖的合成替代品,其甜度最高可达糖的2万倍。它们通常被用于像零卡路里饮料、无糖甜品一样的产品...
Cell:缺乏膳食纤维,肠道细菌会反过来“吃你”
膳食纤维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有着治疗便秘、预防胆结石、控制体重等好处,被营养学界认定为第七类营养素,与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与水6大营养素并列。一旦膳食纤维摄取过少,易增加肠癌、便秘等疾病的发病率。 除了我们自身,缺乏膳食纤维,对寄生在我们肠道内的微生物群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最新一篇发表在《Cell》期刊的文章证实,缺乏纤维会导致肠道微生物处于“饥饿”状态,从而迫使它们吃我...
终结母乳喂养争议:用人体细菌制作配方奶粉
实际上人们一直都在争论,到底是母乳好还是配方奶好,到底哪一样才能给宝宝们提供需要的营养元素。 母乳的优势在于它能够提高婴儿的免疫系统,同时预防肥胖、湿疹和胃病。 但新的研究表明,母乳中能够让宝宝肠道中产生有益菌的天然糖类也能够添加到配方奶粉中。 在科学家们的实践中,用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同母乳喂养的宝宝一样,患湿疹的概率都降低了,所以说瓶装牛奶也...
肠道细菌可协助脊髓损伤复原
肠道细菌也许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重要。 近几年来,研究人员们发现越来越多我们肠道细菌非常重要的征兆。这些住在人类消化道里的复杂微生物群帮助我们抵抗病原体,影响着我们的新陈代谢甚至还能直接发送信号到我们的大脑。现在,研究人员们又找到了这一群体对人类带来的另一大影响。 在脊髓损伤的不幸案例中,身体会经历在体内传播的重创。当然,在这些情况下医生们考虑得最少的就是肠道细菌的安全,他们的注意力跑到...
肠道细菌分泌物可协助分解肾结石
研究人员发现,肠道细菌的分泌物可预防或治疗肾结石。这一发现发表在即将出版的《美国肾病学会杂志》(JASN)上。 肾结石可导致人类严重的健康问题,可以增加患慢性肾脏病和肾功能衰竭的风险。草酸是一类低价阴离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肾结石,尿中草酸升高可增加肾结石的风险指标。肠道在草酸的平衡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产甲酸草酸杆菌(Of)是一类厌氧菌,寄生在大肠内,并利用草酸作为能量。...
首次发现细菌病毒携带动物DNA
科学家发现,侵入细菌的一种病毒中潜伏着很多能表达出毒性蛋白的基因。这些基因本非病毒基因组的基因,而是来自于黑寡妇毒液基因以及其他一些动物的DNA。研究者们认为,要么是病毒偷窃了其他生物的基因,要么是其他生物的DNA入侵了病毒基因组。 病毒是一种充满争议的生物。他们几乎可以入侵感染三界(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所有生物,然而大多数的病毒都仅有简单的结构...
Cell偶然发现突破传统认知:肠道微生物不限于细菌
虽然科学家们一直都知道细菌就是肠道微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这个过程十分复杂,不同生物体内的微生物有时能联合起来一致对外,有时又会互相厮杀。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一种新发现的原生动物能保护其宿主小鼠,不会受到肠道菌群的感染。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6日的Cell杂志上。文章通讯作者,西奈山Icahn医学院Tisch癌症研究所和免疫研究...
Cell偶然发现突破传统认知:肠道微生物不限于细菌
虽然科学家们一直都知道细菌就是肠道微生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这个过程十分复杂,不同生物体内的微生物有时能联合起来一致对外,有时又会互相厮杀。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一种新发现的原生动物能保护其宿主小鼠,不会受到肠道菌群的感染。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6日的Cell杂志上。文章通讯作者,西奈山Icahn医学院Tisch癌症研究所和免疫研究所、肿瘤科学系教授Miriam Mera...
超级细菌没得治?25岁华裔女博士发明了一种利器!
88年前,苏格兰的细菌学家首次发现了青霉素,那个时候,它有一个“洋气”的名字,叫做“盘尼西林”。恰逢二战开始,于是青霉素在这场战争中拯救了无数士兵和百姓的生命。那时,它被称为“救命药”,和原子弹、雷达并称为“二战三大发明”。 这一发现为我们拉开了“抗生素时代”的序幕,在那之后,科学家们陆陆续续地又发现了链霉素、红霉素、卡那霉素和万古霉素等等许多种抗生素。这些抗生素在过去的...
精准抗癌新思路:用细菌运送抗肿瘤药物
癌症治疗中的最大难题之一是如何有效地运送化疗药物到肿瘤处而不毒害到健康组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在尝试开发“纳米运输机”,即包裹着药物的极小颗粒。纳米运输机被设计为在体液循环过程中只会被癌细胞吸收,不会进入健康组织。 尽管纳米运输机很好地保护了健康组织,但成功运送到肿瘤处的药物量仍然很少。主要原因在于纳米运输机依赖循环系统移动到肿瘤处,所以一大部分在抵达目...
联合国:耐药性细菌是如何进入日常生活的?
抗生素耐药性如今是全世界所面临的巨大公共健康问题,近日联合国将细菌抗生素耐药性定义为“对现代医药最大的威胁之一”,同时在2016年联合国大会上各代表国针对这一健康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目前在美国每年至少有200万人感染抗生素耐药性细菌,同时又2.3万人因此而死亡,而主要问题取决于人们对抗生素的滥用。如今对抗生素抗药性的研究应当重点...
中科院微生物所在细菌耐药基因组学研究获进展
中科院微生物所朱宝利课题组在细菌耐药基因组学研究中的最新进展,研究首次以基因组学大数据为依托,深入解析了耐药基因在细菌间的传播网络和规律,对深入认识细菌耐药性的进化、细菌耐药的形成机制等具有重要意义。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应用与环境微生物学》,并将于第82卷22期以“封面故事”形式发表。副研究员为胡永飞第一作者,朱宝利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细菌耐药是全球公共健康所面临的重要挑战。近...
免疫系统加剧肠道损伤,有害细菌或成最大赢家
为什么一些食源性细菌会使我们生病?9月16日,一篇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表示,肠道中的细菌之所以会引起了损害,是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优先对细菌引起的肠粘膜损伤进行修复,而在这过程中,却使得细菌从中收益。 加州戴维斯大学医学院的医学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教授,该研究的主要作者Andreas Bäumler说,这次的研究发现非常有意义,因为这解释了为什么一些肠...
趋磁细菌——肿瘤治疗新方向
早在19世纪初期,Vautier首先观察到部分肿瘤患者发生气性坏疽后,体内的肿瘤被抑制甚至消退。这一现象引起了人们对使用细菌治疗肿瘤的关注。此后的研究发现,细菌尤其是某些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能够渗入并优先在肿瘤内繁殖积累。其可能机制包括了:(1)肿瘤的迅速生长及瘤内的异常血管网使瘤体处于相对缺氧的环境,为具有趋低氧代谢的一些细菌提供了适合聚集生长和繁殖的场所;(2)肿瘤内缺氧微环境导致局部免疫...
AJPGLP:乳糜泻治疗新希望!唾液常见细菌立大功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 Gastrointestinal and Liver Physiology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从人类唾液的细菌中分离出了一种特殊酶类,这种类没或许可以帮助治疗一种敏感性肠病—乳糜泻(celiac disease,CD),当个体摄入谷蛋白时就会诱发机体产生自身...
基因检测:快速鉴别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
发表在《JAMA》上的这项研究,发现了这两个称为IFI44L和FAM89A的基因只有当发生细菌感染时才转换至“开放”状态。这方面的知识使得医生可以区分细菌和病毒感染,并确定严重感染的早期病例,后者可能是致命性的。 虽然病毒感染比细菌感染更常见,但细菌感染往往更为严重。 脑膜炎、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