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网企业会员
2024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如何申请你的第一个国自然基金项目
中医药多组学前沿技术应用高峰论坛
转化医学网直播间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3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浙江大学Nature子刊:H7N9病毒感染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2015-11-04

2013年春,一种新的病毒H7N9在中国拉响了警钟。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是甲型流感中的一种,以前仅在禽间发现,在荷兰、日本及美国等地曾发生过禽间暴发疫情,但未发现过感染人的情况,可能起源于H9N2,早期研究发现H7N9病人有高热和肺部感染症状,且抗生素不起作用,一些危急病人伴随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衰竭等症状。目前H7N9病毒感染和抗生素、益生菌治疗对病人肠道...

肠道菌群也能检测结直肠癌突变?

2015-10-15

  近期在美国人类遗传学协会(ASHG)2015年会上发布了一项研究结果。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的构成和数量与结直肠癌的突变存在相关性。研究人员认为,将来对大便样本进行菌群的构成和数量的分析就可以确定结直肠癌的突变类型。控制肠道菌群有可能预防和治疗结肠癌。   据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结肠癌肿瘤组织周围的菌群分析可作为无创筛查的一种方法,并且该...

Science:健康不健康看看肠道菌群就知道

1970-01-01

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已经知道在我们的肠道中居住着几千种不同的细菌,并将其称之为肠道菌群,这些肠道细菌的变化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但是我们对于这种影响仍然了解较少。 近日,来自魏茨曼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述了肠道菌群对人类健康的作用。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

Cellmetab:健康饮食要少吃猪油!

1970-01-01

肠道菌群能够促进猪油和鱼油对小鼠造成的表型差异;缺失Myd88或TRIF的小鼠抵抗白色脂肪炎症;菌群驱动合成的一些因子能够通过TLR4,Myd88以及TRIF诱导脂肪细胞中CCL2的合成;菌群诱导的CCL2会增加巨噬细胞在白色脂肪组织中的累积。 近日,来自瑞典的科学家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上发表...

《转》访赵立平:历时25载的肠道菌群探索之路

2015-08-12

  导读: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多样化,中国人群肥胖比率正快速升高,肥胖不再是富贵的象征,也不再是单纯形体的外观表象。肥胖带来的更多是冠状动脉硬化、胰岛素抵抗、炎症、代谢紊乱,甚至癌症!有研究表明,人类肠道菌群与脂肪存储和代谢有关。于是,关于肠道菌群的研究开始活跃于科学家们的视线中。赵立平教授作为此次转化医学网特约的访谈嘉宾,是一位从事肠道菌群研究已经25年的资深专家。下面赵教授...

遗传性肥胖治疗靶点在肠道菌群

2015-07-23

  “我的胖,是因为遗传”——这句话可能不再有科学依据,因为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教授领衔的中、美、英、德、法联合科研团队首次发现了遗传性肥胖的发病机理——即便是遗传性的儿童肥胖症,治疗靶点也并非在人自身的基因,而在肠道菌群,这将改变目前遗传性肥胖患儿无药可医,最终几乎都在30岁前死于肥胖综合症的现状。   遗传因素导致的疾病,顾名思义...

Naturecomm:灵芝可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肥胖

1970-01-01

近日,来自台湾长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通过动物实验首次发现灵芝能够调节小鼠肠道菌群生态,改善肥胖。 肥胖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全世界大约有5亿肥胖的人和14亿体重超重的人。肥胖会促进许多并发症的发生,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和癌症,肥胖的发生主要是由...

Cell:改变肠道菌群预防结肠癌

1970-01-01

近日,来自美国St.Jude儿童医院的科学家们发现一种表达于免疫系统的基因在决定结肠癌侵袭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发现这种叫作AIM2的基因发生缺失会导致小肠细胞增殖失控,同时,研究人员还发现AIM2能够影响肠道菌群,在肠道中增加"好"细菌的数量可能对于预防结肠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最近,这一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上,这些发现将在结肠癌的预防,...

研究人员发现婴儿肠道菌群变化与1型糖尿病的关系

2015-02-07

  Broad研究所和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Ramnik Xavier领导的团队,跟踪了33例具有1型糖尿病遗传风险的婴儿,从其出生直到其3岁,在这期间他们定期鉴定了婴儿肠道中的微生物。他们的结果,昨天发表在了《Cell,Host & Microbe》上,研究人员发现,虽然在婴儿中,肠道菌群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内的菌群十分稳定。但是那些出现了1型糖...

健康的肠道菌群或可抑制个体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2014-11-30

  近日,来自乔治亚州立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在国际杂志Gastroenter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指出,促进肠道细菌的健康或可以帮助治疗或者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代谢综合征 (Metabolic syndrome)是一组与超重或肥胖相关的危险因素的总称,其会增加个体患心脏病、糖尿病及中风的风险。   研究者An...

瘦子的秘密武器——鲜为人知的“肠道菌”

2014-11-10

  本期Cell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遗传学组成能够通过塑造微生物组决定我们的胖瘦。伦敦国王学院和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双胞胎研究鉴定了一种鲜为人知的肠道菌,这种细菌高度可遗传,而且在身材苗条的人体内更为普遍。移植到小鼠体内之后,这种细菌还能避免小鼠发胖。   此前,人们普遍认为遗传变异、肠道菌与代谢疾病和肥胖症有关。然而...

肠道菌群也需要倒时差

2014-10-21

  昼夜节律又称近日节律,是指生命活动以24小时左右为周期的变动。发光菌的发光,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摄食、躯体活动、睡眠和觉醒等行为都显示出昼夜节律。人体生理功能,学习与记忆能力、情绪、工作效率等也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波动。昼夜节律与人类的活动关系密切。生理节律遭扰乱,会导致食欲下降、工作效率降低、事故增多。施用药物时间不同,疗效也不相同。毒物作用时间不同,其毒性表现也不一样。...

我国科学家发现:“葛根芩连汤”可能通过改变肠道菌群治疗2型糖尿病

2014-10-07

  在国家973计划“以量-效关系为主的经典名方相关基础研究”项目支持下,我国科学家进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糖尿病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传统中药复方“葛根芩连汤”具有明确的降低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疗效,且具有剂量依赖性,而这种疗效与肠道菌群结构变化有着密切关系,从而为解释中药复方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证据链。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

NIH:成立专项基金研究肠道菌群与脑部发育的关系

2014-09-14

  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出资100万美金,成立专项基金。用于研究人体肠道菌群结构与脑神经发育、神经健康、神经紊乱的关系。   NIH的这个项目是将人类微生物基因组计划产生的数据,用于分析人体肠道菌群是如何调节并影响大脑回流。将采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和其他一些手段,对菌群结构进行分析和功能预测。   之前的研究表明,...

Science:肠道菌群失衡可致全身免疫系统过度活跃

2012-12-09

<div id="region-column1and2-layout2"> <div> 近日,日本理化研究所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美国学术刊物《科学》<em>Science</em>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一种免疫抑制性受体控制着肠道菌群的构成,如果这种受体缺失,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就会紊乱,进而导致全身免疫系统过度活跃。   该报告指出...

Obes Rev:果糖和人工甜味剂改变胃肠道菌群

2012-12-09

根据一项发表在<em>Obesity Reviews</em>期刊上的研究,高摄入果糖、人工甜味剂和糖醇会影响宿主和胃肠道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且可能促进代谢性疾病和肥胖症产生。 来自瑞士苏黎世市食物、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Amanda N. Payne博士和同事们对现有文献进行综合性回顾从而能够研究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如何能够促进代谢性疾病和肥胖症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