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99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益普生和昱言公司宣布具有首创新药(FIC)潜力的抗体-药物偶联物的全球独家许可协议
益普生获得 FS001 的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家全球权利,完成此首创新药的临床前开发的最后阶段 FS001 靶向⼀种在多种实体肿瘤中高度表达的新型肿瘤相关抗原,该靶标由昱言公司的专有蛋白质组学平台发现 FS001 在多种肿瘤模型中展示出强大的临床前疗效,并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前安全性 巴黎,法国,2024 年 7 月 11 日 ——...
【Nature子刊】新突破!浙江大学钱鹏旭团队揭示造血干细胞可用于骨髓靶向白血病药物递送
2024年7月7日, 浙江大学医学院钱鹏旭团队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Hematopoietic stem and progenitor cell membrane-coated vesicles for bone marrow-targeted leukaemia drug delivery”的研究论文。本研究构建了靶向骨髓的HSPC仿生...
中山大学再发文:发现胃癌患者个体化选择化疗药物有力工具
7月3日,中山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Personalized drug screening using patient-derived organoid and its clinical relevance in gastric cancer”。本研究中,研究人员从73例(78%)胃癌患者中成功建立了57个胃癌患者来源的类器官...
【直播倒计时1天】细胞分析前沿应用--药物毒理学与安全性评价解决方案
药物毒理学与药物安全性评价是确保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安全有效的关键学科,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的了解药物的潜在风险(包括长期毒性和致癌性)以及药物在不同个体中的差异。药物安全性评价中需要考虑的药物毒理学因素包括药物的毒性、代谢、相互作用、耐受性及副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药物毒理学和药物安全评价方式也正在进行技术迭代。其中,先进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相较于传统方法具...
【Nature子刊】AI力挺战胜胰腺癌!中科院郑明月团队揭示AI模型加速药物研发新时代!
2024年6月2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原创新药研究全国重点实验室郑明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了题为"Deep representation learning of chemical-induced transcriptional profile for phenotype-based drug discovery"的研究论文,该团队认为,将Tra...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是转化医学网的品牌专访栏目,是与业内专家、大咖,知名企业首席科学家们交流碰撞的平台,也是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转》访致力于打造转化医学领域最知名的专家访谈栏目。 随着科技的飞速进步,人工智能(AI)与分子模拟技术已成为生物医药研发领域的重要推动力。在此背景下,菲鹏集团旗下的菲鹏数辉凭借其在AI与分子模拟领域的深厚积累和前沿技术,正引领着新一轮创新浪潮。...
【网络研讨会】细胞分析前沿应用--药物毒理学与安全性评价解决方案
药物毒理学与药物安全性评价是确保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安全有效的关键学科,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的了解药物的潜在风险(包括长期毒性和致癌性)以及药物在不同个体中的差异。药物安全性评价中需要考虑的药物毒理学因素包括药物的毒性、代谢、相互作用、耐受性及副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药物毒理学和药物安全评价方式也正在进行技术迭代。其中,先进的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技术相较于传统方法具...
新思路!中山大学发现“癌王”胰腺癌临床管理靶点和潜在药物
6月24日,中山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Oncogene》上在线发表题为“N6-methyladenosine modified TGFB2 triggers lipid metabolism reprogramming to confer 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gemcitabine resistance”的研究论文,研究首先证明N6-甲基腺苷修饰的...
【直播倒计时1天】细胞分析前沿应用--自动化时代下的抗体药物开发
抗体药物是生物技术制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特异性高、性质均一、可针对特定靶点定向制备等优点,在各种疾病治疗、特别是对肿瘤治疗的应用前景备受关注。随着抗体药物产业的高速发展,双抗药物与ADC药物持续升温,三抗/四抗等多抗药物开启了新型抗体的新篇章。抗体药物作为当前制药圈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吸引着无数的药企与研究者投身其中。 2024年6月21日,安捷伦联合转化医...
新视角!浙江大学发文:发现肝癌治疗潜在药物靶点
6月11日,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The RNF214-TEAD-YAP signaling axis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gression via TEAD ubiquitylation”的研究论文,研究数据揭示了RNF214是Hippo信号通路中的关键组分,并形成了RNF21...
脑卒中靶向治疗!哈尔滨医科大学:发现靶向药物抑制脑卒中炎症的潜在机制
近期2024年3月哈尔滨工业大学杨奎琨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陈小元教授、深圳湾实验室饶浪研究员和哈尔滨医科大学李千教授团队在Advanced Materials(IF:29.4)上在线发表了题为“Neutrophil membrane-camouflaged polyprodrug nanomedicine for inflammation suppression in ischemic st...
【Cell子刊】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设计癌症免疫治疗最新候选药物
5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药学院路慧丽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胸科医院姜龙共同通讯在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在线发表题为“Next-generation anti-PD-L1/IL-15 immunocytokine elicits superior antitumor immunity in cold tumors with minimal toxicity”的...
促进结肠癌进展和转移!天津大学合作发文:揭示结肠癌药物治疗新靶点
近日,天津大学与天津市人民医院研究人员合作在期刊《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SF3B3-regulated mTOR alternative splicing promotes colorectal cancer progression and metastasis”的研究论文,本研究结果表明,SF3B...
2024第二届Olink中国蛋白组学峰会|以人群队列蛋白基因组学驱动药物研发
Olink Proteomics继2023第一届Olink中国蛋白组学峰会(制药)后,发起的2024第二届Olink中国蛋白组学峰会(人群队列和药物研发),将于5月15日周三下午,在上海张江召开。本次峰会有幸邀请到全球人群队列和制药领域大咖现场分享以人群队列蛋白基因组学驱动药物研发的前沿见解及如何进一步加速药物研发进程和临床转化。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注册线下参会/线上直播...
【STTT】中山大学等团队合作揭示结直肠癌进展全新机制和药物治疗辅助靶点
4月2日,中山大学王凤伟、谢丹和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东省人民医院乔贵宾共同通讯在期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在线发表题为“Mex-3 RNA binding family member A (MEX3A)/circMPP6 complex promotes colorectal cancer progression by inhib...
克服耐药!中山大学再发文:发现肿瘤药物治疗新靶点
3月23日,中山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Cell Death&Diseas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AURKA emerges as a vulnerable target for KEAP1-deficie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by activation of asparagine synthesis”。本研究中,研究人员证明了AURKA调节氨基酸合成,...
肿瘤研究"新蓝海"产研结合-协和药物所贺玖明研究员共探空间多组学解码肿瘤微环境研究策略
肿瘤微环境(TME)包括多种免疫细胞类型、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周细胞和各种其他组织驻留细胞类型,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变化的生态系统。肿瘤微环境的定义与组成揭示了其复杂性和动态性。这个微环境不仅为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还与其恶性程度、治疗反应和预后密切相关。 空间多组学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研究方法,旨在结合多个分子组学层面与组织的空间信息,以便更全面地理解生...
新型癌症治疗药物!香港理工大学揭示肝细胞癌潜在治疗方法
3月12日,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Cell Death Discovery》上在线发表题为“Arnicolide D induces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mediated oncosis via ATF4 and CHOP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的研究论文,这项研究强调了AD作为HCC治疗选项的潜力,为...
“蚯蚓”可抗癌?川大华西苟马玲团队揭示新型抗肿瘤药物
3月6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苟马玲研究团队在期刊《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Non-viral Gene Therapy for Melanoma Using Lysenin from Eisenia Foetida”的研究论文,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胞溶素的肿瘤基因治疗策略。所述调配物由聚合物纳米粒子组成。体外转染后,黑色素瘤细胞可表达胞溶素,导致坏死、自噬和免疫原性细胞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