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网企业会员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ASO在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线上研讨会
转化医学网直播间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7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不想切耳朵?4招教你识别黑色素瘤

2016-08-11

  黑色素瘤的患者在不断的增多,一名女子就因为黑痣癌症成肿瘤,只能切掉耳朵。如何早日发现黑痣癌变了呢?   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8日报道,近日,英国22岁学生劳伦?麦克费伦(Lauren McFerran)因耳朵上的黑痣癌变成黑色素瘤,被迫切除整只耳朵。   黑痣癌变成肿瘤    (资料图)   据悉,劳伦在打耳洞时发现,自己的耳朵边缘长了一颗黑痣。经医院检查...

Nature:CRISPR-Cpf1识别目标DNA的独特机制

2016-07-27

CRISPR是规律成簇的间隔短回文重复(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的缩写。CRISPR与内切酶Cas9是一对好基友,细菌依靠它们组成的防御系统对抗外来侵略者。CRISPR-Cas9能够在引导RNA的指引下,靶标并切割入侵者的遗传物质。2012年研究者们利用这一特点,将CRISPR系统发展成了强大的基因组编辑工...

研究发现:染色质基因分析可识别癌症起源

2016-07-13

美国杰克逊实验室(JAX)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通过对开放染色质进行全基因组分析,来确定导致既定类型白血病的细胞类型。这一方法对白血病的诊疗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研究11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每种癌症都始于一个单细胞的异变。知道了癌细胞的起源细胞,研究人员就可以分析出癌症的亚型,进而开发出新的诊疗手段,但现有方法很难从大量肿瘤细胞样本中识别出其起源细胞。 染色质...

"脑纹"未来可能取代指纹 识别身份更安全

2016-04-27

  通过大脑对安妮·海瑟薇的图像与一片比萨的反应来识别个人身份,比用指纹识别身份更准确。   据美国《赫芬顿邮报》网站4月21日报道,这是纽约宾厄姆顿大学科研人员在最近一项开创性新研究中发现的情况。他们研究出一种根据大脑活动来识别身份的技术,并且称这种技术具有惊人的准确度。   研究人员用脑电图头套记录50名志愿者...

抗体快速识别癌细胞,手机就可分析

2016-01-07

  抗体会对抗病毒和细菌。他们也能结合在癌症细胞上——以一种特有的方式。来自弗劳恩霍夫的科学家们利用该特性来检查组织样本中的癌细胞。如此快速的测试已经可以应用于外科医生的手术中——只要几分钟,也不用昂贵的设备。 仅仅手机相机就足够分析组织样本的肿瘤细胞。图片: Fraunhofer IAP(弗劳恩霍夫实验室)  ...

Cell子刊综述:癌症细胞识别调控

2015-12-31

  细胞恶性转化需要进行细胞身份识别。最近的证据越来越多地指向了细胞重新编程,这个过程就是完全分化的功能细胞失去其识别身份,同时获得祖细胞的特征,而这正是癌症发展早期的一个步骤。   这种细胞身份危机也会出现在某些癌症的恶化发展过程中,这表明祖细胞功能重新激活涉及了肿瘤发生发展,Molecular Cell杂志近期发表了一篇综述,介绍了...

瑞士科学家成功识别“衰老基因”

2015-12-04

  本周,瑞士的科学家历经艰辛从40000种基因中识别出了造成身体衰老的基因。就在同一周,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了2016年一项针对抗衰老的药物试验,从而首次把衰老,而并非一种具体疾病,作为新的药物靶标。   这支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团队发现如果修改这些基因,实验室动物的健康寿命就会延长,这为在人类身上产生类似的效果提供了可能性。...

手机app可认痣识别皮肤癌 准确率达83%

2015-11-19

随着一款新手机应用程序的出现,自拍不仅可以用来晒美,还能识别皮肤癌。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有一款名为“皮肤视觉”(SkinVision)的手机应用程序,可以利用用户的自拍照追踪体表黑痣的大小和形态变化,分析判断后作出是否发生癌变的“风险评估”,准确率达到83%。 体表的黑痣可千万不能小看,因为黑痣,尤其是那些异常生长的黑痣,是皮肤癌的早期信号,而皮肤癌中最致命的一...

指纹、虹膜、人脸?哪种生物识别最靠谱

1970-01-01

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经常会产生一个疑问:生物识别技术这么多类别,选择哪种才是最合适的?人脸识别、虹膜识别和指纹识别,哪种技术更好? 指纹识别价格相对便宜,功能性较强,也是非常可靠的一种验证方式。但是,如果你需要更高级的安全选项,指纹仪+智能卡或者指纹仪+密码则是很好的选择。而低级别的安全选项一般是应用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

印度打造世界最大生物识别数据系统

2015-08-14

  据印度时报载,印度身份证管理局(Unique Identification Authority of India,简称UIDAI)开展的身份识别项目(Unique Identification Project)(又称Aadhar计划),已完成对8.2亿人的生物识别数据采集工作,该项目已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生物识别数据项目,覆盖了印度67%的人口。数据表明,美...

如何在早期发现癌症?NICE发布疑似肿瘤患者“识别”指南

1970-01-01

  NICE发布了2015版《疑似肿瘤患者:识别和转诊》指南,新指南对2005版指南进行了彻底的更新与替换,更加注重促使患者去医院就诊的临床症状。Lancet Oncology杂志7月份的文章对新指南进行了解读。   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发布了2015版《疑似肿瘤患者:识别和转诊》(Suspected Cance...

神经如何识别不同类型的触觉

1970-01-01

在我们的皮肤上分布着多种类型的神经感受器,它们既有专业的分工,有时也会彼此合作,为我们创造出了丰富的触觉感受。 接触的类型有很多种。迎面泼来的冷水,吹打在身上让你寸步难行的强风,或者是咖啡杯的温度和重量,这些不同类型的接触会对你的皮肤产生不同的作用。 你的皮肤里有紧密排列的触觉感受器,每一个都通过神经纤维与中枢神经系统相连。这些感受器由特化的神经末梢和皮肤细胞组成。感...

[TISC2015]毕齐:“易损患者”—快速识别卒中高危人群

1970-01-01

2015年6月26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毕齐教授在中国卒中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上对易损斑块及快速识别卒中高危人群做了详细介绍。 易损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是全身性、系统性疾病,指南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临床的定义已变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

指纹刷脸生物识别技术:更安全还是更危险?

1970-01-01

酒店入住时,刷脸就能免交押金;饭店付款时,按指纹就可以买单;甚至走近家门,智能硬件就能识别主人身份自动将门打开……这些只出现在科幻片中的炫酷场景,依赖于生物识别技术的推广,未来将进入普通人的生活。 由普通的账号密码验证体制到生物识别体系,会让互联网变得更安全吗?账号密码被盗,更改密码就可以,但生物识别信息都是唯一的,如果被盗其影响将是终生的,某种意义上说,岂不是更危...

eLife:婴儿如何进行快速的人脸识别?

1970-01-01

近日,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University of Louvain)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婴儿大脑发育期间的关键要素,其或比研究者之前认为的要早很多,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eLife上。利用大脑的右半球来感知脸的方式非常特殊,而且这也是我们人类区别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一大特点,有研究认为这种能力随着会随着我们学习阅读的能力而发育形成,但本文研究则表明,婴儿在四个月的时候就已...

PLoS ONE:利用“分子指纹”对免疫细胞进行快速有效鉴别

2015-05-24

  近日,来自圣安德鲁斯大学(University of St Andrews)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革命性技术,其可以利用特殊的“分子指纹”对免疫细胞进行鉴别,该研究或为后期快速检测某些疾病提供希望,比如白血病和淋巴瘤等,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ONE上。   文章中,研究者利用一种名为波长调制拉曼光谱学(WMRS)的光散射技术鉴别出了重要类型的白细胞,包...

新非侵入式检测方式 指纹识别能检测可卡因

1970-01-01

新非侵入式检测方式 指纹识别能检测可卡因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学技术被应用于我们的日常领域。如手机的指纹解锁或指纹识别,马云在汉诺威CeBIT展会上演示的蚂蚁金服Smile to Pay扫脸技术,以及日前雅虎研究实验室公布的“Bodyprint”的技术。如今,生物学技术被再次应用到科技领域。近日,英国苏黎世大学最新研究成果表明,一...

微生物DNA进行人体识别引发隐私担忧

2015-05-12

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寄生于人体的微生物的聚集DNA,它又被称为‘gut print’,可以唯一地识别某个人。但这引发了隐私问题。   研究结果于5月11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表明它可能识别人体微生物栖息研究方面的匿名参与者。该微生物将会透露个人健康、饮食或种族方面的细节。4月29日发表在《基因组研究》上的一篇论文报道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

指纹识别:分子法医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15-05-12

  自上世纪80年代首次作为法医工具以来,DNA分析已成为刑事审判中证据分析的金标准。早期的法医科学家使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来比较犯罪嫌疑人的图谱。而最近,核酸纯化和扩增技术的改进让人们更容易从较少的样本材料中获得可靠的DNA图谱。新一代测序(NGS)技术正在鉴定出新的靶点,它们将产生更加特异的标记,并通过集中式数据库收集和共享这些数据...

生物识别助力“刷脸”支付时代到来!

2015-04-04

刷脸支付火了。前不久,在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上,马云当着德国总理默克尔的面在网站上购买了一枚纪念邮票,而令人吃惊的是,他竟然用自己的脸付了账。刷脸支付,这一看上去极富科幻色彩的场景,瞬间吸引了全球亿万人的目光。 “刷脸”是理想的支付方式 据了解,这项崭新的支付认证技术由蚂蚁金服与Face++ Financial合作研发,与传统的输入密码相比,操作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