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5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ell:新技术揭开基因远距离调控与疾病关系

2016-11-22

来自英国Babraham研究所的科学家发现了我们基因组中的结构与常见疾病的内在联系。利用Babraham研究所开创性的技术,研究结果能够解释大量遗传数据的生物学意义,将DNA序列的微小变化和疾病风险连接起来。发现这些未知的联系,将为设计新的药物和未来治疗包括类风湿关节炎和其他类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范围的疾病提供信息。 与成千上万的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基因组序列进行比较,...

上海生科院发现调控胰岛素敏感性的长链非编码RNA

2016-09-08

  8月3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翟琦巍研究组在国际学术期刊The FASEB Journal 正式发表了题为Down-regulation of Risa improves insulin sensitivity by enhancing autophagy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在SIRT1基因的启动子区发现了一...

上海生科院发现调控胰岛素敏感性的长链非编码RNA

2016-09-07

  8月30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翟琦巍研究组在国际学术期刊The FASEB Journal 正式发表了题为Down-regulation of Risa improves insulin sensitivity by enhancing autophagy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SIRT1基因的启动子区发现了一个长链非编码RNA (...

Stem Cell Reports:中科院发现免疫调控因子MCPIP1的非免疫功能

2016-08-15

      MCPIP1是最近鉴定的一种免疫调控子,在防止免疫疾病中起到了关键作用。MCPIP1也存在大脑中,但人们一直不清楚MCPIP1在大脑发育中承担的非免疫功能。       8月11日在Stem Cell Reports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免疫调控子MCPIP1在...

【高能】癌中之王新疗法:调控胆固醇代谢

2016-05-04

      5月3日刊登在《Oncogene》杂志上的一篇题为“Abrogating cholesterol esterification suppresses growth and metastasis of pancreatic cancer”的文章报道调控胰腺癌细胞的胆固醇代谢可以减少癌细胞的转移。普渡大学韦尔登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及化学...

山西医科大学在精神分裂症调控紊乱机制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2016-02-29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危害极大的重性精神疾病,其发病机理迄今未明,既往研究提示精神分裂症是基因变异和/或调控障碍的结果。转录因子、微小RNA(miRNA)和长非编码RNA(lncRNA)是重要的基因调控因子。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和基于系统生物学角度的共表达网络分析方法的不断完善,从多组学角度出发,联合转录因子(TF)和调节性非编码RNA的互作调控网络来解析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机制成...

长链非编码RNA+DNA甲基化=癌症生长调控

2016-01-14

  DNA甲基化是基因活性的一种关键调节器,在癌细胞中,错误的甲基化修饰会导致肿瘤的过度生长与功能障碍。而且抑癌基因位点上也常常会甲基化增多,导致抑癌基因功能活性关闭,而基因组其它部位则会出现甲基化减少,这也许是为了能释放更多的空间。   “没有人明白是什么驱动了癌细胞过度甲基化,”来自俄亥俄州凯斯西储大学的遗传学家Ahmad Khal...

ceRNA---新的基因表达调控模式

2016-01-13

  microRNA基因调控机制是大家熟悉的基因转录后调控模式。随着现代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员发现基因的转录后调控并不是简单的microRNA-mRNA的沉默机制,而是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而内源竞争性RNA(ceRNA),拓宽了我们对基因调控的进一步理解。   ceRNA是一类通过竞争性结合microRNA来影响microRNA-R...

Cell子刊综述:癌症细胞识别调控

2015-12-31

  细胞恶性转化需要进行细胞身份识别。最近的证据越来越多地指向了细胞重新编程,这个过程就是完全分化的功能细胞失去其识别身份,同时获得祖细胞的特征,而这正是癌症发展早期的一个步骤。   这种细胞身份危机也会出现在某些癌症的恶化发展过程中,这表明祖细胞功能重新激活涉及了肿瘤发生发展,Molecular Cell杂志近期发表了一篇综述,介绍了...

PNAS挑战经典基因调控理论

2015-12-25

  Rice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细胞通过一种被称为分子剥离(molecular stripping)的过程,使活化转录的主调控因子从DNA上解离,同时叫停多个蛋白质的合成。这项研究发表在本周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挑战了数十年的分子生物学经典模型,刷新了人们对基础生物学过程的认识。   转录因子NFkB是一类将细胞外信号与基因表...

Nature发布基因组测序重要发现-调控骨密度基因

2015-09-16

  来自哈佛附属Hebrew SeniorLife衰老研究所(IFAR)的研究人员,与来自一些国际研究机构的科学家们合作鉴别出了一种遗传变异,并证实其调控了负责骨密度和骨折风险的一个基因。这项研究的结果发布在9月14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有可能促成一些预防老年人骨折的干预措施。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

中科院百人计划解析精子发生调控机制

2015-09-06

  八月二十五日,来自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在国际著名遗传学期刊《PLOS Genetics》在线发表题为“CCNYL1, but Not CCNY, Cooperates with CDK16 to Regulate Spermatogenesis in Mouse”的研究成果。 ...

Science揭示癌细胞生长全新调控机制

2015-08-26

  在我们的一生中,一些调控人类细胞生长的分子开关承担着替换死亡细胞的重要工作。但当它们无法发挥功能时,可能会形成危及生命的癌症。由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科学家们领导的一项研究,揭示出了这些开关的一种新型电控机制。研究结果发布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   大多数致命的癌症类型,包括胰腺癌、结肠癌和肺癌均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

《细胞》发表上海交大三维基因组结构和基因调控研究成果

2015-08-17

  14日,《细胞》杂志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比较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吴强教授团队题为《通过CRISPR遗传编辑技术反转CTCF位点改变基因组拓扑结构和增强子与启动子功能》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阐明了从一维基因组线性DNA元件“组装”成三维基因组立体拓扑结构的自然规律以及其调控基因表达模式的分子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吴强课题组介...

研究发现手足口病毒免疫调控新机制

2015-08-06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孟广勋课题组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王健伟课题组合作,首次发现了重要天然免疫分子NLRP3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中的保护作用以及EV71通过其编码的蛋白酶切割NLRP3的互作机制。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细胞报告》杂志。   EV71是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原,主要感染对象为婴儿和低龄儿童。目前,对于...

Cell揭示生物钟调控的奥秘

2015-08-03

  科学家们发现,大脑神经元的结构改变可以帮助动物适应四季变迁。Cell杂志上发表的这项最新研究为人们展示了神经元可塑性的重要功能,揭示了调控生物钟的一个关键机制。   “神经元可塑性是学习和记忆的基础,但要把特定神经元的改变与动物行为联系起来是很困难的,”文章的资深作者,纽约大学的Justin Blau教授说。“我们通过研究发现,...

同济大学最新文章揭示胚胎干细胞中表观遗传调控新机制

1970-01-01

   2015年7月9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Genome Research(影响因子:14.6)在线发表了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张勇教授课题组与诺华(中国)生物医学研究有限公司资深研究员寿建勇博士团队题为“SETDB1 modulates PRC2 activity at developmental genes independent of H3K9 tr...

发现调控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基因

2015-07-08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上海交大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潘巍峻研究组,在最新研究中揭示了拓扑异构酶II beta结合蛋白1(TopBP1)调控造血干细胞增殖稳态的重要机制,指出正常的DNA损伤应答能力在造血干细胞维持其自我更新能力中扮演不可或缺的作用,从而为相关血液疾病如范可尼贫血等的治疗提供了具有研发价值的药物靶点。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科学公共图书馆·遗传学》。   造血干细胞...

中国学者Cell子刊揭示免疫调控新机制

1970-01-01

   来自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出了人类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与NLRP3炎性小体之间的相互调控。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6月25日的《Cell Reports》杂志上。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孟广勋(Guangxun Meng)研究员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

华裔牛人Cell子刊:至关重要的干细胞调控因子

2015-06-30

  来自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在果蝇睾丸中Piwi是成体干细胞和生殖干细胞两者的关键调控因子。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6月25日的《Cell Reports》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现任美国耶鲁大学终身教授林海帆( Haifan Lin)。其长期从事干细胞研究,曾证实人体干细胞微环境存在,并在博士期间首次发现第一个启动胚胎细胞分裂的基因在美国学术界引起轰动,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