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51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JCI】又一突破!华东师范大学逄秀凤团队发现KRAS驱动肺癌的调控新机制
11月15日,华东师范大学逄秀凤团队在《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发表题为“BCL6 is regulated by the MAPK/ELK1 axis and promotes KRAS-driven lung cancer”的研究论文,表明BCL6受 MAPK/ELK1轴调控”,促进 KRAS 驱动的肺癌。 ...
【Cancer Commun.】复旦李心翔教授团队揭示调控结直肠癌脂代谢和肿瘤进展的分子机制
近期,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肠外二科李心翔教授/李清国副主任医师联合上海市中医院王子良研究员在《Cancer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circCAPRIN1 interacts with STAT2 to promote tumor progression and lipid synthesis via upregulating ACC1 expression in co...
干掉残存癌细胞!我国科学家发明细胞大小“无人工厂”,能够产出免疫调控细胞因子,指挥机体清除残存癌细胞
免疫疗法存“难题” 01 手术是恶性实体瘤的主要治疗方式。尽管手术技术不断进步,但难以完全切除残余零星癌细胞,这些残余癌细胞会不断潜逃诱发新癌变。此外,手术导致的伤口愈合过程和围术期创伤相关炎症也可促进肿瘤复发。因此,迫切需要寻求预防术后癌症复发的新策略。 现如今,各种药物和基于细胞的技术可用于增强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以对抗癌症并产生肿瘤特异性记忆T细胞,实现长期的系统性免疫监视...
【Cell】改写教科书!潘多加/郑勇刚揭示Hippo信号通路上游调控的全新机制
2022年10月31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潘多加及郑勇刚共同通讯在Cell 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阐述了Hippo信号通路上游调控蛋白AMOT,KIBRA以及SLMAP通过液-液相分离以及多相合并激活Hippo信号通路的新机制,并提出该机制可能在Hippo信号通路整合多种不同信号中扮演重要角色。该研究表明Hippo信号通路的上游调控因子形成了功能拮抗凝结物,它们结合成一个共同相提供了...
【Nature子刊】非编码RNA翻译成蛋白质?中山大学张弩等发现KRAS致癌信号的关键调控因子!
2022年10月14日,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弩教授、徐建波博士,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闫超教授以及苏州大学姚宏伟教授在Cell Research上联合发表了题为“A novel protein RASON encoded by a lncRNA controls oncogenic RAS signaling in KRAS mutant cancer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由长基因间非...
【PNAS】西湖大学马仙珏/李旭课题组揭示UPR调控Hippo信号通路介导肿瘤进展新机制
2022年10月10日,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马仙珏课题组与李旭课题组合作发表了研究论文,阐述了UPR的Ire1/Xbp1s分支通过Hippo通路调控器官大小、肠道干细胞稳态、细胞迁移和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同时,该文揭示了Bip与Yorkie/YAP互作决定了Ire1/Xbp1s在原发性肿瘤的生长和侵袭中具有双重功能。该研究发布于《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
【Cell子刊】浙江大学团队揭示了钾离子在肿瘤微环境中调控巨噬细胞免疫代谢的机制
2022年9月13日,浙江大学王迪及丁克峰教授共同通讯在《Cell Metabolism》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揭示了肿瘤内高K+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的抗肿瘤能力。研究人员将向内整流的高K+通道Kir2.1确定为高K+ TME中TAM功能极化的中枢调节剂,其有条件的耗尽会让TAM重新极化为抗肿瘤状态,以此依次增强局部抗肿瘤免疫力。 https://ww...
【Nature子刊】西湖大学杨剑团队绘制出最全RNA可变剪接遗传调控图谱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8-022-01154-4 什么是可变剪接? 在如上的示例中,具有两个等位基因G和A的遗传变异与基因中的剪接事件(例如外显子跳过)有关,并产生两个转录亚型T 1和 T2 。 具有G等位基因...
【Nature 子刊】浙大郭国骥/韩晓平团队用小鼠发育的单细胞图谱,揭示出细胞命运调控机制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郭国骥/韩晓平团队,一直以来都专注于单细胞测序与细胞命运决定的相关研究,并自主研发出Microwell-seq这一高通量和低成本的单细胞分析平台。利用Microwell-seq平台,他们构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小鼠细胞图谱和人类细胞景观,并于2018年和2020年分别在CELL和NATURE上发表了首个小鼠细胞图谱和人类细胞图谱。在前期的基础上,研究团队对小鼠七个重要发育阶段的十...
【倒计时1天】表观组学与疾病调控在线研讨会将于5月11日下午15:00开播,欢迎收看!
会议背景 表观组学主要研究基因序列不发生改变的可遗传变异。大量研究表明,疾病的发生与表观遗传学密切相关,尤其是癌症的发生。例如甲基化的变异与白血病和淋巴瘤中侵袭性有强相关。表观遗传变化,特别是表观遗传标记的变异性研究对于临床中肿瘤的初筛、诊断及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万物复苏,一派生机的日子,为促进表观组学与疾病调控领域...
【直播预告】表观组学与疾病调控在线研讨会
会议背景 表观组学主要研究基因序列不发生改变的可遗传变异。大量研究表明,疾病的发生与表观遗传学密切相关,尤其是癌症的发生。例如甲基化的变异与白血病和淋巴瘤中侵袭性有强相关。表观遗传变化,特别是表观遗传标记的变异性研究对于临床中肿瘤的初筛、诊断及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万物复苏,一派生机的日子,为促进表观组学与疾病调控领域的交流探讨,由上海翌圣生物和转化医学网共...
【Cell子刊】从单细胞中学习:解开基因调控的新技术
DNA包装如何调控基因的活性?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来自Jop Kind(Hubrecht研究所组长和Oncode研究者)小组的研究人员Franka Rang和Kim de Luca开发了一种同时测量基因表达和DNA包装的技术。这种方法——EpiDamID确定了DNA包裹的修饰蛋白的位置。收集关于这些修饰的信息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影响DNA的可及性,从而影响基因活性。因此EpiDamID对生物体早...
【Int J Biol Sci重磅】中科院杨武林团队发现脂肪肝发展成肝癌的一种重要代谢调控机制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HFIPS)的一个研究团队报告了他们的发现,表示一种代谢调节机制可能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向肝肿瘤的恶性转化中发挥作用。 由研究员杨武林(音译)领导的研究团队花了两年多的时间进行这项研究,并于上月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argeted I...
领星携手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弩教授揭示 circRNA调控胶质母细胞瘤发生机制
近日,领星与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弩教授合作撰写学术论文“Circular RNA-encoded oncogenic E-cadherin variant promotes glioblastoma tumorigenicity through activation of EGFR–STAT3 signalling”,发表于“Nature Cell Biology”,IF:20.042。 ...
【Nature】上海交大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苏冰教授课题组发现新型肠道间质细胞并揭示其在炎症过程中调控肠道干细胞损伤修复机制
北京时间3月4日凌晨,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以Research Article形式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苏冰教授课题组的研究工作"MAP3K2-regulated intestinal stromal cells define a distinct stem cell niche”。该研究首次发现肠道干细胞底部存在一类被称为MRISC的新型肠道间质细胞(图1...
【新进展】攻克“癌中之王”新希望——pH值调控纳米药物递送技术更高效地杀死癌细胞!
胰腺癌恶性程度极高,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低,且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预后极差,一直被称为“癌中之王”。全球范围内,包括手术、化放疗等在内的胰腺癌综合诊疗虽然进展迅速,但是患者远期预后无显著改善,总体五年生存率仅约为5%~8%。在美国,约有7%的癌症死亡病例来自胰腺癌。 &nbs...
免疫“阴阳”谁调控?HDAC3蛋白是关键
炎症是十分常见而又重要的基本病理过程,在炎症过程中,一方面损伤因子直接或间接造成组织和细胞的破坏,另一方面通过炎症充血和渗出反应,以稀释、杀伤和包围损伤因子。同时通过实质和间质细胞的再生使受损的组织得以修复和愈合。因此可以说炎症是损伤和抗损伤的统一过程。 炎症是损伤和抗损伤的统一过程,调节炎症的免疫反应的关键一直是研究人员同研究的重...
【精华回顾】郑利民教授分享肝癌组织PD-L1的表达、调控与临床意义
郑利民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荷兰Leiden大学博士,1999年被瑞典国家研究院聘为助理教授。2002年回国,先后获国家杰青和教育部...
《Nature》发表北大汤富酬、乔杰团队研究成果 阐述人类围着床期胚胎发育分子调控规律
2019年8月22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乔杰课题组和汤富酬课题组合作,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Nature,IF:43.07)在线发表研究成果“Reconstituting the transcriptome and DNA methylome landscapes of human implantation”(“利用单细胞转录组和DNA甲基化组图谱重构人类胚胎着床过程”)。 该研究...
JEM:曹雪涛团队发现抗病毒先天免疫新调控通路!
怀疑: 是否有关? MYST正是人类HATs的4大家族之一,在调节基因转录、DNA损伤修复和肿瘤发生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验证: 想要明了KAT8在抗病毒先天免疫中的作用,自然免不了siRNA功能筛选实验。研究人员利用病毒感染刺激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的1型干扰素(IFN1)对包括KAT8在内的5种MYST家族成员进行筛选,发现只有KAT8的敲低能有效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