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31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2018-2022年体外诊断(IVD)行业预测分析
IVD行业上游现状及趋势 IVD产业链的上游是诊断试剂和仪器制造商,包括罗氏、雅培、达安基因、科华生物等;中游是经销商、代理,如瑞康医药、西陇化工、润达医疗等;下游是使用仪器或试剂的用户,包括医院、第三方医学实验室、血站、体检中心等。2015年国内上游的市场规模约421亿元,上游企业毛利率在60-70%之间,净利率在20-30%之...
Nature:绝了!提前5年预测白血病!只需检测这5个基因!
白血病领域再度取得颠覆性进展!近日,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基因检测可以提前5年预测白血病。这可谓是基因检测的又一次卓越贡献! 近日,随着《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的票房大卖,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再度进入了人们的视线。虽然人们早已深知这种疾病的可怖,但这部电影还是让大家的心中为之一颤。今天,笔者要说的是另一种白血病—急性髓性白血病。 ...
2018-2022年体外诊断(IVD)行业预测分析
IVD行业上游现状及趋势 IVD产业链的上游是诊断试剂和仪器制造商,包括罗氏、雅培、达安基因、科华生物等;中游是经销商、代理,如瑞康医药、西陇化工、润达医疗等;下游是使用仪器或试剂的用户,包括医院、第三方医学实验室、血站、体检中心等。2015年国内上游的市场规模约421亿元,上游企业毛利率在60-70%之间,净利率在20-30%之间。经销商渠道市场规模约10...
重大突破!肠道菌群标志物竟能预测肝病!|Nature子刊
据估计,三分之一的成年人中可能有NAFLD(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早期阶段,患者在疾病进展之前可能只有很少或没有症状。虽然可以通过血液检查和超声波扫描来诊断病情,但是直到有明显的肝损伤才能检测到。这给疾病的早期诊断带来了挑战。日前,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研究结果给予我们新的希望,体内生存的肠道微生物产生的化学副产物可能被用作...
重大突破!PD-1竟可预测肺癌免疫治疗生存期!|Nature子刊
肿瘤的治疗方法日新月异,传统的放化疗和手术治疗已经不能满足肿瘤病人的治疗需求,因此新的治疗方法——免疫治疗——应运而生。然而,“如何识别免疫治疗对哪一部分肿瘤病人真正有效”却是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方向的公认难题,肿瘤学界对其进行了长期探索,并取得相应成果。 近日,一项由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并发表于著名期刊《自然》的研究显示:人...
Science重磅:无创产前新进展!预测早产准确率高达75%-80%!
都说母子连心,血肉相连,这话不假,NIPT技术检测基础就是建立在孕妈妈外周血中存在着胎儿游离的DNA这一科学发现上的。最近,一项新的预测早产风险的血液检测方法出现了,利用的是母体血液中胎儿组织的游离RNA(cfRNA)记录来监测的,准确率高达75%至80%,而且该技术还可用于估测孕周和预产期。 早产儿是围产儿死亡率和病率的首要原因,约70...
Cell子刊:大开眼界!脂质代谢竟能预测肥胖!看看你以后会肥胖吗?
我们所处的世界,并非静止的、孤立的,而是动态的、联系的世界 ;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 ,由外部矛盾和内部矛盾共同作用而推动事物的发展,而疾病的发生也不外乎如此。 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和(或)机体自身的物质代谢异常导致机体内环境的紊乱进而促成疾病的发生。与此相反,我们是否能够通过早期发现机体分子水平的物质代谢...
《2018全球基因治疗研究报告》出炉:750种治疗选择,183个公司现状,到2027年的10年市场预测(目录附后)
日前,国际顶级智库Jain PharmaBiotech发布了长达752页的《2018全球基因治疗研究报告》,报告目录长达30页。 因为篇幅限制原因,《2018全球基因治疗研究报告》目录见本公众号“转化医学平台”另外一篇单独文章。请大家自行到今日另外一篇文章阅读。 《报告》详述了基因治疗最新技术和进展,包括病毒载体、非病毒载体和基因修饰载体的细胞疗法等...
ASCO速递:PD-L1表达可预测膀胱癌免疫治疗疗效
在经PD-L1抑制剂durvalumab治疗的晚期UC队列中,经回顾性模型分析发现,采用肿瘤细胞(TC)或免疫细胞(IC)上的PD-L1表达≥25%的算法,可筛选出获得最佳临床结果(包括ORR和OS)的患者!(见下表) PD-L1表达是否可以预测PD-1/PD-L1抑制剂在尿路上皮癌(UC)的临床疗效一直具有争议。这很大程度是由于针对不同PD-1/PD...
《BMJ》:太给力了!WHO惊人预测下一个全球流行病将会是它!
近日,埃博拉病毒的再度席卷惹得人心惶惶,近日,WHO发布了一则重要消息,x病可能成为继埃博拉病毒之后,又一个肆虐全球的公共卫生疾病。该则消息近日发表在知名期刊《BMJ》上。 埃博拉的再度卷土重来使流感再度在人群中形成了头脑风暴。面对如此冥顽不灵的流感,我们能做的唯有积极应对。下一次全球流感大流行会是什么病?近日,WHO首次将...
基因检测最近火上天!但是它却无法告诉你这7件事,绝大多数人的个性化基因测序结果根本没有预测价值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在生物学方面有了极大的突破,并将其科技技术运用于生活当中并逐渐提升对自我的关注。甚至连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体检,都能够细致到基因的角度,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基因测序这种方式来了解自己的身体是怎样的状况。 你考虑过检测自己的基因吗? 现在在美国或中国随便就可以找到一家为你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基...
基因检测最近火上天!但是它却无法告诉你这7件事,绝大多数人的个性化基因测序结果根本没有预测价值
随着时代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在生物学方面有了极大的突破,并将其科技技术运用于生活当中并逐渐提升对自我的关注。甚至连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体检,都能够细致到基因的角度,越来越多的人希望通过基因测序这种方式来了解自己的身体是怎样的状况。 你考虑过检测自己的基因吗? 现在在美国或中国随便就可以找到一家...
《Nature》子刊:新技术预测白血病复发率达85%!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技术,可以在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时确定其是否会在治疗后复发。使用这种技术预测白血病复发的准确率为85%,而当前使用的风险分层方法的准确性为66%。 该研究于3月5日以“Single-cell developmental classification of B cell precursor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
《Science》重磅!新模型可100%预测癌症药物有效性!
在药物进入临床以前,我们都会进行药物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前研究,但是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能够很好的预测药物在人体中的疗效,即使其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最近,发表在《Science》上面的一篇名为“Patient-derived organoids model treatment response of metastatic gastrointestinal cancers”...
《Nature》子刊:新的生物标记物可预测PD-1疗法效果!
近日,苏黎世大学的研究人员确定了血液中新的生物标志物,从而可以预测癌症患者是否可能对免疫疗法有积极反应。对于被预测出免疫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在早期及时采用其他不同治疗方法。该项研究以《High-dimensional single-cell analysis predicts response to anti-PD-1 immunotherapy》为题发表在《nature medicine》上...
《自然》子刊颠覆认知!看到之前,脑袋已经有了预测!
格拉斯哥大学的神经学家已经证明:人类的大脑会在看到之前就预测看到人们看到的内容。 在《自然》子刊《Scientific Reports》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对人脑的视觉机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视觉:其实是大脑和眼睛之间不断的双向对话。 由格拉斯哥大学的Lars Muckli...
癌症免疫药物相关标志物dMMR/MSI,凸显重要治疗预测作用
人类DNA合成过程发生碱基配对错误时,MMR (Mismatch Repair)系统通过修复DNA,来维持基因组的稳定,MMR系统包括多种相关蛋白,如MLH1、MLH3、MSH2、MSH3、MSH6、PMS1和PMS2,MMR蛋白会形成异质二聚体,首先识别出错配碱基,再协助完成DNA修复。 &nb...
Nat.Commu. | 这些基因可预测癌症转移、患者预期寿命!
近日,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生物工程和生物信息学家发现了肿瘤周围环境引发肿瘤细胞迁移行为的具体方式。研究人员发现,当肿瘤细胞过度集中于机体的有限微环境时,这些细胞就会启动一组特定的基因并开始形成类似于血管的结构。 该研究对应文章则发表于最新上线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名为3D collagen architecture induces a conserve...
Nat. Commu. | 帮癌细胞“称体重”,完成药物疗效预测!潜力无限!
该研究对应文章名为Determining therapeutic susceptibility in multiple myeloma by single-cell mass accumulation,发表于最新上线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 从“细胞称重”到“评估药效” ...
交叉信息学院曾坚阳课题组和药学院陈立功课题组在《自然·通讯》合作发表药物-标靶相互作用预测的新颖机器学习算法
药物-标靶相互作用预测是药物发现和重定位的关键步骤。大规模基因组、化学和药理数据的出现为药物-标靶相互作用预测提供了新的机会,但如何系统且高效地整合大规模异构数据是当前的研究难点。 曾坚阳研究员和陈立功研究员提出了一套全新的药物-标靶相互作用预测方法,该工作从目前已有的大规模数据库出发,构建了一个涵盖描述标靶基因、药物、药物副作用、疾病等相互作用或者联系的大规模异构网络。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