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33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癌症新疗法2小时可消灭肿瘤 只针对病变细胞
癌症是很多人的梦魇,主要遏制病情的化疗及电疗为癌症病人带来不少副作用。据香港“东网”7月4日报道,美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全新治癌疗法,声称可以在2小时内消灭肿瘤,一次疗程便能增加患者生存率一倍,为惨被癌魔折磨的病人带来曙光。 德州大学生物学教授格多温(Matthew Gdovin)用老鼠做实验,暂时主要针对乳癌做研究。 &ems...
分析:抗肿瘤药物研发大潮的驱动力及潜在风险
现在制药工业最热门的投资方向就是抗肿瘤药物研发,拒福布斯报道现在40%的新药研发经费投入到抗肿瘤药物上。那么这个比例是否合理呢?对厂家和投资方又有意味着什么呢? 前几天我们谈到80年代默沙东的辉煌,业界一致认为当时默沙东成为最盈利、最受社会尊重制药企业的主要原因是其科学驱动研发活动的战略。那么现在抗肿瘤药物这么高强度投入是否符合科学驱动原则?尽管基础研究也多年向抗肿瘤药物...
化妆品中的“透明质酸”,在肿瘤中的作用?
国际上称为天然保湿因子(Natural MolsturlZlng Factor,NMF)的透明质酸,是目前自然界中发现的化妆品用保湿性能最好的物质,广泛用于膏霜、乳液、化妆水、精华素、洗面奶、浴液、洗发扩发剂、摩丝、唇膏等化妆品中。除此之外,其在肿瘤研究领域也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透明质酸(HA)是由N-乙酰氨基葡糖和D-葡糖醛酸...
血检如何捕捉肿瘤的踪迹?
近日,在芝加哥召开的“2016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发布的一项研究称,大规模基因组分析表明,利用血液检测筛查癌症、监测癌症发展演变可达到与传统组织活检同样的效果。这项技术有助医生更好地确立诊疗方案,有望成为常规活检的一种可靠替代选项。 癌症血液检测是通过分析血液中的游离肿瘤脱氧核糖核酸(ctDNA)片段,对患者进...
恶性肿瘤为北京主要死亡原因首位 死亡率再增4.3%
健康白皮书显示,恶性肿瘤仍位列本市户籍人口主要死亡原因首位。根据首次发布的慢病“早死概率”,北京市30岁户籍人口中有11.11%的可能会因患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其70岁生日之前死去。 北京市卫计委昨日发布2015年本市健康白皮书。数据显示,2015年,本市户籍居民期望寿命为81.95岁,比2014年上升了0.14岁。与此同时,恶性肿瘤仍位...
癌症细胞补给线或为血管肿瘤药物研发提供新靶标
如果血管生成拟态的确为转移铺就了道路,那么阻止它就会拯救生命。 2000年3月的一个大冷天,上百位研究人员挤在美国盐湖城一个宾馆的礼堂内,迫切想观看就癌症研究中最具争议性的观点发起的终极对决。一边是爱荷华大学癌症中心癌症生物学家Mary Hendrix。1年前,她的团队报告称,肿瘤细胞能利用血液供应获取营养物质。这是一种不同寻常...
肿瘤医生患癌八成治愈 只因多了三道防线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曾在接受采访时说,“肿瘤科医生患癌多数都治好了”!难道在癌症面前,人与人不平等吗?癌症也“欺软怕硬”吗?其实,只需要这三道防线,就能离癌症远一点! 第一道防线——定期体检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职工的体检由院里的保健科来负责,该科是不对外开放的。那他们到底查什么? 抽血。包括血常规、肝功能、尿酸、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这几项。在这些化验中,血...
致力于血液恶性肿瘤新疗法 临床试验已成功治疗7例
受访人:西安交大二附院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赵万红 恶性血液肿瘤是一类难治的多发疾病。西安交大二附院血液科不断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理论,革新医疗技术,致力于血液恶性肿瘤前沿诊疗技术的研究。 治疗后患者体内已找不到肿瘤细胞 西安交大二附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赵万红说,...
治疗肿瘤的“救命药”平阳霉素为何停产?
德州四岁半的男孩宁宁患淋巴肿瘤,急需一种名为平阳霉素的针剂进行化疗,家人以为只是普通的药品,没想到几乎找遍了济南的医院和药店,甚至连省内外的朋友都联系了,可还是一个结果:药早就断货了。齐鲁晚报记者联系生产厂家被告知药品已经停产。 药效好,有需求,价格也不高,还是用于治疗肿瘤的“救命药”,怎么就停产了呢? 发动所有亲友全省找不到一支药 一周之前,德州的王先生...
刘彤华院士:七厘米载玻片上的医学人生,妇科肿瘤学发展的重要推动者
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29年11月13日出生于江苏无锡。1953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擅长淋巴结病理、消化道疾病病理、内分泌病理等的诊断,对胰腺肿瘤特别是胰腺癌的实验性基因治疗方式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开展了内分泌肿瘤的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胰头癌对胰内胆管环形壁内浸润”和“人胰腺癌细胞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分别获1...
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中美精准医疗,不是“一回事儿”
今天晚上,我要启动一个新的‘精准医疗计划(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这一计划将使我们向着治愈癌症、糖尿病等顽症的目标迈进一步,并使我们所有人都能获得自己的个体化信息。 ——摘自《2015年美国国情咨文》,奥巴马 “精准医疗”持续在全球医学界、科技界引起震荡。根据中国“十三五”计划,其间我国将启动一...
多药物纳米粒治疗肿瘤--“组合拳”克服肿瘤耐药性!
最近,美国滑铁卢大学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新的革命性的癌症治疗方法将不同的致死药物因子组合包装成单一的纳米颗粒。这种二合一策略可确保耐药性从未有机会得以发展,从而将合适的策略进行组合,来摧毁生存的癌细胞。 如果使用联合疗法治疗癌症,癌症可能就“game over”了。然而,这些疗法必须以正确的顺...
基因组学推进肿瘤研究未来发展
基因组学正在改变肿瘤研究,其最终目标是推进癌症的诊断、治疗、监控及最终的筛查方式。 癌症通常按照形态进行分类,这指的是病理学家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内容。“如今,癌症分类依据已经开始从形态特征转变为更有效的治疗方式,其中的主要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基因组研究。”美国生物技术公司亿明达(Illumina)肿瘤业务营销副总裁约翰·莱特(John Leite)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
GEN:肿瘤细胞异质性绝非偶然!
偶然因素,以随机基因突变的形式,不能解释在肿瘤中心的细胞群体是怎样和边缘的细胞群体变得不一样的。至少,偶然本身不能去解释“中心”和“边缘”细胞的肿瘤表型,尽管随机突变在肿瘤发展过程中是累积的。偶然有个好帮手:环境选择。 这种达尔文的言论来自Moffitt 癌症中心的科学家。他们展开了一个基于进化理论的数学模型来证明某些肿瘤亚种...
癌症患者最常问的8个问题,权威肿瘤专家全给出了答案
到底能活多久?做不做手术?手术后复发怎么办? 以肾癌为例。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李泉林主任门诊中,每天都有肾癌患者问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在他看来,以下这8个问题才是患者关注度最高的,看看李主任是如何给患者答疑、解除包袱的! 问题一:我还能活多久? 这个问题还是很复杂...
安永2016年生物技术报告: 关注肿瘤免疫治疗、数字健康
生物技术领域是否有泡沫?这一点业内人士可能不会有任何怀疑,但对于这些泡沫什么时候破裂以及持续多长时间,目前尚不清楚。近日,英国安永会计师事务所(Ernst&Young)发布了2016年生物技术年报(Biotechnology Report 2016),今年的主题是“跨越边界:回归现实”(Beyond borders: Returning to e...
世界顶尖实验室归来 探索肿瘤治疗新路径
促炎症消退脂类介质(英文中相应术语简写为“SPM”)可以对多种急慢性炎症反应有强效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其在肿瘤炎性微环境中的作用是通过减少促炎、促肿瘤介质的产生,以及调动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从而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 在人体发生炎症的情况下,SPM可以显著抑制血液中白细胞的浸润,促进细胞吞噬清除微环境中的病原体,在人体炎症快速...
饮食不合理加速肿瘤恶变 影响癌症恶化程度
恶性肿瘤的发生,跟年龄、家族史、环境、个人生活习惯、情绪以及饮食习惯和营养结构都可能有一定的关系。正是因为有些恶性肿瘤跟人的饮食结构和营养结构相关,使得很多癌症患者在营养的摄入方面存在诸多误区。医院胃肠肿瘤外科主任刘海鹰认为,所谓的“饥饿疗法”、“发物说”、“吃素疗法”、“抗癌食品”都缺乏明确的科学根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癌症的治疗,营养的摄入是其中不可...
让肿瘤病人治疗更精准,上海启动建设基因检测示范中心新项目
基因检测可实现重大疾病的预警、预防和预后以及个体化治疗等,目前可应用这种技术检测的疾病数量超过1500种。6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之“高发肿瘤及遗传性疾病基因检测示范中心”项目在上海启动。 澎湃新闻从启动仪式暨高发肿瘤及遗传性疾病精准医疗论坛”中获悉,这一项目经国家发改委审批正式落户浦东张江,项目将由第三方生物医学检测机构出资建设,复旦大学附属肿...
奇特的一氧化氮——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
众所周知,一氧化氮(NO)是自然界中最小、最简单的生物活性分子之一,普遍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参与调解血多细胞活动,包括血管生长、平滑肌舒张、免疫应答、细胞凋亡和突触信息传递等。NO除了在正常生理活动中发挥作用以外,大量研究已证实其与许多疾病,特别是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NO在生物体内可由NO合酶(NOS)以L-精氨酸和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