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44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cience子刊】乳腺癌有救了!靶向治疗起作用了!

2020-05-31

  在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呈逐年的上升趋势,每年有30多万女性被诊断出乳腺癌。乳腺癌已成为当前社会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是仅次于肺癌的女性第二大癌症杀手,因此女性往往谈之色变。   伍斯特理工学院(WPI)院长沃勒·索博耶霍(Wole Soboyejo)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确定了一些靶向药物,这些药物可以减少难以治疗的小鼠乳腺癌肿瘤的大...

Pillar Biosciences(真固生物母公司)完成2970万美元C轮融资

2020-05-25

2020年5月12日NGS临床癌症诊断公司Pillar Biosciences在美国波士顿总部举办C轮融资签约仪式,正式宣布完成2970万美元的C轮融资,本轮融资的投资方由A轮融资的ORI Healthcare Fund领投。此次融资将加速Pillar在肿瘤体外诊断和相关领域研发项目的扩展,并促进Pillar相关产品的全球商业推广。 Pillar Bioscienc...

【Science子刊】中国研究人员使用新型微胶囊研制出了高性能癌症疫苗

2020-05-23

    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其治疗癌症的潜力一直以来都吸引着科研人员的兴趣。癌症疫苗接种是免疫治疗方法之一,但它的性能表现取决于抗原的吸收,以及专业抗原呈现细胞(ApCs)的激活和淋巴结宿主,以引起T细胞反应,然后效应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清除。然而体内微环境因素等会让直接使用肿瘤抗原变得无效。     科研...

【Cell】胖瘦天注定?你体内可有“瘦”基因?

2020-05-22

  最近一项针对天生瘦弱者的遗传协会研究显示,研究人员确定了与瘦相关的基因,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基因,可能在新陈代谢健康型的瘦弱人群中阻止体重增加。他们表明删除该基因可导致苍蝇和小鼠变瘦,并发现其在大脑中的表达可能与调节能量消耗有关。该研究于5月21日发表在《细胞》杂志上。   背景   ...

【Cell子刊】联合用药(化合物A+罗格列酮)能够消除糖尿病治疗的副作用

2020-05-22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一项新研究表明,一种有效但基本被放弃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法可以再次与另一种药物联合使用,以消除有问题的副作用。   1999年,以文雅迪(Avandia)品牌销售的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获得了美国食物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成为了治疗2型糖尿病的主要药物,它能...

【Cell】美国最新研究:生酮饮食影响人体肠道微生物

2020-05-21

  在生酮饮食中,碳水化合物的消耗量明显减少,以迫使人体改变其代谢方式,改为使用脂肪分子而不是碳水化合物,因为它的主要能源(产生酮体作为副产品)支持者声称这种转变具有许多健康益处。   先前的研究表明,高脂饮食会引起肠道微生物组的变化,从而促进小鼠的代谢和其他疾病,然而有人提出将脂肪含量更高的生酮饮食作为一种方法。研究人员决定探索那种令人费解的二分法。 ...

【Science子刊】最新研究:疟疾疫苗首次临床试验成功了!

2020-05-21

  在过去的十年里,人们对减毒全Pf子孢子菌(PfSPZ)疫苗越来越感兴趣,因为这种全生物体免疫将能够诱导针对寄生虫中存在的广泛抗原所需的保护。第一种用辐射减弱的PfSPZ免疫人类的方法是在近50年前发展起来的,现在已经被转化为疫苗,由辐射减弱的、代谢活跃的、无菌的PfSPZ组成,符合直接静脉接种(DVI)的监管标准。该产品,Sanaria PfSPZ疫苗,在美国、欧洲和非洲的20...

【Cell】中国北大科学家谢晓亮团队研制出一种新药物,不用疫苗就可对抗新冠病毒

2020-05-20

来自中国的一个实验室研发出一种药物,这种药物现在被认为能够阻止冠状病毒的大流行。 新冠病毒在全球的爆发越演越烈,引发了一场寻找治疗方法和疫苗的国际竞赛。 中国著名的北京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测试了一种药物,他们表示,这种药物不仅能够缩短新冠病毒患者的康复时间,甚至可以提供短期的病毒免疫。该大学北京基因组学高级创新中心主任谢晓亮(Sunny Xie)告诉法新社,这种...

科研无疆,发现不息-Advancing Science国际癌症线上大会

2020-05-18

盛夏来临,往年这个时候,各地的国际科研会议正是热火朝天的进行中。而今年由于新冠疫情,绝大部分的国际盛会如美国癌症研究学会年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ancer Resear, AACR)或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ASCO)都不得不取消或延迟。即便是国内的众多科研交流活动,也由于旅行限制...

【Cell】中枢神经系统水肿(脑或脊髓肿胀)有救了!

2020-05-18

科学家们已经找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可以显著减少大脑和脊髓损伤后的肿胀,这给全世界每年大脑和脊髓损伤的7500万患者带来了希望。 治疗这种被称为中枢神经系统(CNS)水肿的创伤方面的突破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当前的选择仅限于让患者处于诱导性昏迷或进行危险的手术。大脑和脊髓的损伤会影响各个年龄组,老年人中风或摔伤的风险更大,而对于年轻人来说,主要原因包括道路交通事故,以及橄榄球、美式足球和其他接触...

【Science】用人造蛋白质来设计疫苗,其前景极其广阔

2020-05-16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传播最有效的干预手段之一。疫苗可以触发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而保护身体免受感染。然而,如流感或登革热等许多重要的病原体,现在依然仍然缺乏有效的疫苗。 EPFL工程学院蛋白质设计与免疫工程实验室(LPDI)的教授布鲁诺·科雷亚(Bruno Correia)表示,“当疫苗不起作用时,我们倾向于认为这是因为产生的抗体没有保护作用,这通常是因为我们的免疫系统产生了错误的抗体。”科雷亚...

【Science Advances】1型糖尿病相关病毒的疫苗在动物模型中试验成功了

2020-05-11

  根据许多观察研究表明,某些病毒感染可能在导致1型糖尿病的自身免疫攻击中起作用。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和他们的芬兰同事已经研发出针对这些病毒的一种疫苗,期待疫苗能够提供保护、预防1型糖尿病。这项研究在5月6日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   虽然估计有50000瑞典人患有有1型糖...

【Science Advances】基因突变和饮酒的结合增加了东亚人患胃癌的风险

2020-05-08

一个隶属于日本几个机构的研究小组发现,有某种基因突变和一定饮酒习惯的东亚人的胃癌风险增加了。研究人员在5月6日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的论文中指出,他们描述了数百名胃癌患者的基因数据比较,且得出了结论。 胃癌发生在胃的内壁,先前的研究已经表明,饮食、年龄和多种胃部疾病对特定个体患上胃癌的几率有很大影响。东亚人比其他任何群体...

【Cell子刊】新的肿瘤采样方法能准确检测其遗传学改变

2020-05-06

  近日,克里克(Crick)、罗氏诊断公司(Roche Diagnostics)和英国皇家马斯登(Royal Marsden)国民健康保险制度(NHS)基金会信托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全面的肿瘤采样方法,能更准确地检测肿瘤中的遗传学改变。这很关键,因为能对每位患者和每种治疗方式都进行个性化的处理。这项新的研究发表在《细胞报告》(Cell Reports)期刊上。 ...

【Science Advances】持久而低毒性的抗菌肽可抵抗“超级细菌”肺部感染

2020-05-06

  近日,通过偶然发现,匹兹堡大学公共卫生研究生院的研究人员大大降低了潜在抗生素对最可怕的耐药细菌的毒性,同时还提高了其抵抗感染的稳定性。通过气管对付肺部感染,这种新的抗生素在对抗实验室细胞培养物和小鼠中的耐药细菌方面,比其实验的前身和传统抗生素疗法更有效。根据在《科学进展》上发表的发现,这种抗菌肽对抗“超级细菌”的感染时,并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

【Science】SARS-CoV-2可感染肠道细胞并在其内繁殖

2020-05-06

  COVID-19患者表现出多种与呼吸器官有关的症状,例如咳嗽、打喷嚏、呼吸急促和发烧。该疾病通过微小的飞沫传播,这些飞沫主要通过咳嗽和打喷嚏传播。然而,三分之一的患者也有胃肠道症状,例如恶心和腹泻。此外,在呼吸道症状得到解决后很长时间,还能在人粪便中检测到该病毒。这表明该病毒还可以通过所谓的“粪口传播”。  &emsp...

【Cell】羊驼抗体可能有助于对抗COVID-19

2020-05-02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消息,比利时一项新的研究报告说,羊驼血液中的分子可能会在新冠病毒暴发时起到治疗作用。使用“羊驼抗体”的可行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为了寻找有效治疗COVID-19的方法,研究小组找到了一只名叫温特的羊驼。该小组由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比利时根特大学组成,该小组将于5月5日发表在Cell杂志上,以预印本的形式,报告有关羊驼的冠状病毒治疗潜...

【Science Advances】巨噬细胞的“背包”可杀死癌症

2020-04-30

巨噬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就像人体中的侦察队,寻找潜在威胁,如病毒、细菌和癌细胞,吞噬并摧毁它们。但是,令人讨厌的是癌性肿瘤的袖手旁观:它们分泌的物质会将到达的巨噬细胞从“杀死肿瘤”状态转变为“促进肿瘤”状态,从而抑制人体的免疫反应,促进血管生长,为肿瘤供血,并帮助肿瘤转移。肿瘤会把巨噬细胞切成肿瘤形成前的状态,所以很难实现从体内提取巨噬细胞,迫使它们进入杀死肿瘤状态,让它们与癌症作斗争。 ...

【Science Advances】智能隐形眼镜可监测并治疗糖尿病

2020-04-28

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在饭前和饭后抽血来测量血糖水平,并且容易因糖尿病而引起并发症。韩国浦项科技大学(POSTECH)的一个研究小组,之前开发出了一项技术,只需戴上“智能发光二极管(LED)隐形眼镜”就可以诊断糖尿病和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通过这种技术,可穿戴式糖尿病诊断和治疗设备的开发将受到鼓舞。此前,有研发者认为LED等中的砷会对眼睛造成伤害故而放弃了,好在科学家仍不放弃,完成了这一创举。 ...

【Science子刊】 基因编辑患者的干细胞可逆转糖尿病

2020-04-23

  近日,来自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的发现表明,CRISPR-Cas9技术有望用于治疗糖尿病,特别是由单个基因突变引起的形式。并且一些患有较常见糖尿病(如1型和2型)的患者,可能在一天之内就见效。该研究于4月22日在线发表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   Wolfram综合征患者在童年或青春期发展为糖尿病,需要很快进行胰岛素替代治疗,每天需要多次注射胰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