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44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肿瘤免疫大牛邹伟平Cell发文 揭秘肿瘤免疫与化疗关系
近日,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华人科学家邹伟平领导的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肿瘤微环境中的效应T细胞能够通过削弱基底层细胞介导的化疗抵抗增强化疗药物效果。 邹伟平教授是生命科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华人科学家,其专业领域涉及肿瘤、免疫、炎症以及转化医学,在肿瘤和机体免疫的相互作用研究及其应用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效应T细...
Science:粪便移植成医学“新宠”,“粪菌药片”或将问世
最近,研究粪便移植的科学家们,首次能够确定:在粪便移植后,来自捐赠者的哪些菌株能够定植在患者的肠道内?来自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的一个研究小组,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和学术医疗中心以及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捐献者和患者之间的兼容性,可能在粪便移植中发挥了较之以前所认为的更大作用。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4月29日的《Science》杂志上,可能...
Cell:最大型基因测序揭示健康老人秘密
或通过基因保护防止心智功能丧失 对数百名健康老年人的基因组进行了研究的科学家说,这些老年人的一个秘密可能是通过基因保护防止心智功能的丧失。 科学家的这项工作是迄今为止对长寿无病人群进行的最大规模的基因组测序研究。主持这项研究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拉荷亚市斯克利普斯转化科学研究所心脏病学家Eric Topol表示,其中一个最困难的挑战就是找到那些生活到晚年(大约80岁...
遗传学初创企业 Twist Bioscience 与微软协作,旨在利用 DNA 进行数据存储
作为一家制造并利用合成 DNA 存储数字化数据的初创企业,Twist Bioscience公司已经与微软及华盛顿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旨在凭借合成基因承载海量信息。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企业能够收集到大量对投资者及股东极具价值的数据,但由此带来的存储需求则可能造成令企业难以承受的庞大成本支出。 另外,...
Science 两种转录因子指导免疫细胞在组织内驻留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负责在体内皮肤、肝脏、肾脏和肠道的入侵位点抵抗感染的基因。 这项研究是由来自澳大利亚沃尔特与伊丽莎-霍尔医学研究所(Walter and Eliza Hall Institute of Medical Research)的Axel Kallies博士和Klaas van...
王红阳院士、王林辉教授Cancer Cell发表lncRNA重要发现
第二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外泌体传送的lncARSR通过发挥竞争性内源RNA(ceRNA)作用,在肾癌中促进了舒尼替尼(Sunitinib)耐药。 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的王红阳(Hong-yang Wang)院士及长征医院泌尿外科的王林辉(Lin-Hui Wang)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王红阳院士长期从事恶性...
Cell子刊:HIV竟是“岁月神偷”?
艾滋病被认为是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威胁,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在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的帮助下,HIV感染者的寿命已经大大延长。此前有研究称,只要坚持治疗和服药HIV感染者的寿命最长可以延续到70岁,与普通人的平均寿命差不多。不过医生们也发现,HIV感染者往往表现出过早衰老的迹象。Molecular Cell杂志四月二十一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
宋红军、明国丽夫妇发表Cell新文章
寨卡病毒(Zika virus)疫情出现在研究大脑的新干细胞技术正在完善及进行测试之时。在4月22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将一种脑区域特异性类器官(organoids)公诸于世,它在三维空间中展示了寨卡病毒影响人类大脑的机制。这些类器官数据支持了寨卡病毒偏好感染神经干细胞,及损伤程度差异取决于感染时间的这些观点。 类器官是指...
华人学者Cell提出全新机制:你、我、他为何都长这样?
虽然我们人类肤色不同、胖瘦各异,但在其他生物眼中我们可能都长得差不多。相信重度脸盲症患者对此也深有体会。事实上,同种生物的肢体和器官比例的确是大致相同的。那么为什么你、我、他都有惊无险地长成人样了呢?Duke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本周Cell杂志上给出了他们的答案。这篇文章描述了一个全新的模式形成(pattern formation)机制。 &e...
Cell重大突破:靶向“无药可及”的癌基因
RAS基因在30%以上的人类癌症中发生突变,是最受制药商追捧的癌症靶点之一。然而,由于突变RAS蛋白缺乏结合药物的口袋,这一直是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在发布于4月20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中,E. Premkumar Reddy博士领导西奈山Icahn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鉴别出了一个靶向这一重要癌基因的新机制。 在许...
Cancer Cell:表观遗传的肿瘤异质性
表观遗传学修饰可以在不改变DNA序列的情况下调控基因的活性,广泛参与了细胞对基因表达的控制,在细胞生长、细胞分化、细胞增殖和疾病状态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由此不少科学家都展开了表观遗传与癌症发生发展的研究。 而对于肿瘤而言,在患者第一次被确认患上癌症的时候,其体内已经存在了上千万个癌细胞了,这些细胞之间存在异质性, 这种差异涉及...
Science医学:临床基因治疗再获重要突破
在采用圣犹大儿童研究医院和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开发的新型基因疗法治疗后,罹患一种严重遗传性免疫缺陷病的青少年和年轻成人病情得到了改善。这项研究的结果发布在今天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这项研究涉及了罹患严重联合免疫缺陷病(SCID-X1),也称...
Illumina推出BaseSpace® Informatics Suite,加速测序实验室的基因组数据分析
Illumina公司(纳斯达克股票代码:ILMN)近日推出了BaseSpace? Suite,一套最完整的基因组学软件工具和解决方案,有望促进精准医疗和基因组学研究。这个集成的信息学方案让用户能在统一且综合的平台上进行实验室信息管理、分析和共享,以及样品解释、报告和先进的队列分析。BaseSpace Suite缩短了从样品提交到获得答案的时间,解决了基...
Dendreon与Celldex在肿瘤疫苗之路上相继倒下,下一个幸运儿是谁?
2016年3月7日早晨,从美国生物技术公司Celldex Therapeutics 传来了坏消息,其多型性神经胶母细胞瘤(GBMs)疫苗Rintega的关键III期临床试验因未能改善总生存期而宣告提前终止。(消息源于美中药源) 听到这一消息,宝宝的眼前一片黑,这个情景在2年前发生过同样一幕。对,那是2014年...
Science:免疫系统推动损伤后的愈合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Kennedy Krieger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证实当与支持它们的生物“支架”配对使用时,一些一直与过敏症有关联的免疫系统细胞也可以引导小鼠肌肉创伤愈合。 这一发表在4月15日《科学》(Science)杂志上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明了免疫系统不仅在对抗感染性疾病和其他疾病中起重要作用,对于推动损伤...
Science: 吃早餐,甚至吃两份,真的是更健康的选择
科学家发现,儿童早晨不吃早餐不会减肥,吃早餐是保持健康体重的一项重要因素。 儿童营养学家称:早餐为大脑以及身体其他部位提供能量。即使你正在减肥,也应该吃早餐。研究发现吃早餐的人比不吃早餐的人更容易保持科学的体重和身材。另外,该结论同时适用于吃两份早餐的人(家里一份,学校再吃一份)。 我们认为早餐非常重要,以至于许多学校现在像提供午餐一样提供学生早餐。很多学生...
Science:抗氧化剂或可促肿瘤转移
美容护肤品、咖啡、茶、红酒、维生素等富含抗氧化剂的日常生活佳品,在特定条件下可能是一把双刃剑。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郑宏庭教授率领的团队最新研究证实,日常生活中和临床某些抗氧化剂可能会促进肿瘤转移。这一题为《激活NRF2通路的抗氧化的抗糖尿病药物加速肿瘤转移》的原创性论著4月13日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子刊《科学—转化医学》上,并...
Celgene5000万美元携手Juno深化CAR-T治疗研发合作
近日,Celgene和Juno达成一项靶向CD19的CAR-T研发合作,交易金额达5000万美元。根据协议,Celgene将获得该项目在欧洲地区、北美和中国之外地区的研发和商业化权利,而Juno仍保留在北美和中国的商业化权利。 去年6月份,Celgene与Juno达成了为期10年、金额高达10亿美元的CAR-T全球合作研发协...
Cancer Research惊人发现:手术本身推动癌症复发?
直肠癌又称大肠癌,是最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当结直肠癌转移到肝脏的时候,医生们通常会通过手术将肿瘤切除。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癌症都是阴魂不散的。匹兹堡大学的Allan Tsung认为,手术过程本身(尤其是机体对手术损伤的修复应答)会促使癌症复发。 中性粒细胞是响应手术损伤的第一批免疫细胞。这些细胞会向血液中喷出网状DNA...
Cell封面故事:癌症的定时炸弹
一项新研究表明,昼夜节律环路对于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干细胞(AML)而非健康血细胞至关重要,这为AML的治疗指出了可能的信号通路。 有一句俗话叫做“时间就是一切”。对于AML来说,这句格言可能是真的。在发表于4月7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由来自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医学院Broad研究所、Brigham妇女医院(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