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
转化医学圆桌π第一期“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合如何构建精准医学未来”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006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中科院,暨南大学《PNAS》利用CRISPR发现新的肺癌抑癌基因

2018-05-21

研究人员利用CRISPR/Cas9技术在体进行大规模筛选发现组蛋白去甲基化酶UTX为新的肺癌抑癌基因,深入揭示了UTX失活促进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并提供了潜在的治疗策略。 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暨南大学生命与健康工程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In v...

FDA拒绝批准辉瑞的Herceptin生物类似药

2018-05-17

4月23日,辉瑞宣布,FDA针对辉瑞在研的Herceptin生物类似药出具了全项审评意见函(Complete Response Letter)。Herceptin是靶向于HER2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有15%-20%的乳腺癌病人癌细胞HER2是过表达的,这导致了癌细胞生长的失控。 辉瑞表示,FDA强调需要提供“额外的技术信息”,FDA并没有要求提供该...

PNAS揭秘恶性肿瘤转移根源!一切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2018-05-17

大量证据表明,基因突变的体细胞可在与正常体细胞的生存竞争中不断进化,最终变成永生不死的癌细胞,而癌细胞的无限制地增殖就会导致肿瘤的发生。在癌变过程中,体细胞的每一次突变,都会在其基因组上留下印迹。 那么,这些印迹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有什么样的影响?对生命杀手-恶性肿瘤来说,其转移究竟是基因决定,还是单纯的肿瘤破裂?今天我...

最新NEJM和三篇《柳叶刀》公布多项PD1/PDL1抗体联合免疫疗法临床实验结果,治疗多种癌症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8-05-17

引言 近日,人类肿瘤里程碑免疫疗法抗PD1抗体联合免疫疗法在临床治疗肿瘤中取得多项突破性进展,结果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上面。其中顶级学术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公布了期待已久的免疫疗法一线治疗肾癌的数据,结果振奋人心,免疫药物组合(Nivolumab + Ipilimumab)在试验中完爆目前的标准疗法-靶向药物Sunitinib;而另一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肿瘤》则发表了三篇与PD1/PDL1相...

Illumina邀您共赴第八届上海胎儿医学大会

2018-05-17

会议介绍 历届胎儿医学大会不断将国内外新研究、新观点、新技术带入到广大业内同行的视野中,这是众多从事母胎医学的同仁们一同学习及探讨大聚会,也是规范国内胎儿医学的临床实践的大讲堂。历年5月,胎儿医学大会在业内掀起了学习和研究胎儿医学的热潮。今年,Illumina将携专题卫星会与您相约第八届胎儿医学大会,敬请期待! ...

Illumina收购Edico Genome,加速基因组数据分析

2018-05-17

Edico的DRAGEN™ Bio-IT平台为新一代测序带来了更快更简化的输出 2018年5月15日,Illumina公司宣布收购新一代测序(NGS)数据分析加速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Edico Genome。Edico Genome的DRAGEN™ Bio-IT平台(DRAGEN)利用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技术以及专有的软件算法来减少数据占用空间和获得结果的时...

Illumina收购Edico Genome,加速基因组数据分析

2018-05-16

Edico的DRAGEN™ Bio-IT平台为新一代测序带来了更快更简化的输出 圣迭戈——2018年5月15日——Illumina公司(纳斯达克代码:ILMN)宣布收购新一代测序(NGS)数据分析加速解决方案的领先供应商Edico Genome。Edico Genome的DRAGEN™ Bio-IT平台(DRAGEN)利用现成可编程门阵列...

顶级期刊《科学》封面及特刊聚焦肿瘤免疫治疗:大牛Carl June等最新文章畅谈免疫治疗革命!

2018-05-16

引言 3月23日,最新一期著名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以封面以及特刊的的形式聚焦了肿瘤免疫治疗,以“The Cancer Immunotherapy Revolution”为主题,更是发表了多篇肿瘤免疫治疗领域多位顶尖专家的团队撰写的文章,其中包括里程碑式免疫疗法CAR-T治疗先驱Carl June教授最新综述文章。 肿瘤免疫治疗无疑是肿瘤治疗史...

又撤稿!?《Scientific Reports》宣称撤回一篇有关HPV疫苗能引起神经损伤的论文!

2018-05-16

前有韩春雨撤稿事件,后有Nature Methods撤稿斯坦福大学基因编辑文章事件,今又一撤稿事件发生!好不热闹! 5月11号,Scientific Reports撤回了一篇有争议的论文,该论文声称接受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疫苗注射的小鼠表现出神经损伤的迹象。 声称对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有害的妇女在2016年在东京召开新...

参会提醒 | 液体活检研究最新前沿 从定性到定量:cfDNA assay在转移性乳腺癌中的应用

2018-05-16

相对于传统组织活检,液体活检具有无创、取材容易、实时监测、易重复性、均化异质性的优势,用于早期筛查、辅助诊断、治疗决策、用药指导和术后监测。 液体活检的出现为肿瘤精准医疗带来了新的机遇。液体活检的研究也面临了种种挑战——样本浓度低,需要高灵敏度的检测平台,是否能涵盖所有和靶向治疗研究相关的所有突变类型,成本是否可控,是否有检测标准等等。 C...

想要小麦色皮肤又怕得皮肤癌?《Nature》子刊教你如何日光浴

2018-05-15

在这个人人都注重防晒的时代,皮肤晒黑、晒伤成为人们日益关心的话题,而皮肤癌的发生与二者之间的关联性也慢慢被发现,在以欧洲人为实验对象的一组大型全基因组的研究中发现皮肤易晒黑程度与皮肤癌的发生的相关性。 皮肤晒黑过程 皮肤癌的高危因素更倾向于皮肤是否易晒黑,而不在于皮肤是否晒黑。 研究员报导了以17...

《Science》 :啪啪打脸!癌症免疫疗法遭遇重创!如何应对?

2018-05-15

上个月,生物技术公司Incyte的新型癌症免疫治疗药物IDO抑制剂epacadostatIII期临床宣告失败,很遗憾,它并没有通过大规模临床试验的考验。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结果引发了整个制药行业的反思,也为药物治疗领域敲响了警钟!近日,知名期刊《Science》大篇幅报道了这一事件! IDO抑制剂又称吲哚胺(2,3) - 二...

关节炎治疗新曙光——三价TNF受体面世!

2018-05-15

目前的TNF-α阻滞剂,包括可溶性受体-Fc融合蛋白和治疗性抗体,都是二聚体结构,但它们的靶标TNF-α本身在性质上是同三聚体,而三价可溶性TNF受体的发展攻克了这一难题,它在体内外对TNF-α信号传导的抑制,都比二聚体TNF受体更有效,这提高了对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同时也为下一代药物设计提供了更好的生物平台。 肿瘤坏死因子的...

重磅|1090位专家团及1193位读者共同遴选出2018年1月到4月最具突破性的8篇CNS文章(共从34篇遴选出来,值得收藏)

2018-05-15

iNature:经过读者及专家团的共同投票,iNature遴选出了最具突破性的8篇文章。经过对投票的统计,我们获得了1193票读者的投票,以及1090票的专家团投票(对于专家团,我们仅仅是内部邀请,主要由近500位PI及近600位博士组成)。最后我们通过汇总俩者的情况(其中专家团的权重为80%,读者的权重为20%),我们得到了以下的8篇文章:中科院刘江等研究组首次报道人类早期胚...

Immunity:清华医学院董晨又双叒叕同期两篇论文,分别揭示肿瘤免疫治疗新靶点和银屑病发病新机制

2018-05-14

2018年4月19日,最新一期的国际免疫学顶尖杂志Immunity同时刊发了清华大学医学院董晨课题组的两篇研究论文。有意思的是,这是董晨实验室过去15年中继2003、2008、2010 和2015年之后, 第五次在同期Immunity发表两篇无关联论文,这在国际免疫学界绝无仅有, 成为佳话。 2018中国微循环学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中国转化医学大会邀请函(欢迎点击...

一盆“冷水”引发深思!Science:新型癌症免疫疗法遭遇“重大挫折”

2018-05-14

5月9日,Science杂志发文讨论了最近遭遇重大挫折的一类抗癌药物——IDO抑制剂。文章称,Incyte公司关键临床试验的失败让业界开始质疑,针对这类免疫疗法的开发是否过于激进。同时,这盆“冷水”还使得多家制药巨头紧急缩减了对这类药物的研发投入。 A class of drugs meant to help unleash T cells (bl...

《Nature》:33%的肿瘤完全消失!只需抗癌病毒与这种药联用!

2018-05-14

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抗癌病毒的研究,但众多试验都屡屡受挫。近日,为了更安全或更有效地对抗癌症,研究团队首度尝试将抗癌病毒和检查点抑制剂一起使用 ,且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一家制药公司巨头更是斥资数十亿美元,投入到抗癌病毒这项有着广阔前景的领域当中。 抗癌病毒是癌症治疗领域的一种新兴疗法。这些病毒能够根据肿瘤细胞与健康细胞...

重磅|1090位专家团及1193位读者共同遴选出2018年1月到4月最具突破性的8篇CNS文章(共从34篇遴选出来,值得收藏)

2018-05-14

iNature:经过读者及专家团的共同投票,iNature遴选出了最具突破性的8篇文章。经过对投票的统计,我们获得了1193票读者的投票,以及1090票的专家团投票(对于专家团,我们仅仅是内部邀请,主要由近500位PI及近600位博士组成)。最后我们通过汇总俩者的情况(其中专家团的权重为80%,读者的权重为20%),我们得到了以下的8篇文章:中科院刘江等研究组首次报道人类早期胚...

Nature Biotechnology连发4篇CRISPR技术的文章,推动该领域跨越式的发展

2018-05-11

CRISPR已经应用于包含人类,小鼠,酵母,水稻等各个物种中,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就在近期,Nature Biotechnology 杂志连续推出了4篇CRISPR技术的进一步升级应用,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CRISPR技术应用范围,尤其是为临床的应用做了非常好的铺垫。 这4篇文章分别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赵惠民研究组的'Genome-scale engineering of Sacch...

Cell:长期被误解 非编码RNA存在“认知黑洞”

2018-05-11

在人类基因组中95%的基因并不编码蛋白质,其他物种也有大量的非编码基因。这些DNA不会被编码成蛋白质,却又会转录出非编码RNA,它们对生命活动起什么作用?是进化的冗余还是神秘的缓存? 《细胞》杂志近日刊登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团队的研究论文,他们发现一种全新非编码RNA分子。该分子能够调控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