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00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 Methods:两轮捕获+双重测序 成就史上最精准的测序!
传统的高通量测序会产生不少错误,掩盖基因组中的罕见突变。前不久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新测序法,能够成功从背景噪音中分离出信号,实现极为准确的测序。 肿瘤是异质性细胞的混合体,测序可以检测其中的罕见突变,但成本较高而且容易出现错误。华盛顿大学的研究团队为此开发了新测序技术,将靶序列纯化与高精度的DNA测序法结合起来。这一成果发表在近日的Nature Methods杂志上。 “这一...
Nature:科学家发明对抗HIV新利器——广泛中和抗体
4月8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广泛中和抗体(3BNC117)能够有效降低人体中HIV病毒水平。 这种方法叫做被动免疫,是将抗体注入人的血液中。研究人员在人体中进行了多种试验,希望该方法能够帮助预防、治疗甚至治愈HIV。 研究人员在29名受试者中检测了4种不同剂量的3BNC117;受试者中有17人携带HIV,其中有15人...
Nature:华人学者担纲“神经元百科全书”项目
三月三十一日Allen脑科学研究所宣布启动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BigNeuro。该计划旨在建立世界上最大型的神经结构公共目录,帮助研究者们更好的模拟和理解人类大脑。领导这一项目的是著名华人学者彭汉川(Hanchuan Peng)博士。 超大规模大脑研究的时代已经来临,欧盟启动人脑工程计划(Human Brain Project)希望用超级计算机模拟人脑,而美国的BRAIN计划试...
Nature子刊:石墨烯有望带来快速测序
快速可靠的DNA测序是生物学研究长久以来的梦想。近日,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文章,表示利用一种特殊形式的碳 – 石墨烯(graphene),有望实现实时、高通量的DNA测序,从而彻底改变医学研究和检测。 这项研究由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物理系的Jiri Cervenka博士领导,澳大利亚同步加速器(Australian Synchro...
Nature破解50年谜题:男女为何大不同?
性行为差异是在大脑发育过程中被编程,但人们却并不清楚这种情况确切是如何发生的。根据发表在3月30日《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在对雄性啮齿类动物性行为至关重要的一个大脑区域——视前区(POA)中,雌性表型是DNA甲基化抑制雄性相关基因的结果。 研究作者、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Br...
Nature:增强免疫系统能够抑制脑癌
“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和其他针对脑癌的免疫疗法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研究,但这项工作重要的结果表明,对具有这一非常困难的疾病的患者,需要显著的改善免疫疗法的临床影响,”佛罗里达州盖恩斯维尔大学脑肿瘤免疫治疗计划主任和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Duane A. Mitchell博士这样说。 树突状细胞是一种专门的细胞,其通常捕获微生物,然后迁...
Nature公布中国高校与科研院所最新排名
自然出版指数(NPI)根据高校与科研院所在《自然》及其他17本自然系列研究期刊上出版的文章数计算,是衡量高质量基础性研究的新指标。该指数每月更新一次,记录过去12个月内发表的文章数据。 三月二十五日,Nature根据2014年的论文发表情况,做出了亚太地区高校与科研院所的最新自然指数排名。在这份榜单中中科院(CAS)雄踞第一位,论文...
四篇Nature子刊:人类基因组可以去掉一千个基因?
Nature Genetics杂志三月二十五日连发四篇文章,展示了在同一个人群中进行的最大规模全基因组测序。冰岛deCODE公司的这个庞大测序项目不仅揭示了新的疾病风险基因和人类进化线索,还在人类基因组中鉴定了一千个似乎无关紧要的基因。 DeCODE全基因组研究是“一项壮举,”麻省总医院的人类遗传学家Daniel MacArthur评论道。“这在五...
华中农业大学Nature子刊发表测序新成果
来自华中农业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简单的方法从玉米四分体(tetrad)分离出4个小孢子,并对单个小孢子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在单细胞水平上剖析了减数分裂重组。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发表在3月24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华中农业大学的严建兵(Jianbing Yan)教授。严教授目前主要从事玉米复杂数量性状的遗传解...
Nature:治疗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新疗法
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是引发儿童及成年人的一种常见的白血病,当未成熟B细胞中的信号通路失调后就会引发该疾病;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治疗B-ALL的新型疗法,该研究或可改变我们通常所认为的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疗法,其对于后期更多疗法的开发非常关键。 B细胞是一种可以产生抗体抵御...
Nature医学:新免疫疗法横扫癌症与感染
由耶鲁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现了一种有前景的新联合免疫疗法,可提高机体对抗慢性病毒感染和癌症的能力。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3月23日的《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上。 尽管面对着来自机体主要抗病原体防线——T细胞的攻击,一些可引起慢性感染的病毒,如HIV和乙肝及丙肝病毒,仍能够在身体内存留。其原因在于,随着时间...
Nature技术突破:将CRISPR效率提高19倍
CRISPR/Cas系统可以构建出多个基因精确突变的小鼠,但其效率低下阻碍了生成足够数量的转基因小鼠来建立人类疾病模型。通过添加一种抗癌药物Scr7到遗传编辑的受精卵中,Whitehead研究所的科学家将CRISPR/Cas的效率显著提高了19倍。这一重要的成果发表在本周的《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 CRISPR- Cas系统是通...
Nature:心衰的罪魁祸首被发现 是PDE-9酶!
近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和其他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实验室动物和人类心脏细胞,找到了人们一直在寻找的触发心力衰竭的“罪魁祸首”。 心力衰竭影响着美国近600百万人口,以及全球2300万人口。其特点是心脏功能逐步衰退,心肌硬化,心脏泵血能力逐渐丧失。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3月18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研...
Nature Cell Biology:高通量单细胞技术获得新突破
人类肠道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每周,肠道都会再生一层新的内皮细胞,脱落的表面面积相当于一个小型公寓,并用新的细胞进行修复。几十年来,研究人员已经知道,负责这一改头换面行为的是肠道干细胞,但是直到今年,美国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UNC)医学、细胞生物学和生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副教授Scott Magness博士,才找到一种方法,在实验室内同时分离和培养成千上万个这样难以捉摸的...
中国科学家Nature头条文章:H7N9研究新成果
谁也不知道已在中国造成560多人感染、204人死亡的H7N9禽流感是否有可能进化至可以很容易地在人群间传播。而现在在家禽中针对H7N9开展的一项迄今最大规模的基因组调查提供了关于这一病毒进化和传播更为详细的图像。 H7N9首先是在2013年3月底在上海及周边地区被发现,当年的4月病例开始飙升。在确定活禽市场是疾病向人类传播的主要途径后初期的疫情...
Nature:科学家利用X射线探测机体早期DNA的“影印”过程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名为ORC的复杂蛋白的3D模型,其可以帮助DNA进行复制;就好象对罪犯进行拍照一样,这种ORC模型可以帮助描绘出关键兴趣蛋白的活动图谱。 研究者James Berger教授指出,尽管ORC蛋白模型对于生命研究非常关...
Nature:基因组复制或为解析癌症进化提供线索
有机体细胞中的基因组拷贝数越多,细胞或越易于从生长和适应中获益。近日,一篇刊登于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克瑞顿大学(Creighton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通过对酵母菌的研究发现,多倍体或许可以极大地帮助细胞去适应周围的环境,多倍体即有机体细胞中的基因组拷贝数超过2倍,由于癌细胞通常都为多倍体或非整倍体,因此本文的研究结果或...
Nature:死后大脑会泄露你的秘密?
从死后的大脑切片中提取生前的信息,这似乎是科幻小说才会有的情节。然而,这种“读心术”已经成为了现实。三月二日,冷泉港实验室(CSHL)的研究团队在Nature上发表文章指出,“读取”大脑切片可以准确判断大鼠生前接受的行为训练。这项工作有助于人们进一步理解,大脑学习和记忆的编码机制。 “神经科学家们之前鉴定了与学习有关的大脑区域,”领...
Nature子刊:新型工具有助揭示多种疾病发生的遗传根源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Method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巴塞罗那生物医学研究院(IRB Barcelon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工具,其可以帮助揭示许多复杂疾病发生的遗传原因,比如癌症、阿尔兹海默氏症及糖尿病等。 文章中,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实验室中有超过2.3万已经被记录的遗传突变可以影响2000种蛋白的功能,而研究者希望以此来揭示这些...
Nature:使用人工抗体阻止HIV感染
30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以确定对于HIV最好的免疫位点,并且这些信息已经成为艾滋病疫苗设计和其他保护方法设计的源头。如今,一个研究小组表明,一种实验室制造的、模仿我们免疫系统中抗体的分子,可能比人体产生的抗体具有更强的保护作用,这种分子在注射了大剂量的病毒的四只猴子中,保护了他们免受HIV的感染。 天然的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