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nexus完成世界上最大的泛癌症数据的重
DNAnexus 在12月9日宣布它已完成在世界上最大的泛癌症数据集上的统一重分析和突变检测,数据来自TCGA(癌症基因组图谱)的10,487个患者,涵盖33种癌症类。
阻止细胞成为癌细胞的分子机制
最近,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一个多少有些神秘的分子有着从不为人知的作用。它似乎可以通过激活结直肠细胞组织避免使其成为癌细胞。
致病基因可被选择性识别
据最新一期《自然·化学生物学》报道,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科学家开发出可对抗RNA(核糖核酸)造成的疑难杂症的多种精准医学方法。
里应外合,结肠癌竟是这样吃出来的!
饮食尤其是高脂高蛋白的饮食,是导致结肠癌发生的重要诱因。在中国,结肠癌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发病率在大中城市已经上升到第二位, 而且患者年龄也偏向年轻化,35岁以内的发病率也是越来越高。大中城市的居民普遍的高蛋白高脂肪饮食也从侧面证实了高脂高蛋白饮食与结肠癌发生的关系。
布洛芬可以降低吸烟者肺癌死亡的风险
布洛芬是一种常用于减轻疼痛和炎症的药物,但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其益处并不止于此。研究人员发现,该药物还可以降低吸烟者肺癌死亡的风险。
社会隔离可能会导致乳腺癌患者生存率降低
自1990年以来,乳腺癌的生存率一直在升高。这是因为有了更好的筛查手段,提高了公众意识和早期检测以及诊疗技术和治疗方法的改进。在过去2年里,50岁及以上女性的死亡率已显著下降。
【新研究】从这些基因可摸清你的“人格”,你的“
“人之初,性本善”即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同样的,现在有很多肥胖患者在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或者运动健身的方式进行体重控制,他们或多或少的相信自己的“肉体”呈现如今的状态多半与自己后天的生活方式有关。但是近期的两项研究告诉了我们:对于我们的“人格”和“肉体”,基因是如何行使“发言权”的。
蟑螂、砒霜……那些神奇的抗肿瘤药物!
据资料显示,未来10年,中国的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将继续攀升。癌症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人们无不“谈癌色变”。骇人听闻的临床表现,治愈带来的身体疼痛以及高额的治疗费用,让人不寒而栗,但当你听说蟑螂、阿司匹林能对抗某些复杂性的肿瘤时,你是否又会瞠目结舌,感叹高大上的癌症居然也能被屌丝级的药物征服,一起领略这些“诺奖级”的神奇药物。
最新证据:高脂饮食有助于肿瘤扩散!
癌症难治和致命的关键在于扩散和转移,一旦癌细胞开始转移,通常治疗更加困难并且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CD36是一种脂肪酸受体,它的功能是负责脂肪酸的识别和细胞跨膜转运,即摄取脂肪酸,科学家们首次确认了具有转移能力的癌细胞高表达CD36,并且,癌细胞的转移需要借助脂肪酸的内化。
NGS“惨败”,第三代测序首次成功诊断罕见病!
目前临床上主要利用短读长测序(SRS)来进行基因组学分析,比如二代测序。SRS的主要特点是通量高、准确基数高以及成本低,但它无法解决高度杂合的基因组、高度重复序列、高GC区域、拷贝数变异、大的结构变异等问题。相比而言,长读长测序(LRS)有着与之互补的优势,在临床上可以检测到SRS遗漏的遗传变异。第三代测序技术的显著特征就是读长比二代测序更长。近日,科学家们首次利用第三代测序技术成功确定了二代测序未能检测到的致病性大片段缺失突变,最终确诊了一种罕见遗传病。相关结论发表在BioRxiv上。
Nature子刊揭示基因改变肠道细菌,肥胖治疗
国卫院最新研究发现,倘若剔除小鼠体内的dusp6基因,将可改变体内肠道菌相,达到抑制肥胖效果,人体内也有dusp6基因,目前已掌握培养出具有抑制肥胖效果的肠道菌相的关键方法。
1个病例1篇NEJM!细胞免疫疗法获重大突破,
在一项结直肠癌免疫疗法研究中,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研究小组鉴定出了一种靶向致癌蛋白的新方法。这一致癌蛋白由KRAS基因的突变形式产生。研究中使用的靶向免疫疗法成功让患者的癌症得以消退(regression)。这一突破性成果于12月8日发表在NEJM杂志上。
北医三院骨科团队应用3D打印技术解决又一世界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以下简称「北医三院」)骨科主任刘忠军教授收治了一位4节颈椎被恶性肿瘤侵犯的重症患者。刘教授团队给患者实施了全世界首例4节颈椎切除手术,并给患者安装上全世界首个大跨度3D打印人工颈椎。距离手术结束仅一周,这个癌症患者在3D打印颈椎的帮助下已经可以起床活动了。这要是在3D打印出现之前,是没法想象的。
PD-L1再传捷报, PD-1通路热点都在哪?
最近,Roche的PD-L1单抗(商品名Tecentriq)三期临床试验结果公布,有望成为治疗肺癌又一个大杀器。本文对PD-1通路单抗药物热潮中的大事件和研发中的重要细节进行分析。
全基因组连锁分析和高通量测序结合寻找疾病相关基
在寻找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中,使用基因芯片对家系进行连锁分析,将基因定位于少数几个区域中,接着进行外显子组测序或全基因组重测序寻找候选区域中的遗传变异,是一个准确高效的研究方案。本文列举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皮肤科李明老师团队的两项研究,均使用了上述方法成功找到了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位点。
Science:开发出分泌胰岛素的人工β细胞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中国华东师范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一种简单明了的工程学方法制造出人工β细胞。
系统性异质性:一种理解肿瘤异质性的综合性方法
系统异质性是一个立体多维的概念,肿瘤异质性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产生抗肿瘤药物和耐药性的决定环节,是肿瘤复发和转移的关键机理之一。复旦大学中山医院临床研究院执行院长,上海市临床生物信息学研究所所长王向东教授最近发表文章,对异质性提出一个新的理解一一系统异质性,在业内引起高度关注和激烈讨论
重磅!临床试验表明睾酮或是彻底治愈前列腺癌的新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也许可以根治前列腺癌的疗法,在本周的欧洲医学研讨会上,研究人员报道了一种新的看似简单的前列腺癌疗法:先快速升高睾酮水平,然后再降低睾酮水平,然后就可以干扰肿瘤的生长。而更令人吃惊的是,事实上有一名参与这项临床试验的患者已经没有前列腺癌的迹象。
Nature子刊:耶鲁大学团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
日前,美国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的研究团队发现一个在低密度脂蛋白(LDL) 胆固醇在血管内沉积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蛋白,这为阻断LDL沉积的创新医疗方法的开发提供了启示,从而防止或者减缓导致心脏疾病的血管阻塞。这项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栏目推荐
聚焦药靶-NTR |
【精华回顾】李涛教 |
Cell重磅!樊嘉 |
CAR-T绝杀实体 |
“笑一笑十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