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61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PNAS】巨噬细胞被“策反”怎么办?卡罗林斯卡科学家开发新型免疫疗法来应对!

2020-11-28

  近期,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的一项研究报告了一种新型的免疫疗法,这种疗法正是针对那些被肿瘤“策反”的巨噬细胞,该疗法有望为将来的癌症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该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题为“Targeting a scavenger receptor on tumor-...

【新进展】有趣!哥本哈根大学发现床上灰尘微生物跟儿童免疫力相关!

2020-11-28

  每户家庭灰尘的样本中平均能找到多达9000种不同类型微生物,其中真菌大约2000种、细菌大约7000种。   以真菌为例,灰尘中含有的人们熟知的霉菌包括曲霉菌、青霉菌、链格孢菌、镰刀菌等。   以细菌为例,居家灰尘中常见的细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等。最近有研究发现床上的灰尘微生物可以提高儿童的免疫力。 ...

【ACS子刊】信号增强34倍!吴再生团队开发循环肿瘤细胞CTCs检测高灵敏技术:免疫磁珠分离+适体介导双滚环扩增

2020-11-21

      CTC是由肿瘤原发灶或转移灶脱落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肿瘤细胞。CTC检测通过捕捉检测外周血中存在的CTC水平,监测CTC类型和数量变化的趋势,以便实时监测肿瘤动态、评估治疗效果,实现实时个体治疗。 CTCs示意图 来源 so.tecenet.com   ...

【Nature子刊】黄超兰团队与高福团队等合作发现早期新冠病毒感染主要为免疫抑制并或存在“两阶段”机制

2020-11-19

      由SARS-CoV-2病毒感染引起的新冠肺炎(COVID-19)已成为全球性的大流行病,行之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对疫情的控制至关重要。然而到目前为止,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近日,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主任黄超兰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高...

【Nature子刊】黄超兰团队与高福团队等合作发现早期新冠病毒感染主要为免疫抑制并或存在“两阶段”机制

2020-11-17

      由SARS-CoV-2病毒感染引起的新冠肺炎(COVID-19)已成为全球性的大流行病,行之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对疫情的控制至关重要。然而到目前为止,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       近日,北京大学医学部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中心主任黄超兰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团队开展协同研究,发现...

【Cell子刊】王红阳院士揭示抗衰老新宠——烟酰胺能改善癌症免疫治疗效果

2020-11-10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程序性死亡配体1 (PD-L1) 在多种癌症中高表达,并通过与其在T细胞表面的受体PD-1相互作用来调节免疫逃避,导致T细胞衰竭。PD-1/PD-L1轴抑制剂可显著增强T细胞应答,并在多种晚期癌症中表现出显著的临床应答。  ...

【新研究】免疫疗法越早与化疗联合使用,对胃癌效果越好!

2020-11-06

  免疫疗法是继“手术治疗”、“放射线治疗”、“药物治疗(抗癌剂、分子靶向药物等)”这三大传统疗法之后出现的“第4种疗法”。   癌症免疫疗法是一种利用免疫细胞,增强免疫细胞的功能来消除癌症的治疗方式。它可以: 帮助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特定的癌细胞 ...

【Nature子刊】迄今最强大、最详细的胰腺癌免疫图谱,将指导免疫疗法攻克癌中之王

2020-10-27

  更令人沮丧的是,胰腺癌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肿瘤微环境,在免疫疗法成功治疗了许多其他癌症的情况下,它对胰腺癌仍然无能为力。而近日,有一项新的研究,结合了单细胞RNA测序技术、质谱流式细胞技术和多重免疫组化技术,绘制出了迄今为止最强大、最详尽的胰腺癌免疫图谱。这项工作使人们对免疫反应在不同患者之间以及肿瘤与肿瘤之间的差异度有了新的见解。 &...

【PNAS】巨噬细胞内含“刹车”蛋白,可防止免疫过度激活,减轻炎症反应

2020-10-17

       在免疫系统中,巨噬细胞是一线免疫细胞,可检测病原体并在需要时启动炎症反应。但是在炎症过度的情况下,会造成自身免疫性疾病,对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近日,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叫做Girdin的分子(GIV)可阻止巨噬细胞过度反应。    ...

【Science子刊】还在熬夜吗?科学家发现昼夜节律紊乱,将重塑肿瘤免疫微环境,加快癌细胞增殖!

2020-10-15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Jeffrey C. Hall, Michael Rosbash 和 Michael W. Young,以彰他们在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方面的发现。   研究昼夜节律,在医学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并对生物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起着促进作用。最近有一项新研究表明,慢性时差(chr...

【Science子刊】让“冷”肿瘤变“热”!新型免疫肿瘤学组合成功治疗恶性脑瘤

2020-10-11

       众所周知,胶质母细胞瘤是一种极其难治的恶性脑瘤。近年来,很多科学家已尝试使用免疫增强疗法药物来治疗这种肿瘤,但它们都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尝试了另一种方法——将细胞因子与抗体融合,以对抗肿瘤。研究显示,这种疗法能够共同激发免疫系统更强烈地攻击肿瘤,甚至完全消除肿瘤。  ...

【Nature】重磅!CRISPR筛选识别182种免疫逃逸癌基因

2020-09-25

  人的健康主要靠免疫系统来维护的,如果免疫系统没有识别到异物并进行“消灭”,那么人就会生病,例如癌症。   今天介绍的是国外研究筛选工具可查找出帮助癌细胞逃避免疫系统“追杀”的基因。这样研究的意义在于:虽然免疫系统不能发现狡猾的癌细胞,但我们借助于基因筛查来发现对治疗有帮助的基因。  &em...

免疫诊疗的“惑”与“解”:裕策生物CSCO三场卫星会精彩抢先看!

2020-09-22

      目前包括PD-L1表达、微卫星不稳定性/错配修复缺陷(MSI/dMMR)等在内的biomarker被认可用于评估或预测免疫治疗的疗效反应,从而起到伴随诊断或补充诊断的作用。肿瘤突变负荷(TMB)在成为肿瘤免疫治疗biomarker的道路上跌宕起伏,终于在2020年6月16号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帕博利珠单抗(俗称“K药”)的伴随...

【Nature子刊】癌细胞“隐身”怎么办?英美科学家利用数学模型预测癌症进化方向和免疫治疗效果

2020-09-19

         但癌细胞也不是“吃素”的,癌细胞之所以厉害,就是因为它有“隐身”功能,因此,免疫治疗也并不是对所有的癌症患者都有效。盲目进行免疫治疗不仅成本巨大,还可能适得其反,所以预测癌症的进展和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十分重要。   对此,一个英美研究团队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可以确定免疫系统...

【新发现】免疫治疗有风险!检查点抑制剂加剧心血管疾病恶化!

2020-09-09

         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是指针对机体低下或亢进的免疫状态,人为地增强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治疗方法。在许多对化疗和放疗有抵抗的癌症患者中,免疫治疗是有效的。而近日,有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免疫治疗可能会使动脉炎症恶化,研究发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会使黑素瘤患者大动脉的炎症增加。 ...

【快讯】Oncocyte与GRN建立战略联盟,推进肿瘤免疫精准治疗

2020-09-04

  Oncocyte是一家分子诊断公司,其使命是在整个癌症治疗的关键决策点上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其目标是通过加速和优化诊断及治疗程序来改善患者的预后。该公司最近推出了DetermaRx?癌症分层系统,可识别出切除后复发风险高的早期肺癌患者,从而可以在癌症对辅助化疗反应更敏感的情况下进行治疗。Oncocyte也在开发DetermaIO?基因表达测试平台,可识别更可能对检查点...

【Nature子刊】新进展:新型双重CAR T细胞免疫疗法可对抗HIV病毒库

2020-09-01

  随着生物医学的发展、制药工艺的推进,艾滋病已然不再是无药可治的绝症。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到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艾滋病正朝着慢性疾病的方向慢慢转变。但是,距离完全治愈仍然有很多未知和挑战需要克服。   近日,哈佛医学院(HMS)、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拉贡研究所(Ragon Institute of MGH)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新型双重T细...

【Nature子刊】重编程免疫细胞可减少炎症,促进组织修复

2020-08-30

  巨噬细胞是白细胞,根据他们从免疫系统获得的信号,他们变得特别擅长于增加或减少炎症。当巨噬细胞被编程为促炎时,它们有助于增加炎症,这有利于对抗感染;当它们被编程为抗炎时,它们有助于减少炎症。   这种被调控的程序不仅能让身体抵御感染,还能确保炎症在最初的免疫反应后自然消退,并促进组织修复。抗炎巨噬细胞的出现有助于防止免疫反应变得过度和危险...

【新发现】警惕!这种免疫蛋白会引起胃癌致命副作用!

2020-08-27

  肿瘤纤维化由于其较高的内压,会干扰药物的递送和免疫细胞的浸润。因此,预防纤维化可以明显改善胃癌患者的预后。而问题是,研究人员尚未发现导致纤维化的原因,更不用说如何预防它了。   但在近期的一项新研究中,金泽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肥大细胞(mast cell)产生的免疫蛋白IL-17A(白细胞介素-17)触发了腹膜细胞的变化,从而导致胃癌患...

裕策生物完成近3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打造肿瘤精准免疫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

2020-08-25

  转化医学网获悉,深圳裕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裕策生物)近日宣布完成近3亿元人民币C轮战略融资,由元知科技医疗领投,普华资本追加跟资,探针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所得主要用于扩大市场覆盖,推动TMB检测大panel产品报证,建立市场化的肿瘤免疫药企临床研究服务平台。   裕策生物成立于2015年,致力于解决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临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