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61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研究】梅毒可通过改变单个基因来躲避免疫攻击
近日,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医学院的研究表明,梅毒的病原体梅毒螺旋体可能使用单一基因逃逸免疫系统。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解释梅毒如何在体内隐藏数十年,从而挫败了免疫系统根除梅毒的企图。它也可能解释了梅毒螺旋体是如何重新感染以前被感染过的人,这些人应该对此已经获得了一定的免疫力。该研究发表在PLOS期刊上。 在一项新研究中,研...
【直播】默克诊断专家分享——免疫组化技术及应用
众所周知,组织诊断一直是癌症及一些其它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之一。曾有专家指出:病理诊断到目前为止,仍是绝大部分疾病,尤其是肿瘤类疾病的最后诊断。在当前精准医疗的时代,做为病理诊断中的关键技术,免疫组化在肿瘤诊断中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该方法能够利用不同组织特异性标记物来辅助肿瘤种类分类、评估肿瘤的生长行为、检测突变方法等,从而获取疾病的生物学线索,为治疗和预后提供关键指标。 ...
【热点】新冠痊愈者可能不会获得免疫,即使有也很短
即使病毒学家将注意力集中于导致COVID-19的病毒上,一个非常基础的问题仍然没有答案:那些从COVID-19中痊愈的病人对这种病毒有免疫力吗? 专家表示,对这个问题目前没有明确的答案,许多人设想感染了这种可能致命的疾病会获得免疫力,至少在短时间内是这样。 法国马赛市的公立医院系统的免疫学家埃里克·维维耶(Eric Vivier)教授解释说,“具有免疫力意...
【柳叶刀子刊】免疫治疗药物派姆单抗有望治疗晚期肺癌
肺癌在四分之一的晚期肺癌患者中会扩散到脑部。到目前为止,放射治疗是唯一的治疗选择,但它有毒性副作用。耶鲁大学癌症中心(YCC)的研究人员发现,使用检查点抑制剂派姆单抗(pembrolizumab)代替放疗可以延长患者的寿命,而且在这一人群中几乎没有副作用。 这项研究结果在4月13日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Lancet Oncology)杂志上。研究发现,患者...
【Nature子刊】 T细胞反应谱的发展有助于了解免疫疾病
惠康桑格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使训练有素的记忆 T细胞也没有以前想象的那么僵化,并且能够对新的免疫信号做出反应。这对免疫研究有影响,并且可以帮助理解例如身体对感染的反应。这项研究于4月14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T细胞是与感染和疾病作斗争的关键白细胞,其作用类似于指导免疫系统反应的警察。婴儿天生缺乏有经验的T细胞,它们在与细菌或病毒接触时会发生变化,...
CTM期刊 |NLRP3炎性体是研究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的免疫-炎症靶点
2020年4月9日,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在线发表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瑞珍教授团队的题为 “ NLRP3 inflammasome, an immune-inflammatory target in 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6] 的综述。 ...
【聚焦】慢性疼痛与免疫系统密不可分
疼痛在我们生活中时有发生,因此我们自认为它不过是个熟悉的、难于摆脱的感受;事实上,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也是这么认为的。直到最近,研究者才发现人体的疼痛,尤其是神经性疼痛与免疫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发现为理解疼痛(特别是慢性疼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实际上,慢性疼痛已不再被视为一种简单的症状,而是一种疾病。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纳米...
【快讯】中国首款智能显微镜获批,单个镜下分析平均只需300毫秒,助力肿瘤免疫组化高效精准诊断
近日,由金域医学、腾讯AI Lab、舜宇光学科技共同研发的智能显微镜已获得NMPA颁发的注册证,成为国内首个获准临床用智能显微镜产品。 该显微镜可以在免疫组织化学(IHC)场景中为病理医生的镜下判读提供精准的定量分析。在确定视野后,该显微镜即可运行算法,在300毫秒以内迅速计算出该区域的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的肿瘤细胞数量...
【Cell 子刊】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吸铁石“,调集免疫细胞围攻癌细胞
“我们设计了这种疗法,可以帮助免疫细胞杀死癌症,也可以帮助修复肿瘤损伤的骨和组织。这项技术的最佳特点之一是,它在为许多其他癌症和疾病提供治疗方面显示出巨大的前景,这些癌症和疾病可以从阻止肿瘤生长和促进骨修复中受益。”  ...
【Nature子刊】手术前的免疫疗法对结肠癌有效
荷兰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NICHE研究的新发现,是一项创新的II期临床试验。医学肿瘤学家Myriam Chalabi及其同事在4月6日将研究结果发表在《自然医学》杂志上。研究发现,患有结肠癌但远处无转移的患者可以在等待手术的同时接受短期免疫治疗,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缩小或清除癌细胞。在患有特定亚型结肠癌(MSI)的患者中,有100%的患者从治疗中受益。MSS类型患者...
【新发现】 新分子机制可调节免疫系统的巨噬细胞
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CNIC)团队和纽约西奈山医院的研究者们一起研究,发现了一项通过核受体介导的新的分子机制,核受体能够决定巨噬细胞的特性和扩散。巨噬细胞是人体中充当免疫哨兵的一种细胞类型。这项新的发现机制尤其会影响浆膜腔内的巨噬细胞的。浆膜腔是包围和保护很多器官的膜包围的腔。这一发现在4月3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对影响浆膜腔和浆膜腔所包含的器官的疾病的治疗有非常重要...
【Science 子刊】烟酸可能有助于免疫系统对抗脑肿瘤
近日,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卡明医学院(CSM)的研究人员在《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新研究,发现烟酸与化学疗法结合可以帮助免疫细胞攻击胶质母细胞瘤(一种脑肿瘤),从而大大减慢小鼠疾病的进程。 该研究的主要研究者,CSM临床神经科学系教授,Hotchkiss脑研究所(HBI)和Arnie Charbonneau癌症研究所的...
【Science子刊】转移性前列腺癌新突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彰显成效!
近些年,全球前列腺癌发病率呈快速递增态势。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2017年,美国有超过16万人被诊断出罹患前列腺癌,居美国男性癌症首位。而最新发布的《全球癌症负担报告》同样显示,在中国,前列腺癌已跻身发病最多、死亡率最高的癌症榜单前十之列。前列腺癌和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治疗也逐渐迈向精准的大门。2019年ASCO大会上,一项“奥拉帕利治疗有DNA损伤修复改变的转移性去势抵抗前列腺癌(mCRPC)患者的...
【新发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癌症的同时也有副作用?
免疫检查点是指免疫系统中存在的一些抑制性信号通路,通过调节外周组织中免疫反应的持续性和强度避免组织损伤,并参与维持对于自身抗原的耐受。利用免疫检查点的抑制性信号通路抑制T细胞活性是肿瘤逃避免疫杀伤的重要机制。近年来,靶向共抑制分子如CTLA-4和PD-1开发的抗体药物在临床应用中获得了巨大成功,使得肿瘤免疫治疗成为最令人瞩目的研究领域。因此靶向免疫检查点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JEM》:网红“肠微”新突破:实力演绎如何增强癌症免疫治疗效
导言:近年来,随着各项研究的深入,肠道微生物对人体的影响正被慢慢披露开来,然而,成人肠道内的微生物数量为10^14个,接近人体体细胞数量的10倍;质量达到1.2kg,接近人体肝脏的质量;其包含的基因数目约是人体自身的100倍,具有人体自身不具备的代谢功能。我们目前对它的认知也不外乎是管中窥豹,只能持之以恒地不断钻研,争取早日攻破整个肠道微生物组。 近日,美国得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和...
【热点】英国群体免疫对付新冠,Nature回应:何弃疗,药别停
导语: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趋势下,各国纷纷采取封城政策,然而在各国都积极应对的态势下,却有“唱反调”的,英国首席科学顾问Patrick Vallance表示鉴于病毒在长期封锁后依旧会有卷土重来的可能,如果从长期防控考虑,应该让足够多的英国人被感染以获得所谓“群体免疫”。对此,柳叶刀主编Richard Horton评价:“政府是在和公众赌轮盘”。 &emsp...
【Science子刊】以毒攻癌!蝎毒修饰的CAR-T免疫疗法精准对抗胶质母细胞瘤
导读:CAR-T疗法,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是目前有希望治愈癌症患者的手段之一:对患者体内分离出的T细胞进行基因改造和诱导增殖后,将其重新输入患者体内,大大提升抗癌效率和靶向性。然而,免疫疗法尚具有脱靶率高、副作用大、肿瘤类型特异性高等缺点,无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近日,美国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的Micheal Barish 和Chris...
【Nature】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惊现免疫T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原因。在AD患者和模型动物脑内,小胶质及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活化可引起炎症反应,进而造成神经元损伤。已有研究证实神经炎症在A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但导致该病的真正元凶仍众说纷纭。 近日,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AD患者的脑脊液中发现了大量免疫T细胞!这些T细胞不仅徘徊于受...
【Immunity】全面唤醒潜在的肿瘤杀手,免疫治疗能否再下一城?
细胞免疫是机体抗肿瘤免疫的主要方式,癌症患者体内天然存在着能够对恶性肿瘤细胞进行识别、攻击和杀伤的癌相关CD8+记忆T细胞,它们具有对少量肿瘤细胞产生快速免疫应答和持续长期发挥抗癌作用的优点。因此人们将大部分关注点都放在了CD8+CTL细胞反应,对CD4+T细胞的作用多有忽视。但多种研究已显示CD4+T细胞是亦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只是唤醒机制不明,作用...
【简讯】“郝希山院士工作站”落地昆明 开展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研发
1月4日,“郝希山院士工作站”在云南省昆明市延安医院启动,将在肿瘤的免疫细胞治疗技术研发、临床转化和治疗效果评估等方面开展工作。 郝希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肿瘤学家,现任天津市肿瘤研究所所长、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等职。郝希山院士致力肿瘤临床和科研四十余年,在肿瘤外科、肿瘤免疫与生物治疗、肿瘤流行病学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