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820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真实记录:福州医生的一天
从医27年,总共做了15000多台膝关节置换手术,平均每天4台,两条腿上都套着厚厚的黑色束腿袜,这是长期站着手术落下的病根——静脉曲张,现在小腿肿得厉害,但每天都有病人等着做手术,没办法歇下来,只能一年四季穿着束腿袜。试问,这是社会的幸运还是不幸呢? 近期连续发生多起医生猝死事件,悲剧接连上演,医生的“过劳”现象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 上个月,在中国医师协会发布的...
医院里的女汉子:巾帼不让须眉
在医院里,我们总能听到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足以反映医院的工作强度。有些女大夫不用“当”,她们行事犀利勇敢,总冲在医疗最前线,无论吃苦之能耐,还是抗压之能力,甚至超过男大夫。这群人,大伙送她们高大上、华丽丽三个字,她们对此似乎也无比自豪和热爱。 没错,她们就是医院里的“女汉子”。 &ems...
图说北京医生的一天:走近爱“心”大使
中国是全世界出生缺陷的高发国家之一,每年有近120万新生儿有出生缺陷,其中只有极少数可以获得及时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发病率和致残率高,被称为新生儿的“头号杀手”。但先心病只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患儿也能和健康儿童一样健康成长。先天性心脏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 记者带你走进国内综合医...
就医商人的医患情结:将房子留给瑞金医院无偿使用
1936年,胡适在为亨利·E·西格里斯特博士撰写的《人与医学》中译本作序时写道:“到了危急的时候,我们也许勉强去进一个新式医院;然而,我们的愚昧往往使我们不了解医院,不了解看护,不了解医院的规矩。老实说,多数的中国人至今还不配做病人!不配生病的人,一旦有了病,可就危险了!” 在胡适所处的年代,西医刚进入中国,那些揣着听诊器、X光机、手术刀的医生,都如同怪物,“医患矛...
细数:各国免费医疗如今怎样?
“免费医疗”在世界上到底是不是一种普遍的模式?全民免费医疗是不是等同于医疗的计划体制? 英国时移势易 问题日益突出 英国的全民健康服务是全世界最大的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服务范围涵盖了从预防到康复、从孕检到临终护理、从头疼感冒的小病到心脏搭桥等大病的各类医疗保健服务。所有英国合法居民都有权利基本上免费享受NHS(英国健康医疗服务体系)的服务。所谓“...
医生情侣的另类婚纱照
再过5个多月,张锡栋和女友小聂就将步入婚姻的殿堂。婚礼还没开始,这对准新人的婚纱照却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戴着听诊器,身穿白大褂,没错他们就是一对医生情侣。跟当下热播的《青年医生》一样,同为医生的两人因实在腾不出时间到影楼拍婚照,便在医院里拍摄一组别致的照片。 医生情侣的婚纱照(受访者供图)。 医生情侣的婚纱照(受访者供图...
医生手术台晕倒离世,惊醒了谁?
近日,又有一位年轻的医生为抢救他人的生命,自己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倒在手术台前,后不幸去世! 悲剧发生后,舆论多把争论焦点放在算不算工伤上,而我想说的是“又有一个医生倒在手术台上,惊醒了谁?” 在外人眼中,医生是一个收入高、工作体面、甚至经常可以“收红包”的职业群体,殊不知,医生群体并非想象那样:“社会高期望”、“超负荷工作”、“没时间顾家”、“被患者...
一位七十岁老太太的ICU“陪护日记”
“陪护日记”摘录 ●有位医生说:“某某床突然不好了。”皋主任说:“所谓病人突然不好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突然发现病人不好了,因为不好是有过程的,只是没有被发現,我们就是要仔细覌察、及时发现。” ●赵贤元医生聪慧、善解人意,一次我想了解病人的主要生理指标,见她在电脑上忙碌,不好开口,她发现后主动问:有事吗?接着就为我查了资料,...
与生命赛跑:夜奔600公里的“生死速递”
12月9日,安徽省立医院病房里,小余恢复得挺好,看不出刚经历过一场生死劫难。 小余,合肥人,刚满30岁被诊断身患急性白血病。但不到两个月,郑州便传来消息:匹配的骨髓找着了。配型成功、志愿者献髓顺利、患者清髓顺畅,连赴豫取髓的医生严家炜也觉得顺风顺水:救命“种子”已有,只须回来种上,新生命便会发芽了——直到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 严家炜医生向记者展示造血干...
卫计委:“教学生收红包”医生玷污医者形象
日前,一医生讲课时传授收红包技巧的视频在网络上蹿红。国家卫生计生委宋树立今日对此事件回应称,卫计委已经责成当地的卫生计生部门和所在医院,一定要严肃行业纪律,依法依规查处,绝不姑息,绝不迁就。 宋树立称,已经注意到这个事件,视频的内容让人极为震惊。该人曾经因为违反工作纪律,甚至是一些比较严重的情况,比如说在病历书写的问题,离岗的问题,已经受到了相应的处理。留科察看和...
“看病潜规则”:几分靠谱几分假?
看病时衣着要不花哨、不土鳖;整段门诊的前15%至40%时间,医生态度最好;最好不要在7月份进医院手术,因为死亡率和并发症在这个月都高;手术不要排周五,不然周六没有足够的医生……12月9日,不少网友就微信疯传的“看病潜规则”拨打本报热线求证。 记者调查发现,“看病潜规则”在朋友圈非常火,网上也有很多相关内容。那么,这些口口相传的“潜规则”是真有道理还是瞎扯呢?记者采...
药企学术营销变奏:施贵宝大幅裁减医药代表以证自清?
“作为我们转型的一部分,我们正在不断评估和决定合适的组织规模和架构以最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患者。”对于近日被传在华大幅裁减医药代表的传闻,跨国药企百时美施贵宝给到南都记者的声明,并未直接回应裁员,而是以“转型”作答。 而据南都记者了解,施贵宝已经不是首家在华提出转型的跨国药企。去年被爆出在华贿赂医院和医生的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G S K中国)最先提出转型,欲将医药代表由...
山西:想当临床医生,先接受培训
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学教育改革的重大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务实之举。 12月5日,山西省全面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按照工作部署,2015年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将在山西范围内全面铺开;到2020年,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所有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这也就意味着,医学院...
药品回扣门:莫因制度失范导致医德沦陷
近日,网曝浙江多家医院的200多名医生收受药品回扣的清单,引发舆论的一片哗然。 在医疗业界,收受药品回扣被认为是公开的秘密。医生,尤其是具有较大处方权的高年资医生和科室主任对药品的偏好,直接决定了一种药品在医疗机构销售业绩的好坏。于是,医院和医生成为医药企业公关的重点对象。 监督缺位之下,仅靠医生自律难以为继。在高强度工作和阳光收入难成正比的背...
微信“朋友圈”上演大救援 24小时跨国送回救命药
今天(12月7日)清晨6点26分,国航CA970航班从新加坡飞抵首都国际机场。同机抵达的30支名为“去纤苷酸”的药品被火速送往北京儿童医院,救治一名不到两岁的小女孩。女孩的父亲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在读研究生,他昨天发微信为女儿求药,引发一场跨国爱心大接力。截至记者上午发稿,药品已经送达儿童医院,预计在今天就可以用上。 女孩的父亲名叫李奕帅,是中国人民大学MBA201...
衡阳一产妇羊水栓塞子宫被切 医院判赔 35 万元
年过 30 岁的李女士,去年在衡阳县某医院剖腹产子后,意外出现了大出血的症状,医院在进行抢救时,切除了她的子宫,但之后李女士仍然意识模糊。随后,她将医院告上法庭,并要求赔偿其经济损失 2343623.86 元。 近日,衡阳县人民法院认为被告医院切除李女士的子宫挽救生命是必要的,但是因为没有做相关辅助性的检查,与李女士造成的损害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因此,判决医院承担其损失的 15%...
历经12年 北大国际医院开业 院长激动红了眼眶
历经了12年筹备,2014年12月5日,伴着凛冽的寒风和明媚的阳光,北京大学的第九家附属医院——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以下简称:“北大国际医院”)正式开业。全国政协副主席、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理事会名誉理事长韩启德院士等相关领导出席了开业仪式。据健康界获悉,北大国际医院将于12月8日开始试运行,就诊收费标准将实行双轨制,具体收费标准即将出台。 筹建一...
三医护人员深夜救人反被打,正义何在!
3日晚11点,山大二院急救中心接到电话,在济南历黄路北头一大酒店有人酒精中毒,需要及时救治。救护车三分钟后赶到酒店,没想到病人没接成,四位医护人员中三人竟被病人家属打伤。 抬病人下楼时,医生被家属追打 3日晚,山大二院急救中心医生潘双海、护士程守刚和担架工、救护车司机四人组成的急救小组当班。晚11点多,急救中心接到报警:历黄路北头一大酒店有人酒精中毒。 ...
医生也会弄错的7大症状
疾病不同,但症状可能相似,有些甚至连专业医生都会弄错。美国“MSN生活网”最新载文,刊出美国多科医学专家总结出的“医生也会弄错的7大症状”。 手刺痛麻木。诊断:腕管综合征。可能:胸廓出口综合征 美国加州霍格骨科研究所整形外科专家迈克尔·谢帕德博士表示,胸廓出口综合征是指锁骨下动静脉和臂丛神经在胸廓被压迫而产生的、类似腕管综合征的症状,患者可感到...
武汉首次以刑事犯罪惩处“医闹”
30岁的王姓女子在做鼻部整形修复重建手术后,屡次骚扰、打砸医院,在上班路上拦截殴打医生并威胁敲诈主治医生家属,12月2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已构成寻衅滋事罪,终审判处王某入狱4年。这是武汉市首次以构成刑事犯罪为理由判决惩处“医闹”事件。 12月2日,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通报对一起涉医犯罪案的判决,30岁的王姓女子在做鼻部整形修复重建手术后,屡次骚扰、打砸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