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子刊】 破解百年难题!研究发现尿液是黄色的潜在机理

2024-01-08

2024年1月3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江晓芳及马里兰大学Brantley Hall 共同在《Nature Microbiology》发表题为“BilR is a gut microbial enzyme that reduces bilirubin to urobilinoge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BilR是一种肠道微生物来源的胆红素还原酶,可将胆红素还原为尿胆原(urobilinoge...

【新品】癌症检测/HPV筛查新工具——可冻干尿液直扩基因分型检测

2023-10-19

基因分型检测 基因分型检测(Genotyping)可用于遗传疾病诊断,识别疾病风险因素,并指导治疗决策。单点突变,例如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是人类基因组中最常见的遗传变异类型,在个体遗传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虽然并非所有的单点突变都会产生功能性后果,但有些突变会显著影响基因功能或蛋白质结构,这反过来会增加/降低个体患癌症等疾病的风险。 在体外诊...

重磅!爱湾参与执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尿液多种有机酸检测专家共识发布

2022-08-04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江剑辉教授、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王治国研究员作为通讯作者;该共识执笔者为:曾伟宏(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田国力(上海市儿童医院)杨江涛、赵明(深圳爱湾医学检验实验室)。上述成员与来自全国28家单位的共39位该领域资深学者组成专家组,就GC-MS检测尿液中有机酸的实验室检测技术、相关试剂及内标设置、基于专用软件的检测指标及其参数体系、标准操作流程...

【推荐】STD分子诊断的创新进展:超灵敏尿液直扩qPCR预混液

2022-05-16

性传播疾病 性传播疾病(STD) 通常通过性接触传播。引起性传播疾病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可以经由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或其他体液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身上。 目前已知有30多种不同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通过性接触传播。较常见的性病种类有淋病、梅毒、非淋菌性尿道炎、尖锐湿疣、沙眼衣原体、软下疳、生殖器疱疹、滴虫病、乙型肝炎和艾滋...

《Nature》子刊:液体活检再次开花:尿液分析助力前列腺癌诊断!

2020-03-02

  导语:液体活检(liquid biopsy)是当下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相比传统的病理活检,其最大的优势就是样本易得,比如最常见的血液,腹腔胸腔积液,再到无创诊断的尿液...   近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金梅尔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在开发一种简单的、非侵入性的液体活检试验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这种试验可以从尿中的核糖核酸和其他特定的代谢化学物质中检测出前列腺癌。相关文章以“Integrated ...

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膀胱癌患者尿液分离出并成功培养可稳定扩增传代的膀胱肿瘤细胞

2019-07-27

膀胱癌是中国泌尿生殖系统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膀胱癌发病率逐年增长。同时膀胱癌复发率高,浅表性膀胱癌的五年复发率高达60-70%,一旦发生进展,预后差,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五年死亡率高达65%。 针对膀胱癌患者的常规治疗如化疗等疗效有限,副反应较大,耐受性差,特别是晚期膀胱癌患者身体情况差,对药物的耐受性差,生存期短,对各大指南中推荐的标准治疗反应率低,...

世界首例“尿液检验癌症”在日本试验

2018-04-25

目前肿瘤检查方法包括X光,B超,CT等一些影像学设备的影像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查,包括癌胚抗原定量CEA、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甲胎蛋白AFP等;基因检测等。 在日本,一家公司准备实施它被誉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尿液样本检测癌症的实验,这将极大地促进对致命疾病的筛查。 工程和IT日立集团两年前开发了...

利器!尿液中获取干细胞,用于唐氏综合征

2017-03-30

  研究唐氏综合征最大的问题在于寻找合适的研究模型。由于无法模拟真正的人体疾病,动物及细胞系模型并不完美,因此相应的结果也无法应用于人体。而干细胞则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研究工具,因为研究人员可以直接从病人身上获取干细胞并培育成各种类型的细胞。但是获取干细胞很困难,且具有侵入性,因此在处理儿童及智力残疾病人时很难通过审查委员会(IRBs)的审查。   现在来自凯斯西储大学医学院的研...

无创DNA产前诊断之父卢煜明:尿液查癌或将代替活检

2016-12-20

5年前发明NIPT技术让孕妇抽血测胎儿基因 目前代替羊水穿刺90多国家数百万孕妇运用 研发液体活检,下一步用于鼻咽癌、肺癌等癌症筛查和治疗 血液里的DNA可筛查出淋巴癌、鼻咽癌,还能监测器官移植的排异和伤者受伤程度?未来用尿液里的DNA诊断癌症? 这样的思路并非天马行空,而是来自获得称为“中国诺贝尔奖”的未来科学大奖首届得奖者卢煜明。 因为5年前发明了无创DNA产前诊...

什么?尿液也能用来检测癌症?还很准?逗我呢!

2016-11-18

这种新方法不同于以前的任何方法,因为他们不仅检测人体组织的DNA变化,同时还检测HPV病毒的DNA,这种病毒可以通过性传播,最终导致各种疾病。这项研究近日发表在《肿瘤预防研究》杂志上,文章作者认为他们这种检测基因标记物的新方法灵敏度更高,在鉴定所谓的CIN2损伤测试中准确率高达90.9%,CIN2损伤指不仅可能发展成为癌症,同时还可能发展成为高度转移性癌症的异常细胞导致的宫...

浙医二院:尿液里提取干细胞 有助于白内障诊治

2016-09-27

  国内外又一次将目光聚焦到了杭州。   这次备受瞩目的是眼科领域的大聚会。这几天,王宁利、谢立信、赵堪兴、黎晓新、赵家良等全国各地的眼科大咖,受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候任主委、浙二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之邀,难得地齐聚在了西湖边。与会的还有来自美、日、韩的专家们,有的是上周刚参加完苏州全国眼科年会就马不停蹄赶来杭州。  ...

ASCO:“液体活检”样本或可从“血液”迈入更加无创方便的“尿液”

2016-06-07

  2016年的ASCO年会发布了诸多重要研究的数据,肿瘤眺望邀请了上海市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张岩巍教授对ASCO口头报告进行点评,以加深读者对研究的见解。报告者表示:血浆或尿液检测出的T790M阳性突变,NSCLC患者rociletinib疗效相似。   第一代及第二代EGFR-TKI在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取得了...

中国专家从尿液提取寨卡基因 系全球首例

2016-02-24

  浙江省卫计委23日通报当地再新增两宗输入性寨卡感染案例,确诊两父子为当地早前首宗病例的团友,均曾前往斐济、萨摩亚两个寨卡病毒流行区,并经香港返回内地。官方表示,内地目前共确诊五宗输入性寨卡病例,浙江就已占三宗。   浙江省专家组表示,新确诊的父子分别38岁及八岁,为义乌市人,曾前往斐济、萨摩亚旅行,期间有蚊虫叮咬史。专家根广州市第八...

工程化细菌用于诊断早期癌症之尿液检癌

1970-01-01

大多数人认为细菌是我们的敌人,然而人体内寄生着数以亿万计的微生物,其中的大多数都是有益的,或者说至少是温和的。现如今我们又可以在细菌白名单中增添两位新成员。最近一周,一组合成生物学家发现一类基因改造后的细菌能够帮助检测人体内(或小鼠)的癌症以及糖尿病。 医生对微生物的研究已经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早在1981年,美国医生William Coley向1000多名患者进行...

尿液分析预测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

2015-05-04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从肥胖人群的尿液样本中发现一些化合物分子,对于了解肥胖如何导致相关疾病发生提供了深入见解。   超重或肥胖是导致心脏疾病,中风,糖尿病和癌症发生的高风险因子,但将身体脂肪含量与疾病相关联的分子机制一直不清楚。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肥胖个体的尿液样本中有...

多国批准尿液样本核酸扩增检测技术上市

2015-04-20

      沙眼衣原体(CT)和淋球菌(NG)被认为是全球引起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的主要病原体,男女均可感染。传统的细胞培养等检测方法存在对样本采集保存条件要求高,检测周期长,敏感性低等不足。   近年来多个国际研究显示,在CT和NG的检测中,核酸扩增检测(NAAT)技术具有90%~97%高敏感性和99%~100%的高特异性优点,不仅可较传统检测方法多检出 20%~30%的阳性样本,而且检测周期...

图说:尿液颜色指示你的健康

2015-01-06

(转化医学网360zhyx.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