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71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GUT : 肠道微生物组分分析可以作为早期肝细胞癌的靶向治疗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
背景: 本项研究希望能探明肝细胞癌(HCC)患者肠道微生物组的特征,并借此评价微生物组作为HCC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的潜力。 方法: 研究人员前瞻性地从中国华东,华中和西北地区收集了486份粪便样本,最后共有419份样本完成了Miseq测序。研究人员对75例早期HCC,40例肝硬化和75例健康对照的肠道微生物组进行了分析,对微生物标记物和构建的HCC...
肠道微生物加入抗癌斗争——研究显示似乎影响某些癌症药物疗效
2015年,Bertrand Routy还是法国古斯塔夫·鲁西癌症中心的一位博士生,他常去医院收集癌症患者的粪便样本。医生嘲笑他,甚至给他取了个外号:便便先生。 但Routy的研究结果发布后,人们停止了对这类研究的嘲笑。研究表明,某些肠道细菌似乎可以提高人们对抗癌治疗的反应。医生也盼望研究者能分析患者的粪便样本,以预测他们是否对抗癌药物产生反应。 现在供职于加拿大蒙特...
免疫疗法与肠道微生物“迎面相撞”,为抗癌开辟新思路
如今,“免疫疗法”和“肠道微生物”迎头相撞,擦出了一道令科学家们兴奋的火花。两组科学家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至少在老鼠体内)显著影响免疫系统对付癌症的能力:这些微生物影响个体对癌症的自然免疫能力以及个体对免疫治疗药物的应答;某些种类的细菌能有效地驾驭个体的抗肿瘤免疫力。 经过了几十年的挫折,科学家们终于能有效地应用免疫系统来对付肿瘤,且治愈了肾癌和黑色素,忽略一些失败...
高血压与肠道微生物:你是我的小确幸
各种疾病一拥而上,和肠道微生物很快都有了说不清、理还乱的纠葛。高血压和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始终被津津热道。 当生命离开母体,张口呼吸了这世界的第一口空气的时候,我们就不再是一个纯粹的人,某种生命体已经悄然占据了我们身体,在各个管腔中找到了各自最合适的温床。我们的饮食喜好,我们的情感波动,乃至于我们的生老...
肠道微生物与ALS
一、肠道微生物群在ALS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 作者:L Mazzini1, L Mogna2, F De Marchi1, AAmoruso2, M Pane2, I Aloisio3, N Bozzi Cionci3,F Gaggı`a3, A Lucenti1,E Bersano1, R Cantello1, D Di Gioia3, G Mogna4 ...
研究揭示:如何利用肠道微生物提高癌症免疫治疗效果!
在“临床调查期刊”上报道的一个由资深作者,放射肿瘤学和妇产科研究助理教授Andrea Facciabene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过继性T细胞疗法(ACT)在癌症小鼠中的有效性显著受肠道细菌自然构成和抗生素治疗差异的影响。该团队还发现,使用粪便移植 - 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复发性艰难梭菌性结肠炎 - 影响ACT在不同实验室啮齿动物品系之间的效力。ACT考虑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以对抗疾病,如癌症和...
几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肠道微生物组研究的应用
肠道微生物是微生物研究领域的重点方向,人类肠道微生物的基因数达500万,是人类基因数的150倍,被称为人类第二基因组。肠道微生物与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癌症、免疫系统疾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都具有一定相关性,目前研究方向围绕在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以及功能活性等,主要包括疾病组与健康组肠道菌群的差异,并寻找制定相关marker; 疾病进展与肠道菌群的关系;同一个体...
Cell:泻药引起肠道微生物组发生长期变化
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8年6月14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Transient Osmotic Perturbation Causes Long-Term Alteration to the Gut Microbiota”。 图片来自Carolina Tropini, Sonnenburg Lab, Stanford University。...
帕金森患者血液里的微生物们
英文题目:Detection of Microbial 16S rRNA Gene in the Blood of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中文题目:帕金森患者血液微生物16S rDNA分析 发表期刊:Front. Aging Neurosci. 发表时间:2018 影响因子:4.504 ...
新一轮科技的必争“高地”—人体微生物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微生物领域出现了新的分支—微生物基因组学诊断,是以微生物群体的特性和微生物基因组学为基础的诊断学。 人类第二基因组—个体微生物基因组 现今科学认为,个体微生物基因组是人体的第二基因组,它能从人体内环境层面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特别是一些慢性疾病的状况,那么根据人体微生物基因组设计的各种疾病高相关性分子...
人体微生物组:从金正恩的马桶说起
图片来源:网络 在新加坡召开的“金特会”,无疑是这几天最热的国际新闻之一。伴随着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先后抵达新加坡,两位“大佬”的住所率先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金正恩住在瑞吉酒店,总统套房长的是这个样子: 图片来源:公众号kanxinjiapo ...
《科学》:肠道微生物竟然成为肝脏肿瘤发展的帮凶!科学家发现微生物代谢产物特异性调节肝脏肿瘤免疫的机制 | 科学大发现
随着肠道微生物研究的崛起,研究人员逐渐确立了它们与多种疾病间的关系,癌症就是其中的“大户”。大量研究表明,一些肠道微生物可以促进癌症的发生、帮助癌细胞转移、导致化疗耐药和影响免疫治疗的效果,可以说是全方位,多角度。研究涉及的癌种也不局限于肠癌,还包括白血病、胰腺癌和黑色素瘤等等。 这个名单还在持续扩大,在最近的《科学》杂志上,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Tim...
疯狂的微生物(三):行业迷局(完结篇)
它也是迄今为止最为称职的“背锅侠”,它永远也不会跳出来反对你。 2400多年前,医神后代、古希腊小亚细亚人希波克拉底发出了一个行业倡议,警示从事医学的人们提高道德修养。这就是被奉为医者职业道德圣典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每一个从事西医的人,都将这段话铭记于心。“医学之父”一生成绩斐然,比如,“癫痫病”就是他提出来...
Science:肠道微生物能调节肝脏抗肿瘤免疫功能
原创编译,转载须注明来源! 图片来源:《Science》 近日,科学家在微生物组基础研究领域又有了新的突破。5月25日发表在《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肠道细菌与肝脏中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之间存在关联。该研究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癌症研究中心(CCR)主导。研究表明,小鼠肠道中的细菌能影响肝脏的抗肿瘤免疫功能。这项研究对于理解...
继免疫治疗后,微生物重装奔赴抗癌前沿:除了溶瘤病毒,还有吗?前景如何?
上期报道了1月3日《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发表的两篇研究论文,阐述在三阴性乳腺癌小鼠和脑胶质瘤患者手术前期注射溶瘤病毒能够改变抗肿瘤免疫应答。而此前一天,《Cell Report》上刊登的论文A Recombinant Antibody-Expressing Influenza Virus Delays Tumor Grow...
疯狂的微生物(二):谁是地球的主人
我们是否依旧认定,这个世界是由人来主宰? 再强大的敌人,都在我们面前低下了高贵的头颅。翱翔天空的雄鹰可以是人类玩弄鼓掌的宠物,万兽之王的狮子也被我们无情绞杀,食物链最终极猎食者、深海杀手大白鲨,在我们的贪婪下也濒临灭绝。 但是,面对人类的任性和为所欲为,总有一个如神一样存在的东西,让我们一次次尝遍痛...
多吃核桃好!临床研究证实,吃核桃可改善肠道微生物,降低低密度胆固醇和次级胆汁酸水平 | 临床大发现
“一个屋子住四人,四扇窗户四扇门,不敲不打不相识,敲敲打打出了门”。没错,这个说的就是核桃。作为世界著名的“四大坚果”之一,核桃丰富的营养价值也被冠以“超级食物”的美称。 关于核桃的谜语还有很多很多,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来个猜谜语的游戏 实际上关于核桃的种种益处,我们也不止一次的提到过。例如之前的心血管顶级期刊:吃坚果,活得长!21万人20年随访研究证实,...
EHJ:科学家阐明肠道微生物组与机体动脉硬化之间的神秘关联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诺丁汉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消化系统中有益菌群多样性的水平或许与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特征—动脉硬化有一定的关联。在医学研究中肠道微生物组受到了科学家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因为如今我们都知道肠道菌群对机体多方面健康非常重要,包括机体代谢和自身免疫系统等;肠道中健康菌群多样性的缺乏与多种健康...
照顾好你的肠道微生物,因为它可能影响心脏病的风险
小鼠研究表明,拥有合适的肠道菌群能降低心脏病风险。现在,一项发表在《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的新研究表明,这一结论对人类来说也是如此。 众所周知,心脏病的风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和吸烟等。但是这些因素很难用于预测年轻人、妇女,以及某些种族是否会患心脏病。糟糕的肠道菌群也可能是我们一直...
心血管顶级期刊:首个人体实锤!肠道微生物多样性越低,动脉硬化程度越高|临床大发现
“救救动脉!”自从心血管疾病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头号杀手之后,各种预防性的保健品销量蹭蹭上涨,甚至连醋泡花生米软化血管这种偏方也备受推崇。中年人纷纷戒烟戒酒,控制体重,捧起了普洱茶和枸杞水。 然而,有很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都不是烟酒肥胖这些传统的风险因素可以解释的,尤其是在女性和年轻人中。为了更好地预防,研究人员追踪其他风险因素的脚步也从来没有停下过。随着肠道微生物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