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1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研究前沿】突破视网膜病变治疗新思路:内皮细胞衰老与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的关系

2024-10-14

近年来,随着眼科疾病的研究深入,内皮细胞衰老被发现与视网膜病变中的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密切相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和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等疾病的发生,常伴随着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异常生长,而内皮细胞的衰老则是这些病变的关键驱动因素。然而关于内皮细胞衰老促进病理性新生血管的具体机制仍未完全阐明。 2024年9月18日,复旦...

【Adv. Sci.】山大齐鲁研究发现病理性心脏重塑治疗靶点

2023-09-08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澄、张猛和孔静共同通讯在《Advanced Science》上发表题为“NKRF in Cardiac Fibroblasts Protects against Cardiac Remodeling Post-Myocardial Infarction via Human Antigen R”的研究论文,通过建立CF特异性NKRF敲除(NKRF-CKO)小鼠模型,研究...

点赞!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联合上海交大发现理性化设计的mRNA纳米疫苗可增强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2023-08-16

8月11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李亚平研究员、郑明月研究员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王当歌研究员在《 National Science Review》期刊发表了题为“STING agonist-boosted mRNA immunization via intelligent design of nanovaccines for enhancing cancer immunotherapy” 的研...

【Nature Aging】负面情绪催人老!放下“情绪惯性”可预防病理性衰老

2023-02-01

在过去的20年里,神经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大脑如何对情绪做出反应。大脑如何从一种情绪切换到另一种情绪?又是如何回到初始状态?情绪变化会受到年龄变化的影响吗?情绪管理不善会对大脑造成什么后果?关于这些问题,一项发表于《自然老化》(Nature Aging) 期刊的新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证据和启示。 https://www.nature.com/ar...

【柳叶刀子刊】上海交大研究团队发现运动衍生的肽可防止病理性心脏重塑!

2022-07-15

‎据报道,多种机制涉及身体活动与心血管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然而,运动提供的心脏保护作用的潜在机制,特别是在病理性心脏重塑中,研究人员揭示了一种运动机制,可以防止高血压心脏重塑。该研究发布于《eBioMedicine》。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ebiom/article/PIIS2352-3964(22)00345-0/...

IBM沃森健康大规模裁员 AI医疗“虚火”之下能否回归理性?

2018-05-28

医疗AI巨头IBM沃森规模裁员,AI医疗到底是不是噱头? 据外媒消息,IBM沃森健康(IBM Watson Health)自5月24日起将裁掉约50%-70%的员工,包括美国本土和其他一些国家的员工。事实上,近年来沃森布局医疗人工智能的步伐从未停止,但成绩并不显著,有分析人士表示,虽然沃森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就目前而言,沃森距离...

NGS检测的理性回归

2016-11-02

继Illumina公司高通量测序仪销售第三季度低于预期导致股票大跌事件之后,知名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也于近日宣布放弃NGS业务,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行业对NGS检测的热烈讨论,也预示着行业对NGS技术的临床应用和市场化推广进入了重新评估的阶段。 精准医疗与NGS检测 精准医疗概念的提出,强调了精准的基因检测是精准医疗的基础。一时间,具有高通量序...

NGS检测的理性回归

2016-11-02

继Illumina公司高通量测序仪销售第三季度低于预期导致股票大跌事件之后,知名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也于近日宣布放弃NGS业务,这一系列事件引起了行业对NGS检测的热烈讨论,也预示着行业对NGS技术的临床应用和市场化推广进入了重新评估的阶段。 精准医疗与NGS检测 精准医疗概念的提出,强调了精准的基因检测是精准医疗的基础。一时间,具有高通量序列分析能力的...

徐婷之痛凸显精准医疗价值 基因检测让患者理性面对生死

2016-09-18

年仅26岁的青年演员徐婷因为淋巴瘤,生命戛然而止,让人唏嘘不已。 徐婷的不幸也代表着相当多的一类人的不幸,徐婷们或是错过了预防身体病变的最早期,或是错过了癌症发现的最早期,也或是错过了选择最佳治疗方案的最早期。一次次错过是源于大家对自己身体基因密码的未知,对病变基因的未知以及对肿瘤基因的未知。 诸多证据表明,各种癌症的确与基因有关,因为癌症是细胞水平上...

这是目前关于“分级诊疗”政策解读最理性、客观的文章

2016-05-16

  有人指望医保出招,比如直接去大医院看病的,就少补偿,甚至不补偿。然而这不是咖啡涨了价,大家就每星期少喝一杯的问题。生死大事,谁都想先找信得过的医生。   既有民心所向,又有万亿投入加持,政策落地为何还是困难重重?究竟是手段不给力,还是方向出了错?动脉网编辑了这篇由医改专家、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秘书长熊先军所撰写的文章,全方位解读分...

为何人类是理性的动物?

2015-06-23

  即使是小鼠,也有想象力。最近,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发现,小鼠能按照它们自己的预期或想象,把原因和结果联系在一起,在某件事还没发生之前,预期它将要发生。这些发现对理解人类的理性非常重要,尤其是对老年人,这种对未见事件的把握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   “人类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我们有强大的理性思考能力。但理性真的...

“突破性治疗”再获批,近视性CNV药物Eylea登陆日本

2014-09-23

     对于拜耳和研发公司Regeneron 共享的重磅炸弹药物Eylea来说,名利接踵而至。仅仅在欧洲获得批准的几周后,它就在世界第三大市场日本获批用于治疗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myopic CNV)。      该药物在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病人的三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