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1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快讯】Illumina和Emedgene宣布建立合作,全球罕见遗传病患者将受益!
12月16日周三,Illumina和Emedgene宣布建立合作关系。 根据协议,Illumina将把Emedgene的临床罕见疾病应用程序集成到Illumina的TruSight软件套件中。协议中没有没有披露合作金额和其他条款。 Illumina作为全球最大的测序技术(...
【新突破】人工胸腺由人类干细胞和生物支架构成,可作移植物造福胸腺疾病患者!
胸腺是人体中枢免疫淋巴器官,能产生胸腺素和免疫活性细胞,有防感染、稳定自身免疫监视功能,延缓衰老的作用。此外,胸腺还被喻为人的“寿命时钟”,是人体最早开始衰老的器官。 大多数人的免疫功能在50岁以后逐渐降低,50岁以后胸腺内只有少量胸腺组织,60岁以后胸腺内几无胸腺组织。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胸...
【行业动态】有趣!为糖尿病患者解疑答惑?诺和诺德正与微软合作开发一款中文人工智能机器人!
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将有以语音和文本的方式向全国1.29亿糖尿病人口提供帮助,给许多人面临着管理病情的困难解疑答惑,提供相应帮助。微软和诺和诺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只有不到16%的人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疾病,因为糖尿病诊断晚、医疗护理不好、或者不了解控制疾病的最佳方法都影响了疾病的发展。 诺和诺德希望聊天机器人能够“为糖尿病患者的...
糖尿病患者一周只要打一次胰岛素了!诺和诺德胰岛素icodec将进入三期临床试验
诺和诺德总部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是世界领先的生物制药公司,在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胰岛素开发和生产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胰岛素注射笔装置。 诺和诺德 图源:百度百科 &emsp...
【Nature子刊】新进展:科学家发现帕金森氏病患者星形胶质细胞代谢异常
星形胶质细胞(Astroglia),是哺乳动物脑内分布最广泛的一类细胞,也是胶质细胞中体积最大的一种。近日,有研究人员利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技术,研究了星形胶质细胞功能障碍与帕金森氏病(PD)病理的关系。研究发现,帕金森病患者体内的星形胶质细胞会表达更高水平的α-突触核蛋白,而α-突触核蛋白聚集会导致人体内钙稳态的破坏,这是帕金森病...
【突破】抑制一种与痴呆相关的酶,或可逆转糖尿病患者的血管损伤
BACE1(β-分泌酶1),又称为淀粉蛋白前β-分解酶1。是在外周神经细胞中形成髓鞘的一种重要的天冬氨酸蛋白酶,是一种包含两个活性位点的跨膜蛋白,可以在细胞外形成二聚体。 BACE1与阿尔茨海默氏病的联系 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原因目前还没有完全了解,但是有证据表明,当人体内开始过量生产BACE1的酶...
【Nature】新进展:帕金森源于肠道又添新证,帕金森病患者肠道中有过量的机会性病原体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进行性的、使人衰弱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还无法预防或治愈。 在2003年,海科·布拉克(Heiko Braak)就提出,非遗传性帕金森病是由肠道中的病原体引起的。他假设病原体能够穿过肠黏膜屏障,通过神经系统扩散到大脑。然而,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表明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可能触发帕金森病。 最近,来自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Uni...
【新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衰竭风险与心脏扩张有关
1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令人困惑的是,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已知危险因素并不一致。 哈佛医学院乔斯林糖尿病中心免疫生物学分支的研究员Myra Lipes博士,已经研究了10多年,研究到底导致1型糖尿病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应该采取的措施。 Lipes...
【JAMA】警惕!空气污染或会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痴呆
因此,研究人员称,生活在污染环境中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能需要护理人员的照顾,以预防痴呆。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研究了长期接触空气污染和痴呆症之间的联系,以及心血管疾病在这种联系中所起的作用。居住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国王岛区的近3,000名平均年龄为74岁的成年人接受了长达11年的随访。其中,有364人患有痴呆症。与国际标准相比,年平均宽度在2.5微米或更小的颗粒物质(PM2.5...
【Nature】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脊液惊现免疫T细胞!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原因。在AD患者和模型动物脑内,小胶质及星形胶质细胞过度活化可引起炎症反应,进而造成神经元损伤。已有研究证实神经炎症在AD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但导致该病的真正元凶仍众说纷纭。 近日,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在AD患者的脑脊液中发现了大量免疫T细胞!这些T细胞不仅徘徊于受...
《柳叶刀》子刊:中国糖尿病患者激增,警惕肥胖“助攻”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居高不下,日益普遍的肥胖现象“贡献”不小。近日,《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在线发表了一项来自中国多中心、大样本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系统分析了胰岛素抵抗、β细胞功能障碍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2型糖尿病发生风险的作用,揭示了肥胖对中国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影响。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长,以往的观点认为,β细胞功能障碍是中国人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
【聚焦】新饮食模式有望使2型糖尿病患者停药
作者:Blake 胰岛素是一种调节糖进入肝脏、肌肉和脂肪细胞的激素,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失控,往往需要每天注射4次胰岛素,但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减退,会导致胰岛素剂量的逐渐增加,进而导致体重持续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其它并发症的恶性循环。 近日,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一项临床研究发现(NCT02709915),通过采用一种新的饮食模式,可调节...
NEJM连发两文:卵巢癌晚期病患“续命”有望!
导 读:卵巢癌死亡率居妇科恶性肿瘤之首,由于缺乏早期诊断技术,多数病患首次确诊时已为晚期,超过70%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在接受手术和化疗后会出现耐药复发,确诊后存活超过5年的人不到一半。因此,寻找新的医疗策略和替代疗法,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是卵巢癌研究的当务之急。 近日,世界顶尖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
“通过早期基因诊断,约50%的遗传病患儿可获得临床治疗决策的改变”
“我们的主要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儿童罕见病的临床转化研究,在2016年我们启动了中国新生儿基因组计划,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开展遗传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工作,建立了新生儿出生缺陷的早期干预队列,目前纳入的病例已经超过1万例,通过该项工作对我国NICU新生儿遗传病的发生有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形成了早期筛查和干预的整体化的策略,并进一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复旦儿科和明码生...
OJRD期刊:罕见病患者福音!AI消除罕见病诊断壁垒
罕见病,是指发病率极低的疾病。又称“孤儿病”。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罕见病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的疾病。目前已经发现的罕见病约有7000多种,患病人数超过3.5亿。 罕见病在中国没有明确的定义,据估计在中国有超过2,000万罕见病患者。 由于超出传统医学教育的范畴,罕见病的诊断对于患者、医生和医疗系统来说都是一个挑战。罕见病患者一般都要经历漫长的确诊历程...
世界艾滋病日|被艾滋病患者侵犯,可在72小时内自救!必须学!
艾滋病是有阻断药的,或许你现在才意识到疾病科普有多么重要!没关系,小编会肩负使命,日后会努力把更有用的知识及时传播! 检验医学网 现在,艾滋病自救漫画版来了!请看官们再次重温这项科普,牢记于心! ...
攻克糖尿病?细胞疗法将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途径!
恢复胰岛β细胞的功能将代表着糖尿病治疗的一个飞跃,有望使胰岛素依赖型的患者摆脱频繁的血糖监测和胰岛素注射。但是, 开发出能够响应葡萄糖调节需求的β细胞并且保护这些细胞免受自身免疫反应的影响,这是糖尿病细胞治疗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障碍。 随着研究的发展,从事糖尿病细胞治疗研究的机构认为,他们已经解决了阻碍这一领域发展的关键问题。 ...
CAR-T细胞免疫疗法:无数年轻白血病患者的新生希望
如果你现在还不清楚CAR-T细胞免疫疗法,那我想你已经被生物圈OUT了,CAR-T全称是 ChimericAntigenRecetorT-Celllmmunotherapy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说起CAR-T疗法,它有多年的研究历史,只是最近几年才被改良使用到临床上,在新型细胞疗法,在急性白血病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舞台上,CAR-T免疫疗法可以说是闪亮登场,...
Cell Rep:组合性成像技术追踪阿尔兹海默病患大脑退化过程
目前研究人员能够利用结构化的磁共振成像技术(sMRI)和正电子成像技术(PET)来对早期阶段的阿尔兹海默病患者进行扫描,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非常感兴趣研究阿尔兹海默病如何影响患者的基底前脑结构,基底前脑是大脑中的深度结构,其能够为大脑外皮层提供乙酰胆碱,而乙酰胆碱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对于维持正常的大脑功能非常重要,研究者发现,随着基底前脑结构中胆碱能神经元(cholinergic neurons...
《Lancet》重磅!86%Ⅱ型糖尿病患者可通过饮食控制和减重摆脱烦恼!
饮食、肥胖、糖尿病,三个词语在我们脑海里面串成了一个完整的链条。饮食增加,导致肥胖;体重上来,糖尿病就来了。 不当的饮食习惯是肥胖滋生的土壤。而在12月5日《Lancet》上面的一篇文章“Primary care-led weight management for remission of type 2 diabetes (DiRECT): an open-la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