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
转化医学圆桌π第一期“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合如何构建精准医学未来”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315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上海交大Oncogene发表肿瘤代谢研究新成果

1970-01-01

   肿瘤代谢异常是肿瘤十大特征性标志之一,并成为近年来肿瘤基础研究的热点。近日,国际学术权威杂志《Oncogene》(SCI IF=8.559)在线发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核医学科研究团队最新成果:p54/NONO regulates lipid metabolism and breast cancer growth through SREBP-...

Nature发布癌症研究突破性成果

1970-01-01

     在斯坦福Burnham Prebys医学研究所(SBP)与Argonne国家实验室的一项合作研究中,科学家们利用高度专业化的X-射线晶体学技术,解开了肿瘤低氧反应重要调控因子――低氧诱导因子(HIFs)的蛋白质结构。发表在今天《自然》(Nature)杂志上的研究结果,为找到一些新的药物通过切断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来治疗肿瘤打开了...

研究发现手足口病毒免疫调控新机制

2015-08-06

  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孟广勋课题组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王健伟课题组合作,首次发现了重要天然免疫分子NLRP3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中的保护作用以及EV71通过其编码的蛋白酶切割NLRP3的互作机制。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细胞报告》杂志。   EV71是手足口病的主要致病原,主要感染对象为婴儿和低龄儿童。目前,对于...

《科学通报》:谁来投入罕见病研究和药物研发?

1970-01-01

   2014年西非暴发了历年来最严重的埃博拉疫情, 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虽然埃博拉病毒被发现已有近40年, 但目前却还没有批准上市的有效药物和疫苗. 直至2014年, 在本次疫情的威胁下, 少数国家才启动了埃博拉病毒病(EVD)药物和疫苗的临床试验, 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还有待证明. 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是EVD作为一种罕见病, 市场需求小, 研...

清华大学Nature子刊发布mRNA研究新方法

1970-01-01

   来自清华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叫做mRIN的新方法,可用于直接评估来自大型RNA测序数据全基因组及基因特异性mRNA的完整性。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发布在8月3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哥伦比亚大学系统生物学系助理教授张朝林(Chaolin Zhang)是这篇论文的通讯...

华中科技大学Nature子刊帕金森病研究新成果

1970-01-01

   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帕金森病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论文“Dynamic rewiring of neural circuits in the motor cortex in mouse models of Parkinson's disease”发表在8月3日的《自然神经科学》(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

诺奖得主:动物模型对科学研究必不可少

1970-01-01

   Future Science Group (FSG)是一家独特的专门提供前沿医学专家评论的英国出版社,它提供Future Drugs 和 Future Medicine 两部分医学评论信息。最近,FSG宣布在Future Science OA出版新的评论文章,涵盖动物模型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动物模型用于科学研究目的,在生物研究和医学界是一种...

研究发现食用过多维他命A会破坏人体免疫系统

2015-08-04

  据《印度教徒报》报道,一项研究研究发现,当人体缺少维生素A时,适当补充维他命A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益处,但食用过多反而有害无益,会促使人体免疫力下降,进而导致感染。   据报道,该研究刊登在《白细胞生物学期刊》(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上。为了得到此结果,米哈伊与其同事用维他命A来刺激从志愿者身上提...

厦门大学Cell子刊发表癌症研究新发现

1970-01-01

   来自厦门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靶向TR3结合抑制Akt2活性可有效诱导癌细胞自噬性死亡。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7月30日的《Chemistry & Biology》杂志上。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吴乔(Qiao Wu)教授和林天伟(Tianwei Lin)教授是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由于当前的大多数治疗方法...

骆利群院士本月Cell、Nature连发研究成果

2015-08-03

  骆利群(Liqun Luo)教授是世界著名的一位华人科学家,这位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里走出来的科学家30岁成为美国顶尖名校博士导师,领导斯坦福大学生物系规模最大实验室,获得了一个又一个重要的科研成果,现任斯坦福大学生物系教授,霍德华休斯医学院研究员。2012年其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本月,骆利群教授领导研究小组报告称,他们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揭示出了一些重要的神经...

埃博拉你够了!默沙东疫苗rVSV-ZEBOV三期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1970-01-01

  2014年爆发在非洲的埃博拉疫情震惊了全世界,这也是有史以来爆发的最为严重的埃博拉疫情。在这次疫情中,世界各国政府纷纷意识到了传染病对人类健康的巨大威胁。因此,多个国家和众多国际医药巨头纷纷开始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进行埃博拉特效疗法和相关疫苗的研发。最近,美国默克(北美地区外称为默沙东)宣布了其开发的埃博拉疫苗rVSV-ZEBOV临床三期研究中期数据分析结果...

美国16年科研预算分析:没钱?那研究所不是都得关门了?

1970-01-01

随着美国国会在暑假之后的休会结束,美国国会议员和总统奥巴马仅仅有不到三周的时间来达成2016年美国的财政预算。这个财政预算中就包括了美国一些关键科研机构的经费数量。有的专家预测,最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国会会达成一个临时的财政预算,能够维持政府几周的运转,直到十月一日,即下一个财年(Fiscal year)的开始。这个可能出现的临时预算案,对于饱受党派预算争端困扰的美国科研机构和研...

NIH资助研究癌症基因组云系统

2015-08-02

  传统上,基因组数据分析需要将数据下载储存在多个地方,然后协调这些数据,之后才能在本硬件上进行计算。然而,涉及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大规模项目的生物医学数据,已经使这种模式显得十分笨拙。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4年NCI启动了一项构建基因组数据储存库的项目,该项目由于扩大了癌症研究的群体,使研究变得更加便捷与广泛。 &ems...

NIH希望额外获得3.23亿美元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

2015-08-02

  近日,美国国会要求联邦科学机构准备一个专业的“绕过预算”的方案,该方案需要列出该机构为人有必要实现的一个需要资助的目标。通常这样的预算都是单独的,不包括在白宫请求国会通过的“年度预算”(因此得名;它们通过侧门进入了白宫预算办公室)。但是议员们也将其看做一个契机,一个在没有白宫干扰下,与科研机构直接对话的机会。通常,“绕过预算”将会把信的资金分流道一些...

艾滋病研究突破:先激活后杀灭

1970-01-01

         高效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已经帮助数以百万计抵御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不幸的是,艾滋病病毒具有一种内在的生存机制,可产生潜伏的、灭活的病毒库,其对HAART和免疫系统来说都是不可见的。   但是现在,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的研究人员已经鉴定出一种化合物...

清华大学Nature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1970-01-01

     来自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和康奈尔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成功揭示出了分辨率达到3.8埃近原子水平的真核生物MCM复合物结构。这一重要的研究结果发布在7月29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高宁(Ning Gao)研究员、香港科技大学的Yuanliang Zhai助理教授及康奈尔大学的...

半数的生物医学研究经不起推敲?

1970-01-01

     虽说生物医学研究的重复性不是太高,但如果说低于50%,你也许不相信。不过根据6月发表在《PLOS Biology》上的一篇文章,情况确实如此。单单就美国而言,这意味着每年花在无法重复的生物研究上的费用高达280亿美元。   MedPage Today的编辑主任、Retraction Watch的联合创始人Ivan ...

Cell: 亨廷顿氏舞蹈病研究新突破

1970-01-01

   研究人员采取一种新方法来调查影响亨廷顿氏病(HD)症状出现的因素,鉴别出了两个基因组位点存在可以加速或延缓症状出现的变异。在发表于7月30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研究报告中这一多机构研究小组描述,他们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来自4000多名亨廷顿氏病患者的样本发现了存在于两条染色体上的一些特殊变异,这些变异在比本来预期要更早或更晚的时间首次显示出亨廷...

复旦大学Science子刊参与重要炎症新研究

1970-01-01

   在2002年的圣诞节前夜,年仅两岁的Bryce Faber被诊断出患有一种叫做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的致命癌症。之后他接受了治疗,这包括外科手术,还有大剂量的辐射,再辅以更大剂量的抗生素治疗,这些治疗无疑挽救了他的生命。但是这些超大剂量的抗生素在避免他的免疫被抑制的身体受到感染的同时,也导致了一个永久性的副作用――耳聋。 ...

《自然》实验室制造人类器官的研究热潮

1970-01-01

  最近5年,干细胞生物学领域的重要进展是类器官培养,目前已经培养出包括人类大脑在内的多种多样的类器官。类器官技术的深入研究或许能颠覆过去常规细胞生物学技术,极大地促进人类疾病治疗的研究速度。2015年7月30日《自然》专门发专题文章介绍这一重要研究领域。   2011年,维也纳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Madeline Lancaster有一段时间试图培养神经玫瑰花状结构,这是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