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网企业会员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转化医学网直播间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98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日本科学家研发出男性避孕药 可暂时控制精子功能

2016-01-20

  日本大阪大学的科学家在实验鼠的精液当中发现了一种蛋白质,如果将其灭活,精子就会暂时丧失让卵子受精的能力。   西班牙《万象》月刊发表题为《男用避孕用品》的文章。文章称,在享受性爱欢愉之前,未来的伴侣或许会问对方:“是你吃避孕药,还是我吃避孕药?”就像现在的年轻人问对方去谁家温存一样。之所以会出现新的问题,是因为以伊川正人教授为领导的...

科学家扩展无创产前筛查(NIPT)用于更多染色体异常类型的检测

2016-01-19

近日,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其可以扩展当前无创产前筛查(NIPT)所检测的染色体异常类型的种类,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PNAS上,文章中科学家们利用半导体测序平台鉴别出了微小的染色体剔除或复制现象,比如在猫叫综合征迪乔治综合征中发生的染色体异常情况。   利用常规技术检测这些类型的染色体微小异常通常需要侵入性的过程...

英科学家准备“修改”人类胚胎基因

2016-01-18

  据英国《卫报》报道,英国科学家正准备首次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编辑,他们可能在近期获得英相关管理部门的研究许可。   在进行研究之前,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必须获得英国人类受精与胚胎管理局和一个专门的伦理委员会的许可。该研究负责人凯西·尼亚肯表示,他们将在获得许可的几个月内展开研究。这将使该团队成为英国第一个、世界上第二个对人类胚胎基因进行修改的团队。   研究中...

我国科学家在埃博拉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

2016-01-15

  埃博拉病毒是引起人和灵长类动物发病且致死率很高的生物安全四级(Biosafety Level 4)烈性病毒。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自1976年首次被发现至今,埃博拉病毒已经在非洲肆虐了近40年;2014年3月开始,一场以几内亚、利比里亚和塞拉利昂为中心的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疫情迅速在整个西非蔓延开来,共导致了28000多人感染,死亡人数接近11000人。  &...

Cell:科学家揭秘为何人类可以直立行走

2016-01-12

  近日,来自斯坦福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在人类和灵长类动物机体中鉴别出了一种基因表达的改变,这种改变或可帮助揭示人类直立行走之谜;同时研究人员还对一种名为三刺鱼的鱼类进行了研究,这种鱼类可以进化出完全不同的骨骼架构来应对环境的改变,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Cell上。   文章中,研究者David Kingsley博士表示,一...

嵌合体的神话:科学家试图动物体内培育人体器官

2016-01-12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实验室的一只猪。科学家希望在这类动物的体内培育出人体器官。   北京时间1月12日消息,据美国《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报道,尽管面临美国最高卫生机构的资助禁令,但一些美国科学家还是决定继续尝试在猪、羊等动物体内培育人体组织,他们的目标是为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提供心脏、肝脏或其他器官。   在农场动物身上培育器官的研究引发了许多伦理争议,因为其中所涉及的将人体...

屠呦呦等5位科学家获小行星命名

2016-01-05

  国际永久编号第31230号的小行星,如今有了新的名字——“屠呦呦星”。4日下午,五位科学家的小行星命名仪式在京举行,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和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存浩的名字,被写上了浩渺星空。   屠呦呦因身体原因并未出席命名仪式。谢家麟、吴良镛、郑哲敏、张存浩和代表屠呦呦的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领取小行星命名证书和小行星运行轨道铜牌。   “至今...

Cell Rep:科学家阐明治疗结直肠癌的新靶点

2016-01-04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 Report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迈阿密大学米勒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结直肠癌进行研究,报道了机体免疫反应对肿瘤产生反应的关键性研究发现,这项研究也首次详细地解释了干扰素基因刺激子(STING,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信号通路如何扮演重要的角色来改变机体对细胞转化的免疫反应。 &...

科学家最新发现,完全颠覆你对健康的认知!

2016-01-04

  一、死亡,是食物造成的   被誉为营养学爱因斯坦的世界营养学权威柯林·坎贝尔博士发自良心的建言:“死亡,是食物造成的!”愈营养,愈危险?史上最完整,历时40余年,震撼全球66亿人的健康大发现!   以下是你所不知道的真相   1、罹患肝癌的孩子,大都来自吃得最好的家庭。  &e...

科学家发现“终极”抗生素耐药基因

2015-12-31

  抗生素耐药性传播图。图片来源:《自然》   研究人员发现,全世界范围内的细菌都存在一种抵抗粘菌素—— 一种“终极”抗生素——的基因。相关研究发现于11月份来源于中国,随后在丹麦、荷兰、法国和泰国也发现了类似的耐药基因。   尽管此次发现让人担忧,但是它们可能并不像很多媒体报道的那样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为粘...

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全新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方法

2015-12-30

  2015年12月28日,美国科学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PNAS)在线发表了北京大学谢晓亮、乔杰、汤富酬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该项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建立了一种全新的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方法MARSALA (mutated allele revealed by seque...

盘点2015最受关注的女科学家

2015-12-25

  今年6月,英国皇家学会一位知名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蒂姆·亨特博士因发表“科研歧视”言论遭到“炮轰”而辞职。然而,众所周知,女科学家在科学的发展、真理的探索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大地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今天我们就说一说今年备受关乎的中国女科学家们。   1、屠呦呦   屠呦呦,药学家。1...

中国科学家发表雾霾致病机理研究成果

2015-12-17

  大气颗粒物(PM)暴露可增加哮喘、慢阻肺和肺癌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但其致病机理却一直不清楚。中国科学家经过长期研究,首次阐明了超细颗粒物诱导气道炎症和粘液高分泌的一种新机制。   目前,这一成果已在国际权威的细胞生物学专业期刊——《自噬》杂志在线发表。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

祝贺青年女科学家颜宁捧得赛克勒奖

2015-12-16

  清华大学医学院颜宁教授将于今日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领取赛克勒国际生物物理奖。届时,颜宁教授将作题为“人源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s)的结构机理研究”的报告。2010年,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施一公教授因对细胞凋亡通路中蛋白调节机制的深入研究而获奖。今年来自清华的颜宁再夺桂冠,她如何看待自己的科研生涯?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美女教授。   ...

美媒:1/6科学家在研究时使用“假冒”细胞

2015-12-14

  美媒称,灵丹妙药始于对培养皿里的人体细胞进行测试。在药物研发的最重要阶段(早在人体试验乃至动物研究之前)有前途的药物会用实验室细胞进行测试来检验其毒性和药效。我们当然希望这些细胞得到正确的标记,然而事实却并非总是如此。   据美国沃卡蒂夫新闻网站12月11日报道,名为“撤稿观察”的博客倡导科学研究的透明性与准确性,它写道:“如果我们告诉大...

澳科学家用干细胞疗法治疗痴呆症狗狗

2015-12-10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官网近日报道,该校大脑和思维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使用干细胞疗法,成功治愈了一只13岁患痴呆症的可卡犬,这为干细胞疗法的未来应用前景增添了新的希望。   此次接受治疗的名为“蒂米”的狗狗与主人利德-史密斯夫妇一同住在悉尼郊区。蒂米前段时间开始有些奇怪的举动。它会在午夜惊醒,然后坐在厨房盯着空气大声吠叫。渐渐地,它的情况越...

施一公、曹雪涛等5位中国科学家获《自然》杰出导师奖

2015-12-09

  五位杰出的中国科学家今天获得了2015年《自然》杰出导师奖,颁奖仪式在上海召开的2015科研?创新?创业国际研讨会上举行。《自然》每年举办的这个奖项为了强调导师启发年轻科学家的重要性。   中国医学科学院的院长曹雪涛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邓兴旺共同获得中国北方终身成就奖,各获得25000人民币奖金。南京大学分析科学研究所和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陈...

瑞士科学家成功识别“衰老基因”

2015-12-04

  本周,瑞士的科学家历经艰辛从40000种基因中识别出了造成身体衰老的基因。就在同一周,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了2016年一项针对抗衰老的药物试验,从而首次把衰老,而并非一种具体疾病,作为新的药物靶标。   这支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团队发现如果修改这些基因,实验室动物的健康寿命就会延长,这为在人类身上产生类似的效果提供了可能性。...

中丹两国科学家发现肿瘤细胞基因修复机制

2015-12-04

  科学家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够在分裂期进行DNA基因复制,这一特性令肿瘤细胞在快速分裂的同时还能够保持基因稳定,该项发现有望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这一研究成果2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自然》杂志。   此项研究是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伊恩·希克森教授团队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沈华浩教授团队共同完成。 &e...

浙粤科学家研发新型艾滋病疫苗

2015-12-02

  在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前夕,浙江大学唐睿康研究团队、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陈凌团队、军事医学科学院秦成峰团队合作研发了一种能逃避体内预存抗体的增强型疫苗,为包括HIV疫苗在内的疫苗优化与改造提供了一种全新思路。基于该项技术研发的HIV疫苗目前已通过动物实验,相关论文11月26日在线发表于《先进材料》。   腺病毒,尤其是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