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网企业会员
2024年慕尼黑上海分析生化展
如何申请你的第一个国自然基金项目
中医药多组学前沿技术应用高峰论坛
转化医学网直播间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98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牛!科学家实现消除癌症复发,免疫疗法结合化疗立大功

2016-09-02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人类寿命的延长,以及空气等外界因素的作用,癌症的魔爪已经越来越多地伸向人类的健康。癌症免疫治疗已经成为大多数转移性癌症病人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来自美国的科学家已经朝着消除癌症复发迈出了一大步——利用免疫疗法结合化疗的方法消除癌症复发。 具体是,他们发现单用化疗会导致两种休眠的癌细胞躲过追杀,从而形成化疗抗性。但化疗与免疫疗法...

爱美人士的福音!科学家开发新分子帮助阻止疤痕形成

2016-08-24

许多人从小就在膝盖和手肘等部位留下伤疤,虽然多数伤疤会随着时间逐渐消失,但是诸如瘢痕疙瘩和烧伤留下的这些更加严重的疤痕类型大都不可治愈。这些伤疤可能导致皮肤功能永久性丧失,在一些严重情况下,还会给人的心理造成创伤。现在来自澳大利亚的科学家们正在开发新的化合物,有望从一开始就阻止伤疤形成。 研究人员在美国化学学会第252届全国会议和博览会上介绍了他们的最新进展。 ...

难以置信!英国科学家一招“基因开关”拯救千万残疾患者

2016-08-10

蝾螈可以再生腿部、尾巴,甚至脊髓,科学家发现蝾螈与其它两种生物具有可以再生肢体组织的一种基因调控机制,暗示着它们的再生能力源自于一个远古祖先物种。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目前,科学家发现一组基因开关,可使蝾螈等动物再生肢体和身体组织,他们认为这可能揭晓损失肢体再生的秘密。 蝾螈是一种原始两栖动物,它们生活在墨西哥境内,可以再生尾巴、腿,甚至脊髓。科学家发现它与另外两种生物共享一种基因机制...

众议科研经费松绑政策:让科学家少为钱操心

2016-08-02

“这两天,老师们的微信群里不断有人转发这个文件,大家都很期待、很关注!”电话那头,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彭真明的语调轻快。 彭真明口中这个备受关注的“文件”,就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刚刚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从经费比重、开支范围、科目设置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松绑+激励”的措施,目的是让科学家们少为“钱”操心。 ...

振奋人心!MIT美女科学家一招拯救千万癌症患者

2016-07-27

  投票1:你们觉得这种新技术能够在不久的将来得到我国结肠癌临床医生的青睐吗?   A.当然能,结肠癌患者的术后化疗实在是太痛苦了,然而却并没有卵用。MIT真是再次给癌症患者带来了福音。   B.不可能,科技含量如此高的技术想要得到推广路还远着呢。   投票2:你们觉得这种技术有希望应用于其他实体肿瘤的治疗与预后吗?   A.当然能,能够最大化的降低病人痛苦并且起到疗效,这种局部给药的技术...

周健:世界首个宫颈癌疫苗背后的中国科学家

2016-07-23

7月18日,全球医药保健公司葛兰素史克(GSK)宣布,该公司“希瑞适”(Cervarix,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16型和18型])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上市许可,明年年初将正式登陆中国内地市场,这也是国家食药监总局首个批准用于预防宫颈癌的HPV(Human Papillomavirus,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全球女性肿瘤第...

中国科学家首次将胃细胞转变成肝和胰腺细胞

2016-07-23

从军事医学科学院野战输血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王韫芳研究员、裴雪涛研究员带领团队取得了一项革命性研究成果——他们利用小分子化合物技术,成功将人体胃上皮细胞转变成多种潜能的内胚层祖细胞,后者可以被诱导分化为成熟的肝细胞、胰腺细胞和肠道上皮细胞等,为将来利用干细胞技术治疗终末期肝病、糖尿病等带来新的希望。7月21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干细胞》杂志在线发表了这一重要成果,覃金华、王...

阻断癌症侵袭的路径—科学家们已经捕获侵袭性癌钙穿梭分子的电子衍射图及三维重构

2016-07-16

科学家们已经捕捉到与侵袭性癌相关的钙穿梭分子的画面。三维结构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开发由钙吸收障碍引起的疾病的新疗法和诊断工具。   Alexander Sobolevsky的实验室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该实验室正在研究一个被称为“瞬时受体电位(TRP)”通道的蛋白质家族。在体内,这些蛋白质排列在肠等器官的表面,并形成孔来帮助钙穿过一层致密的脂质和蛋白质的屏障,即细胞膜,到达细胞内部。 ...

科学家发现潜伏HIV的“藏身处”

2016-07-15

  最近,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医院研究中心(CRCHUM)的研究人员确定了某种细胞,可在抗逆转录病毒治疗(ART)过程中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提供“安全藏身之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7月14日的《PLOS Pathogens》杂志。   本文首席研究员Nicolas Chomont指出:“我们已经找到了靶定艾滋病病毒库的细胞标志物。这一发现开辟了新的治疗视角,来消除这些病...

科学家想搭“寨卡”顺风车

2016-07-12

这名22岁的男子曾受到严重巨细胞病毒感染,至今仍不能用语言交流。图片来源:LOU Collection 有一种病毒每年会导致美国数百名婴儿死亡,并使数千名新生儿产生缺陷,其中包括小头症和脑萎缩。其致病源头并非寨卡病毒,而是一种更加普遍的、毒性并不高的病毒:巨细胞病毒(CMV)。 现在,当媒体和卫生官员将目光聚焦于寨卡病毒在美国等地的传播时,很多研究人员和倡...

拿到1.2亿美元后,这位美国科学家打算如何开展精准医疗研究?

2016-07-12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将出资创纪录的1.2亿美元给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一位科学家,用于促进医学上历史性的转变——基于患者独有的基因构成,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开展的精准治疗。 1.2亿美元无疑是NIH颁发给圣地亚哥科学家单一授予中的最大手笔。这是奥巴马政府精准医疗倡议的一部分——通过数字技术的巨大进步为患者定制治疗方案。 Eric Topol博士是合作研究的领导...

美国科学家证实饱和脂肪酸会增加死亡风险

2016-07-07

  美国科研团队于2016年7月5日刊文称,他们通过32年的长期研究证实黄油、猪油、红肉中富含的饱和脂肪酸会提高人的死亡风险。通过使用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来替代饱和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更有益处。   相关论文已刊载在美国知名医学杂志《JAMA Internal Medicine》上。   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

【重磅快讯】科技部官网:中国科学家在爱尔兰取得干细胞研究重大突破

2016-07-07

在爱尔兰戈尔韦大学再生医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工作的刘敏博士,首次在实验室实现了从皮肤干细胞培养出同步跳动的心脏细胞。这将有望开发出能够治疗心脏疾病的新方法,治疗心脏衰竭、心律失常和儿童心源性猝死等疾病。 这种心脏细胞是取自皮肤活检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培养而来的,IPSC是通过对成体细胞基因进行重新编辑,将其转换成能够发展成不同类型细胞的多能性细胞。...

印度科学家初步确认韩春雨实验的可重复性

2016-07-06

  河北科技大学的副教授韩春雨领衔研发的NgAgo-gDNA技术在《自然》子刊《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发表后,引起了科研圈的广泛关注,赞扬声自然是不断,不少学者们称其为“诺奖级”的成果;但在另一方面,也存在质疑声,其中包含了方舟子在近日发文所质疑韩春雨“诺奖级”实验成果的可重复性问题。   一个科学成果的...

“量化活细胞的蛋白质水平非常重要”——新工具帮科学家看到活细胞蛋白质

2016-07-05

生物物理学家Joerg Bewersdorf说,2006年是荧光显微镜学的奇迹之年。而与之相媲美的另一个年份是1905年,当时爱因斯坦以相对论、量子论和原子物理学变革了物理领域。而这场显微镜学革命,则是由3篇论文组成的,科学家首次能窥见细胞内部并追踪单个分子的行为。 “每个分子是一台机器,一台纳米机器。”Bewersdorf说。其中,蛋白质是尤为复杂的分子,它们以多种方式弯曲缠绕,执行细胞新...

科学家在人唾液中发现了新的细菌 - 蛭弧菌

2016-07-04

近日美国的研究者在人的唾液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寄生细菌,该细菌名为蛭弧菌(Bdellovibrio)。这种细菌只有700个基因,并且是发现的第一种晚期靠寄生在其他细菌中存活的细菌。并且这种细菌还与人类的很多疾病相关,包括肠道疾病、囊胞性纤维症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 虽然之前科学家也发现了一些细菌可以通过感染其他细菌而寄生在被感染的细菌中,这一次的发现是首次发现一种完全寄生在其他...

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及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开始评选

2016-06-29

中国科协关于开展第十三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2016年度“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候选人推荐工作的通知   各全国学会、协会、研究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有关高校科协:   为激励广大女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创造热情,引导广大女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创新型国家建设伟大实践,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联合国...

科学家提出癌症进化疗法:利用癌细胞自相残杀

2016-06-28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年来癌症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越来越严重。科学家们一直在致力于寻找癌症的诱因及发病机制,并努力研发新的癌症治疗技术。科学家认为,癌症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副产品。因此,英国、意大利等国科学家试图利用进化理论创新癌症治疗方案,这些进化疗法包括同时针对两种基础突变实施靶向治疗以及“癌细胞自相残杀”疗法等。   人类与癌症的战...

“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从小到大都不是学霸

2016-06-21

获得2015年“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荣誉的85后博士后应佚伦。  东方IC 资料图   6月18日下午,获得2015年“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荣誉的85后博士后应佚伦走上上海民进教育论坛,与诸多中小学校长、教育专家分享她的人生经历。她说,自己从小到大都不是学霸,成绩并不冒尖,是属于班级上占很大比例的那群“中等偏上”的学生之一。在她...

科学家设定多能干细胞质量评估标准

2016-06-14

  随着使用再生干细胞疗法的前景日益临近,最近一个生物医学科学家财团报道称,在他们分析的来自10个研究机构的诱导多能干细胞中,有大约30%的干细胞在遗传上是不稳定的,不能安全地用于临床。   6月9日在《Stem Cell Reports》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在美国国家心脏、肺和血液研究结构的资助支持下,一个多机构的研究小组,对一大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进行了综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