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
转化医学圆桌π第一期“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合如何构建精准医学未来”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344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ell子刊】既能给细胞“充能”,又可“定制”细胞基因组,这种高通量线粒体转移装置让线粒体移植不再难!

2021-01-04

  近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琼森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开发出了一种简单的高通量方法,可用于将线粒体及相关的线粒体DNA转移到哺乳动物细胞中。   这种方法使研究人员能够定制细胞的关键遗传成分,以研究并可能治疗使人衰弱的疾病,例如癌症,糖尿病和代谢紊乱。   该研究于12月29日发表于《细胞...

【新研究】科学家发现红藻中卡拉胶能够抑制小鼠腹膜吞噬细胞的活性!

2021-01-04

  之前有研究报道:海藻中含有的硫酸多糖,可替代抗生素给断奶仔猪带来益处。   因为动物体中约70%的免疫细胞位于肠道(肠相关淋巴组织)。肠道黏膜被认为是一个动态的物理屏障,可防止外来病原体的入侵。因此,支持屏障功能和增强胃肠道局部免疫应答将对动物的全身免疫状态和整体性能产生积极作用。  &e...

聚焦T细胞治疗研究,如何获得更高的基因导入效率?

2020-12-30

  2020年12月17日,CAR-T疗法Tecartus在欧盟获得了有条件上市许可,在这之前这款CAR-T疗法已获得FDA加速批准上市。这是继2017年CAR-T疗法Kymriah和Yescarta 获得FDA批准上市后的全球第三款CAR-T疗法,为复发或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R/R MCL)成人患者带来了曙光。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

【PNAS】震惊!寄生虫入侵时,肠道细胞首先发出警报,而非免疫细胞!

2020-12-30

  免疫细胞(immune cell)俗称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各种吞噬细胞等,它参与人体的免疫应答。当人体发生感染时,免疫细胞就会发出危险信号提示我们“入侵者”来犯。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n Tyzzer,1907)为体积微小的球虫类寄生虫,广泛存在多种脊椎动物体内,是种以腹泻为主要临床...

【新进展】老药新用!抗腹泻药开启细胞自噬开关,驱使癌细胞死亡

2020-12-28

  早在两年前,法兰克福大学儿科学实验癌症研究所Sjoerd van Wijk博士的研究小组已经发现,抗腹泻药洛哌丁胺可用于诱导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死亡。   洛哌丁胺(loperamide)为长效抗腹泻药,临床上主要治疗各种病因引起的急慢性腹泻,特别适于慢性腹泻的长期治疗。 洛哌丁胺的化学结构&n...

【EMBO MOL MED】年纪轻轻就痴呆?或许是白细胞搞的鬼

2020-12-26

  带有轴索球体和色素沉着的成人发病性脑白质病 (ALSP) 是一种罕见病,其特征是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基因发生突变。该病最初表现为患者的精神和行为改变,然后在三十多岁或四十多岁的时候,痴呆迅速发展。虽然这种情况非常罕见,但对于受影响的家庭而言,将是毁灭性的灾难。   由于该疾病涉及大脑中白质的退化,因此先前科学家们...

【nature子刊】蛋白激酶G可清除细胞垃圾,帮助心脏病患者更快康复!

2020-12-26

  细胞垃圾是指人从外界摄入食物、空气和水之后,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及生命活动进程中未被排除体外的、残存并积滞在身体细胞内的各种废物。   细胞里的垃圾是很难从体内排出的,而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越积越多,这在医学上被称为“垃圾堆积学说”。有研究显示:九成以上的人受到细胞垃圾的困扰。   最...

【Nature】破碎的染色体为何会使癌细胞产生耐药性?

2020-12-25

  癌症是世界上最大的健康危机之一,与某些疾病不同,癌症是一种不断恶化、不断耐药、不断复发的疾病。   “色鳞病”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染色体破碎”。经历了染色体去除的染色体首先分裂成许多片段,然后通过DNA修复随机重新连接在一起,最终发生非同源末端连接。最近有研究人员发现破碎的染色体会使癌细胞产生耐药性。 ...

【Nature子刊】癌症干细胞致命弱点被发现!Mll1抑制剂可治疗结直肠癌,效果优于化疗!

2020-12-22

  结肠癌是西方国家第四大致命癌症,仅次于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这是因为肿瘤生长缓慢,发现时已是晚期,因此结肠癌晚期存活率仅为5%。   自从在德国引进结肠镜,可以进行癌症早期检测后,癌症晚期患者每年诊断次数有所减少,因为检测后可立即将其清除。所以,结肠癌的死亡率下降了:女性下降了26%,男性下降了21%。最近有项新...

【Aging Cell】实锤!想抗衰先戒糖,否则小心修复细胞的“吃豆人”蛋白质罢工

2020-12-21

  近期,有一项新的研究显示,一种名为P62的蛋白质在清除那些由糖引起的有毒细胞废物方面至关重要,就好比是“吃豆人”。“吃豆人”是任天堂FC游戏机上的经典游戏,里面的“吃豆人”在一步步前进的同时,会吞下一颗颗豆子。其实P62蛋白也是这么干的。   然而,研究还发现,虽然P62蛋白减轻了含糖饮食引起的衰老相关性细胞损伤,...

【Nature】重磅!人造卵细胞成为现实——使用转录因子重建卵母细胞转录网络

2020-12-17

  对于自然生命来说,繁育后代是其一生中极其重要的使命。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大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世界各国的不孕不育率都呈现出飙升之势,很多夫妻都饱受不孕不育的困扰。   据统计,我国有超过5000万不育不孕患者,超过正常育龄人口的10%,这一数字超乎我们的想象。  &e...

【Nature子刊】大脑中的“纠察员”——小胶质细胞通过“触手”阻止神经元过度兴奋,预防神经系统疾病

2020-12-17

  体内研究发现,小胶质细胞为了监测周围环境,会不断地伸出并收回它们的突起,以每小时一次的频率与神经元突触发生直接接触。这种连续和快速的监测是大脑中小胶质细胞的独特功能。就像一只章鱼,在不移动自己身体的情况下,向各个方向伸出触手——小胶质细胞就是这样运作的。   小胶质细胞 图源:百度百科 ...

【新突破】人工胸腺由人类干细胞和生物支架构成,可作移植物造福胸腺疾病患者!

2020-12-14

  胸腺是人体中枢免疫淋巴器官,能产生胸腺素和免疫活性细胞,有防感染、稳定自身免疫监视功能,延缓衰老的作用。此外,胸腺还被喻为人的“寿命时钟”,是人体最早开始衰老的器官。   大多数人的免疫功能在50岁以后逐渐降低,50岁以后胸腺内只有少量胸腺组织,60岁以后胸腺内几无胸腺组织。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对胸...

【Nature】封面文章:博德研究所科学家创建第一代癌细胞转移地图——MetMap

2020-12-11

  近日,有一项新研究表明,我们或许可以利用动物模型预测人类癌细胞的转移。研究小组基于对21种实体瘤的约500种细胞系的分析,创建出了第一代癌细胞转移地图(MetMap),这是有史以来第一张表征不同癌症如何扩散的地图。   该研究由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博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进行,并于12月9日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Nat...

Cell重磅:哈佛医学院发现,肥胖会抑制免疫细胞,加速肿瘤生长

2020-12-11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全世界范围内,肥胖已经成为了一个主要公共健康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全球有近20亿人超重或肥胖,从1975到2016年,全球肥胖率翻了近3倍,每年因超重或肥胖导致的死亡高达280万。   实际上,肥胖既是一种特征,也是一种疾病,肥胖的人不仅生活不便、运动能力下...

【Science/Cell Sys】背靠多组学大数据 科学家设计更加“智能”的细胞疗法

2020-11-28

  在9月23日发表于的《Cell System》的论文中,研究人员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了癌细胞和正常细胞中数千种蛋白质的庞大数据库。然后,他们对其中数百万种可能的蛋白质组合进行了梳理,建立了一个组合目录,这些组合可以精确定位癌细胞,而不影响正常细胞。   他们在另一篇于11月27日发表在《Science...

【Nature】首次!科学家发现肠道菌群与人类免疫细胞动力学的直接联系

2020-11-28

  近日,纪念斯隆·凯特琳(MSK)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提出了有关微生物群与免疫系统之间关系的一项重要发现。他们进行的这项研究发现:血液中不同类型免疫细胞的浓度随着肠道内细菌菌株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研究首次揭示了肠道菌群与人类免疫细胞动力学的直接联系。   该研究于11月25日发表在《自然》杂志,题为“The gut microb...

【邀请函】单细胞测序技术应用论坛

2020-11-28

  此次分子诊断研讨会将邀请樊嘉院士、王红阳院士、宋尔卫院士、李金明主任、卢洪洲主任、王向东教授、白春学教授、席建忠教授等40余位顶尖专家发言分享。将有300+医院、第三方临验中心、科研机构、分子诊断企业及大专院校等专业听众线下参与。   时间地点   时 间:2020年12月4日下午  &emsp...

【PNAS】巨噬细胞被“策反”怎么办?卡罗林斯卡科学家开发新型免疫疗法来应对!

2020-11-28

  近期,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的一项研究报告了一种新型的免疫疗法,这种疗法正是针对那些被肿瘤“策反”的巨噬细胞,该疗法有望为将来的癌症治疗提供更多选择。   该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题为“Targeting a scavenger receptor on tumor-...

【会议】CGT Asia 2021 亚洲细胞与基因治疗创新峰会

2020-11-23

大会时间:3月19日-20日 大会地点:中国 上海 大会主办方:Taas Labs 大会简介:        2021年度十大医疗创新(由美国克利夫兰诊所Cleveland Clinic评选),基因疗法成功入选。细胞与基因治疗改变了人类治疗遗传疾病和疑难杂症的方式,並正在撬动整个制药生态圈。在政策强有力的支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