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40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美国结肠癌无创检测纳入医保
10月初,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宣布Cologuard纳入联邦医疗保险。拥有联邦医保的患者将不再需要自付Cologuard试剂盒费用。但目前私人医疗保险还未涵盖该检测。 Cologuard Cologuard由Exact Sciences公司生产,于8月获得FDA批准。它是一...
Nature Medicine:推翻之前的癌症研究结论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人类生命的一个严重威胁。结直肠癌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的病理过程,与多个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有关。不过迄今为止,人们没有完全理解这种疾病的真正病因和调控机制。 FOLFIRI是结直肠癌的一种标准治疗方案。今年早些时候,Nature Medicine杂志上有项研究在基因表达谱的基础...
结直肠癌警报:青壮年中发病率上升
在美国,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在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50岁及以上人群的普遍筛查趋势。然而,在青壮年中,发病率实际却在上升。其中,在20-34岁年龄段患者中观察到了最明显的升高是所有阶段(局部,区域,远端)的结肠和直肠癌症发病率。相关研究数据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分析了1975-2010年间393...
【神奇的生物标记物】一勺酸奶就能筛查出结直肠癌
图中的纸条可以用来检测附在结直肠癌等疾病上的合成生物标记 线条表明了尿液中这些生物标记的存在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桑吉塔·博蒂亚(SangeetaBhatia)正在研究如何以(食用)一份酸奶后进行尿检来取代价格昂贵又令人不适的结肠镜检查术,而这将是一种能够改善结直肠癌早期诊断的低成本方法。 博蒂亚正在培养能通过酸奶引入体内并与癌症...
PNAS:非甾体类抗炎药可预防结肠癌
阿司匹林和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通过诱导携带某些突变和功能失调基因的肠道干细胞的凋亡通路可预防结肠癌,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科学家们通过动物研究和临床试验早就知道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和布洛芬等药物的使用方法,这些药物可降低患肠息肉的风险,肠息肉可以转变成结肠癌。但他们却不知道...
BMC Medicine:5种健康生活助你远离肠癌
近日研究发现,采用五个相结合的健康行为或可降低患肠癌的风险。德国波茨坦人类营养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量化多个相结合的健康生活方式,观察这些生活方式对患肠癌风险的影响,他们发现这种影响对男性比女性要强。 Krasimira Aleksandrova表示:“这些数据给个人提供额外奖励,医疗专业机构和公共卫生当局为健康的生活方式行为投...
EMBO Reports:研究结直肠癌发病机制的新型模型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EMBO Report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生物医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一种名为Mirror的转录因子可以调节果蝇肠道发生肿瘤样生长,研究者认为,由于在人类结直肠癌细胞中也存在类似的基因和遗传相互作用,因此果蝇机体中的相关系统在人类结直肠癌的发病过程中或许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全世界每年因结直肠癌死亡的人数超过了50...
抵御肠癌的新型靶向疗法
众所周知,肠癌的发生是由于蛋白质Wnt控制的肠道细胞中关键机制的失调而引发的,其往往表现为肿瘤细胞的异常生长及增殖;尽管失调的Wnt信号通路和肠癌的关联非常清楚,但是以Wnt信号通路为靶点的靶向疗法却尚未成功开发,因此研究者表示,以该信号途径为靶点的新型疗法或许可以有效治疗癌症。 近日,来自欧洲癌症干细胞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是否Wnt信号通路的改变会抑制肠癌的发...
胰岛素治疗可增加结直肠癌风险
以往流行病学研究中,关于胰岛素治疗与 2 型糖尿病患者结直肠癌(CRC)风险之间的关系结论不一。 为此,来自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宋磊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评估胰岛素治疗对结直肠癌风险的风险。该研究结果发表在 2014 年 08 月的 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 杂志上,该杂志影响因子为 3.688。...
Gut:血浆甲基化SEPT9DNA可助筛查无症状结直肠癌
结直肠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腺瘤是直肠癌形成之前的一个阶段,从腺瘤发展到癌一般要经历5-15年或更长,这就为结直肠癌的筛查和早诊早治提供了可能。故推广简单、快速、灵敏的早期检测方法是控制结直肠癌病死率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
Gut:Meta分析揭示结直肠癌相关遗传变异位点
尽管结直肠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病因学研究显示,绝大部分结直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过程。其中环境因素是结直肠癌发生的始动因素,而遗传特征则决定了个体对结直肠癌的易感性。 结肠直肠癌发病风险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大约75%的结直肠癌属于散发,另有25%有结直肠癌家族史。过去20年,约有1...
大肠癌患者KRAS基因检测的必要性
KRAS是一种重要原癌基因,在肿瘤细胞生长、增殖以及血管生成等过程的信号传导通路中起着“开关”作用,影响肿瘤的生长和扩散。KRAS基因检测有助于选出针对抗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药物有效的大肠癌患者,从而帮助医生选择对肿瘤病人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
Clin Cancer Res:一种利用外周血筛检大肠癌的新法或面世
近年来,随着生物芯片技术和血液标本保存技术的不断发展,外周血肿瘤标志物已成为大肠癌研究的热点之一。近期,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梅里埃研究所实验室科研人员完成了对外周血18个基因表达谱检测,结果显示外周血分子标记物检测的灵敏度显著优于传统的FOBT方法。该研究已发表于《临床肿瘤研究》(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
上海今年推进居民大肠癌筛查项目
东方网2月4日消息:据《i时代报》报道,今天是第14个世界癌症日,本届宣传主题为“你了解癌症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昨天发布上海“癌症图谱”:上海每年新发癌症近5万例,近4成为中青幼年;最常见五大癌症是肺癌、大肠癌、胃癌、肝癌和乳腺癌。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上海每年新发癌症近5万例,因癌症死亡约3万人,发病和死亡水平高于全国平均...
靶向药物:提升结直肠癌治疗效果
“近几年随着诊疗手段的不断进步和改善,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大大增加了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使更多患者的肝转移瘤缩小并可能得到切除,使患者获得治愈成为可能。”日前,由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办、上海罗氏制药承办的CACA胃肠肿瘤精英论坛上,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张苏展教授如是说。 在本次论坛上,由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肝脏外科、结直...
赛诺菲及Regeneron抗癌药Zaltrap获FDA批准用于结直肠癌治疗
<p align="center"><img src="http://www.bioon.com/industry/UploadFiles/201208/2012080401170537.bmp" alt="" width="430" height="106" border=&qu...
结肠癌干细胞试验将癌症干细胞先唤醒再杀死
全球范围内约有120万结肠直肠癌患者,单是在美国境内,每年就有七万多名患者死于结肠直肠癌。患上结肠直肠癌之后,能继续存活五年以上的患者仅仅占到10%,甚至不足10%。截止至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的结肠直肠癌治疗手段依然是手术,手术治疗的确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命,但是成功率不是很高,专家表示,此次试验或将为结肠直肠癌患者提供一种新型治疗手段。 癌症研究协会 Gateway for Cancer Re...
研究发现一新结肠癌抑癌基因
<div>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营养科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结肠癌发生过程中的一个新的抑癌基因:PAQR3,并同时在细胞、动物和人群三个层面上进行了证实,这将为未来结肠癌的治疗提示了一个新的潜在靶点。相关成果公布在国际肿瘤领域知名杂志Carcinogenesis上。</div> <div> </div> <div>文章的通讯作者是...
每天6杯咖啡或降低肠癌风险
每天饮用6杯咖啡,可以降低40%罹患肠癌的风险 每天饮用4杯咖啡的人,患上肿瘤的概率下降了约15% 喜欢饮茶的人并不会降低患上肿瘤的风险 一项新研究表明,每天饮用几杯咖啡,会明显降低患上肠癌的风险。 通过对每天饮用4杯咖啡的志愿者的研究表明,在他们中观察到肿瘤的概率下降了15%, 而那些饮用6杯甚至更多的志愿者,这一概率下降了40%(但是并不能使人们彻底远离这一疾病)...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持续上升 靶向治疗有优势
5月13日,欧洲临床肿瘤学会(ESMO)亚洲结直肠癌继续教育中心项目全国峰会在京举行。 既往认为,晚期结直肠癌出现肝转移几乎等同于死亡判决,绝大多数(85%)患者无法获得根治性切除,其中位生存期不到一年。然而,经过医学专家们的努力探索与临床试验,目前已有众多实践证明,通过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有着极大的优势。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教授告诉记者,通过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