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43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Science:原来如此!药物副作用也和肠道微生物有关!
医学的进步不断推动着新药的开发,给无数病患带来新的希望,然而,是药三分毒,药物毒副作用也一直是横亘在疾病与健康之间的巨大鸿沟,更是科学家们为之不懈努力的目标。 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题目为“Separating host and microbiome contributions to drug pharmacokinetic...
Cell:贝勒医学院最新研究!利用肠道菌群发现早期癌症!
近年来,微生物在疾病治疗领域的研究逐渐兴起,美国白宫甚至曾策划过“国家微生物组计划”,再次将微生物研究推向高潮。微生物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影响着营养代谢、免疫防御等众多生理过程,同时研究发现微生物与精神分裂、帕金森、结肠炎、癌症等相关。 近日,来自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和奥斯汀德克萨斯大学(Univers...
综述 | 肠道微生物群、代谢产物和宿主免疫(IF:41.982)
导读 微生物群—哺乳动物体内和体表的微生物集合—为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提供了重要的信号。随着微生物群落分析技术越来越普及,促使许多免疫学家投入到宿主微生物群领域的研究。微生物群落及其代谢产物和组分不仅是机体免疫稳态所必需的,而且还影响机体对许多免疫介导的疾病和失调的易感性。本文讨论了微生物组研究的技术和计算方法,以及近年来对宿主免疫和微生物共生关系的认识进展,其中重点介绍了一些特...
肠道菌群再显神功,竟可保护心脏!
近期,国际著名心血管杂志、美国心脏协会期刊《Circulation》发表一项研究,给高血压模型小鼠口服丙酸盐,可通过调节免疫、改善系统性炎症,减轻高血压造成的心血管损伤。而肠道菌群分解膳食纤维可以生成丙酸盐。 西方谚语说,“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指饮食可反映一个人性格与生活环境)。但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
PNAS最新:单糖竟是肠道菌群紊乱真凶之一!
肠道菌群在维持机体健康稳态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肠道微生物是宿主与微生物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相互选择和适应形成的,其稳态自然也与宿主提供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大量的研究表明饮食提供的营养素是肠道菌群生存和发挥功能的重要保障,但食物摄取对肠道菌群的作用仅限于提供营养源吗?近日,耶鲁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指出,单糖竟然另辟蹊径,它不是肠道菌群的营养源!它竟可以沉默一些重要...
刷新认知!肠道菌群竟影响寿命!导致衰老!|Cell子刊
肠道菌群是构成人体免疫体系的关键重要因素,渗透参与到免疫系统的前端、终端、末端,一旦免疫系统遭袭,肠道菌群往往也无法幸免于难,肠道菌群失调症就是免疫紊乱难以避免的后果之一。在我们的固有认知里,肠道菌群失调是共生菌抑制和/或致病菌繁殖的结果,然而,近日EPFL全球卫生研究所Bruno Lemaitre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却指出,我们常规划分为共生(益生)...
Science:意外!肠道菌群竟可遗传!揭开肠道菌群的传播真相!
在微生物学诞生后不久,人们就发现结肠中存在丰富的微生物群。据推测,居住在我们肠道内的细菌数量,是人体细胞总数的10倍!如此庞大的细菌群体在肠道内构成了一个极为复杂的集体,即肠道菌群。一直以来,我们对不同细菌谱系在宿主之间的传播方式知之甚少。近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一项历经3年的实验将肠道菌群的传播真相公诸于世!他们指出大部分肠道菌群竟是来自母亲的垂直...
大揭秘!结肠癌竟源自肠道菌群和细胞应激“双面夹击”!
结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结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亦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因此,早日明确结肠癌的发病机制已成为医学界亟待解决的问题,科学家更致力于从近来研究得如火如荼的肠道菌群中觅得结肠癌的真正元凶,却始终不得其法。近日,慕尼黑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秘了结肠癌发生机制!他们发现,只有肠道菌群和细胞应激的“双重夹击”...
吉林大学联合广东微生物所揭示烟酸受体参与肠道屏障调控
近日,吉林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研究者联合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谢黎炜研究员团队科研人员,共同发现,宿主烟酸受体GPR109A可以通过调控肠道菌群的组成对肠道屏障产生调控,从而对实验性败血症的发展起到保护作用。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Frontiers in Immunology 上。 G蛋白偶联受体109A是介导烟酸、丁酸、羟基丁酸等物质生物学效应的重要受体,近年来发现其与配...
健康的饮食方式,为什么没有让我的肠道菌群马上丰富起来?
自我介绍下,我是一个美国人,和你想的一样,爱吃汉堡披萨。 2014年1月,我突然想知道:如果我采用猎人的饮食方式,跟东非的哈扎猎人同吃同喝,我的肠道菌群会发生什么变化? 哈扎部落是世界上最后一个狩猎部落,他们一直保持着原始生活状态,随水源、季节、果实、猎物的变化因地而居。将自己沉浸在这种富含微生物的生活方式中,会增加我那破烂不堪的西方肠道中...
滥用抗生素对宝宝有多大危害?肠道微生物研究又给出了新的证据
每到换季之时,大家都特别容易感冒,感冒了怎么办呢?有时候就会不分青红皂白的买几盒消炎药来吃。这些抗生素看似吃下去没有什么副作用,除了偶尔会产生抗药性,但是也往往不被大家所重视。可是这是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的,对于小孩子,用药时都应该千般小心,万般留意,抗生素更是如此,如果把这种不好的用药习惯带到小婴儿的身上,那恐怕对他的未来的几十年都是有不好的影响的。 ...
Nature Medicine: 南方医科大学研究者证明肠道微生物存在地理效应
2018年8月27日,南方医科大学周宏伟课题组与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所马文军课题组等人合作在Nature Medicine上在线发表了题为Regional variation limits applications of healthy gut microbiome reference ranges and disease models的文章。研究人员对广东省14个区的7009个体的肠道微生物...
Cell子刊:神奇!移植肠道菌群竟可减肥!
作者:Zoe 导 读 长寿和减肥都是经久不衰的话题,转网近来也是屡屡报道。既往的研究表明:低热量饮食的小鼠寿命更长,更健康,身材也更好。可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由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SNSF)资助的一项研究显示:肠道菌群这一次又立下了“汗马功劳”。 肠道细菌小小的身体里究竟藏着多少能量?似乎各类疾病都与其...
靶向肠道菌群代谢——从科研到临床,从Cell到Nature Medicine!
肠道菌群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的热点,目前发现肠道菌群与人体的健康息息相关,有文献报道,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而肠道菌群可以代谢磷脂酰胆碱为三甲胺(TMA),TMA在肝脏中转化为三甲胺N-氧化物(TMAO),而已经有许多动物以及临床数据显示,TMAO含量越高,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越大,提示肠道菌群在心血管疾病中也许扮演重要作用,靶向抑制肠...
逾2万人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地域种族关系微妙!|Nature子刊
数以万亿的微生物栖息在人体肠道中,被认为是健康的潜在关键因素。饮食,生活方式或遗传等因素可以影响并塑造肠道微生物群的组成。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研究评估地域种族与肠道微生物群的关系,其数据均是来自生活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小群体。来自阿姆斯特丹大学的Max Nieuwdorp率领其研究团队使用2,084名城市环境健康生活(HELIUS)研究参与者的粪便对其16S核糖体R...
肠道∙视点 | 人体肠道微生物的第一批拓荒者&菌群结构成型的几次关键节点
首先向以下研究内容的科研工作者致敬! 人类肠道微生物第一批拓荒者来源于哪里? 一直以来,科学界都认为胎儿是无菌的!然而,一些科学家已经找到一些证据,人类胎盘可能含有细菌,这意味着胎儿并非是在一各绝对无菌的环境中生长。 受孕后不久,人类胚胎便开始形成对其生存至关重要的器官。胎盘既是生命线又是监护人:它将母亲血液中的氧气,营养素和...
意外!肠道菌群竟能帮忙改变血型!
作者:Zoe 导 读 血型真的命中注定且无从更改吗?不。小小的肠道菌群也许能够扭转乾坤。近日,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开展了一项新的研究,结果令人称奇:肠道菌群竟能帮忙改变我们的血型。 人类四种主要的血型(A,B,AB和O)想必大家已经是十分熟悉了。每逢自然灾害后,救援工作必将紧锣密鼓地展开,输血也是...
BMJ子刊:肠道菌群又双叒叕立功了!中国浙大、郑大一附院共建肝癌早诊模型!
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81万人死于原发性肝癌,中国占了42.2万。在初诊为肝癌的患者中,仅有2成有手术希望,绝大多数肝癌患者一经诊断即为晚期,究其根源,与肝癌早筛困难关系密切。近日,肝癌早筛研究传来好消息,中国浙江大学医学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研究人员联合在《BMJ》子刊《Gut》上发表了一篇重磅文献,他们成功建立了肝癌早期筛查模型!而且,这个模型还跟最近发展得如...
Cell Host & Micro:人类肠道微生物组或能影响机体对轮状病毒的反应
在一项对健康成年男性的概念验证研究中,来自荷兰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利用抗生素来操控微生物组或能影响机体对口服轮状病毒疫苗的反应,尤其研究人员还发现,相比疫苗接种前未进行抗生素疗法的个体而言,接受抗生素疗法的个体机体中能表现更高水平的病毒披发现象(viral shedding),相关研究结果刊登于国际杂志Cell Host & Microbe上,研究者指出,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或能影响...
抑制血栓形成:一种靶向肠道微生物的全新疗法
一种新药通过抑制肠道细菌产生特定化合物,从而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众所周知,肠道细菌与全身健康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无论是肠道、大脑还是心脏,都有微生物组参与其中。它影响我们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微生物群衍生的代谢物,它们中的一些能渗透到血液里,一旦进行血液循环,就会通达身体各个部位。 尽管我们目前还远未能理解肠道细菌对心血管健康的各种影响,但最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