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346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免疫细胞助减肥?对,你没看错!

2015-09-16

  众所周知,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好的基因”有助于防止肥胖,但是,九月十五日在Cell子刊《Immunity》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免疫系统的某些方面可能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科学家们观察到,缺乏一种特定类型免疫细胞的小鼠,即使在食用标准的饮食时,也可能发生体重增加和代谢异常。   在过去的几年里,新陈代谢和免疫系统之...

北京每5人就有一个胖子 卫计委启动城市减重行动

2015-09-15

  北京市卫计委昨日通报,依据本市三年一次的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18—79岁常住居民肥胖率为21.9%,也就是说每5个人中就有1个肥胖患者,比2011年上升了3.8%。   据了解,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用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身高(米)2]来衡量和判定人体胖瘦程度。判定标准是:18.5≤BMI<...

怎么吃才减肥,这得问你的肠道菌

2015-09-14

  我们的消化系统中居住着上千种不同的微生物,其中有许多微生物参与了人体代谢。近年来人们发现,不同个体的肠道微生物组具有显著的差异,而且肠道微生物组与不少疾病有感,比如二型糖尿病、动脉硬化和肥胖症。   那么,肠道菌、膳食与人体究竟是如何互作的呢?这个问题非常复杂,其中的因果关系很难解读。Chalmers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最近开发了一个...

柳叶刀:肥胖2型糖尿病减肥术后5年效果仍佳

1970-01-01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和意大利卡托利卡大学的课题组最近在一项研究中指出,在肥胖患者中,手术相比于传统的2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可能更利于糖尿病的治疗。 这项发表在《Lancet》上的医学研究收集了过去五年内,2型糖尿病的手术治疗相比于标准的传统治疗方法的效果。他们的研究指出,在患有糖尿病的肥胖患者中,针对肥胖或者减肥的手术对于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非常显着。作者指出,过去关于减肥...

美国研究人员发明植入脂肪技术 或能起到减肥效果

1970-01-01

说起减肥和脂肪的关系,许多人想到的都会是抽脂减肥,但最近美国研究人员却发明了一种反其道而行之的新方法:植入脂肪来减肥。 人体内存在棕色和白色两种脂肪。平时大家所痛恨的是白色脂肪,它是导致肥胖的罪魁祸首,所谓抽脂减肥就是抽取白色脂肪。而棕色脂肪的功能是促进白色脂肪分解并释放热量,实际上是帮助减肥的,只不过人体内棕色脂肪含量不高。 美国加...

Cellmetab:新研究再证明“减肥仙草”真的有效!

1970-01-01

HSF1能够调节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内PGC1a依赖性的代谢基因表达;雷公藤红素可以通过HSF1增强脂肪和肌肉内的线粒体功能;雷公藤红素可以增强小鼠的能量消耗并保护小鼠避免发生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过程;雷公藤红素能够增加肌肉耐力。 近日,来自美国NIH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cell metabolism上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

为什么肥胖女性易患乳腺癌?

2015-08-28

  肥胖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更高,预后更差,但其中的原因仍不清楚。八月十九日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解释了“肥胖如何用相似于肿瘤的方式,改变了乳腺组织的一致性,从而促进了疾病的发展”。   通过对小鼠和女性的研究显示,肥胖可导致乳腺中脂肪细胞周围的一种...

极端减肥手术起作用 功归手术刀还是微生物?

1970-01-01

所谓的减肥手术带来的好处并不只是减轻体重,在有些情况下它还可有益于糖尿病患者的康复,手术在某些方面改变了代谢系统和消化系统。减肥手术到底是如何起减肥作用?科学家们对此作了深入研究。 减肥手术改变肠道微生物菌群的多样性 美国密歇根大学肥胖和糖尿病研究专家Randy Seeley表示,缩胃手术的功效与胃的大小似乎无多大关系。缩胃...

减肥不再是梦,基因开关让脂肪细胞燃烧脂肪

2015-08-22

  在运动产热之后,基因倾向于影响人的趋势以增加和保持额外的备用脂肪。这些基因中与肥胖联系最近的一个叫做FTO。具有这个基因突变的一些人群会比普通人多重个几磅,并且显著容易发生肥胖事件。尽管已经经过多年的研究,但是依然还是没有热搞清楚细胞中该基因是如何影响体重的。有些证据表明,FTO能够在许多组织中帮助控制其他基因,但是还没有发现任何明确的信号通路。   Melina...

科学家阐明肥胖和女性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关联

2015-08-22

  众所周知,肥胖是一种乳腺癌的风险因子,但研究者们并不清楚肥胖和乳腺癌的具体关联,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塔夫斯大学等处的科学家们就揭开了肥胖引发乳腺组织结构发生改变的原因,这或许是促进乳腺细胞癌变的机制,该研究对于后期开发新型的乳腺癌诊断及治疗策略提供了一定帮助。   研究者Kuperwasse...

顶级医学期刊:CRISPR基因组编辑可以逆转肥胖

2015-08-20

  肥胖症是二十一世纪人类健康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会引发心血管疾病、二型糖尿病、癌症等致命疾病。   MIT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控制人体代谢的重要通路,操纵这一通路可以改变脂肪细胞的功能。这项研究发表在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上,为人们提供了一条预防和治愈肥胖的新途径。   “传统理论认为肥胖是食量与运动量失衡的结果,但这种观点忽视了遗传学因素对个体代谢的影...

利拉鲁肽或可帮助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减肥

2015-08-20

  发表在JAMA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莱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对于2型糖尿病的肥胖或过重患者而言,利用新型修饰的胰岛素笔样装置每日注射糖尿病药物利拉鲁肽,并且结合饮食和锻炼,相比安慰剂而言或将有效降低患者体重。   肥胖是一种慢性疾病,而且也是全球人口健康所要面临的巨大挑战;减肥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一种简易,而适度的体重降低(5%-10%)可以改善机体的血糖...

阿司匹林或可降低肥胖个体的患癌风险

2015-08-18

  发表于国际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常规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降低有家族史疾病的过重个体的长期患癌风险。该研究指出,过重会使得林奇综合征(Lynch Syndrome)患者患肠癌的风险加倍,林奇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障碍,该疾病会影响机体中负责检测并且修复DNA损伤的基因的表达...

节食减肥怎样最有效?你选对了么?

2015-08-18

  碳水化合物限制降低了脂肪调控激素胰岛素的水平,并且如预期那样增加了脂肪的燃烧,而脂肪限制则没有观察到胰岛素变化或者脂肪燃烧。这项研究是由国家糖尿病、消化和肾脏疾病研究所(NIDDK)资助的。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了《Cell Metabolism》上。   “相比较减少脂肪的饮食,减少碳水化合物的节食对降低胰岛素分泌和增...

喝红酒有助减肥:某种元素促进热量燃烧,你喝么?

2015-08-12

  《国际肥胖症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说,红酒中的一种元素能把松弛的白色脂肪转变为分解脂肪的褐色脂肪。   据美国大全新闻网8月9日报道,华盛顿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给老鼠喂食高脂饮食,但有些老鼠也得到相当于其每天食量0.1%的白藜芦醇,或者相当于人类的两三份水果。其余的老鼠作为控制组。获得白藜芦醇的老鼠的白色脂肪转变为燃烧热量的褐色或米色...

喝水都会胖?这事儿怨基因

2015-08-12

  肥胖不仅影响形象还有害健康,但减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你为了减肥只喝凉水的时候,身边总有几个吃不胖的家伙在拉仇恨。日前,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重要的肥胖基因,这个基因的表达量增加,比胡吃海喝更能催肥。   研究人员发现的肥胖基因编码蛋白14-3-3zeta,机体每一个细胞都拥有这种蛋白。他们在小鼠体内沉默了这一基因,...

两篇NEJM:阻断一个基因可减肥

1970-01-01

最近,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阻断患者某一个基因的表达,可显著降低他们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s)浓度,甚至在各种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中,不管基准值和患者通常接受的治疗如何。这个基因编码apoC-III蛋白。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Cell子刊:益生菌有望替代减肥手术

1970-01-01

   我们都知道,减肥需要控制进食和增加运动。既不愿节食又懒得运动,那就只有靠减肥手术了。减肥手术的目的主要是限制胃容量,不过Cell Metabolism杂志上的最新研究表明,减肥手术通过改变肠道菌起到减重的效果。由此看来,靶标肠道菌群有望成为更简单也更安全的减肥途径。 研究人员发现,两种减肥手术(Roux-en-Y胃旁路术和胃绑带术)会导致...

肥胖患者癌症晚期治疗中活得更长?!

2015-08-03

  该研究发现,具有较低人体重量指数(BMI)的癌症患者平均比超重和肥胖的患者少活了两个半月。研究人员此前预计,肥胖的癌症患者在结肠癌4期时的治疗可能不会有太好的效果,因为以往的研究表明,肥胖人群患结肠癌的风险更高。   以往的研究还显示,许多肥胖的癌症患者接受治疗时,获得的药物剂量会低于理想水平,他们也常患有其他健康问题,使癌症治疗变得复杂。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杜克大学的优...

科学家新近确认出第六种味觉——肥

2015-07-31

  “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不管是饕餮大餐,还是街头小食,想必你的舌头已经对五种基本味觉熟悉得不能再熟悉:酸、甜、苦、咸、鲜,恐怕哪一顿都少不了它们的佐味。提醒一下,辣味儿科学上讲其实不是一种味道,而是一种感受,一种烧灼感,一种痛感,如果你喜欢辣,那是因为你喜欢那种被灼烧的痛感。   也许你还会辩解,还有涩味、麻味、金属味等等其他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