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34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建立特定的基因档案 奶昔帮你预测是否会变胖
耶鲁大学医学院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人喝下一口美味奶昔后大脑的反应能够预测该人是否会变胖。但是前提是这个人必须提前建立特定的基因档案。 该份最新研究发表在3月19日的《神经科学》期刊上,阐明了人类在不饥饿的情况下大脑对于摄入食物的反应如何预测增重,还有,人们增肥的机理,从根本上就是不一样的。 研究资...
小时候被欺负 长大易发胖?
报道称,霸凌不分年纪,任何人都可能遭遇。最近英国精神病学家研究指出,童年时期如果被霸凌,长大后肥胖和得心脏病的机率比较高。 据台湾中时电子报5月21日报道,领导研究的阿森诺特(Louise Arseneault)表示,这份研究是以1958年某1个星期内,在英格兰、苏格兰与威尔斯出生的7102名孩童为样本。家长提供小孩子在7到11岁被霸凌程度的资料。其中表示约28%偶...
想减肥请关灯
人类活动已经不再受到日光的限制,人造光源(包括手机屏)让成千上万的人熬夜到天亮。科学家们发现,人类为这些额外照明付出的代价不只是生物钟紊乱,还有肥胖。小鼠研究表明,暴露在过度的光照之下会使小鼠燃烧更少的脂肪。这一发现揭示了有效减肥的重要线索,Science网站特别发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许多哺乳动物拥有两类储存脂肪的组织:棕色脂肪和白...
高海拔可有效预防肥胖--你相信吗
近日,一项发表于欧洲肥胖会议(European Congress on Obesit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班牙纳瓦拉大学(University of Navarra)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们或许不太可能患过重或者肥胖。 早期研究中,研究者对9300多名非过重或肥胖的西班牙大学毕业生进行了研究,根据这些参与者的家庭所在的海拔分为三组,即低于40...
尿液分析预测肥胖及相关代谢疾病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从肥胖人群的尿液样本中发现一些化合物分子,对于了解肥胖如何导致相关疾病发生提供了深入见解。 超重或肥胖是导致心脏疾病,中风,糖尿病和癌症发生的高风险因子,但将身体脂肪含量与疾病相关联的分子机制一直不清楚。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肥胖个体的尿液样本中有...
随机实验发现,具有肥胖高遗传风险的人群,更不易通过运动减肥
现在已经确定了超过30个SNPs与体重指数有关,但是这些SNPs在锻炼中如何影响减肥或者身体的成分变化,现在还不是十分清楚。 来自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员随去招募了150名具有不同肥胖遗传风险的女性志愿者,这些志愿者通过21个与BMI相关的SNPs进行评分,之后进行长达一年的锻炼或者不进行锻炼。在此基础上,研究人员发现,具有低风险分数的女性更容易比具有高风险分数的女性通过锻炼实现减肥。 ...
Cell Metabol:新方法或可靶向作用棕色脂肪 有效抵御肥胖发生
近日,来自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其可以潜在靶向作用棕色脂肪来帮助机体抵御肥胖的发生,相关研究刊登于Cell Metabolism杂志上,或为开发治疗肥胖的新型靶向疗法提供了一定帮助。 文章中,研究者检测了小鼠机体中脂肪细胞的长非编码的RNA分子,长非编码的RNA分子可以作为机体不同生化功能的重要控制元件;研究者利用小鼠的脂肪组织...
谁控制着你的口腹之欲
肥胖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一种流行病,随着人们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的肥胖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健康问题。 大脑深处的下丘脑中聚集着上万个POMC神经元,它们是饱足感和饥饿感的控制中心,能根据机体信号对食欲和进食行为进行调节。科学家们一直希望能够通过操纵这些神经元来解决肥胖问题。 密歇根大学的Malcolm Low博士和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
Medscape:关于“肥胖”的惊人数据和新兴治疗方法
10个国家的肥胖问题突出 全球共有67100万肥胖人群,其中一半以上生活在美国、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埃及、德国、巴基斯坦和印度尼西亚这10个国家。有报告显示,自1980年至今,超重/肥胖成人数量呈直线上升,增幅超过27%。全球成人和儿童中的超重/肥胖比例分别中37%和14%。 全球肥胖率最高的地方 全球肥胖率最高的...
男女标准体重对照表——你超标了吗?
春天已经来了,衣服穿得越来越少,那些对自己身材自信的,嘻嘻哈哈还不知道减肥的,难道你们就不急?这有一份“男女标准体重对照表”,都看看自己超标没? 国际通用的人的体重计算公式,以及身材比例计算公式: 标准体重(男)=(身高cm-100)x0.9(kg) 标准体重(女)=(...
为何2型糖尿病药物会使患者变得肥胖?
近日,来自美国乔治亚州立大学(Georgia State University)等处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明,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或可激活大脑细胞的传感器从而增加个体的饥饿感,并且引发服药患者变胖,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该研究描述了一种新方法或可帮助解释为何服用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的患者会变胖。 ...
科学家制造出一种可以让人变得苗条的特殊细菌
微生物或许会引发新一代的饮食热潮,近日,在举办的美国化学学会会议上,来自范德堡大学的研究者就表示,他们对细菌进行了程序化操作来使其可以产生特殊的分子,这种分子可以通过正常的代谢变成抑制饥饿的脂质,饮用含有这种重编程细菌的水的小鼠会吃得较少,机体脂肪含量下降而且也会抑制糖尿病的发生,甚至对其进行高脂肪饮食时依然如此,因此本文研究或许是一些减肥人士的关注重点。 ...
再次挑战“肥胖是病”的理论
肥胖究竟是不是病?这让很多人纠结!站在肥胖人士的角度,假如承认肥胖是病,那么一切减肥所涉及的医疗开支都可以享受医保,但同时也令他们从此背上心理包袱,在要不要减肥中踌躇。 事实上,在肥胖人群中,有25%是对胰岛素敏感的,也不会因肥胖发展出炎症性疾病,他们包括仅有皮下脂肪而没有内脏脂肪的年轻人,这些肥胖人士有必要劳民伤...
缺觉1小时意味着第二天你会额外摄入200 卡路里热量
你可能觉得少睡一小时到健身房锻炼会让你体重下降。但研究显示,改变你的睡眠习惯可能反而会让你发胖。即使缺觉一小时,也会让你吃比平常更多的食物。而这多余的一小时,对我们大多数人,都有着相同的不利影响。 研究人员分析了342名青少年的睡眠习惯,平均而言,他们每晚的睡眠时间为7小时。但是,当青少年的睡眠时间改变了一个小时,...
钟南山:我不吃长得又肥又大的鱼
要改变“都能管、都不管”局面 羊城晚报特派北京记者 张林 陈晓璇 7日,在广东代表团的分组审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钟南山表示,被抗生素污染的非水源地水体通过生态循环仍有导致人体细菌耐药性增大的可能。 钟南山...
你知道吗?越累越胖,有一种胖叫“过劳肥”!
一、为什么会过劳肥? 1、睡眠不足导致饥饿激素增多 工作经常加班加点,晚上还要熬夜通宵,习惯了睡得少或者干脆彻夜不眠?睡眠不足可是健康的大敌!晚上该睡不睡,会造成血液中的饥饿激素增加,往往容易让人冲动下过量进食,从而导致肥胖。缺少睡眠不止会拉低你的工作效率,还会拖慢人体的新陈代谢过程,造成身体耗能处于低下状...
青少年肥胖与高血压强烈相关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the 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特拉维夫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健康青少年的体重指数(BMI)或许和机体的收缩压及舒张压之间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关系,相关研究或帮助强调了青少年肥胖率快速增长的全球性趋势。 研究者Yaron Arbel表示...
过多食物选择或将加剧肥胖问题
有些科学家表示,当母亲在怀孕期间营养较差的时候,就会将这种情况遗传给下一代从而使得后代也更倾向于有较差的饮食及机体健康状况;近日一篇发表于国际杂志Endocrinology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弗吉尼亚理工大学(Virginia Tech)的研究人员表示,拥有过多的食物选择或将增加个体的肥胖问题,实际上选择高脂肪和低脂肪的饮食都不会帮助决定后代是否趋于肥胖的节奏。 ...
柳叶刀:专家质疑肥胖手术的价值
治疗肥胖的金科玉律“少吃多动”耳熟能详,但一组肥胖学专家在《柳叶刀·糖尿病学》上发表观点,对治疗肥胖的有效程度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肥胖是一种由生物原因引起的慢性疾病,无法依靠单纯的饮食和锻炼治愈。 很多人可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减重,但80%–95%的人最终恢复了原来的体重。这一短暂减重成功归因于生物系统减少了热量的摄入。在现代阶段性肥胖患者中,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