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293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ancer cell】华西医院陈崇/刘玉/魏强教授团队发现肿瘤耐药新机制

2022-09-21

9月12日,发表在《Cancer Cell》上的一篇题为“Acquired semi-squamatization during chemotherapy suggests differentiation as a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bladder cancer”的研究论文,报道了科学家们发现的膀胱癌化疗耐药的一个新特征——半鳞状分化,进而提出靶向组织蛋白酶C...

【日程公布】2022第六届复发转移性恶性肿瘤的个体化精准治疗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

2022-09-21

扫描上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免费报名! 学分领取 在限定时间内网络签到听课,保证听课时长,可领取国家继续教育I类学分5分或浦东新区II类学分2.5分。数量有限,根据登记信息,先到先得,领完即止 !学分信息登记表将于会议开始前10min于直播间挂出,敬请关注! 支持单位 阅读原文...

【CEJ】中南大学团队成功研制新型抗肿瘤免疫刺激纳米药物

2022-09-19

该研究发布于《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阐明了新型纳米免疫药物在腺苷调节中的意义,并通过光热治疗和免疫调节的协同治疗为肿瘤提供了潜在的治疗方法。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1385894722036233 免疫治疗面临挑战  ...

【Cell子刊】浙江大学团队揭示了钾离子在肿瘤微环境中调控巨噬细胞免疫代谢的机制

2022-09-14

2022年9月13日,浙江大学王迪及丁克峰教授共同通讯在《Cell Metabolism》上在线发表了研究论文,研究揭示了肿瘤内高K+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的抗肿瘤能力。研究人员将向内整流的高K+通道Kir2.1确定为高K+ TME中TAM功能极化的中枢调节剂,其有条件的耗尽会让TAM重新极化为抗肿瘤状态,以此依次增强局部抗肿瘤免疫力。 https://ww...

【Nature子刊】乳酸盐可不是代谢废物!它能增强抗肿瘤免疫的有力证据来了!

2022-09-08

9月6日,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Lactate increases stemness of CD8+T cells to augment anti-tumor immun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结果为乳酸盐在抗肿瘤免疫中的内在作用提供了证据,并有望推进癌症免疫治疗。 研究背景 01 最近,人们正广泛研...

求臻医学肿瘤学知识挖掘平台获国际权威生信期刊认证

2022-09-05

近日,求臻医学信息团队研发的一站式肿瘤精准诊疗知识挖掘平台OncoPubMiner,在国际权威生物信息学期刊Briefings in Bioinformatics(SCI影响因子:13.994,中科院JCR数学与计算生物学1区Top期刊)上在线发表[1]。该平台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一种人工智能技术),对PubMed收录的2,343万篇摘要和PMC收录的437万篇全文进行了深入挖掘,...

【快讯】鼎晶医学检验所顺利通过全国实体肿瘤高通量测序(大Panel) 肿瘤突变负荷检测室间质量评价预研活动!

2022-09-05

9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NCCL)公布了全国实体肿瘤高通量测序(大Panel)肿瘤突变负荷检测室间质量评价预研活动结果,浙江鼎晶医学检验有限公司顺利通过此次室间质评,充分体现了鼎晶医学检验实验室在实体肿瘤高通量测序(大Panel)肿瘤突变负荷方面的实验质量和生物信息分析能力以及报告结果的准确性,标志着鼎晶医学检验实验室基于NGS的实体肿瘤大panel肿瘤突变负荷检测的生信分析能...

【PNAS】病毒也会“捉迷藏”: 致癌病毒逃避免疫系统,加速肿瘤生长

2022-08-25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生物科学系和分子生物物理研究所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致癌病毒用来逃避免疫系统反应的机制,这种反应通常会引发抗病毒反应和病毒抑制。该篇论文于本月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揭示了这一机制的关键细节,这些细节将有助于加深我们理解病毒是如何有效逃避免疫反应,且推动肿瘤的发展和生长。 ...

【Nature子刊】人类肿瘤图谱网络——胰腺癌发展的新见解

2022-08-23

该研究发表于《Nature Genetics》,是人类肿瘤图谱网络的一部分。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8-022-01157-1 人类肿瘤图谱网络  01  胰腺癌的治疗选择很少,生存率有限,只有9%的患者在诊断后仍活五年。但是,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胰腺癌进行了详细...

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是一段歧路还是正途?来听液体活检之父畅谈

2022-08-18

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因其无创、且与多个癌肿的预后高度相关性,可监测癌症复发风险等优势,一度受到众多科研和诊断企业的关注。 华德森生物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系统在2021年获得了NMPA批准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这是国内液体活检CTC产品首获三类注册证批准,也让CTC液体活检检测方法再次获得了学界及诊断企业的重视。 相较于较为成熟的ctDNA检测,...

【Nature子刊】武汉病毒所“明星所长”王延轶——细胞衰老和抗肿瘤免疫的重要调节因子

2022-08-17

检测来自微生物感染或脱位核和线粒体DNA的胞质DNA对于宿主防御DNA病原体和某些细胞异常非常重要。通过cGAS感知微生物或细胞/线粒体起源的胞质DNA,通过适配器蛋白STING启动先天免疫应答。STING的活性如何在富有成效的先天免疫反应和诱导自身免疫之间平衡仍未解决。 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研究团队表明干扰素调节因子8(IRF8)对于有效激活单核细胞中STING...

重磅发布——真固生物MRD肿瘤分子残留病灶个性化定制平台固知微™上线

2022-08-11

真固生物Pillar Biosciences自2014年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IVD级别NGS建库产品以及试剂服务的供应,目前已经为上百家医院和企业提供了百余种建库panel的定制。同时,真固拥有以ampPD引物设计、SLIMamp®文库构建、PiVAT®生信分析软件三大专利技术为核心的Z-MASTER™个性化定制平台,成为被广泛认可的高效、灵活的NGS整体解决方案。 固知微™...

【PNAS】惊!小小分子竟可以防止肿瘤细胞扩散

2022-07-28

莱顿的化学家与约克大学(英国)和理工大学(以色列)的同事一起发现了一种小的糖样分子,在癌症期间可以保持肿瘤周围组织的完整性。这种分子可以防止肿瘤细胞从原发癌部位扩散到体内的其他部位定居。同时已经证明,糖样分子显著减少了癌症在小鼠中的扩散,为临床应用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该项研究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 ...

北大肿瘤医院柯杨团队:首次揭示“食管癌前病变进展”基因组学早期预警标志物

2022-07-19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柯杨教授团队深耕于我国食管癌防治一线,聚焦食管癌病因学及精准防治。2022年5月,柯杨教授团队依托其之前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开展的大规模食管癌人群筛查队列(“ESECC”研究),进行了巢式病例对照研究,首次揭示了同一个体食管癌前阶段基因改变与最终癌变之间关联——发现“NOTCH1基因突变水平降低”与“CDKN2A基因缺失增加”可有效预测病变进展为食管癌的整体风险,为实现“食管癌...

运动对肿瘤真的有抑制作用吗?

2022-07-19

想要预防和对抗癌症,加强运动可能是被我们一直以来忽视的好方法。来自埃迪斯科文大学和美国丹娜法伯癌症研究院的研究人员调查了运动对癌细胞的潜在直接抑制作用。 https://journals.lww.com/acsm-msse/Fulltext/2022/02000/Myokine_Expression_and_Tumor_Suppressive_Effect_of.1...

【即将开播】打造基因测序整体方案,助力肿瘤分子分型研究,7月19日晚上七点,欢迎参加!

2022-07-18

会议背景 肿瘤由于发病机制复杂,在组织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上都具有高度异质性等原因,导致了不同患者之间在疾病进展、临床疗效、放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等方面差异巨大。随着下一代测序(NGS)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入探讨癌症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与临床表现、放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为从传统的形态学分型转向精准的分子分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个体化的精准医疗奠定了基础。这将有利于实现从...

【日程公布】第六届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高峰论坛&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

2022-07-13

邀请函 尊敬的各位专家、同道: 随着近年来肿瘤诊治技术的不断拓展与应用,我们的关注点更多地聚焦在了相关领域转化研究的国内外进展;本次论坛,定于2022年07月16日线上进行,由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本部肿瘤科与转化医学研究中心联袂举办,以肿瘤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为大会主题,通过与会专家和参会者的交流与互动,增进我们对恶性肿瘤的进一...

网络研讨会 | 打造基因测序整体方案,助力肿瘤分子分型研究

2022-07-12

会议背景 肿瘤由于发病机制复杂,在组织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上都具有高度异质性等原因,导致了不同患者之间在疾病进展、临床疗效、放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等方面差异巨大。随着下一代测序(NGS)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入探讨癌症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与临床表现、放化疗敏感性的相关性,为从传统的形态学分型转向精准的分子分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个体化的精准医疗奠定了基础。这将有利于实...

【ADV SCI】海医大中科院联合研究:构建肿瘤新抗原肽活性筛选体系,助力精准免疫治疗

2022-07-11

对于新抗原靶向治疗(Neoantigen-directed therapy),目前还缺乏临床前模型,以对原肿瘤的新抗原(Neoantigen)特性进行概括;这严重阻碍了新抗原相关免疫治疗的临床进展。目前,急需开发一个新平台来评估T细胞的反应,以便对数量众多的候选新抗原的抗肿瘤活性进行筛选,使得个体化预测多肽疗效成为可能。 6月5日,海军军医大学国家肝癌科学中心王红阳院士、陈磊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