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32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麻醉史话:麻醉剂发明者的疯狂之死

2014-12-31

     前麻醉时代外科手术的梦魇   乔治·威尔逊,一位25岁的青年,1843年因大腿受伤后严重感染,不得不像有史以来的许多病人一样,接受一次疼痛难忍的截肢手术。因为若不这样,他就会死。这一年恰是外科麻醉诞生的前一年,而作为医科大的一名学生,他比别的病人想得更多,写下这样一段亲身感受:   我...

麻醉遗孀的来信:维权路上我还能坚持多久

2014-12-15

近日,医脉通收到一封特殊的来信。 吴辉,阜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医师,2014年1月16日,17日连续两个夜班后,18日白天因劳累过度猝死家中,从她去世以后我带着俩孩子(一个两岁四个月,一个两个月)奔波于他工作的医院,阜阳市卫生局,快一年了,我只是想为他的死讨要个说法,我能力小,这么多的麻醉医师倒在了工作岗位上,难道还不能引起领导们的重视吗?还要牺牲多少人,才能引起社会的关注,我的丈...

医者无奈:我若倒下,抢救时间勿超48小时

2014-12-05

10月24日,阜外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昌克勤在手术室里晕倒。12月2日,昌克勤因医治无效死亡。烧伤超人阿宝说:“如果我不幸倒下,抢救时间请不要超过48小时。”有媒体建议优化细则,还有媒体指出法律应写“人”字,您觉得呢? 晕倒在手术室一月余后,北京阜外医院麻醉科医师昌克勤于12月2日离世。不少医务工作者通过微博呼吁昌克勤应算工伤。 不过,按照现行的工...

昌克勤医生过劳死亡后续:怎样才能申请工伤赔偿?

2014-12-03

脑干出血后昏迷了一个月后,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42岁的昌克勤医师昨日下午在宣武医院去世,留下了身在农村的年迈父母和刚上初三的未成年的孩子。虽然昌医生有一姐一妹,但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孩,显然他才是这个家庭的顶梁柱。白发人送黑发人,农村的父母将来如何安度晚年?幼失怙恃,学龄期的孩子将来如何继续深造?昌医生的同事们已经行动起来,纷纷捐款给他的家人;医师的娘家人-医师协会也曾在昌医生住院期间看望过他...

又走了一位!年仅42岁麻醉医生昌克勤医生去世

2014-12-03

12月2日晚,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北京青年校友自发性团体的公众微信号“湘雅人在北京”发表文章《昌师兄,一路走好!》,爆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昌克勤因病情恶化不治身亡。得知消息后,健康界第一时间致电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血管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孙宏,经核实,昌克勤医生确于昨天不幸离世,年仅42岁。 以下为微信文章《昌师兄,一路走好!》全文: ...

国内首份:上海麻醉医师将有劳动保护条例

2014-12-01

“近两年来,见诸全国报端的有关中青年麻醉医师猝死案例,就有15人之多。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因麻醉引发的医疗死亡、致残事件连年大幅下降。”关于为什么要搞一个麻醉医师“保护条例”,于布为教授开门见山,直白地说“就是想要少死一些麻醉医生!” 草案有望成为正式提案 在11月29日开幕的上海市医师协会麻醉科医师分会首届年会上,最抢眼的,莫过于800多名与会者人手一册的《上海市麻醉...

协和麻醉医生的制胜法宝

2014-11-19

在国内,麻醉医生猝死率在各科的医生中遥遥领先。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全国约有十余名麻醉医生猝死,大部分是三四十岁的青壮年。而在大多数人印象里,麻醉师的工作不过就是给病人打一针,让病人睡着这么简单,怎么就能累到猝死呢? 其实,手术麻醉如战场,谁也不知道下一步会踩到狗屎还是地雷。麻醉医生就像警犬,你看到的大多数只是他们静如处子的样子,却没看到抢救现场他们动如脱兔的样子。...

麻醉医生超负荷工作,谁来解救他们?

2014-11-03

近两年,全国已有约15名麻醉医生猝死,大部分是三四十岁的青壮年。这不仅仅是一组触目惊心的数字,更是悲痛欲绝的灾难。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一个个家庭就这样支离破碎。是什么原因让这些正值壮年的青年医生轰然倒地?   10月24日下午,阜外医院40多岁的麻醉师昌克勤昏倒在手术室,脑干出血。他的一位同事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条微信:“手术室哀鸿遍野!大家落泪...

央视记者调查报告:索命麻醉—你不知道的关于一线医生的真相

2014-10-30

  前言   医学界,藏有许多精英。我喜欢在协和那历史悠久的大院儿,找个长凳安静坐着,看那些气质优雅的医学精英穿着白大褂翩翩来去,男的英俊女的漂亮,十分养眼。   但是,一位医生却给我转述了这样一句医学圈的玩笑话:“二十年后,就等着隔壁的二傻子给你看病吧。”如果环境还不改变,好的医生,怕是慢慢都要离开这支队伍。真不希望某天推开...

麻醉医生手术室突然晕倒 目前仍昏迷

2014-10-27

  10月24日上午,年仅42岁的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昌克勤工作期间在手术室内突然晕倒,目前仍处于昏迷状态,医院正在全力组织抢救。   10月25日下午,记者在北京宣武医院重症抢救室外,见到了刚刚探视昌克勤出来的阜外医院麻醉科主任李立环。   “学医的都知道,脑干出血意味着什么。”李立...

走近麻醉医生:疲惫,不该是学科标签

2014-10-27

  10月24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医生昌克勤倒在了工作岗位上。麻醉医生被称为手术中的“生命护航员”。据不完全统计,近2年来,全国已有约15名麻醉医生猝死,大部分是青壮年医生。仅今年媒体报道的麻醉医生猝死案例就超过5例。在为昌克勤祈福的同时,有关麻醉医生过度劳累的问题也引发业内外热议。有医生在微信中感言:“大家为昌大夫落泪,不仅仅是因为他,也是为自...

麻醉科主任涉贿案开庭 被爆受贿千万

2014-10-19

  大肆收受设备供应商好处,帮助设备供应商中标。深圳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陶明哲涉嫌受贿一案已于9月10日在罗湖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目前尚无判决结果。检方指控陶明哲共收取供应商给予的贿赂人民币350000元、美金10000元、欧元2000元。   贪腐   受贿40多万   南都讯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