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网企业会员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转化医学网直播间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281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中国首次对肿瘤遗传异质性水平进行估算

2015-11-17

一个直径约3.5厘米的肿瘤中竟携带上亿个基因编码区的突变,远高于以往估算值几千倍。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通过对肝癌切片的基因测序分析发现,即使再微小的肿瘤也可能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正是这些海量的遗传变异,导致肿瘤治疗效果被“淹没”。 肿瘤内部异质性是癌症产生抗药性、转移性的主要原因。科研人员称,肿瘤发生是体细胞演化的过程,正如自然群体多...

2015中国生物治疗大会:肿瘤生物免疫治疗时代来临

2015-11-16

医学界院士与与会专家合影 2015年11月14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 “2015中国生物治疗大会”在北京 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祖泽等嘉宾共同启动2015中国生物治疗大会开幕仪式。来自海内外医学界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及媒体共近20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当天会议开设有院士高峰论坛,以及肿瘤的生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生物治疗...

天士力牵手思路迪,大力进军肿瘤精准医疗领域

2015-11-16

据悉,专注于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的思路迪精准医疗集团(3DMed)于今年第二季度完成第四轮1.46亿元人民币融资,本轮投资由6家机构参与,资金日前已经全部到位。著名药企天士力重金参与本轮投资,天士力作为思路迪至今为止唯一一家制药领域战略投资机构,尤其引人注目。 2010年,熊磊博士带着50万人民币全部身家,携几位创始人归国创立 思路迪精准医疗集团(3DMed),总部设在上海...

肿瘤精准医疗热门公司思路迪获第四轮1.46亿元融资

2015-11-16

记者日前获悉,专注于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的思路迪精准医疗集团(3DMed)于今年第二季度完成第四轮1.46亿元人民币融资,本轮资金日前已经全部到位。公司创始人熊磊博士向记者介绍,本轮投资由6家机构参与,在第三轮中领投的芳晟基金,此次联合前腾讯CTO熊明华和另一知名投资人再次领投。此外,著名药企天士力、中国最大的民营投资公司中民投下属的中民国际、以及另一家知名医药基金悉数加入。迄今...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PNAS发表史上最深度肿瘤基因组测序研究成果

2015-11-13

图一:通过蜂窝式取样、超高深度测序和分型,精确的突变探测,研究团队解析出肿瘤的空间克隆结构如右图(左下图为展开的克隆结构)。通过群体遗传学方法的分析,研究团队发现肿瘤内部遗传异质性(ITGH)符合非达尔文过程(左上图)的预测。 癌症及其治疗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尤其是近几十年在肿瘤生物学、诊断技术、药物研发、基因组指导的个性化医学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使部...

在异倍体循环肿瘤细胞(CTC)中原位检测肿瘤标示物蛋白表达的特殊意义

2015-11-12

  自美国“科学”杂志2013年将SE-i?FISH?作为检测CTC的新技术向全球读者进行报道以来 (Science 2013, 341:415),该方法目前在国内外已被广泛应用于CTC及其亚类细胞的临床检测与科学研究。应用SE-i?FISH?技术除了能够在肿瘤病人及mPDX肿瘤转移动物模型体内有效检测CTC,同时还可用于检测恶性胶质瘤病人脑脊液中脱落的肿...

华东师范大学发现新肿瘤抑制因子

2015-11-11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医学研究所王传贵课题组揭示了肿瘤基因组不稳定的发生机制,原创性发现了一个新肿瘤抑制因子。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自然—通讯》。 基因组不稳定是肿瘤标志性分子特征之一,在肿瘤发生、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揭示肿瘤基因组不稳定的形成机制,对肿瘤发生发展分子研究及有效临床诊断和治疗手段的发现都至关重要。同时,基因组不稳定与肿瘤发生的因果关系,也是学术界的...

肿瘤基因测序帮住针对性治疗癌症

2015-11-11

“让我们测序你的肿瘤,或许我们能将其同击败这种恶性疾病的药物匹配。”不过,现实是基因组分析仍然仅为癌症病人提供了一小部分帮助。“我们多半时候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些信息。”美国纽约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MSKCC)研究人员Charles Sawyers表示。 如今,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大型医学科学研究中心正期望通过汇集关于患者肿瘤基因组及其临床结果的数据改变这一切。近日,美国癌症研...

离奇病例:绦虫细胞在人体内变成了肿瘤

2015-11-10

       2013年,在美国疾控中心(CDC)的实验室中,病理学家们经历了震惊的一刻:他们发现了一种全新类型的癌细胞,在此之前,从未有人见过它。   故事要从当年1月开始说起,在哥伦比亚的麦德林,医生们接诊了一位不同寻常的患者。这位41岁的男患者在过去数月时间内都饱受发热、乏力、体重减轻等...

天津医科大:肿瘤转移相关的lncRNA

2015-11-09

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的预后仍不乐观,更好地了解其背后的机制,对于确定有效的治疗靶标,提高OSCC患者的生存率,是至关重要的。最近,来自天津医科大学和美国达茅斯Geisel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子刊《Scientific Reports》发表题为“Long Non Coding RNA MALAT1 Promotes Tumor Growth and Me...

食管癌循环肿瘤细胞(CTCs)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15-11-09

食管癌是在中国北方和部分南方地区一种高发的肿瘤类型,其5年生存期不到15%。循环肿瘤细胞(CTCs)在某些上皮来源恶性肿瘤中已展示出诊断、预后和指导治疗等临床价值,但是对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来说,能否利用CTCs检测来进行预后预测以及疗效评估还不明确。近日,山东省肿瘤医院与武汉友芝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MEDICINE》杂志上联合发表研究论文(IF=5.732),...

揭示肿瘤诊断新方法,基于血小板的RNA测序

2015-11-05

近日,来自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Myron G在《Cancer cell》发表的一篇文章提出,基于肿瘤血小板(Tumor-educated blood platelets,TEPs)的RNA测序可用于泛癌症分析、癌症类型的区分和肿瘤基因突变诊断。 结果表明,血小板的RNA测序可以区分癌症患者与健康人,其准确率达到96%,也能区分六种原发肿瘤类型,其准确度达到71%,并能识...

NEJM发布惊人病例:寄生虫在人体恶变为肿瘤

2015-11-05

研究人员在11月4日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布了一个异乎寻常但并非史无前例的病例:在一位受到感染的哥伦比亚男子体内,绦虫(tapeworm)留下了一些恶性细胞,这些细胞像一种侵袭性癌症那样扩散。 论文作者之一、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发育寄生物学家Peter Olson说:“我们发现了一种情况:一种外来的生物并未以生物体的方式发育,而是像肿瘤那样进行发育。” ...

循环肿瘤DNA实时跟踪癌症发展

2015-11-05

据本周三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的研究中,科学家首次发现,流进入血液中的肿瘤DNA,可用于实时跟踪肿瘤的发展以及对治疗的响应。 三年多来,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从肿瘤已经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的一名乳腺癌患者身上,采集了外科肿瘤样本(活检)和血液样本。他们仔细研究了进入血液中的、来自死亡肿瘤细胞的小DNA片段,并将它们与在同一时间点上采集...

Illimuna公司讨论其针对肿瘤,生殖市场的临床计划和监管策略

2015-11-04

  在电话会议上,公司讨论了其第三季度的业绩,CEO Jay Flatley表示,尽管缺少第三季度的收入预期,但是临床销售和客户转化率,相比较2014年的第三季度,增长超过了40%。而其中一半是从临床和转化医学客户中的NextSeq来的。   此外,他表示,HiSeq家族的其他测序仪器也销售的特别好。例如,Broad研究所订购了另外10台HiSeq X仪器,这些仪器是...

肿瘤免疫治疗有望引领更长生存期

2015-11-04

当前的肿瘤治疗水平,多数恶性肿瘤不能得到治愈。传统的肿瘤治疗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治疗愿望,新兴的肿瘤治疗随之而至,包括靶向治疗,激素治疗,特异性抑制剂,肿瘤免疫治疗等。其中,肿瘤免疫治疗将成为继手术、放化疗、靶向之后的“第五大疗法”。 近年来,以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为代表的肿瘤免疫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对此,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肿瘤科、上...

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深入研究生物标志物

2015-11-04

来自Cell Immunity的预览报告。预测免疫治疗方法对癌症病人的治疗效果是十分重要的,预知治疗效果的好坏将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Garraway和他的同事证明新抗原(neoantigen),非同义突变以及过继免疫基因的频率和数量真正可以起到预测免疫治疗方法对病人治疗效果的好坏,想做到这一点,单单关注某一新抗原或者突变基因是远远不够的。 ...

液体活检:收集肿瘤特异的指纹

2015-11-03

如果医生想深入了解肿瘤,他们的选择很有限。他们可以扫描相关区域、采集组织活检,或监控血液的标志物,如PSA或CA 125。不过,这些都不太理想:成像的分辨率不高,活检是侵入性的,而良好的标志物是少之又少。 最理想的情况是,研究人员能通过简单的血液检测来实现组织活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如今,液体活检的出现,让这一切成为可能。 液体活检 据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助理教授...

Agena Bioscience公司与Diatech Pharmacogenetics公司联合宣布行动计划,推出在结肠癌、肺癌和黑色素瘤治疗中具有CE-IVD认证标志的肿瘤突变检测

2015-10-30

2015年10月27日,美国Agena Bioscience公司(原Sequenom)宣布计划商业性推出CE-IVD临床认证的MassARRAY® Dx PLUS检测,用于测定肿瘤基因特异性突变,以便帮助临床选择更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Agena Bioscience公司宣布与意大利Diatech Pharmacogenetics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种全新的诊断试剂盒,其检测平台...

科学家发明恶性肿瘤“分子手术刀”

2015-10-28

  如何实现精准的肿瘤靶向治疗而不损伤正常组织一直是医学界追求的目标。最近,中科院化学所王春儒团队开发的基于金属富勒烯纳米颗粒的“分子手术刀”肿瘤治疗技术,在实现这一梦想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众所周知,实体肿瘤组织实际上是由肿瘤细胞和肿瘤血管形成的一个完整微环境系统,不仅包含肿瘤细胞,内部还有丰富的肿瘤血管。现代生物医学研究已经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