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2334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中丹两国科学家发现肿瘤细胞基因修复机制
科学家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够在分裂期进行DNA基因复制,这一特性令肿瘤细胞在快速分裂的同时还能够保持基因稳定,该项发现有望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靶点。这一研究成果2日在线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自然》杂志。 此项研究是由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伊恩·希克森教授团队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二院——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沈华浩教授团队共同完成。 &e...
肿瘤精准医学的“先锋”——靶向药物
我国医学在世界上对肿瘤有着最早的记载 :称之为“疡病”。认为病因为“邪盛正虚”,所以是以“调节气血,扶正祛邪”为主导的治疗方法。以前西方医学的发展将肿瘤形成的原因归为“体液失衡”,所以是以“调节体液,纠正失衡”为主导的治疗方法。随着医学研究从宏观的大体研究转向微观的镜下研究,抗癌理念有了实质的转变,即以细胞杀伤机制为主导带动传统细胞毒类化疗药的发展。但是传统细胞毒类化疗药选...
华大股份CEO尹烨:基因或让人类最终克服肿瘤
12月2日上午消息,由新浪网举办的主题为“这就是我们的未来”的首届“C+峰会”今天上午在北京万达索菲特酒店正式开幕,华大股份CEO尹烨在大会现场发表主题为“基因是生命的源头”演讲。 尹烨认为,人类是地球上最具破坏力的物种之一,“雾霾持续发生,生活在北京的人民很惶恐。这一组数据是世卫组织预测在未来二十年我们肿瘤的发病率,2014年...
物极必反!恶性肿瘤或有好转临界点
不稳定的基因组和遗传变异对于癌症进化成“杀手”至关重要,但物极必反,这有可能变成癌症的致命要害。这项发表于《自然—医学》杂志的研究,或许很快将改善干扰癌症基因组的疗法。 人们在10年前就知道,更有可能扩散的恶性癌症拥有容易产生DNA突变的不稳定染色体。这一过程导致了携带不同基因组合或基因组的相同肿瘤中的不同细胞。逻辑会告诉人们,肿瘤的基因组越不稳定,其随机产生突变的几率越高...
肿瘤标志物检测助力肺癌临床诊疗
全球每年约有160万新发肺癌病例,每年因肺癌死亡的人数超过其他高发癌症死亡人数之和,肺癌也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别占比19.59%和24.87%,每4例恶性肿瘤死亡者中就有1例是肺癌患者。在11月这一第15个“全球肺癌关注月”期间,多为临床专家呼吁关注肿瘤标志物检测,提高肺癌的规范性治疗。 肺癌主要分为小细胞肺...
Plos One:PDX模型可帮助开发妇科肿瘤治疗新方法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又称为纤维肌瘤,子宫肌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有纤维结缔组织作为支撑。该病为高达50%的绝经前女性的日常生活带来困扰。 有关子宫肌瘤的病因迄今仍不十分清楚,因此为了深入理解该病的发病机制,来自德国的科学家将人类子宫肌瘤组织移植到三种不同的免疫缺陷小鼠...
新平台可使癌细胞以卷纸形式生长
研究人员演示将以卷纸形式生长出的肿瘤展开的视频截图。 加拿大工程师研发出一种以卷纸形式生长癌细胞的新方式,不仅可模拟肿瘤的3D生长环境,还可在数秒钟之内展开。最新一期《自然·材料》杂志描述的此研究平台,为加速新药开发及理解癌症细胞行为方式提供了新手段。 利用传统培养皿研究癌细胞具有明显的缺点。肿...
肿瘤领域会成为下一个移动医疗的爆发窗口吗?
本文将从肿瘤医疗行业的整个市场说起,总结分析在2014-2015年移动医疗肿瘤细分领域的发展路径和未来的可能性。 中国肿瘤医疗行业市场情况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病变,一般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据亿欧网了解,恶性肿...
【盘点】循环肿瘤细胞领域亮点研究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是指自发或因诊疗操作由实体瘤或转移灶释放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 其是恶性肿瘤患者出现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的重要原因,也是导致肿瘤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 近几年CTCs在肿瘤诊断、治疗和监控等方面的临床表现逐渐崭露头角,是目前最具发展潜力的肿瘤无创诊断和实时疗效监测手段,...
靶向药物治疗不容乐观,仅适合1/3肿瘤患者
一片药500~600元,一个月药费近两万,面对如此“高价”的靶向药物,不少肿瘤患者把它当成最后的治疗希望,不惜四处举债接受治疗。 然而,靶向治疗并不适合所有的患者,做靶向治疗的时期和适用人群,需要精准判断。在肺癌治疗中就明确指出,早期肺癌(一、二期)禁止使用靶向治疗,因为靶向药物使用一年后可能会发生耐药,一旦出现复发,这些患者...
Cancer cell:华人科学家发现遏制恶性肿瘤生长新策略
近日,来自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华人科学家Deliang Guo带领研究团队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Cell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找到了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新策略。 脂质生成增加是癌症及其他代谢疾病中一种常见的病理生理学特性,在这一过程中,参与胆固醇,脂肪酸和磷脂的摄取以及合成的重要基因会受到转录因子家族SREBP的调节。最近有证据表明细胞核内的SR...
黄凌博士:低成本,高效率肿瘤类器官三维培养方法
从生命诞生开始,细胞家族就一代接一代的往前跑,而癌细胞就是其中不愿意沿着跑道奔跑的“调皮细胞”。随着近年来负面新闻的越来越多,恐癌情绪挥之不去,大家纷纷担心,下一个会不会就是我?这无疑促使科学家们纷纷也与癌症展开了一场赛跑,希望在更多人患上癌症之前破解体内患癌的奥秘。 然而要真实了解人体内癌细胞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就要在手术或尸体解剖过程中分离癌细胞进行分析,不幸的是,大约...
科学家发现海量的遗传变异“淹没了”肿瘤治疗之效
肿瘤内部异质性是癌症产生抗药性、转移性的主要原因。肿瘤发生是体细胞演化的过程,正如自然群体多样性一样,随机突变和自然选择是肿瘤内部异质性的主要进化动力。日本遗传学家木村资生指出,大量的遗传多样性无法仅用达尔文自然选择解释,继而他提出中性进化理论或非达尔文进化过程。虽然癌症生物学领域内达尔文进化过程驱动肿瘤多样性形成的观点已经根深蒂固,然而传统观念很可能大大低估了一个具有百万甚至...
中国首次对肿瘤遗传异质性水平进行估算
一个直径约3.5厘米的肿瘤中竟携带上亿个基因编码区的突变,远高于以往估算值几千倍。日前,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通过对肝癌切片的基因测序分析发现,即使再微小的肿瘤也可能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正是这些海量的遗传变异,导致肿瘤治疗效果被“淹没”。 肿瘤内部异质性是癌症产生抗药性、转移性的主要原因。科研人员称,肿瘤发生是体细胞演化的过程,正如自然群体多...
2015中国生物治疗大会:肿瘤生物免疫治疗时代来临
医学界院士与与会专家合影 2015年11月14日,由中国医师协会主办的 “2015中国生物治疗大会”在北京 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中国科学院院士吴祖泽等嘉宾共同启动2015中国生物治疗大会开幕仪式。来自海内外医学界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及媒体共近20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当天会议开设有院士高峰论坛,以及肿瘤的生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生物治疗...
天士力牵手思路迪,大力进军肿瘤精准医疗领域
据悉,专注于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的思路迪精准医疗集团(3DMed)于今年第二季度完成第四轮1.46亿元人民币融资,本轮投资由6家机构参与,资金日前已经全部到位。著名药企天士力重金参与本轮投资,天士力作为思路迪至今为止唯一一家制药领域战略投资机构,尤其引人注目。 2010年,熊磊博士带着50万人民币全部身家,携几位创始人归国创立 思路迪精准医疗集团(3DMed),总部设在上海...
肿瘤精准医疗热门公司思路迪获第四轮1.46亿元融资
记者日前获悉,专注于肿瘤精准医疗领域的思路迪精准医疗集团(3DMed)于今年第二季度完成第四轮1.46亿元人民币融资,本轮资金日前已经全部到位。公司创始人熊磊博士向记者介绍,本轮投资由6家机构参与,在第三轮中领投的芳晟基金,此次联合前腾讯CTO熊明华和另一知名投资人再次领投。此外,著名药企天士力、中国最大的民营投资公司中民投下属的中民国际、以及另一家知名医药基金悉数加入。迄今...
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PNAS发表史上最深度肿瘤基因组测序研究成果
图一:通过蜂窝式取样、超高深度测序和分型,精确的突变探测,研究团队解析出肿瘤的空间克隆结构如右图(左下图为展开的克隆结构)。通过群体遗传学方法的分析,研究团队发现肿瘤内部遗传异质性(ITGH)符合非达尔文过程(左上图)的预测。 癌症及其治疗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尤其是近几十年在肿瘤生物学、诊断技术、药物研发、基因组指导的个性化医学等方面取得的进展,使部...
在异倍体循环肿瘤细胞(CTC)中原位检测肿瘤标示物蛋白表达的特殊意义
自美国“科学”杂志2013年将SE-i?FISH?作为检测CTC的新技术向全球读者进行报道以来 (Science 2013, 341:415),该方法目前在国内外已被广泛应用于CTC及其亚类细胞的临床检测与科学研究。应用SE-i?FISH?技术除了能够在肿瘤病人及mPDX肿瘤转移动物模型体内有效检测CTC,同时还可用于检测恶性胶质瘤病人脑脊液中脱落的肿...
华东师范大学发现新肿瘤抑制因子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生命医学研究所王传贵课题组揭示了肿瘤基因组不稳定的发生机制,原创性发现了一个新肿瘤抑制因子。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于《自然—通讯》。 基因组不稳定是肿瘤标志性分子特征之一,在肿瘤发生、诊断和治疗等方面有重要意义。揭示肿瘤基因组不稳定的形成机制,对肿瘤发生发展分子研究及有效临床诊断和治疗手段的发现都至关重要。同时,基因组不稳定与肿瘤发生的因果关系,也是学术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