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第七届上海国际癌症大会
第六届单细胞技术应用研讨会暨空间组学前沿研讨会
【直播】AI驱动的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突破与前沿应用
转化医学圆桌π第一期“解码生命多维密码:组学技术融合如何构建精准医学未来”
首届精准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队列研究先锋计划颁奖仪式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2455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Cell:微生物组的确影响免疫

2016-11-04

麻省总医院MGH、Broad研究所与荷兰的两家医学研究中心在Cell杂志上发表了人类功能基因组计划(HFGP)的重要研究成果。他们通过三项研究揭示了基因、微生物组和环境对免疫应答的影响。 人类消化道中居住着大量的微生物,它们被统称为肠道微生物组。肠道微生物组在人类代谢食物、抵御感染和应答药物等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许多人类疾病都与微生物组失衡有关,但揭示其中的因果关系并不容易。 研究...

6亿美金砸向生命领域,扎克伯格的细胞Face Book将怎样改变世界

2016-11-03

  斯坦福大学斯蒂芬·奎克的实验室就像托马斯·爱迪生在新泽西州那个大名鼎鼎的工作间的生物版本。窗帘留下的阴影投射到走廊上各种奇怪的,发出嗡鸣声的仪器上。你有一半的可能性可以找到拥有者135项专利的奎克教授,却不大可能碰上穿着褪了色的polo衫、在其中的一个长椅上睡觉的爱迪生。   教科书里说,在人体中大概要300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其中包括血液中可以传输氧气的血细胞,大脑中长期存在的神经元以及在眼...

业界重量级前瞻性综述:无创产前基因检测以后能查什么?

2016-11-02

基因组异常是出生缺陷和妊娠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包括在子宫内生长发育迟缓和流产的风险。传统的侵入性方法检测这种基因组异常对母亲和胎儿都有风险。非侵入性产前检测(NIPT)是一种通过分析母体血浆或血清循环DNA获得子宫内胎儿的基因组状态的方法。越来越多的医生和医院可能使用NIPT,该技术推广到其他诊断的应用潜力也是巨大的。在这个时候Cell旗下的Trends in Molecul...

Science突破:让CAR-T更“持久”

2016-11-02

10月27日,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题为“The epigenetic landscape of T cell exhaustion”的论文中,Dana-Farber 癌症研究所、哈佛医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发现,在慢性病毒感染的小鼠中,不同于能够有效对抗感染或癌症的T细胞,“耗竭(exhausted)”T细胞受一组不同的分子回路(molecular circuits)控制。...

Cell:科学家发现DNA修复的关键酶

2016-11-02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Cell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德国海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DNA修复过程中的必要组分,该研究或为后期开发新型抗癌药物提供一定的思路。 研究者Tamas Fischer教授指出,当DNA被损伤后,由DNA和RNA组成的混合结构在修复遗传信息上扮演着重要角色,RNAs是一种储存在DNA中短暂的遗传信息副本;文章中,研究...

Micell Technologies公布MiStent积极的五年期临床数据

2016-11-01

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2016年11月1日电 /美通社/ -- Micell Technologies, Inc.(简称“Micell”)今天宣布,该公司公布了其MiStent Sirolimus Eluting Absorbable Polymer Coronary Stent System(MiStent西罗莫司可吸收聚合物洗脱冠状动脉支架系统,简称MiStent®)的DESSOLV...

Cancer:1527例患者“揭秘”基因测序如何帮助癌症治疗?

2016-10-28

精准医学、基因测序,如今它们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词汇,但在各大学术会议与产业大会中,它们依旧是蔚然成风,受到科研以及企业家们的追捧。去年奥巴马提出了精准医学概念,现如今,关于精准医疗的期刊论文以及学术报告已有无数篇问世,而且这个势头仍在增长。今天,我们来讲述Cancer杂志上的一篇研究,他们揭示了日常生活中精准医学是如何提高癌症治疗,探讨了乳腺癌治疗过程中,肿瘤基因检测如何减少...

两篇Science重磅出击:癌症免疫治疗为何无法持久

2016-10-28

尽管阻断抑制PD-1信号通路的癌症免疫治疗药物已在一些临床试验中取得成功,且现已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黑色素瘤、肺癌和膀胱癌。却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譬如疗效无法持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在急性炎症发生时,特异性T细胞能被诱导活化,产生免疫应答,消除感染。之后这些活化的效应T细胞大部分发生凋亡,少部分则能分化成记忆细胞并在再次感染时重新激活参与免疫反应。但是在慢性炎症发生时,...

北大Cell Research发表CRISPR新成果

2016-10-28

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源工厂,负责为细胞提供必要能源。线粒体未折叠蛋白质反应(UPRmt)是一种保护性程序,可以修复线粒体的功能障碍。神经元在UPRmt的系统性调节中起到了核心作用,但人们还不清楚神经系统感知线粒体压力在远端组织诱导UPRmt的具体机制。 北京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神经肽发送信号诱导细胞非自主性线粒体未折叠蛋白质...

利用Magnetic Luminex®High Performance Assay对血清中的人肾脏标志物进行多重测定

2016-10-25

利用Magnetic Luminex® High Performance Assay对血清中的人肾脏标志物进行多重测定 M. Anderson, M. Rynning, R. Fuerstenberg, G. Wegner, and J. Schmidt. | R&D Systems, Minneapolis, MN. 摘要 肾脏通过调节渗透...

Science子刊有趣发现:癌细胞诱导出“网”

2016-10-24

我们认为人类免疫系统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盟友,是防御所有入侵者的第一道防线,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癌细胞却能“策反”这些盟友,使其成为我们的敌人。 来自冷泉港实验室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中性粒细胞这种最常见的细胞,也是抗击细菌和其它入侵者的身体战士会被癌细胞“劫持”,并被用于癌症转移过程中,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19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

Science:新生儿测序遇冷,“基因组计划”行路难

2016-10-21

  新生儿测序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话题,中国新生儿基因组也于今年8月份正式起航,不过在此之前,美国已经开展了一项名为“BabySeq”的新生儿测序计划。10月19日,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美国人类遗传学协会(ASHG)年会上,科学家们表示首个探讨利用新生儿基因测序来指导健康护理的研究项目——BabySeq进入了意想不到的坎坷期:很少有家长对婴儿的基因组感兴趣。  &em...

Science子刊:感同身受有生理基础,疼痛竟可通过气味传播?

2016-10-21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能感受到你的痛苦”可能只是一句安慰话。但是,一项来自于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新研究表明,在啮齿类动物中真的存在这种“疼痛传播”生理现象。与经受疼痛的小鼠合居的健康小鼠对疼痛的敏感性将提升68%,并且这与它们的压力水平无关。这项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小鼠可以通过气味感受到同伴的痛苦。作者表示,这意味着目前研究啮齿类动物疼...

最新!FDA批准罗氏制药新的肺癌免疫治疗药物Tecentriq

2016-10-19

18日,FDA批准了一款新的肺癌免疫药物——Tecentriq®,这款药物由罗氏(Roche)子公司Genentech研发。目前,罗氏是少数几个发展了“免疫疗法”用于治疗癌症的企业,这种免疫疗法能够在本质上刺激身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抵御疾病。在最近发表的研究结果显示,相比于那些接受化疗的患者,接受Tecentriq®治疗的患者平均要多生存4.2个月。 ...

Cancer Res:人群研究发现代谢紊乱因素与肝癌风险相关

2016-10-18

  在一项大型前瞻性群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高BMI,大腰围以及2型糖尿病都与肝癌风险增加存在相关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Cancer Research上。   研究人员表示,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的肝癌发生率不断增加,并且肝癌病人的预后情况特别严峻。考虑到美国肥胖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因此他们研究了肥胖以及2型糖尿病是否与肝癌风险有关,研究数据来自14...

Science子刊:能“看见”基因活动的黑技术

2016-10-18

  大脑可以说是人体内最复杂的器官,而对于科学家来说,大脑同时也是最难研究的器官之一。大脑内高度复杂的神经网络使得取出组织进行活检的手段不太可能,所以到目前为止,想知道人脑内的基因表达状况只能通过遗体器官捐赠来实现。近日,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子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展示了一种新开发的技术,它可以实时观测大脑内的基因活...

Cell:为何女性更容易焦虑

2016-10-17

  我们在压力面前的紧张感,受到大脑复杂回路的控制。现在Rockefeller大学的科学家们鉴定了其中的一个关键分子,这个分子负责减轻焦虑。有趣的是,它似乎只在雄性小鼠中起作用,对雌性小鼠的焦虑没什么影响。相关论文发表在Cell杂志上.   “这里涉及的细胞在雄性和雌性大脑都一样,”这项研究的领导者Nathaniel Heintz说。“同种刺激激活的同类细胞居然在两性之间产生了不同的效果,这是非...

Science:持久功能性治愈艾滋病

2016-10-17

  :“太棒了”“绝对是第一”“真不敢相信”,在获得艾滋病重要突破之后Emory大学的实验室沸腾了。他们通过灵长动物发现,治疗人类炎症性肠病的单克隆抗体与抗逆转录病毒药物结合可以功能性治愈HIV感染。这项研究最终发表在十月十四日的Science杂志上。   近十年来艾滋病治疗和预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抗逆转录病毒(ARV)药物的联合治疗可以有效去除血液中的H...

Cell子刊:科学家又发现一种延缓衰老的物质——辅酶I

2016-10-17

  辅酶I(NAD+)是氧化还原反应中一种重要的辅酶,参与DNA修复、细胞代谢等生理过程。近日,来自健康老龄化中心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项研究发现,辅酶NAD +在衰老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小鼠和线虫中增加NAD+可延缓衰老。这项研究发表于Cell Metabolism杂志上,可能为阿尔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随着人类寿命逐渐增长,与衰老相关的疾病受到...

Cell里程碑成果:tRNA居然还有另外的作用

2016-10-17

  来自芝加哥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最新研究证实,一种称为 ALKBH1 酶可以从tRNA中带走分子修饰,导致细胞蛋白翻译受到明显的影响。这为细胞调控基因表达提出了新观点,同时也指出tRNA能对细胞产生除了蛋白翻译以外的更多影响。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0月13日的Cell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芝加哥大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教授潘滔(Tao Pan)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