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327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Cell子刊发表癌症研究新成果

1970-01-01

   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了一种高度敏感的NAD+/NADH检测探针,可基于细胞代谢对抗癌药物进行高通量筛查。这一重要的研究成果发布在5月5日的《细胞代谢》(Cell Metabolism)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华东理工大学特聘教授杨弋(Yi Yang)。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为利用合成生物技术控制与监测细胞内分子过程;蛋白质...

Cell子刊:干细胞如何领到它们的“身份证”

1970-01-01

   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机制,可以解释干细胞是如何选择变为特定的细胞类型的:这些细胞在沿着DNA的精确位点上组合了数组特定的蛋白质。当这几组特定的蛋白质组合到一起时,大门被打开,几组特定的基因由此获得利用,赋予了细胞新身份。 科学家们现在确定了其中的一种组合,其沿路驱动细胞使得它们变为了肝脏和胰腺之类的器官。这一最新的研究有可能引导科学家们更好地了...

Cell子刊:用小分子化合物提高CRISPR效率

2015-02-09

  能够精确地编辑细胞的基因组,CRISPR技术成为了近年来最令人兴奋的科学进展之一。然而,尽管这一方法具有惊人的潜力,其效率却极其低下。幸运的是,来自Gladstone研究所和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通过导入几个关键的化合物提高了CRISPR的效率。这一重要研究成果发表在2月5日的《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上。 &em...

Cell子刊:用CRISPR等技术实现iPS细胞治疗

2014-11-27

  来自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和应用中心(CiRA)的研究人员证实,可以利用诱导多能干(iPS)细胞来纠正导致杜氏肌营养不良(DMD)的基因突变。这项发表在《Stem Cell Reports》杂志上的研究,用实例演示了如何利用诸如CRISPR和TALEN一类的工程核酸酶,来编辑由DMD患者皮肤细胞生成的iPS细胞的基因组。这些细胞随后分化为了骨骼肌,在这些肌肉中导致DM...

Cell子刊:用CRISPR技术靶向人类干细胞

2014-11-10

  来自哈佛干细胞研究所(HSCI)、麻省总医院(MGH)和波士顿儿童医院(BCH)的研究人员,第一次利用一种相对较新的基因编辑技术,构建出了一种能够阻断HIV侵袭和破坏患者免疫系统的有效治疗方法。   这是首次报道,一个研究小组利用CRISPR Cas技术有效及精确地编辑删除了直接从患者处采集的细胞——人类造血干细胞和T细胞中的临床相关基因。   尽管研究人员相信,在五年内这种新...

Cell子刊:更有效、更安全的癌症疗法

2014-03-01

如果有一种方法能够使得化疗和放疗比现在更为有效,同时还能够摆脱患者恐惧的、使人衰弱的副作用会怎样?由新泽西Rutgers癌症研究所成员、Rutgers Robert Wood Johnson医学院药理学教授Alexey Ryazanov领导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这一天有可能离我们越来越近。 癌症治疗在靶向恶性细胞的同时会杀死一些健康细胞,诸如心脏...

Cell子刊:新发现挑战免疫经典理论

2013-02-08

只有当免疫系统遇到病原菌或通过疫苗接触其元件时,才会“记”下外敌以便日后更能够快的抵御它,这是免疫系统的经典规则。但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的新发现,对这一规则提出了挑战。 CD4细胞是血液和淋巴循环中的关键免疫成员,能够启动针对病毒、细菌、原生动物、真菌等病原体的免疫应答。研究人员发现,即使是机体从未遇到过的病原体,CD4细胞也能够通过交叉反应获得对它的记忆。文章于二月七日发表在Cell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