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转化医学是什么?
推荐活动
专家访谈
找到约1949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Nature子刊】抗肿瘤疫苗跨越式进展!南京大学刘宝瑞教授团队开发出可促进全身抗肿瘤的原位疫苗
12月3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南京鼓楼医院刘宝瑞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表达fms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和共刺激物OX40配体融合蛋白的基于乳酸乳球菌的益生菌食品级原位接种(FOLactis)。研究论文“Engineered Lactococcus lactis secreting Flt3L and OX40 ligand for in situ vaccination-based cancer...
【Nature子刊】这个“明星”药物为何只对雌性“感冒”?
女性的预期寿命大大高于男子。然而,妇女也更经常遭受与年龄有关的疾病和药物不良反应。“我们的长期目标是让男性和女性一样长寿,让女性在晚年和男性一样健康。但为此,我们需要了解差异来自哪里”,该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来自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衰老生物所吕宇轩博士解释说。 雷帕霉素老药新用 01 雷帕霉素被发现几十年来,一直在临床医学中用来抗器官移...
【Nature子刊】再进一步!中山大学潘志忠、丁培荣教授团队发现高度微卫星不稳定结直肠癌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耐药性
11月28日,中山大学潘志忠、丁培荣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文章“Inflammation promotes resistance to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n high 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 colorectal cancer”,阐明了炎症促进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性结直肠癌对免疫检查点抑...
肿瘤微环境再次登顶 Nature! 看看国内顶尖团队的研究进展
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已经成为了攻克癌症的曙光。 TME 是指肿瘤细胞存在的周围微环境,包括周围的血管、免疫细胞、成纤维细胞、骨髓源性炎性细胞、各种信号分子和细胞外基质。肿瘤微环境是肿瘤细胞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复杂环境,而这微环境内的免疫细胞及其调节方式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就像是种子与土壤的关系...
【Nature子刊】最新研究发现增强溶瘤病毒疗法新策略,促进长期抗肿瘤免疫!
2022年11月22日,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Expanding cross-presenting dendritic cells enhances oncolytic virotherapy and is critical for long-term anti-tumor immun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证实了在溶瘤治疗中增加交叉...
【Nature子刊】突破!斯坦福大学研究发现:放疗联合 CD47 阻断抗肿瘤的潜在机制
近日,研究发现CD47阻断可有效增强SCLC临床前模型中放疗的局部抗肿瘤作用。相关文章“Radiotherapy in combination with CD47 blockade elicits a macrophage-mediated abscopal effect”发表在《Nature Cancer》上。研究表明,放疗和CD47阻断后抗肿瘤巨噬细胞的全身激活对于患有转移性疾病的癌症患...
【Nature子刊】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9%!研究发现预测结直肠癌治疗效果的新基因!
近日,西班牙瓦尔德西布伦大学医院Elena Elez和瓦尔德西布伦肿瘤研究所Rodrigo A. T oledo团队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报告了RNF43突变型组患者的ORR翻倍,疾病进展风险降低49%,死亡风险降低68%,提出RNF43突变类型可作为预测BRAF/EGFR联合抑制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2-019...
【Nature】单细胞分子图谱,揭秘微生物群对癌症空间和细胞异质性的作用!
导读:肿瘤相关菌群是人类癌症类型肿瘤微环境的固有组成部分。迄今为止,肿瘤内宿主-微生物群的研究主要依赖于bulk组织分析,模糊了肿瘤内微生物群的空间分布和局部效应。最近,有研究团队使用原位空间谱分析技术和单细胞RNA测序,揭示了宿主-微生物在空间、细胞和分子上的相互作用。 2022年11月16日,弗雷德·哈钦森癌症中心的Susan Bullman等人在Nature发表了题为“Effect o...
【Nature子刊】湖大唐松青、朱海珍教授联合浙大王建莉教授发现急性炎症反应和肿瘤生长的双功能调节因子
近日,湖南大学唐松青、朱海珍教授联合浙江大学王建莉教授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论文“RasGRP1 promotes the acute inflammatory response and restricts inflammation-associated cancer cell growth”,研究表明RasGRP1 可能是急性炎症反应和肿瘤生长的重要双功能调节...
【Nature子刊】华西医院杨胜勇团队开发深度学习分子生成模型,发现选择性RIPK1小分子抑制剂
发现全新骨架结构活性化合物面临的挑战 01 开发新药是一个昂贵且耗时的过程,可能需要超过10亿美元和10年的时间。在药物研发初期,尤其是对于创新药物研发而言,高效地发现具有新型骨架结构的苗头化合物或先导化合物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传统的策略是利用高通量筛选方法从现有化合物库中进行筛选;然而,因为现有化合物库的结构多样性有限,以及各大制药公司和药物研发机构已对化合物...
【Nature子刊】中山大学徐瑞华团队研究证明一种新的可对抗晚期实体瘤的 CYH33抑制剂
论文“First-in-human phase Ia study of the PI3Kα inhibitor CYH33 in patients with solid tumors”于2022年11月16日发表在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研究人员报告了 CYH33(一种高选择性 PI3Kα 抑制剂)在晚期实体瘤中的 Ia 期、开放标签、剂量递增和扩展研究 (NCT...
【Nature子刊】南医大团队发表胃癌研究最新成果,揭示病理学特征在胃癌中的预后和预测价值
研究发现病理学特征 (PS GC )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与单独使用的 TNM 分期系统相比,包含 PS GC和 TNM 分期系统的诺模图显示预测预后的准确性显著提高。此外,在具有低 PS GC的 II 期和 III 期胃癌患者中(但在具有高 PS GC的患者中则不然),观察到令人满意的化疗益处。因此,PS GC可作为胃癌患者的预后预测指标,并可能成为辅助化疗决策的潜在预测指标。研究论文发表...
【Nature】个性化治癌重大进展:编辑T细胞首次进行人体临床试验
研究人员可以使用CRISPR基因工程技术来改变免疫细胞,以便它们能够识别人肿瘤特有的突变蛋白。这些细胞可以安全地在体内存活,以找到并摧毁它们的目标。 这是首次尝试结合癌症研究中的两个热门领域:基因工程技术以创建个性化治疗,以及免疫细胞便更好地靶向肿瘤。该方法在16名实体瘤患者中进行了测试,包括乳房和结肠。 量身定制 01 ...
【Nature】北大张宁/张泽民/朱继业:靶向肿瘤中性粒细胞或成肝癌治疗新策略
2022年11月10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肿瘤转化研究中心张宁团队与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张泽民团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朱继业团队合作,在《Natur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在单细胞精度定义了肝癌的五种免疫微环境亚型,并将其命名为TIMELASER分型系统,此外,还研究首次全面揭示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的异质性。 https://www.nature....
【Nature】重磅!空间基因组学:助力科学家绘制癌症进化谱系图,破解乳腺癌扩散机制
这项新研究“Spatial genomics maps the structure, nature and evolution of cancer clones”发表在《Nature》杂志上,讲述了现在如何绘制肿瘤发展图谱,结合癌细胞的遗传信息、周围的细胞类型以及它们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与环境相互作用。未来,这种方法可用于观察治疗如何影响癌症,不仅仅在基因水平上,还包括对肿瘤与免疫系统及其周围...
【Nature子刊】宾夕法尼亚大学发现肿瘤因子刺激肿瘤抗原的溶酶体降解并破坏其在肺癌中的交叉呈递
2022年11月4日,宾夕法尼亚大学Serge Y. Fuchs等人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Tumor factors stimulate lysosomal degradation of tumor antigens and undermine their cross-presentation in lung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肿瘤微环境中的因...
【Nature子刊】华西医院罗晗等使用泛癌单细胞分析揭示了肿瘤微环境中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的异质性和可塑性
2022年11月4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罗晗、许恒团队与韩国光州科学技术学院Jihwan Park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联合发表了题为“Pan-cancer single-cell analysis reveals the heterogeneity and plasticity of 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 in the tumor ...
Nature主刊+两篇封面论文!复旦大学鲁伯埙、丁澦、费义艳团队发表靶向自噬-溶酶体降解新技术综述
Nature发文 2019年,鲁伯埙、丁澦、费义艳等组成的合作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Allele-selective Lowering of Mutant HTT Protein by HTT-LC3 Linker Compounds”的研究论文,报道了靶向自噬-溶酶体的生物大分子靶向降解技术。Nature也在同期配发了专门评论,最后更是入选了Nature评选的20...
Nature背靠背:多维度理解大肠癌肿瘤异质性,提供治疗新视角
肿瘤内异质性是恶性肿瘤的基本特征之一,影响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由肿瘤内异质性推动的克隆进化(clonal evolution)推动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耐药性。然而,对于结直肠恶性肿瘤的遗传进化及肿瘤内异质性,目前仍知之甚少。值得注意的是,紧靠DNA突变并不能完全解释肿瘤的恶性转化;表观遗传变化也会导致癌细胞之间的表型变异——遗传、表观遗传的变异及转录可塑性均影响着肿瘤内异质性。探索这些生物学...
【Nature子刊】东南大学吴富根团队开发基于纳米的自体肿瘤细胞疫苗策略,有望增强全身免疫应答
2022年11月1日,东南大学吴富根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篇题为“In situ generation of micrometer-sized tumor cell-derived vesicles as autologous cancer vaccines for boosting systemic immune responses”的研究论文。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