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n:人类大脑中可能包含社交导航“地图
近日,来自美国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neuron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帮助人类辨识物体物理位置的脑部区域可能对人类情感亲密度以及如何对社交生活中的人际关系亲疏具有引导作用。
Cell技术突破:蛋白质研究的强大工具
蛋白磷酸化是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翻译后修饰,参与并调节了机体的多种生命活动,比如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细胞周期等等。Salk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开发了一种检测蛋白磷酸化的新技术,相关成果发表在七月二日的Cell杂志上。
诺奖得主连发四篇文章:长期记忆靠朊蛋白维持
诺贝尔奖得主,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的Eric Kandel教授在Neuron和Cell Reports杂志上连续发文指出,朊蛋白是小鼠维持长期记忆的关键,这一机制很可能也存在于其他哺乳动物中。
Nature:人类将继续进化更高更聪明
近日,一项发表于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表示,目前人类已经进化的比其祖先更加高更加聪明了;相比其他个体而言,那些父母具有多样遗传背景的个体身高易于变得更高,而且思维技能也会变得更加敏捷。
科学家揭示癌细胞如何诱拐免疫细胞来为自己服务
癌细胞往往会尽其所能得到它们所想要的,癌细胞的表面包被着保护性的“外壳”,这些“外壳”材料可以通过诱导新的血管生成来攻击癌细胞的生长。癌细胞为了达到它们的目的,会以释放信使分子作为诱导剂来给免疫细胞设陷阱,进而促进肿瘤生长;在癌症发生位点,被诱骗的免疫细胞会释放生长激素来促进肿瘤中血管的生长,从而保护癌细胞免于损伤。
知道你是如何“组装”记忆的吗?
英国科学家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人脑可以通过一个特殊机制将分布在脑部不同区域的“记忆碎片”组合在一起,形成人们平时脑海中的完整记忆。
Septin9 基因甲基化检测正式进入《中国早
我国第一部早期结直肠癌诊断与治疗(特别是内镜手术治疗)并兼顾筛查等方面的综合性指南——《中国早期结直肠癌筛查及内镜诊治指南》日前已正式刊登在《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5年第6期第32卷341-360页。该指南是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内镜学专业委员会联合组织国内消化、内镜、外科、肿瘤、病理等多学科50余位专家,并邀请澳大利亚谭达恩教授、新加坡霍光明教授共同制定发布的,指南中直接引用参考文献共计161篇。
你给我DNA,我来为罪犯画像
在犯罪现场遗留下来的DNA也许能帮助侦破人员绘制嫌疑人的画像,一家来自弗吉尼亚州的公司近期提出了这样的服务:Parabon纳米实验室(Parabon Nanolabs)的研究人员研发出了一种能基于基于他或她的基因序列,预测人脸外观的新产品。
可植入的人工胰腺或可帮助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机体
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持续监测血糖并且每天注射胰岛素来维持病情,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上的一项研究报道中,来自国外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可植入的“人工胰腺”,其可以帮助连续监测个体机体的血糖水平,并且根据患者需求自动释放患者所需的胰岛素。
干细胞基因疗法或可有效消除HIV的感染
近日,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伊莱北极再生医学中心的研究者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工具,或有望帮助机体免疫系统来抵御HIV的感染,这种新型工具或可促进干细胞的再生能力来产生抵御病毒的持续性免疫力。
转型成败关键:Vertex囊性纤维化复方药Or
囊性纤维化(CF)领域的领导者Vertex制药公司近日在监管方面收获特大喜讯,该公司转型成败的关键产品――CF复方药物Orkambi(lumacaftor/ivacaftor)喜获FDA批准,用于12岁及以上CFTR基因存在双拷贝F508del突变的囊线纤维化(CF)患者。
PNAS:闻到的气味竟然不一样?“嗅觉指纹”独
我们每个人的鼻子大约有六百万个嗅觉感受器,约四百种不同的类型。这些受体的分布因人而异,所以每个人的嗅觉可能是独一无二的。近期发表在《PNAS》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指出Weizmann研究所的科学家报告的方法可精确地描述一个人的嗅觉,他们称之为“嗅觉指纹”。
用定制疫苗“智取”艾滋病毒
最近,英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的抗体和抗原,使得艾滋病疫苗研究人员向“智胜艾滋病”这个目标,更近了一步。 在1983年,HIV病毒被认定为艾滋病的原因。尽管几十年来人们对这种病毒的了解有一定进展,但是仍然没有研制出一种有效的疫苗。
PNAS:新型癌症药物筛选芯片平台助力个体化治
尽管癌症干细胞(CSC)已成为一个很有前途的研究对象,但是它们很稀少,而分离起来也相当复杂,这使得它们难以应用于药物筛选。最近,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方法,有望克服这一障碍,在微型芯片平台上实现药物筛选。
基因组组装可缩短至几分钟?
基因组就好像是万物的生物学用户手册。细胞瞬间读取DNA,得到有机体生长、活动和繁殖所必需的指令。但对于人类来说,要破译这本“生命之书”则较为困难。
Cell:开启糖尿病个体化治疗的大门
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出,一种抗糖尿病药物会在个体间产生不同的疗效取决于一些微小的自然DNA序列变异。
老鼠会梦到想去的地方
最新研究发现,当老鼠看到在它们无法通过的一条路尽头的食物然后小睡一下时,其大脑中代表那条路线的神经元会在老鼠睡着时放电,好像它们正在做梦跑过那个通道抓住食物。
栏目推荐
聚焦药靶-NTR |
【精华回顾】李涛教 |
Cell重磅!樊嘉 |
CAR-T绝杀实体 |
“笑一笑十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