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人意料的非编码RNA调控
为了将六英尺多的DNA塞进细胞核里,细胞将基因组紧紧缠绕在组蛋白核心上形成核小体,并最终将其包装成紧密的染色质。DNA转录的时候需要打开核小体,而胚胎干细胞的染色质重塑复合体esBAF可以做到这一点。它不仅会打开需要转录的DNA,还暴露了促进转录的启动子和增强子。
Science医学:绕过干细胞的再生策略
由美国费城Lankenau医学研究所的Ellen Heber-Katz博士领导的一项研究证实,无需添加干细胞,只需利用仍然在哺乳动物中存在的一种原始能量产生形式,就可以在小鼠中实现自发性的组织再生。这项研究发布在6月3日的《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上。
测序研究揭示了卵巢癌中的抗性复发突变
近日,一项发表在《Nature》上的卵巢癌测序研究,发现了在具有易感性,抗性或者针对顺铂治疗的获得性抗性的高风险的浆液性卵巢癌患者中,具有一些遗传和基因组功能变化的信息。
NatRevNeurosci:大脑或具有预测能
近些年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大脑或许可以进行预测,而此前我们所接受的概念则是大脑会对外界世界的感知所产生反应,有专家则表示,人类的反应实际上是机体调整大脑预测结果的一种表现,而大脑所作出的预测则基于机体最后处于的状态。
MolCancer:科学家发现治疗急性髓性白血
在白血病细胞中发现的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或许会影响酪氨酸激酶靶向白血病疗法的疗效,而目前lncRNA CCDC26的功能并没有被完全解析,而来自广岛大学的研究者则在杂志Molecular Cancer上刊登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
5月22日《科学》杂志内容精选
南极内陆冰块正在快速融化 研究人员说,南部南极半岛(SAP)上的许多冰川在2009年时变得不稳定,并自那时以来以加快的速度融化。这些冰川坐落在低于海平面的朝南极大陆内部下沉的的基岩之上,它们可帮助支撑内陆冰架,但其结构被认为是不稳定的。如今,Bert Wouters和同事结合卫星测高法和重力观测证明该区域中的这些陆基冰块是如何在过去的12年左右时间...
[ASCO2015]全体大会:有限脑转移患者行
在5月31日下午的ASCO全体大会上,美国罗彻斯特Mayo诊所的Paul D. Brown报告的一项研究显示,辅助性全脑放疗对有限脑转移患者的治疗风险大于收益。
突破3D打印细胞营养输送难题
浙大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傅建中课题组日前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器官打印工艺,成功解决了3D打印细胞的营养维持问题,使细胞可以“活”得更久,从而让大尺寸器官3D打印成为可能。
[ASCO2015]胃癌免疫治疗进展荟萃
在过去几年,癌症免疫治疗已经在黑色素瘤取得惊喜的成果,之后在乳腺癌、前列腺癌、肾癌以及肺癌中也都取得进展。因此,免疫治疗被Science评为2013年度突破性进展。胃癌的免疫治疗也逐渐引起众人的关注。
中国科技大学Nature子刊干细胞研究重要发现
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医科大学、中科院的研究人员证实,线粒体E3连接酶March5通过抑制ERK信号维持了小鼠胚胎干细胞(ESCs)的干性。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6月2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复旦、上海交大Nature Genetics肿
来自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人员采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鉴别出了散发性垂体腺瘤(pituitary adenoma)的一些易感位点。研究结果发布在6月1日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杂志上。
中国抗MERS药物研究获重要进展
自5月28日我国确诊首例输入性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患者以来,国内各方均显示出极大关注。一个好消息是,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医学分子病毒学教育部/卫生部重点实验室的国家“千人计划”学者姜世勃及同事,在抗MERS的药物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ASCO2015]结直肠癌综合分子特征揭示免
2015年ASCO年会于5月29日―6月2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5月30日下午消化系统(结直肠)肿瘤口头报告专场上,摘要号为3506的一项研究利用结直肠癌综合分子特征揭露了免疫细胞浸润的基因组预测。
抵抗艾滋的基因?也许从人类远房亲戚能找到答案
生活在坦桑尼亚野生保护区的一群黑猩猩可能携带着一种抵抗灵长类免疫缺陷病毒SIV(类似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基因。
[ASCO2015]SIRFLOX:mFOLF
2015年ASCO年会于5月29日―6月2日在美国芝加哥召开。5月30日下午消化系统(结直肠)肿瘤口头报告专场上,一项摘要号为3502的SIRFLOX研究,在在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中将一线mFOLFOX6±贝伐珠单抗(bev)与mFOLFOX6+选择性体内放射疗法(SIRT)±bev进行比较。
Nature子刊突破性成果:用光控制骨骼肌
德国Bonn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光遗传学技术,让小鼠咽喉的肌肉变得对光敏感。用光刺激喉肌不仅可以揭示其作用机制,还有望治疗喉麻痹(laryngeal paralysis)导致的发声和呼吸困难。这一成果发表在六月二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PNAS:HIV传播的隐秘机制
最近,埃默里大学医学院、Yerkes国家灵长类动物研究中心和亚特兰大儿童保健中心的病毒学家们发现,包膜蛋白“尾部”的一小部分,是其融入病毒颗粒所必需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六月一日的《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
Cell子刊:延缓肌肉衰老的关键
最近,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关键的蛋白质,是在衰老过程中保持肌肉质量和肌肉强度所必需的。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Cell子刊《Cell Metabolism》。
栏目推荐
聚焦药靶-NTR |
【精华回顾】李涛教 |
Cell重磅!樊嘉 |
CAR-T绝杀实体 |
“笑一笑十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