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癌细胞死亡的分子途径
最近,美国埃默里大学Winship癌症研究所的肺癌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策略,利用细胞凋亡――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形式,用于肺癌的治疗。蛋白质Bcl-2是肿瘤治疗的一个已知靶标,因为它可让癌细胞通过细胞凋亡而逃避细胞死亡。相关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五月二十一日《Cancer Cell》杂志。
皮肤里早已有癌症突变?
根据最近发表在Science的一篇研究分析,经常暴露于紫外线下的正常皮肤含有许多潜在的致病突变,包括至少6种癌症相关基因。
新型基因技术有望治疗镰状细胞贫血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最近报告,他们通过一种新型基因技术,重新激活人体红细胞中一个“沉睡”的基因,成功提高了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产量。在此基础上有望开发出治疗镰状细胞贫血等血液疾病的新方法。
谢晓亮:当单分子遇上基因组学
当单分子遇上基因组学,它们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著名华人学者谢晓亮(SunneyXie)博士围绕这个话题,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了文章。谢博士现任哈佛大学化学及化学生物学系教授,也任北京大学生物动态成像中心主任。
年轻结肠癌患者存在过度治疗?
近期,《JAMA Surg》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提示,在美国,结肠癌年轻患者,尤其是那些早期疾病患者,被给予了不必要的化疗。
CFDA批准泽珂®(ZYTIGA®)用于治疗转
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今天宣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经批准药品泽珂®(ZYTIGA®) ,即醋酸阿比特龙片与泼尼松合用,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
一年注射4次!FDA批准强生全球首个3月一次长
近日,强生(JNJ)新药监管方面收获重磅消息,该公司研发的长效版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Invega Trinza(棕榈酸帕潘立酮缓释注射剂,每3个月肌内注射一次)获得美国FDA批准,该药每3个月注射一次,一年只需注射4次,用于精神分裂症成人患者的治疗。
NatCommun:铁蛋白和老年痴呆有关系?!
近日,一篇发表于国际杂志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墨尔本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高水平的铁蛋白或许和个体轻度认知损伤向阿尔兹海默氏症过渡直接相关。
卫计委首批95个优秀国产医疗设备名单
日前,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规划与信息司委托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开展的第一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遴选工作顺利完成。
Nature:靶向MET治癌—生物版“阿喀琉斯
近日,来自比利时的科学家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nature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MET在中性粒细胞趋化以及发挥杀伤活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通过药物靶向MET治疗癌症的治疗效果可能因MET在中性粒细胞中的作用而部分抵消。
颠覆”破坏性“模式,肿瘤治疗模式新时代
21世纪,江湖武林、风起云涌,肿瘤治疗模式的“兵器谱”排名硝烟再起,“局部微创”和“生物免疫”挑战传统三大“神器”(手术、放疗、化疗),三大“神器”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动吗?近期医学界医堂课邀请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介入科主任翟博教授带来《肿瘤治疗模式和理念的变革》的讲座,小编将精彩内容总结如下
糖尿病治疗新途径—胰岛移植
4月20日的《自然生物技术(Nature Biotechnology)》杂志上发表了一项最新的研究。结果发现一个皮肤下的胰岛移植新位点,研究人员相信这将降低患者的风险,使之获得更大的健康利益。
精准医学:不要被概念忽悠
美国提出的“精准医学”(有时被译为“精准医疗”或“精确医学”)成为眼下国内医学界最受关注和热议的时新概念,不少学者纷纷予以阐述,中国版“精准医学计划”也大有呼之欲出之势。
基因测序:未来会出现超大规模“第三方检测”工厂
在先前的基因测序产业链调研报告中,我们对上中下游的代表企业做了深入调研,梳理了整个产业的现状和投资机会,此次调研将以基因测序为出发点,总结最新的产业观点,挖掘精准医疗的产业机遇。通过调研得出如下结论:我国精准医疗尚处于入门阶段。
新非侵入式检测方式 指纹识别能检测可卡因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学技术被应用于我们的日常领域。如手机的指纹解锁或指纹识别,马云在汉诺威CeBIT展会上演示的蚂蚁金服Smile to Pay扫脸技术,以及日前雅虎研究实验室公布的“Bodyprint”的技术。
栏目推荐
聚焦药靶-NTR |
【精华回顾】李涛教 |
Cell重磅!樊嘉 |
CAR-T绝杀实体 |
“笑一笑十年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