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活动

转化医学产业大会

专家访谈

《转》访菲鹏数辉马步勇教授|AI与分子模拟引领生物医药创新,“构象选择机制”开辟药物动态设计新纪元
《转》访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科教科主任赵刚
《转》访Olink亚太副总裁Andrea Ballagi博士:新一代蛋白组学如何加速精准医疗新进程
【我的2022】瑞普基因首席技术官王涛:发挥BT+AI双引擎特色优势,推进AI技术在精准医疗领域的临床落地
【我的2022】佰诺全景创始人焦磊:降低使用成本和难度,推动全景病理技术在中国的临床转化落地
【我的2022】墨卓生物创始人兼COO刘寒:日日精进,久久为功,把一个好的单细胞中国解决方案带给客户
【我的2022】迈杰医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亚飞:数智化赋能商业模式转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伴随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深圳绘云生物总经理林景超:专注慢病早筛类临床质谱检测产品,从临床痛点出发,为临床医学检验解决更多难题
【我的2022】艾吉泰康联合创始人屈武斌:对技术精雕细琢,以客户应用场景为核心,用特色服务提供基因捕获整体解决方案
【我的2022】恩泽康泰联合创始人李志:开放与合作,深耕外泌体技术开发与临床转化,为创新药研发提供坚实的肩膀!
【我的2022】迈迪安生命科学部门市场总监Liyan Pang:持续拓展颠覆性分子诊断原料,为体外诊断行业提供创新型解决方案
【我的2022】司羿智能科技创始人尹刚刚:以人为本,用科技传递温度,让老百姓用得起实用有效的创新康复产品!

找到约368条结果 (用时0.1656秒)

美国科学院最年轻院士王晓东赞助数十位中国院士专家在顶级期刊《科学》发表数十篇文章!

2018-04-28

引言 最新一期的国际著名期刊《科学》杂志发表一期增刊,由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头羊公司北济神州(Beigene)支持,国内数十位精准医学及肿瘤免疫领域著名的专家团队牵头,聚焦论述中国的精准医学及肿瘤免疫治疗。这事也给我们媒体出版界一些反思。。。 谁人不识王晓东? 国际著名科学家王晓东的大名可以说在科学界、工业界以及最近被热炒的舞蹈界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如同...

FDA批准第一款无人监督疾病识别 AI,正确率超越专家

2018-04-27

视网膜成像被用来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这款叫做“IDx医生”的软件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设计,这是一种折磨糖尿病患者的眼部疾病。医护人员经过最少程度的培训,就可以使用一种特殊的照相机,拍摄患者视网膜后部的照片,随后通过程序运算分析寻找病灶。如果软件发现病灶,就会建议病人去看眼科专家的专家面诊。这种特殊的软件...

FDA批准第一款无人监督疾病识别 AI,正确率超越专家

2018-04-26

视网膜成像被用来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据华盛顿报道,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2018年4月初宣布,已经批准了第一个人工智能软件,它可以在没有临床医生参与的情况下,确诊患者是否可能患有某种疾病。 这款叫做“IDx医生”的软件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设计,这是一种折磨糖尿病患者的眼部疾病。医护人员经...

ctDNA-NGS试剂盒性能验证研究斩获AACR口头演讲,专家解读研究意义

2018-04-26

4月15日,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AACR)2018年年会液态活检分论坛(mini symposium: liquid biopsy1) 现场,聚集了诸多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Guardant Health、Inivata、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等知名企业...

“纹身”还能有益健康?专家表示“纹身”还可防癌!

2018-04-26

众所周知,在症状出现后应该开始诊断治疗,但对于最有效的治疗来说这可能为时已晚。科研人员对积极预防疾病的措施越来越感兴趣,如提高认识,鼓励定期体检,根据家族史,风险或环境因素筛查和监测个体以及改变生活方式。个性化的下一代药物需要使用能够长期监测疾病相关代谢物和生物标志物的智能诊断设备,这可以尽早检测病理状况的出现或复发,从而优化预后和治疗...

华大想开基因医院,专家不建议普通人做基因检测

2018-04-25

华大集团执行副总裁杨爽接受健康点独家采访时表示,“基因医生计划”可能通过华大自建的未来医院实现,也可能把树兰的未来医院变成国内第一家“基因医院”。而树兰医疗总裁郑杰则透露,“基因医生计划”可能利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先试先行政策,有可能突破卫生监管体制。 健康点获悉,该计划在全国首次提出“基因常规”理念,希望在病程管理前端,像做血常规一样做“基因常规(...

大事件!美国科学院最年轻院士王晓东赞助数十位中国院士专家在顶级期刊《科学》发表数十篇文章

2018-04-25

最新一期的国际著名期刊《科学》杂志发表一期增刊,由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头羊公司北济神州(Beigene)支持,国内数十位精准医学及肿瘤免疫领域著名的专家团队牵头,聚焦论述中国的精准医学及肿瘤免疫治疗。这事也给我们媒体出版界一些反思。。。 谁人不识王晓东? 国际著名科学家王晓东的大名可以说在科学界、工业界以及最近被热炒的舞蹈界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如同我国从...

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研修班暨新旧动能转换国家战略创新峰会系列报道——专家观点撷英之一

2018-04-25

4月19日,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研修班暨新旧动能转换国家战略创新峰会在济南举办。此次活动充分凝聚人才智慧优势,深入研究探讨新时代下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方法和路径,全面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 这是一场智慧交融的思想盛宴。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文瑞,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懋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国强,世界物联网组织副主席刘龙军等,以及我省智库专家、...

大事件!美国科学院最年轻院士王晓东赞助数十位中国院士专家在顶级期刊《科学》发表数十篇文章

2018-04-24

最新一期的国际著名期刊《科学》杂志发表一期增刊,由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头羊公司北济神州(Beigene)支持,国内数十位精准医学及肿瘤免疫领域著名的专家团队牵头,聚焦论述中国的精准医学及肿瘤免疫治疗。这事也给我们媒体出版界一些反思。。。 谁人不识王晓东? 国际著名科学家王晓东的大名可以说在科学界、工业界以及最近被热炒的舞蹈界可以说是如雷贯耳,如同我国从古...

丁琛/秦钧/贺福初合作团队利用多维组学手段揭示小鼠肝脏昼夜节律调控机制——专家点评

2018-04-20

所谓昼夜节律,是指生物体为了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而进化出的一套适应性生理系统。它广泛影响着生物体的生理状态与行为活动【1】。前期针对哺乳动物多个组织器官的转录组研究也指出,有超过半数的基因转录受到昼夜节律的调控【2】。昼夜节律影响着几乎所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变化,节律紊乱则与众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分子机制上,目前普遍认为昼夜节律的调控核心是基于转录因子控制的以转录-翻译为基础的多...

《结直肠癌分子生物标志物检测专家共识》正式发布

2018-04-19

日前,《中华病理学杂志》上正式发布了国内首部针对结直肠癌分子生物标志物检测的专家共识——《结直肠癌分子生物标志物检测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共识》由分子病理学组专家和国内多位知名结直肠癌治疗的临床专家组成的编写组,共同完成撰写。为进一步规范中国结直肠癌患者的分子标志物检测,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

癌症跃居人类健康第一大杀手!专家揭秘5种防癌方法!

2018-04-16

最新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达429万,死亡281万例。数据触目惊心,以至于人们每每谈癌色变。防癌的话题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除了戒烟限酒,合理饮食之外,近年来国外的研究者又为高风险人群寻觅到了新的防癌方法。 1、疫苗接种预防宫颈癌 宫颈癌主要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所引起的, 而H...

突破!复旦专家发现肝癌肺转移早期预警信号

2018-02-27

原发性肝癌,素有癌王之称,转移复发是影响生存率的关键因素,也是肿瘤研究的难点与热点。肺是肝转移最常见的部位之一,肝癌肺转移如何会发生?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夏景林教授、中科院细胞生化所陈洛南研究员带领团队历经4年研究,最终在肝癌肺转移发生机制上实现突破:首次成功用动态网络标志物(DNB)方法筛选、绘制出“肝癌肺转移发生前”的早期预警网络信号图。根据该图,可观察病程不同阶段动态变化。相关研究发表...

专家献计医疗数据共享发展之道

2018-01-25

“从孩子出生开始,他的血型、基因、健康测评疾病、疫苗接种、个人穿戴设备监测数据、生活方式数据等等信息都在一个个人的电子健康帐户汇聚,无论在医院看病,还是在社区做健康保健,医务人员都能看到他的健康帐户信息。公立、私立民营医疗机构和线上线下的界限被阻断,所有可信可用的信息融合,为生命全周期全方位的健康服务提供支撑”,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信息中心主任琚文胜这样描绘他心中的未来医疗。 ...

重磅!2018版中国NSCLC血液EGFR检测专家共识发表!

2018-01-25

2018年1月21日,《非小细胞肺癌血液EGFR基因突变检测中国专家共识2018版》发表会暨艾德生物Super-ARMS EGFR产品上市会在深圳隆重举行。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梁智勇教授、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陆舜教授等众多肺癌权威专家出席了发表会。大会主席吴一龙教授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并对CFDA迈出伴随诊断审批的重要一步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指出《共识》的...

专访“千人专家”林标扬:努力将普望生物打造成肝病诊断领域的独角兽

2017-11-30

科学家身上有哪些共通的气质? 勤奋、执着、探索求真、永不放弃、怀疑主义精神……这些标签在林标扬博士身上都体现的淋漓尽致。 他痴迷于科研,曾经连续几年每天在实验室工作12个小时以上,在PNAS,Science,Nature等顶级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被引次数超过7800余次,能取得这些成就已经算是顶尖科学家了。 他质...

众专家支招助力影像医生放射未来丨第三届医生集团管理系列论坛成功召开

2017-10-24

2017年10月14日,第三届广东省医生集团管理系列论坛在微软中国广州会议厅成功召开。本届论坛由广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指导,广东威尔医院联合医生集团和微软中国联合主办,论坛以“云计算如何助力影像医生放射未来?”为主题,为来自广东三甲医院及基层医院80多位影像医生奉上一场专属影像医生的“医疗与技术融合”的交流盛会。 第三届广东省医生集团管理系列论坛大会现场 ...

巨大肝癌“手术、介入、放化疗均无可能”?中山医院专家勇闯禁区救治年轻母亲

2017-09-28

为赢得后续治疗时间、与肿瘤抢时间,根据既往成功经验,夏景林教授领衔团队,决定先下手为强,变先治标为先治本:“闯禁区”为患者实施介入。 36岁的苏小姐(化名)万万没想到,二宝出生月子还没坐好,自己便病魔缠身:诊断发现直径达25公分巨大肝癌。在求治多位专家无果后,苏小姐家人慕名找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内科夏景林教授,专家领团队为她施行介入治疗...

10:0全票通过!首个CAR-T疗法药物获FDA专家一致推荐批准!

2017-07-13

诺华公司的突破性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CAR-T)于 7 月 12 日获美国 FDA 咨询专家委员会的一致投票(10-0)支持批准。这一投票标志着这类实验性治疗的关键里程碑。FDA 预计将于 10 月 3 日做出最终批准决定。宾夕法尼亚大学科学家、领导这一领域药物开发的 Carl June 医师表示,这可能会开启免疫疗法新的篇章 — “一个真正具有生命力的药物”。 ...